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黄昏的古诗配图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黄昏的古诗配图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黄昏的古诗配图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黄昏的古诗配图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黄昏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黄昏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暮立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2、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祷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3、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4、紫薇花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5、沙上月
【唐】鲍溶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玉田冷空旷。
6、独坐
【唐】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7、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
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8、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9、鸦
【唐】杜牧
扰扰复翻翻,黄昏扬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10、残花
【唐】韩偓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
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11、乌栖曲
【唐】李端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狭斜柳树乌争宿,
黄昏时,余霞成绮,整个世界都变得朦胧起来。
这一刻,深埋心底已久的情绪,全都翻涌而出,仿佛要将整个人淹没。
很好奇,千百年前立于落日下的诗人,会有怎样的心绪?
01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李商隐的眼中,落日虽美却转瞬即逝。
黄昏的景色美得让人心醉,只可惜不能停留,一会便被那无尽的夜幕笼罩了。
02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的眼中,落日下万物皆可爱。
山际间云烟缭绕,竹林间洒下点点落日余晖,鸟儿从屋檐轻飞过,一朵软绵绵的白云从窗中飘出。
03
《落日》
唐·杜甫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杜甫的眼中,落日下的村野异常忙碌与喧闹。
黑夜将临,万物都在争分夺秒做着自己的事情。雀鸟在树枝上跳跃、争闹,飞虫在满院游走;农人有的在埋头耕种、有的在打柴做饭、有的在靠岸停船。
04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的眼中,落日带着朦胧的愁情。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好似含着无限愁情。
05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眼中,落日与山河组成最壮丽的景色。
登上高楼,可见白日依山而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更远处的风光,那就要再继续向上攀登。
06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眼中,落日勾起天涯游子的愁苦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组成了一幅凄静的村野秋景图。萧瑟、荒凉、又迷离的傍晚,一位骑着马的旅人在孤独的赶路,路途遥遥,不知所向。
07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以“黄昏”为题,你能原创一首诗展示吗?
以黄昏为主题的诗词,老街写得不多,但是诗词中有黄昏二字的写了不少,录入几首拙作,欢迎诗友们指正。
松下盟鸥,栏边听海,襟抱月华风露。桂影无心,落霞随意,一霎【黄昏】钟鼓。骎骎日暮,残梦里、忽惊辜负。怜惜天涯骚客,愁吟故宫离黍。犹记西湖歌舞,恨东风、韶光轻付。算有廉颇谁问,尚能餐否?破碎山河乱絮,纵相对、如何说今古。几度兴亡,兴亡几度。
这首词写的是南宋灭亡后,是观宋填词系列中的一首。南宋灭亡后,皇帝与后宫被掳往北方,著名的琴师汪元量也在其中。他经常和这些宫人们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作品。
老街的这首天香,即是代宫人作的一首词。
江南梦醒,皓月苍山星耿耿。人向天涯,日日【黄昏】数暮鸦。 愁肠断处,白草黄沙春不度。故国东风,往事朦胧泪眼中。
淮上女,是南宋一个战乱中被金兵掳往北方的女子。她和蒋兴祖女的遭遇类似,半途中中都填了一首《减字木兰花》,之后二人都消失在历史中,下落不明。
老街读过二人作品后,分别作过两首减字木兰花,这是其中一首。
野渡牵舟弦月小,雨霁【黄昏】,双燕汀边绕,点检残红春正少,春心散作天涯草。独立虹桥思远道,远道绵绵,人世难逢笑。归去来兮三径悄,青衫惹破松风恼。
苏轼的原词几乎家喻户晓,最有名的是佳句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以及多情却被无情恼。
不敢怨东风,一点飞红小,傲雪孤高争奈何,始觉春来早。 粘袖久含香,此意知多少,篱角【黄昏】疏影寂,梦里韶光了。
咏梅是填词的朋友都会练*的题材,老街也写了不少,这首写落梅。
一片烟波万里樯,琅琊遥对海茫茫。秦舟采药音书渺,汉使寻仙日月长。叶落秋山开御道,雁排人字转斜阳。【黄昏】灯火添诗意,搔首霜丝偏自伤。
琅琊台是青岛西海岸原胶南地区的一处历史景区,传说秦始皇曾经来过此地,可惜徐福一去不回。吴王夫差称霸时,曾经北上与齐国开战,据说当年在琅玡台下的海上,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
如今的胶南合并到西海岸新区,高楼大山沿海而建,琅琊台估计很快也被城市包围了。
日暮龟蛇几度秋,江风江水去悠悠。觅诗遥问汉阳树,循迹还登黄鹤楼。迁客落梅闻玉笛,孤帆远影下扬州。当年清景今何在?雁字【黄昏】一点愁。
老街多次去过黄鹤楼,写过不少关于黄鹤楼的诗词,这是其中一首。
故人幽径入柴门,云散中天月似盆。把盏三巡秋听海 ,登楼一哂夜销魂。浮生契阔隔尘网,世事浊清浇酒痕。年少当时耽妙句,韶华吟罢已【黄昏】。
这是在网上次韵一位诗友的作品。
扬子江头秋欲寒,金山寺上倚危阑。瓜洲星火【黄昏】里,北固楼台隔雨看。
去镇江游玩时,登上过著名的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著名的金山寺就在金山上,站在金山高处,可以望见不远处的润扬大桥,以及对岸的瓜洲古渡。
沉沉强上拂星楼, 暑热骄云次第收 。极目残阳倾返照 ,【黄昏】休道海风秋 。
写这首诗的时候,上班的单位在海边的海航中心办公。当时海航还是青岛最高的楼,楼顶的玻璃屋可以随便上去,俯瞰壮观美丽的青岛景色。
百战龙沙荡雪山,【黄昏】吹角马空还。报君不为封侯事,曾许余生入汉关。
这组拟古从军行写了三首,这是其中一首。班超*定西域,立下了不朽功劳,年老时曾经写信给皇帝说:“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以上十首诗词,诗句里都带有黄昏二字。黄昏,常常可以使用夕阳、落照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示,例如这首《送别》:
杨柳东风日日春,明朝俱是异乡人。鹧鸪声里斜阳外,一客潇湘一客秦。。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古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古诗赏析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译文] 夕阳真是无限的美好,只是已临*黄昏时分。
[出典] 李商隐《乐游原》
注:
1、《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2、【注释】
①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② 不适:不悦, 不快。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3、语译:
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
4、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5、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6、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二句,从古至今人们多认为意思是:“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7、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8、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9、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10、 以往人们把这两句诗理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比喻人到晚年,亦难长久”,当是不确切的。李商隐一生只活了四十六岁,并没有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经历和苦楚,再者说,诗人原本是“意不适”才“登古原”,不可能是专门为了寻找那种感伤、无奈、和叹息吧。另外,把诗词中的“只是”理解为今天的“但是”、“可是”等转折之类的词语也有失对古典诗词的正确理解。从诗人的政治经历和追求,到他的另一首同题诗:“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纵观一生,诗人李商隐一直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恰恰应该是诗人积极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若果说无奈,那也是对当时腐败的朝廷的无奈。
11、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许多写景诗中,经常出现象“西风残照”那样的意境,最为人称道的这首五言绝句《乐游原》就是其中之一。乐游原本来是西汉宣帝时的乐游苑,位于长安东南,是唐代的游览胜地。据《长安志》记载,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游人站在最高处俯瞰长安,楼阁参差,树木葱翠,凤城佳气,尽收眼底。遥望巍峨雄伟的昭陵和逶迤西去的咸阳古道,令人油然而生思远怀古之情,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在乐游原上游目敞怀,写出不少名句,如李白的“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杜牧的“玉把一挥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都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不衰。
12、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黄昏'也。”
黄昏下的组诗
1.暮归
东湖河河水在泛蓝,在拽着
沉不下来的夕阳。石板桥上,有牛车
缓慢地流过,不慎,镶着金边的黑影掉在了
水底。晚风,摇荡,摇荡,
点着了东湖河的*静,点着了三叔满车的红太阳。
2.月色
牵着半个秋天跑的绳子被云割断了,慌张的秋
一层一层地掉入黑夜。岸上的稻子洒得满地都是,
它们深褐色的感知历历在目,最终混乱成夜幕的令人费解的道具。
我在拼命地拾,拼命地拾,一把一把的粮食,
一把一把的从月亮上掉落的尘埃。
3.玉米林
种在岸上的'玉米枯了,垂成了
一片残阳,母亲在村头焦急地呼唤,
随着一阵晚风的方向。
一亩三份地的玉米秆,紧闭了双眼,
我的锄头说:夜,
来的太莽撞,我,于是点亮了满天的星光!
人的七情六欲中,有一种情感叫相思。当相思遇上诗意的黄昏,便产生一种无以言说的浪漫。
第一次读唐寅的词,就被“晓看天色暮看云”一句给惊艳到。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人称江南第一才子,年少时就熟读四书五经,16岁参加秀才考试第一名而闻名乡里。25岁家庭发生变故,亲人接二连三去世。
他深受打击,29岁时参加乡试,中解元。但是在30岁参加会试时,备加赏识他的主考官被科场案牵连,唐伯虎没有求得功名,却被牵连入狱。
后来虽然洗清冤情,也是带着失意回到了家乡。他的妻子看他落魄,离他而去。36时唐伯虎又结识了一个女子,结为夫妻,卖字画为生,然而,七年之后,这个女子撒手人寰,唐伯虎孤独终老。
自此,他生活的轨迹已经远离了士大夫阶层。在他的笔下,女性题材的作品很多,这是其中一首。
这首词虽然是写闺怨的词,但是那“花下销魂,月下销魂”,难道不是他往日温馨生活的回忆吗?而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在天光云色,黄昏暮霭中写尽相思。这种被远隔时空相思折磨的痛苦,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灵动的女子,更看到一个思念中的唐寅。
说到诗词中的黄昏,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树这一意象在诗词中的运用很广泛,并且多和相思有关,这里文徵明所化用,更加唯美。
满江红 文徵明
漠漠轻阴,正梅子、弄黄时节。最恼是、欲晴还雨,乍寒又热。燕子梨花都过也,小楼无那伤春别。傍阑干、欲语更沉吟,终难说。
一点点,杨花雪。一片片,榆钱荚。渐西垣日隐,晚凉清绝。 池面盈盈清浅水,柳梢淡淡黄昏月。是何人、吹彻玉参差,情凄切。
这首词描绘的场景是黄昏时分,池塘的水面,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心里也泛起丝丝涟漪。在这样安静淡雅的氛围中“欲语更沉吟,终难说”。
这是一种淡淡的,无所不在的闲愁,这闲愁中的内核就是一种相思,对恋情的追忆,内心的无所事事。营造了一种情思缱绻,一波三折之韵致。
提到黄昏的诗词,怎么少得了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的晚年,经历靖康之变,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国破家亡,夫死寡居,此时的李清照处境非常凄凉,她的词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从她的词中看不到以往的那种清新可人,有的只是沉郁凄婉。
秋天,本来就是容易伤感的季节,再加上黄昏,更有细雨细如愁的浸淫,读完一种莫名的愁绪会在心头盘旋,久久不会离去。
整首词中所采用的意象“黄昏、黄花、细雨、秋天,疾风”无一不是惹人伤感
借酒浇愁却愁上加愁,就算看见旧相识的大雁,也更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作者独坐无聊,内心苦闷,怎一个愁字了得,看起来欲说还休,但是已经淋漓尽致。
在伤心悲情的时候,才发现已是万家灯火,天色已是黄昏。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少游善于写男女爱情,他词作中的满庭芳,便是最拿手的一个。
淡淡的云朵,好似水墨画,遥望远处,衰草连天,在夕阳西下,寒鸦点缀着天空,流水围绕着孤城。
在这样容易惹人愁思的景物中,回首往事。但是往事如烟雾般消散,留也留不住。
此一去,不知何时再相逢,离别的泪水都沾满衣袖,伤心时,正是万家灯火,黄昏之际。
写到这里,想起《浮生六记》中关于黄昏的一句话“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如果那样,甚好。
诗词中的黄昏,那么伤感,那么唯美,黄昏中的诗词,虽然时隔久远,但是依然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穿过诗词,我们和古人对话,透过诗词,我们和他们一起感伤。
这些关于黄昏的诗词,我最喜欢秦观的《满庭芳》,你呢
◎黄昏茶话 我们在茶话中,拧紧黄昏的发条。 一些米粒大的日子,在茶水中膨胀 茶香漫过来,漫过来,像巨大的海 夜还没有来,我们已经失眠 长在肉里的疼痛,在黄昏中清澈 ◎触摸春天 壶中的茶叶在舒展 像一个迷路的人,从梦中醒来 浑然不觉,内心的幽暗 在水中,绽放出一朵朵鲜妍的花瓣 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当液体缓缓地流入腹腔,我发现 幽暗的体内,正升腾出一个 梦幻般的春天 ◎路过茶园 可以想象,这满枝的生灵 很快,将跑进一群人的世界 将带我们回到破旧的寺院 听久远的钟,如何 击落一群过客的眼泪 ◎茶道中的王国 拿起来又放下 放下后又拿起 简单重复的动作在夕阳中落幕 一杯水和几枚树叶 重复搭建出的王国 无声无息,流入一个人的江山 夜幕降临,千年的江山还在 沏茶人早已不知行踪 ◎去向 顺着水流,逆向而上 越往上走,越发清净 就越发接*最初的地方 当抵达一滴水的位置 所有的事物都清净了 ◎空 走在明月山的栈道上 头顶是空,脚底是空 人被所有的空包围着 不知这些空为我而来 还是我为这些空而来 我努力排空这身皮囊 好让外面的空往里钻 空空栈道便空若一人 ◎钟声 一滴水击响的钟声 在清净的国度 是唯一的时空 而时空之下 谁制造了多少不安 谁制造了多少寺院 ◎佛 饮寺院之水 水便成佛 闻寺院之钟 钟便成佛 见寺院之光 光便成佛 不知觉,体内的荒凉 长出一座寺院 ◎寺院 不一定有建筑 不一定有僧人 不一定有烛火 不一定有香台 我在寺院洗手 我在寺院沏茶 我在寺院虔诚 我在寺院朝拜 在白天无形 在黑夜有形 它把脉,摸心 穿梭白与黑的世界 燃起一柱香
编辑点评:
日照首届“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奖赛由山东省阿掖山卧佛寺主办,如云诗苑编辑部承办的大奖赛,主题是以描写阿掖山卧佛寺的风景与佛教住世的慈悲精神为主,撰写丛林古刹楹联书法、诗词佳句、佛教相关的国画、体现人间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启发本智,匡扶人心,弘扬正法!感谢诗友赐稿,大赛期间不单独撰写按语,征稿结束后统一邀请专业评委公*公正打分评出奖项,唯以质取稿,祝福您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敬请期待大赛公布结果!问好诗人,推荐赏读。
黄昏有风的古诗
写黄昏的古诗
黄昏后的古诗
古诗中的黄昏
与黄昏有关的古诗
有黄昏的古诗句
黄昏的诗词
含有黄昏的古诗
关于的黄昏的古诗
黄昏诗句
古诗有黄昏的是哪首
已是黄昏的古诗
黄昏的诗句
古诗黄昏的诗句
牵手黄昏的古诗
黄昏意思的古诗
白鹭在黄昏的古诗
日暮黄昏的古诗
春日黄昏的古诗
家乡的黄昏古诗
初冬黄昏的古诗
黄昏白鹤的古诗
黄昏约会的古诗
带黄昏的古诗句
黄昏语录
关于黄昏时的古诗
黄昏的表白古诗
关于黄昏是人的古诗
黄昏炊烟的古诗
描写黄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