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关于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37) 语录(11) 说说(12) 名言(4k+) 诗词(1k+) 祝福(8k+) 心语(1k+)

  • 望洞庭唐刘禹锡的古诗(望洞庭注释及译文)

  •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阅读全文]...

2022-07-10 14:43:51
  • 望洞庭的古诗怎么读(望洞庭的古诗全文和翻译)

  •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阅读全文]...

2022-03-11 20:16:31
  • 望洞庭诗意是什么意思(望洞庭全文赏析及解释)

  • 诗意,解释
  •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有一个字有不同版本。“遥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写作“遥望洞庭山水色”,两个字都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并不影响我们读这首诗。

    诗题叫《望洞庭》,你得推测刘禹锡站在哪望?他一定是在湖面以外,在湖岸上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远眺洞庭湖。他望见了什么呢?“湖光秋月两相和”。上有秋月,下有湖光,月色清白,湖光澄澈,二者和谐一体。“和”,既是整首诗写景的起点,也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刘禹锡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呢?是经历过多年的贬谪生活之后。“贬谪”就是贬官、降级,而且被贬的人通常要去比较边远的地区。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一起被贬谪的,他们这时终于要往内地回归了。碰见之后,刘禹锡写诗感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朝廷抛弃我都二十三年了,把我扔在巴山蜀水那几个西南的城市里不让我回来。西南一带都是山区,在唐朝时属于穷乡僻壤,的确是“凄凉地”。经历这么一番贬谪之后,现在他要去哪呢?去和州当刺史,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时候刘禹锡心情是好转的,因为终于开始往内地迁移了,是很愉悦的。因此,《望洞庭》上来就写“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示心情和悦,月光宁静。在月光照耀下,我来“望洞庭”。

    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站在高地俯视深邃的湖水,湖上没有风,好比是一面没有磨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妥帖。我们想,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湖面像面镜子?是不是都是白天?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洞庭湖,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白天的时候,视野能看得很远,湖面会反光,像一面大镜子。但是月光不会反光那么严重,光线会很模糊。古人的铜镜,得磨光、磨*之后才能把人影照清晰,要是不磨镜子,就像哈哈镜似的,就恍惚、迷离了。这首诗写“镜未磨”,非常准确地形容出无风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那种恍惚迷离的美。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一个比喻。

    “潭面无风”的景色,应该是比较*的地方。接下来诗人“抬望眼”,向着更远处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看洞庭山水的翠色。翠色像什么呢?“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二个比喻,写的是整体观感:在白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就像白色的银盘,银盘里放着青螺,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又叫洞庭山。诗人将君山比作“青螺”,那么什么是“青螺”?学者有不同解释。

    有人说这是画眉用的颜料青黛,但颜料放到白银盘里,是什么意思?讲不通。

    第二种解释,说青螺是发髻,倒是有理由的。另外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里,也是先写湖面再写君山,然后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思是,洞庭湖仿佛是女神的镜子,女神对着湖面梳洗打扮,她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而君山就如同她的发髻。古人拿“螺髻”去比喻山,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说我远远看那些小山,它们好像都怀着愁、抱着恨;然后看山的形状,像是插着玉簪的螺髻一样。总之,古人经常用发髻比喻山,这倒是一个能讲通的比喻。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发髻怎么会放到银盘里去呢?二者还是不匹配。

    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青螺”还是理解成一个青色的田螺就好。月光再皎洁,毕竟是月光,哪能看那么清楚?肯定看不出是一位仙女在照镜子。一个青色的田螺放到银盘里,这个画面很合理,很生活化,又有新意,不至于总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美女。

    这首诗*十分喜欢。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到了岳阳楼以后,也去望洞庭、望君山,但他是在雨中望的。他写了一首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与刘禹锡这首诗有一定关系。他写“满川风雨独凭栏”,不是在晴朗的白天,也不是在明月澄照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白天,独自靠着岳阳楼的栏杆眺望君山。君山像什么呢?“绾结湘娥十二鬟”,像湘娥的头发一般,也是把它比作女神的发髻。因为此时风雨如晦,视野模糊,再加上雨的渲染,远处雾气缭绕,迷离不清,仿佛那里真有一个女神在梳理发髻。所以,黄庭坚的比喻符合“雨中登岳阳楼”的情境。

    接下来,黄庭坚想到了刘禹锡的这首诗。他说“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说可惜自己没有刘禹锡那么幸运,能够在皎洁的月色中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银山堆”,就是“白银盘”;“青山”,就是“一青螺”。黄庭坚化用、改写了刘禹锡那首诗的意境。

    由此可知,诗人写风景都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特征。在晴朗的月夜看洞庭,很清晰,就说仿佛是一个青螺;雨天的时候很模糊,风雨一吹,君山的形状也模糊、游移起来,于是就感觉真的像发髻一样。晴天看像田螺,雨天看像发髻,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比喻,也各有各的妙处。

    向上滑动 查看往期推荐

    杜甫《绝句》赏析与新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与新唱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读与新唱

    远游歌谣:《寄李儋元锡》鉴赏与新唱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新唱

    春天的叹息 ——孟浩然《春晓》鉴赏与新唱

    让李白放声歌唱 ——《望庐山瀑布》鉴赏与新唱

    唐诗遇见阿卡贝拉:《暮江吟》新唱

    孤芳自赏最心痛 ——陆游《卜算子·咏梅》鉴赏与新唱

    五味杂陈的边塞战歌 ——王翰《凉州词》鉴赏与新唱

    重阳节,一曲民谣送亲人

    壮阔的秋思,衰飒的城市 ——《忆秦娥》鉴赏与新唱

    母爱如歌:《游子吟》新唱

    清如玉壶冰:《芙蓉楼送辛渐》新唱

    王的盛宴——《鹿鸣》新唱

    母亲节:唱一曲《诗经》给她听

    宰相心,民谣情:讲唱《泊船瓜洲》

    [阅读全文]...

2022-03-25 12:04:26
  • 望洞庭刘禹锡古诗(鉴赏望洞庭湖全诗)

  • 《望洞庭》赏析与新唱

    文丨谢琰 曲丨贾建军 演唱丨郑怡靖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有一个字有不同版本。“遥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写作“遥望洞庭山水色”,两个字都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并不影响我们读这首诗。

    诗题叫《望洞庭》,你得推测刘禹锡站在哪望?他一定是在湖面以外,在湖岸上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远眺洞庭湖。他望见了什么呢?“湖光秋月两相和”。上有秋月,下有湖光,月色清白,湖光澄澈,二者和谐一体。“和”,既是整首诗写景的起点,也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刘禹锡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呢?是经历过多年的贬谪生活之后。“贬谪”就是贬官、降级,而且被贬的人通常要去比较边远的地区。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一起被贬谪的,他们这时终于要往内地回归了。碰见之后,刘禹锡写诗感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朝廷抛弃我都二十三年了,把我扔在巴山蜀水那几个西南的城市里不让我回来。西南一带都是山区,在唐朝时属于穷乡僻壤,的确是“凄凉地”。经历这么一番贬谪之后,现在他要去哪呢?去和州当刺史,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时候刘禹锡心情是好转的,因为终于开始往内地迁移了,是很愉悦的。因此,《望洞庭》上来就写“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示心情和悦,月光宁静。在月光照耀下,我来“望洞庭”。

    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站在高地俯视深邃的湖水,湖上没有风,好比是一面没有磨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妥帖。我们想,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湖面像面镜子?是不是都是白天?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洞庭湖,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白天的时候,视野能看得很远,湖面会反光,像一面大镜子。但是月光不会反光那么严重,光线会很模糊。古人的铜镜,得磨光、磨*之后才能把人影照清晰,要是不磨镜子,就像哈哈镜似的,就恍惚、迷离了。这首诗写“镜未磨”,非常准确地形容出无风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那种恍惚迷离的美。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一个比喻。

    “潭面无风”的景色,应该是比较*的地方。接下来诗人“抬望眼”,向着更远处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看洞庭山水的翠色。翠色像什么呢?“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二个比喻,写的是整体观感:在白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就像白色的银盘,银盘里放着青螺,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又叫洞庭山。诗人将君山比作“青螺”,那么什么是“青螺”?学者有不同解释。

    有人说这是画眉用的颜料青黛,但颜料放到白银盘里,是什么意思?讲不通。

    第二种解释,说青螺是发髻,倒是有理由的。另外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里,也是先写湖面再写君山,然后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思是,洞庭湖仿佛是女神的镜子,女神对着湖面梳洗打扮,她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而君山就如同她的发髻。古人拿“螺髻”去比喻山,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说我远远看那些小山,它们好像都怀着愁、抱着恨;然后看山的形状,像是插着玉簪的螺髻一样。总之,古人经常用发髻比喻山,这倒是一个能讲通的比喻。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发髻怎么会放到银盘里去呢?二者还是不匹配。

    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青螺”还是理解成一个青色的田螺就好。月光再皎洁,毕竟是月光,哪能看那么清楚?肯定看不出是一位仙女在照镜子。一个青色的田螺放到银盘里,这个画面很合理,很生活化,又有新意,不至于总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美女。

    这首诗*十分喜欢。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到了岳阳楼以后,也去望洞庭、望君山,但他是在雨中望的。他写了一首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与刘禹锡这首诗有一定关系。他写“满川风雨独凭栏”,不是在晴朗的白天,也不是在明月澄照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白天,独自靠着岳阳楼的栏杆眺望君山。君山像什么呢?“绾结湘娥十二鬟”,像湘娥的头发一般,也是把它比作女神的发髻。因为此时风雨如晦,视野模糊,再加上雨的渲染,远处雾气缭绕,迷离不清,仿佛那里真有一个女神在梳理发髻。所以,黄庭坚的比喻符合“雨中登岳阳楼”的情境。

    接下来,黄庭坚想到了刘禹锡的这首诗。他说“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说可惜自己没有刘禹锡那么幸运,能够在皎洁的月色中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银山堆”,就是“白银盘”;“青山”,就是“一青螺”。黄庭坚化用、改写了刘禹锡那首诗的意境。

    由此可知,诗人写风景都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特征。在晴朗的月夜看洞庭,很清晰,就说仿佛是一个青螺;雨天的时候很模糊,风雨一吹,君山的形状也模糊、游移起来,于是就感觉真的像发髻一样。晴天看像田螺,雨天看像发髻,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比喻,也各有各的妙处。

    向上滑动 查看往期推荐

    杜甫《绝句》赏析与新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与新唱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读与新唱

    远游歌谣:《寄李儋元锡》鉴赏与新唱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新唱

    春天的叹息 ——孟浩然《春晓》鉴赏与新唱

    让李白放声歌唱 ——《望庐山瀑布》鉴赏与新唱

    唐诗遇见阿卡贝拉:《暮江吟》新唱

    孤芳自赏最心痛 ——陆游《卜算子·咏梅》鉴赏与新唱

    五味杂陈的边塞战歌 ——王翰《凉州词》鉴赏与新唱

    重阳节,一曲民谣送亲人

    壮阔的秋思,衰飒的城市 ——《忆秦娥》鉴赏与新唱

    母爱如歌:《游子吟》新唱

    清如玉壶冰:《芙蓉楼送辛渐》新唱

    王的盛宴——《鹿鸣》新唱

    母亲节:唱一曲《诗经》给她听

    宰相心,民谣情:讲唱《泊船瓜洲》

    [阅读全文]...

2022-05-18 14:56:46
  • 望洞庭古诗

  •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阅读全文]...

2021-12-14 16:46:02
  •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仄**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二:⊙*⊙仄仄**,(韵)⊙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三:⊙仄⊙**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四:⊙仄**仄仄*,(韵)⊙*⊙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标准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刘禹锡望洞庭介绍

      刘禹锡 望洞庭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南荒,在一次秋天去洞庭湖的时候著写的。

      首先,“光秋月两相和”描绘出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湖水和月光交相呼应,更加的衬托出环境的安宁,缥缈。“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是形容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和第一句相照应,突出洞庭湖风*浪静。同时,也描绘了秋夜的洞庭湖的美景。仿佛使大家身临其境。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是将视野放大画面之外,从整体的角度来写,在皓月相照之下,洞庭湖山山水水更加的融合,浑然一体,就像是银盘子里面盛放着点点青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句话,色彩描写的丰富,使人画面感增强,另外,刘禹锡从整体来描写洞庭湖,也不仅突出洞庭湖景色优美,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不凡气度。

      洞庭湖是湖南岳阳的.名胜,由于洞庭湖自身的风景实在是优美,所以,自古以来,都是文人们喜爱的地方,李白就曾说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可以说,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阅读全文]...

2022-01-04 17:19:53
  • 望洞庭刘禹锡古诗翻译(望洞庭解析和感悟)

  • 感悟
  • 作者:刘宇耘(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那么,此诗“可传颂处”何在?当代诸家几乎把目光都集中在秋月下的湖光美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唐诗选注》,于此诗的“说明”一栏中说:“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学锴先生品赏此诗云:“在明月的映照下,浩瀚的湖面与澄清的天宇连成一片,呈现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浩茫、静谧而和谐的景象,也秀出诗人目接此景时内心的安恬愉悦。”(《唐诗选注评览鉴》)。周笃文先生说:“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在皓月银辉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不难看出,认为《望洞庭》描写的是月下湖光景物,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夜景,如瞿蜕园先生说,此诗“必至其地者尤知其赋物之工也”(《刘禹锡集笺证》)。

    其实,若“至其地”,临其景,反而会感到这种描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第一,“望”是远视之义,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月夜并非远望观景之佳时,因其看远所得只能是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缘何诗题要名《望洞庭》?诗中也特意提到“遥望”,亦可证明诗人作诗之时的远视视角。并不是说夜不能望,而是说夜望之景与白天不同,故古诗词描写夜望时,其诗题则要加“夜”字以明之,如江总有《三善殿夜望山灯》,李端有《早春夜望》,陆游有《江楼夜望》等,皆是证明。第二,“潭面无风镜未磨”,显然写的是洞庭湖面的整体形象,但在月下所能看清的只能是局部,即如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所云“镜面横开十余丈”,缘何能看到广阔的湖面像镜子一样*静而透亮?第三,月下不观色,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缘何能看到山水的青翠之色?第四,湖水在日光的强照射下才有可能反射出大面积的白光,月下的湖水只能是“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月光浸水水浸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缘何能看到如同“白银盘”一般的色泽?且“白银盘”更像是完整的湖面形状,再次与月下的局部视角产生矛盾。显然这都是违背常理的。诗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历来被赞誉设譬精警,显然是建立在现实视觉基础之上的,而还原诗中场景,不但看不出其精警之处,反而疑点重重。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考《望洞庭》一诗的版本,大约有三个系统。一是别集、总集和各种选本系统,二是诗话系统,三是类书系统。在前两个系统中,诗的首句都作“洞庭秋月两相和”。类书系统如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四、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四、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五、清《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十四等,引此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就一般规律而言,类书重在分类抄写,对原文不作修改。而集部之书,由其文学性质所规定的价值取向,编撰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文字进行改动,以符合其审美追求。因此关于此诗的第三句,在集部中就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笔者认为,类书中的“湖光秋色”比“湖光秋月”应更接*于原作,它所依据的应该是未改动前的本子。若据此改“秋月”为“秋色”,则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翠色、白银盘、青螺皆为“秋色”的呈现,也皆是白天的景观。“洞庭秋色”本是历代文人所关注的美景,《楚辞·九歌·湘夫人》篇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清张英《廷瓒承命致祭衡岳》“木落洞庭秋色好”等,皆可以证明。因此刘禹锡秋日经其地赋其景特意强调“秋色”之美,也在常理之中。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阅读全文]...

2022-04-10 11:46:27
  • 望洞庭诗意是什么(望洞庭全诗鉴赏)

  • 诗意
  •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有一个字有不同版本。“遥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写作“遥望洞庭山水色”,两个字都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并不影响我们读这首诗。

    诗题叫《望洞庭》,你得推测刘禹锡站在哪望?他一定是在湖面以外,在湖岸上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远眺洞庭湖。他望见了什么呢?“湖光秋月两相和”。上有秋月,下有湖光,月色清白,湖光澄澈,二者和谐一体。“和”,既是整首诗写景的起点,也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刘禹锡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呢?是经历过多年的贬谪生活之后。“贬谪”就是贬官、降级,而且被贬的人通常要去比较边远的地区。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一起被贬谪的,他们这时终于要往内地回归了。碰见之后,刘禹锡写诗感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朝廷抛弃我都二十三年了,把我扔在巴山蜀水那几个西南的城市里不让我回来。西南一带都是山区,在唐朝时属于穷乡僻壤,的确是“凄凉地”。经历这么一番贬谪之后,现在他要去哪呢?去和州当刺史,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时候刘禹锡心情是好转的,因为终于开始往内地迁移了,是很愉悦的。因此,《望洞庭》上来就写“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示心情和悦,月光宁静。在月光照耀下,我来“望洞庭”。

    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站在高地俯视深邃的湖水,湖上没有风,好比是一面没有磨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妥帖。我们想,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湖面像面镜子?是不是都是白天?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洞庭湖,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白天的时候,视野能看得很远,湖面会反光,像一面大镜子。但是月光不会反光那么严重,光线会很模糊。古人的铜镜,得磨光、磨*之后才能把人影照清晰,要是不磨镜子,就像哈哈镜似的,就恍惚、迷离了。这首诗写“镜未磨”,非常准确地形容出无风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那种恍惚迷离的美。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一个比喻。

    “潭面无风”的景色,应该是比较*的地方。接下来诗人“抬望眼”,向着更远处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看洞庭山水的翠色。翠色像什么呢?“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二个比喻,写的是整体观感:在白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就像白色的银盘,银盘里放着青螺,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又叫洞庭山。诗人将君山比作“青螺”,那么什么是“青螺”?学者有不同解释。

    有人说这是画眉用的颜料青黛,但颜料放到白银盘里,是什么意思?讲不通。

    第二种解释,说青螺是发髻,倒是有理由的。另外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里,也是先写湖面再写君山,然后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思是,洞庭湖仿佛是女神的镜子,女神对着湖面梳洗打扮,她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而君山就如同她的发髻。古人拿“螺髻”去比喻山,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说我远远看那些小山,它们好像都怀着愁、抱着恨;然后看山的形状,像是插着玉簪的螺髻一样。总之,古人经常用发髻比喻山,这倒是一个能讲通的比喻。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发髻怎么会放到银盘里去呢?二者还是不匹配。

    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青螺”还是理解成一个青色的田螺就好。月光再皎洁,毕竟是月光,哪能看那么清楚?肯定看不出是一位仙女在照镜子。一个青色的田螺放到银盘里,这个画面很合理,很生活化,又有新意,不至于总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美女。

    这首诗*十分喜欢。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到了岳阳楼以后,也去望洞庭、望君山,但他是在雨中望的。他写了一首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与刘禹锡这首诗有一定关系。他写“满川风雨独凭栏”,不是在晴朗的白天,也不是在明月澄照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白天,独自靠着岳阳楼的栏杆眺望君山。君山像什么呢?“绾结湘娥十二鬟”,像湘娥的头发一般,也是把它比作女神的发髻。因为此时风雨如晦,视野模糊,再加上雨的渲染,远处雾气缭绕,迷离不清,仿佛那里真有一个女神在梳理发髻。所以,黄庭坚的比喻符合“雨中登岳阳楼”的情境。

    接下来,黄庭坚想到了刘禹锡的这首诗。他说“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说可惜自己没有刘禹锡那么幸运,能够在皎洁的月色中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银山堆”,就是“白银盘”;“青山”,就是“一青螺”。黄庭坚化用、改写了刘禹锡那首诗的意境。

    由此可知,诗人写风景都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特征。在晴朗的月夜看洞庭,很清晰,就说仿佛是一个青螺;雨天的时候很模糊,风雨一吹,君山的形状也模糊、游移起来,于是就感觉真的像发髻一样。晴天看像田螺,雨天看像发髻,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比喻,也各有各的妙处。

    [阅读全文]...

2022-01-05 13:10:36
  • 木兰辞古诗全文拼音(木兰诗注音原文及翻译)

  • 木兰辞/木兰诗

    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陈国林、朱庆等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惟:只。何:什么。忆:思念,惦记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辞:离开,辞行。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旦:早晨。但闻:只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不用:不愿意做。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姊(zǐ):姐姐。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扑腾。迷离,眯着眼。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行:读háng。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字词句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愿意为此去买鞍马。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文章修辞互文交错(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复沓(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顶针(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排比(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比喻(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夸张(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设问(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偶(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反问(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借代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朱庆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木兰生世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2.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3.此外,还有姓魏、朱之说,也有说“木兰”即是姓,无名。

    背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查《木兰诗》,《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据《乐府诗集》的编者宋代的郭茂倩说,此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智匠(梁武帝时任乐官)的《古今乐录》。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所以,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磨刀霍霍】 解释: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出处 《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造句:这路敌人磨刀霍霍,马上就要行动了。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1.比兴手法

    [阅读全文]...

2022-05-09 08:31:52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句子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语录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说说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名言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诗词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祝福
望洞庭古诗的全文注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