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具有汉字特点的对联和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具有汉字特点的对联和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具有汉字特点的对联和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具有汉字特点的对联和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1、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2、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3、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4、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6、《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7、《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嘱)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字的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 ,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 ”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寓“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汉字的谐音古诗】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1、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2、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3、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4、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6、《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7、《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嘱)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对联的特点
对联同其他文艺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对仗工整,*仄协调。《文心雕龙·丽辞》所谓“句句相衔”,“字字相丽”,《史通·叙事篇》所谓“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虽然都是就诗文的对偶说的,由于对联主要是由诗的对仗句发展而来的,因而实际上也道出了对联的特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联的特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一联:
*千古;*人民万岁。
上联‘*’三个字和下联‘*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对不起*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仄相谐
*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仄交替。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SCI论文应该具备的特点
发表SCI论文并不是语言过关就可以了,关键是文章内容。纵观我们多年的论文发表及受理经验,我们认为符合刊发要求的SCI论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SCI论文应该具备的特点
方法/步骤
1、语言通顺、易懂
无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必须具有可读性,任何语言不通的论文势必在语言通顺之后才会进入审理状态。
2、目的性明确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觉得没有目的性,这体现在一开始的研究就是随大流,或者导师让做的这个课题。我们想说的是,课题的大方向是导师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选择小的分值,往细节处渗透。就好比导师的课题是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多个,选择哪个signal pathway从事研究将由研究者来定。如果是随意选择,势必造成无效研究。准确的做法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研究,逐层推进。这种研究的目的性强,所得结果往往也就越有意义,在撰写论文时对开展该项研究(Introduction部分)的意义陈述也就越可靠。
3、突出意义。
突出意义并不是大篇幅、漫无目的地陈述。关键是落实到实处。比如既往研究虽对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有所介绍,但是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其原因主要是样本量或选择人群的原因。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样本量,所得研究与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写一篇文章。因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既往研究中存在争议,那么这样研究针对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终得出的结果可以证实或反驳都能说明一些问题,这就是刊发意义所在。
4、方法科学
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发表SCI论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当前很多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都会有一个结果预期,但是很多人当发现实际值与预期值不相符时,往往会进行人为修改。这是非常错误的!数据分析要以客观存在的数据为基础。数据与预期相符能说明问题,同样,与之不相符也一样能说明问题。不要片面以为结果为阴性就不具备发表的可能,要知道论文发表最终以说明问题为基准,阴性结果与阳性结果一样都可以说明问题。
怎么写SCI论文
写作前的准备
除了开头提的,还要留意自己要投得杂志的影响因子是多少,每年发表多少文章,是否有过本土*人在上面发表,等等。以便评价自己的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
然后下载该杂志最新的投稿须知,弄清楚投稿须知各个条目的意思。看看是否接收网上投稿,是否收版面费,如果论文被接收,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否支付该杂志的发表全部费用。
还要看看手头有多少相关内容的文献。这样的文献当然越多越好,这样写作的时候能借鉴他们的思路和语句,对分析讨论的开展也很有好处。
写作时注意事项
不要用*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可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 1 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 2 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 3 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
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
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
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和页眉标题,页眉标题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 50 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标明全文字符数。首页是否要求提供关键词,现在很多杂志在正式出版的时候是看不到关键词的,他多数目的是为了编辑好选择审稿专家。
摘要是否有特殊格式,比如摘要的格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否有字数限制,比如 205 个字以下。
参考文献一定要符合杂志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文章或未公开的数据。是否引用了较多著名杂志的文章为参考文献。大家看影响因子超过 10 的杂志文章,他们引用的文献多数也是来自 10 以上的杂志,也就是说你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就尽量不要引用低档杂志的文章,这是一条潜规则。
引用了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有的杂志有明确要求要引用几篇,有的没有要求,但是编辑还是喜欢你多引他们杂志的文章。
写完后最好先找一个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人修改第 1 次(这样能纠正明显写作错误和表达,又明白你的写作意思),然后再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学医或搞科研的',这样能够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和表达*惯。最终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谢和在文章中致谢。
注意文章中不要有中文输入法情况下的标点符号。老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可能识别为乱码或者为非法程序。注意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空格是否恰当?注意缩写的格式,时间表示的格式,希腊字母的格式。该斜体的地方是否是斜体。材料与方法中试剂后的厂家是否该杂志的要求(有的不但要标明公司名字和国家,还要城市名,货号)。是否进行了伦理道德的申明。
图表是否符合杂志的数目、大小和分辨率要求?有几副彩图?建议能设置为灰度的图就改成灰度的图,比如一些统计结果图。因为彩图收费是很贵的。图的格式类型是否有要求,一般只接收 EPS 或 TIFF 格式。图的模式是否有要求,比如过去一般要求是 CMYK 模式,现在很多杂志要求 RGB 模式。图表是放在后面,还是插入在文章中。
字数是否符合杂志要求。有的杂志对字数也有要求。比如最多 8 个版面。他一般会告诉你怎么推测自己的文章占几个版面,比如有的杂志大约是 8000 个字符数(包括空格)。
全文的字号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是 12 号字,双倍行距。
是否进行了致谢。国外的文章一般都会致谢。一般要求写受什么基金资助,谁对文章改了,谁进行了技术帮助,谁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等。其中很多杂志基金资助一般写在 Footnote 中。
医学的SCI论文写作意义
SCI的含义:SCI全称《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我们从以上的内容来分析:SCI其实就是一个数据库,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包含了很多的高水*、高质量的各个领域的期刊,而期刊里面的文章就是SCI论文,也就是我们通常将的发表的SCI论文,晋升职称的SCI论文。
SCI的影响力:因为SCI数据库基本上网络了世界各国的有影响力的期刊,并且SCI数据库有着自己的一套检测机制,所以SCI索引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某个领域的最高水*,现在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SCI期刊的选择:这里涉及到两方面的选择,一方面就是SCI对期刊的选择,这里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每一年SCI数据库就回去筛选一批的期刊,清理出去一批SCI期刊杂志,引进一批SCI期刊杂志,这样才能够保证SCI数据库收录数据的高质量性;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如何去选择SCI期刊,我们*人可能更加的倾向于中文的SCI期刊和容易收稿的SCI期刊,我写过一篇文章《中文SCI期刊及SCI期刊推荐》,这里面有详细的内容。不过我建议各位朋友,选择SCI期刊一定要慎重,最好能够跟导师,或者是我司的工作人员联系一下,让他们给出一些推荐期刊,因为SCI期刊选择很是需要经验,丰富的SCI投稿经验有利于各位快速的发表SCI论文。
SCI影响因子:我们经常的看到晋升一个正高级职称需要发表影响因子是2.0的论文,这个时候就会牵涉到SCI影响因子。我们发表SCI论文的时候肯定会去先看SCI影响因子,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这份杂志,然后在做定夺。至于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的话与整个期刊的被引次数以及SCI论文数有一定关系,达晋的SCI影响因子查询每年会更新一次,提供最新的SCI影响因子,帮助各位亲早日实现SCI论文投稿。
SCI论文的作用:
1. 硕士,博士毕业必须发表一篇SCI论文。
一般正规的大学都会要求自己学校内的硕士或者博士在毕业之前发表一篇SCI国际论文,这样一方面说明该学生拥有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校的SCI论文发表篇数,从而提升该学校的学术能力。
2. 医学工作者职位晋升要求。
我们看到很多地市都会有一些医生的正高职晋升政策,里面会要求医学工作者论文篇数。特别是医学的SCI论文,我觉得大家应该更加慎重,一方面挂靠一个拥有实力的SCI论文服务公司,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我们达晋编译,专业服务医学论文、SCI论文发表,创业几年,在达晋的指导下已经成功发表论文8000+左右。
3. 教育工作者提升职称的必要途径。
现在我们大学里面的教师都是以论文发表的质量以及数量来评判职称,定工资的,论文发表越多说明学术能力越强,在整个领域的影响力也会越大,这样的话在国家的项目中也会取得一定的优势。
了解到以上的SCI论文的作用,那么,你是否知道SCI论文要怎么写?SCI对于科研工作者并不陌生,然而要写好SCI论文却并不那么容易。小编在这里为您整理一些SCI论文的写作指导,主要围绕医学SCI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展开来分析,也称为医学SCI论文的四大要素或基本要素。
一、选择论题
写作医学SCI论文首先要选好论题(即题目或篇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选题不恰当就容易使写作不顺心或造成失败,即使勉强成文,也往往文不对题或名不副实。一个令人满意的论题应该是:问题相符,主题突出,鲜明确切,概括全文,反映论点。
一般认为选择论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直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关文献查阅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逻辑思维的过程。作者可在原始创作的意图上,先拟出几个预选题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和反复思考及查阅有关文献而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论题。对选定的论题要能体现理论上有新的见解,在学术上有所创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如能按这样的目的、步骤、方法进行认真严肃地选择,深思熟虑地推敲,一般都能选出比较满意的题目来。
二、确立论点
论点是SCI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在文稿中提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论点既是文稿论述的中心,又是SCI论文的灵魂和核心,也是科学性的体现。作者对文稿中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表明明确的肯定火否定、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应该怎么对待或者不应该怎么对待都要明确。
百合花的特点具体是什么
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百合花的特点具体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
百合花的特点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
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
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
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
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
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
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
种子多数,卵形,扁*。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
百合花的植物文化
植物学史
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来出生于神州大地,由野生变**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只作为食用和药用。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藂兰谢芳馥”。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时至*代,喜爱百合花者也不乏人。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生对百合花就深为赏识,每逢春夏,她的居室都经常插上几枝。当她逝世的噩耗传出后”,她生前的美国挚友罗森大夫夫妇,立即将一盆百合花送到纽约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所设的灵堂,以表达对她深切的悼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花色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它图案颜色,从而更加丰富了观赏的内涵。例如美国的“火黄”,其朵头较大;金光闪闪,秀丽非凡,每枝能开花五六朵。又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花被反卷,内有紫色斑点,伸出丝丝雄蕊,每枝能开花七八朵。另外还有些品种不但秀丽诱人,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引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名称的由来,系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 “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花语
在*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受到百合花祝福的人具有单纯天真的性格,集众人宠爱于一身,不过光凭这一点并不能*静度过一生,必须具备自制力,抵抗外界的诱惑,才能保持不被污染的纯真。
风水作用
百合花是五行属水或者鼠年出生的人们的风水花卉,百合花是它们的幸运之花,这些人群可以用百合制造一个好风水的住房。生肖属猴,宜在居室之西或西北方置放属金的植物花卉盆景,如百合花,这样也有利于它们的运情的。
百合花可以为单身的人们提升爱运。风水学说红鸾方在西南方,每天晚上11点至1点之间,在西南方点上一盏黄色的灯,将光源照射方向朝上,每天晚上点到白天天亮,直到找到好桃花为止。白天不点灯的时候,也可以在这个风水方向摆一盆香水百合,祈求姻缘早现,这些风水方法都可以提升爱运。
百合花能给刚结婚的新人生活的空间建立好的风水。百合象征夫妻恩爱,百年好合,一直是婚礼上的用花。
百合花的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百合鲜食干用均可。百合是*传统出口特产。
营养分析
百合除含有蛋白质21.29%、脂肪12.43%、还原糖11.47%、淀粉1.61%,及钙、磷、铁、每百克含1.443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维生素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美食
1、百合粥:
取百合粉50克,粳米60克,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粳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对中老年人及病后身体虚弱而有心烦失眠、低热易怒者尤为适宜。另外在百合粥内加入银耳,有较强的滋阴润肺之用;加入绿豆,可加强清热解毒之效。
2、百合汤:
将百合除去杂质洗净,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后加水入锅,用水煮至极烂,加入适量白糖,带汤一并食用,可作结核病患者的食疗佳品。食用时虽略带苦味,但细细品味则苦中带甜,令人回味;若放入冰箱存放一会儿,又是极好的冰镇饮料。
3、百合煎:取百合粉30克,麦冬9克,桑叶12克,杏仁9克,蜜炙枇杷叶10克,加水煮,有养阴解表、润肺止咳的功效。另取鲜百合与莲子心共煎水,每日频频饮其汁,可治口舌生疮。
4、百合蒸:用鲜百合瓣与蜂蜜拌和,蒸熟后嚼食可治肺热咳嗽。
5、百合炒:取百合粉50克,里脊片50克,用盐、蛋清、湿淀粉拌和,同入油锅翻炒至热,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即成。此菜味醇而不腻,脆甜清香,具有补益五脏、养阴清热的作用;胃口不开、食欲下降者食用此菜,还能增进食欲。
6、DIY美白面膜:清洁脸部皮肤,用热毛巾敷脸5分钟后,百合粉10克左右加纯净水或适量蜂蜜、牛奶、调和搅拌均匀涂于脸部,保持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使肌肤白嫩光滑。
7、百合茶:百合10克,白糖(牛奶,蜂蜜)适量,加200毫升开水即可饮用。
8、冰糖炖百合: 百合、冰糖各60克,款冬花15克。将百合洗净后,一瓣瓣撕开,与款冬花一同 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快熟时,加入 冰糖,炖至百合熟烂时即可服食。此菜具有润燥 清火,清心养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心烦、口渴等症。
9、清蒸百合:百合鲜品500克,白糖适量。将百 合洗净后掰开成片状;置于盘中,加白糖蒸熟即 可。此谱出自《素食说略》,具有润肺止咳,清 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干咳,久咳,失眠,心烦 等病症。
10、百合冬瓜汤:百合50克,鲜冬瓜400克、鸡蛋1枚。将百合洗净撕片,冬瓜切薄片,加水煮沸后,倒入鸡蛋清,酌加油、盐拌匀熬汤,至汤呈 乳白色时即可装碗。此汤有清凉,祛热,解暑的功效,是暑季食疗佳肴,常人皆可食之。
11、百合莲子红豆沙:红豆500克 百合25克 莲子60克。把红豆和不超过水界线的清水一起放进豆浆机里,然后把插上插座,等豆浆机的灯变成绿灯的时候,红豆沙就榨好了。将百合和莲子用热水泡一下,然后放在砂锅里面煮熟即可。
药用价值
炮制
百合:拣去杂质、黑瓣,簸除灰屑。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立春天气特点古诗(精选22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春天气特点古诗(精选22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宋:黄庭坚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2、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3、立春致语口号
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4、立春后二首
宋:戴复古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5、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6、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东西。
草木沾云露,峰峦*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
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7、立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旛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具有汉字特点的对联和古诗
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
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最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
收集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
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完整
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词
具有汉字文化特点的古诗
古诗对联中的汉字特点
有关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
可以具体体验汉字特点的古诗
提现汉字特点的对联或古诗
汉字趣味特点的古诗对联
提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对联
汉字特点有关的古诗或对联
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故事
带有汉字特点的古诗和对联
古诗教具的特点
杞县汉字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描写汉字的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写出汉字特点的古诗和对联
体现汉字的特点古诗或对联
带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故事
鲁班汉字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体现汉子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即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体验汉字特点的古诗或对联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股
关于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