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关于苏轼写竹子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写竹子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写竹子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写竹子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07) 语录(19) 说说(15) 名言(23) 诗词(1k+) 祝福(3k+) 心语(9k+)

  • 苏轼竹子的诗句

  • 苏轼,竹子
  • 苏轼竹子的诗句

      苏轼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苏轼竹子的诗句,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苏轼竹子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的竹子情怀:

      如果用一种植物形容*文人,大概十之八九都会想到竹吧,竹本身的虚心而直、不畏霜雪的特点契合了*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意识。

      从“竹林七贤”到王徽之到白居易到苏东坡到郑板桥,无一不与竹情谊深厚。

      白居易曾写过一篇《养竹记》,将竹比作贤人君子,首次总结出竹的四大高尚节操: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相比白居易的一本正经,我更喜欢苏东坡,他的“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比这几条总结出来的“节操”来得更具人间烟火气。苏东坡对竹最经典的评说,无疑是“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这一句。我特别欣赏的是苏东坡的真实,他并不因为竹之雅,就断然排除吃肉,虽然文人们向来赞成“肉食者鄙”,对吃肉的当权阶级是瞧不上眼的,然而苏东坡不管这些,他又说:“不俗加不瘦,竹笋加猪肉”,原来,他不但喜欢吃“东坡肉”,还喜欢吃竹笋烧肉。

      肉与竹,正代表了苏东坡性格的两面,他的身上既有大块吃肉的豪放、世俗,也有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优雅、超脱,所以他的诗文既有豪放又有婉约的风格。后来的文人美食家李渔,应该是受到苏轼的启发,他也主张将肉与竹笋同烹,但他认为肥羊嫩豕也比不上竹笋,吃“竹笋烧肉”之时,人们会“只食笋而遗肉。”

      苏东坡爱竹情深,他认为竹的奉献太多,他曾在《记岭南行》中为竹“打抱不*”,说岭南人应该对竹抱愧才是。因为岭南人的饭桌上摆的是竹笋,房子上盖的是竹瓦,载货用的是竹筏,烧饭用的是竹燃料,写字用的是竹做的'纸,脚上穿的是竹做的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

      有趣的是,苏东坡在各个人生阶段对竹子的审美态度都不同,年轻的时候,他希望看到的是满眼的密密麻麻的竹子,所谓“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就是他的理想;人到中年,心态已不如年轻时激进豪迈,他欣赏的是“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的情景;到老年时,又变为“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的淡定从容了。这条由竹勾画的人生的轨迹,和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来,*的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的竹子里有文化也有哲学。

    [阅读全文]...

2022-03-06 05:07:58
  • 苏轼赞美竹子的诗句

  • 苏轼,赞美,竹子
  •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他的眼帘里不能没有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他的名言。

    年轻时,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中年看竹,心情趋*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到老年:“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静恬淡,这是他人生的轨迹,而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

    这个是他自己对他人生的一个概括,一种感慨吧。

    1.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5.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阅读全文]...

2021-12-13 23:22:04
  • 苏轼的诗句

  • 苏轼
  •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1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m.ju.51tietu.net)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

      20、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23、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2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2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30、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全文]...

2022-01-29 15:13:46
  • 苏轼带月的诗句

  • 苏轼,诗人
  • 苏轼带月的诗句

      苏轼这个人,是*古代文坛的一株瑞木,*的精气全被他采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叫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叫化子,他是不出世的人杰。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带月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宋·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宋·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宵》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宋·苏轼《念奴娇·中秋》

      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云散月明谁点缀——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宋·苏轼《鹊桥仙·七夕》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宋·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宋·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拓展: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四、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___B_____

      A、欧阳修 B、诗人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阅读全文]...

2021-12-09 01:24:22
  • 苏轼的诗句

  • 苏轼,古诗文
  • 苏轼的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

      2、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6、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苏轼

      7、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苏轼《古琴吟》

      1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1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3、绮*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苏轼《行香子》

      1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东坡《赤壁赋》

      15、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16、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苏轼

      17、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苏轼《南乡子》

      18、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苏轼

      19、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苏轼《水龙吟》

      20、云海,天涯两渺茫!功成,名遂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苏东坡《南乡子》

      2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2、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23、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情。——苏轼

      24、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

      2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26、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苏轼

      27、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苏轼

      28、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苏轼《西江月》

      2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0、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

      3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趣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5、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36、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

      3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

      38、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9、夕阳无语燕归愁——苏轼

      4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

      42、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苏轼

      4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44、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苏轼《晁错论》

      45、天下大治,千载一时——苏轼

      4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9、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苏轼《永遇乐》

    [阅读全文]...

2022-03-15 05:03:08
  • 苏轼写风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写风的诗句

      苏轼是北宋的大诗人,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苏轼写风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着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西江月》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注释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于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一作“秋凉”。

      ⑷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⑸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盏”,酒杯。

    [阅读全文]...

2022-04-11 23:57:47
  • 苏轼积极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积极的诗句

      苏轼属于背诵豪放派的诗人,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苏轼积极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着。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于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现今的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江城子》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卷*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呢?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的是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阅读全文]...

2022-05-13 03:08:31
  • 苏轼的诗句的特点

  • 苏轼
  • 苏轼的诗句的特点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是*文化史上的一位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深,他对待世事的旷达潇洒更为后人所景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句的特点,欢迎阅读!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又以山水作品居多。他在写景的诗词上,普遍透露出以下几个特点:

      1、豪放美。

      如“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虞美人》)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作者从远处着墨,境界阔大,这是目光短浅者所不能言,更无从想象的。这种高远阔大的境界非登高而不能察,非胸襟宽广者不能有。

      2、细腻美。

      苏轼的写景词多注重细腻的描写,很是动情。如“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定风波》)嫩叶上留下的雨水映射出太阳的光彩,和风吹送丝丝清香,沁人心脾。细腻的.刻画,真挚的情感,轻叩读者的心弦,了无尘杂,陶冶性情。

      3、动感美。

      动静结合,以动态美勾起读者的联想,也是苏轼所擅长的。“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诉衷情》)当鲜花落尽,黄叶飘落时,一场凄沥沥的雨浇湿了作者的心。一物、一物地呈现,缓慢的动作,郁结着作者的无限伤感。

    [阅读全文]...

2022-02-15 05:31:50
  • 春季苏轼诗句

  • 春季,苏轼
  • 春季苏轼诗句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描写春天的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春季苏轼诗句,希望大家喜欢苏轼创作的诗句。

      《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一丛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一丛花·初春病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景象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有输慵的情绪。

      《江神子/江城子》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蝶恋花·雨後春容清更丽》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阅读全文]...

2022-04-10 03:18:28
  • 苏轼圆月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是回去的意思,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是指月亮。

    [苏轼圆月的]

    [阅读全文]...

2022-04-20 20:18:08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句子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语录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说说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名言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诗词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祝福
苏轼写竹子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