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礼仪活动教案

关于托班礼仪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托班礼仪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托班礼仪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托班礼仪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语言活动托班教案

  • 教案
  •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活得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两个不同表情的宝宝、布娃娃、小狗、小猴、音乐CD。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图上还有宝宝(带有难过表情),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师:这是宝宝的.家,宝宝怎么了?宝宝为什么不开心?(幼儿自由猜测)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原来妈妈不在家,宝宝一个人在家,没有人陪宝宝一起玩,宝宝想:“唉,我和谁一起玩呢?没有朋友真寂寞。”小朋友,你们能宝宝想想办法,让宝宝开心起来吗?(幼儿自由发言)

      (2)师出示布娃娃,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布娃娃来干吗?那它是怎么跟宝宝说的?(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3)同上方法分别出示小狗和小猴。

      3、理解故事内容,师讲述故事一遍。

      师:有这么多朋友陪宝宝一起玩,宝宝后来有没有开心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听下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一起玩》。

      提问:

      (1)宝宝后来有没有开心起来呢?都有谁跑过来跟宝宝玩呢?

      (2)布娃娃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3)小狗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小狗的话)

      (4)小猴也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同上)

      (5)玩具橱里的小动物都出来和宝宝一起玩。宝宝高兴吗?那他说了一句什么话?(请幼儿学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4、听录音机完整讲述故事第二遍。

      延伸讨论:怎样才会使自己开心?

      师:宝宝有了这么多朋友跟她一起玩,真开心!要是没有这些朋友陪宝宝玩,宝宝会开心吗?

      师:要是在家里,只有你一个人玩,你会开心吗?所以有朋友一起玩才开心,那你们想找朋友一起玩吗?

      5、游戏:找朋友。(根据歌词边唱歌边找朋友)

      师:我们可以找一个朋友,可以找两个朋友,也可以找好几个朋友。找到朋友后面对面,手拉手,边做动作边唱歌好吗?

      师:和朋友一起玩,开心吗?恩,大家一起玩,真开心!那让我们一起再到外面玩会吧!(出活动室,结束课时)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同时照顾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教师在活动区可以把今天活动所用教具放在表演区,以便幼儿能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进行表演,从而加深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印象。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托班手工活动教案

  • 教案,手工
  •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粘贴技能,能将材料贴在纸面上,养成良好的粘贴*惯。

      2、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美工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感受和同伴一起参与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长条卡纸、图形彩纸、浆糊、抹布。

      2、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订书机,皮筋。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都有好朋友,老师请宝宝们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吗?

      2、学*粘贴图形。

      (1)认识纸张和图形。

      老师:瞧,这里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想抱在一起,是谁?(出示卡纸)认识大大的卡纸。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纸?认识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还有一些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认识这几种图形和颜色。这些图形想和卡纸做朋友,它们怎样才能贴在一起呢?什么能帮助它们?(浆糊)

      (2)教师示范粘贴。

      我们来试试: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请个别幼儿上来粘贴。提醒图形要分开一点,不要叠在一起。

      那边还有许多卡纸和图形纸,请你们也去贴一贴,做一做,好吗?

      3、幼儿操作,粘贴图形。(轻声播放关于圣诞的歌曲)

      4、变魔术

      卡纸还会变魔术呢,瞧它会变成什么?(教师示范做成一顶圣诞帽)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我给大家变了一顶圣诞帽,漂亮吗?你们想变顶圣诞帽吗?那我们请客人老师变一下。请人帮忙要说:“请帮帮我。”

      5、幼儿请客人老师装订圣诞帽。

      6、戴上圣诞帽一起过圣诞节,让客人老师给小朋友拍照欣赏。

      “你的圣诞帽漂亮吗?你喜欢你的.圣诞帽吗?”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品尝水果的同时,感受到手工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不是很积极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托班礼仪教案

  • 教案,礼仪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排队时要做到先来后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不应插队,插队是无礼的。

      2、通过看图学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

      3、使幼儿体会儿歌的美好氛围,每天早起做早操,开开心心地幼儿园。

      活动准备:

      挂图,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听!快起立,我们一起做一做吧!高兴吗?刚才我们做的是什么?(早操)

      二、基本部分

      1、师:宝贝!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做早操》的儿歌。我们边看图片,边听儿歌,图片中出现了哪个小动物?(小猫,小鸡,小狗,小鸭)

      师:它正在做什么运动?(早操)什么时侯才做早操?(早上)引出“早上空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早操”(幼儿跟读2遍)。

      师:我们做早操是怎么做的`呀?(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幼儿跟读两遍。

      师:我们为什么要做早操呢?(锻炼身体)

      师:对了,(天天锻炼身体好)幼儿跟读两遍。

      2、刚才我们说的诗歌就叫做“做早操”老师读一句,小朋友跟着读一句。师幼加上动作完整地读两三遍儿歌。

      3、师让2-3位幼儿试着独自表演儿歌。

      附儿歌:《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正好,

      我们大家来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早操身体好!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开心吗?今天学了什么儿歌?以后每天早上小朋友都要早早来到幼儿园,我们一起做早操锻炼身体,可不许睡懒觉喽!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托班感恩节活动教案

  • 教案,感恩节
  •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俗。

      2、懂得感谢别人、尊重他人。

      二、活动准备:

      1、课件《感恩节》,音乐《感恩的心》。

      2、手工纸、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讲述感恩节由来的小故事,引入活动。

      1、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这里有一个小故事:1620年,一些英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11月里,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危急时刻他们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活下来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即1621年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收成。最后,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俗就此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

      (二)观看图片、了解感恩节的来历和*俗。

      1、感恩节的由来。

      师: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2、感恩节*俗。

      师:感恩节庆祝模式许多年来从未改变。丰盛的家宴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苹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还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馅饼、各种其他食物以及红莓苔汁和鲜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鸡(roastturkey)和南瓜馅饼(pumpkinpie),这些菜一直是感恩节中最富于传统和最受人喜爱的食品。

      (三)说一说我们要感恩的人

      1、逐一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关爱,了解我们要感恩的人。

      (1)图1:感恩父母,了解养育之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关爱你的呢?”

      幼1:妈妈天天给我做好吃的,买新衣服。

      幼2:爸爸辛苦上班挣钱给我买玩具。

      2、图2:感恩老师,了解培育之难(图片内容:小男孩摔倒了,老师蹲在旁边,没有及时扶他,而是给予鼓励,让他自己爬起来。)

      师:“在我们生活中,老师还教你干什么呢?”

      幼1:老师教我唱歌、画画。

      师:“老师教你们学本领,让你们长大,做自己想做的事。”

      3、图3:感恩伙伴,体验友情之乐(图片内容: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其中一个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另一个玩)

      师:“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开心吗?有哪些开心的事?”

      幼1:我们一起做游戏。

      幼2:她帮我系扣子。

      4、感恩周围的人,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图片内容:锄禾,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师:“在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感恩的人?”

      幼1:医生为我们看病,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幼2:建筑工人为我们盖起了漂亮的'房子。

      还有警察、环卫工人

      (四)如何感恩。

      1、让幼儿自由发言,“你最感谢谁,如何感谢他?”

      幼1:感谢爸爸妈妈,我可以帮他们干活。

      幼2:感谢环卫工人,我们不乱扔法果皮纸屑,一起来保护环境。

      2、教师小结

      (教师通过图片引导,让幼儿说出要感谢的人)

      师:“在我们身边有太多要感谢的人,感谢父母把我养大;感谢老师教给我本领;感谢小朋友带来的欢乐、帮助;感谢农民伯伯种出的粮食如何感谢他们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

      ②做力所能及的事;

      ②懂得分享,分享快乐与痛苦(帮助他人);

      ③从“谢谢“开始,说一句祝福的话,送一份礼物;

      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护环境等。

      四、情感回归

      师:“在我们旅行即将结束时,我们来欣赏一个感恩歌曲《感恩的心》。”(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做手语,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托班亲子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亲子
  •   教学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教学准备:

      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人手一张。范画一张。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小鱼游》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出去玩吧!(播放《小鱼游》的音乐)

      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幼:波罗波罗?

      2.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盖)

      幼:瓶盖。

      3.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选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

      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

      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

      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一块小抹布把它擦干净了以后,再去蘸别的颜色。

      4.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

      5.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你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

      幼:绿色。(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

      6.问:你还想不想吐泡泡呢?幼:想。

      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出示范画)

      问:好看吗?幼:好看。

      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

      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颜料,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听清楚了吗?(幼儿仔细倾听)

      三、能大胆选择色彩用瓶盖进行印画,体验其快乐。

      教师播放音乐,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

      四、初步学*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2.提问:图上的有什么形状的泡泡,有什么颜色的泡泡?这么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觉得怎么样?(请幼儿自由说说)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托班半日活动教案3篇

  • 教案
  •   一、来园活动:

      目标:

      1、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主动与宝宝问早,与他们作简单的交谈;

      2、关注了解幼儿的的身体及情绪状况。

      二、7:45~9:00 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点心、盥洗、整理)

      区域活动:

      目标:在老师引导下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观察指导:

      1、引导宝宝愉快参与活动;

      2、鼓励宝宝动手、动脑。

      盥洗、点心:

      目标:

      1、继续学*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毛巾擦干净手;

      2、尝试自己动手脱裤子入厕。

      观察指导:

      1、教师及时提醒并帮助宝宝卷好衣袖,引导宝宝洗好手把水甩在水池里;

      2、提醒宝宝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3、鼓励宝宝自己动手脱裤子小便。

      三、9:00~10:00 运动活动

      (一)、模仿操、律动:

      目标:愉快地与同伴、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观察指导: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宝宝做模仿操,鼓励个别不够主动做模仿操的宝宝动手做起来;

      2、提醒宝宝围在老师身边做操。

      (二)、分散活动:自选活动材料

      投放材料:皮球、小拖车、小汽车。

      目标:

      1、教师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材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注意活动的量,出了汗能用小毛巾擦汗。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能用运用材料进行活动,同伴之间是否在合作。

      (三)集体游戏:《揪尾巴》

      准备:用皱纹纸编成长条作尾巴。

      目标:以游戏的形式,练*定向跑,体验游戏的快乐。

      四、10:00~10:10 休息、整理、喝水

      提醒宝宝先洗手再喝水。

      五、10:10~10:30 学*活动

      (四)学*活动:小鱼吐泡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固体胶粘贴,并初步尝试蜡笔添画。

      2、巩固对红、黄、蓝、绿四种基本颜色的认识。

      3、继续培养幼儿安静活动的*惯。

      活动准备:音乐录音,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固体胶,蜡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 音乐导入

      导语:你们听,谁来了啊?(音乐《捉小鱼》)

      师生共同进行音乐游戏。

      二、 讨论交流

      过渡:小鱼的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啊?

      1、 幼儿讨论

      2、 幼儿操作示范

      3、 教师示范蜡笔画圈

    [阅读全文]...

2021-11-23 10:53:19
  • 托班游戏活动的教案菁选

  • 托班游戏活动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托班游戏活动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思路】

      由于前段时间幼儿已经对这两个音块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兴趣非常高,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继续训练幼儿的听音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初步分辨出so、mi这两个音。在本次活动中,还蕴涵了科常方面的知识(如:巩固对红黄两种颜色的认识等)以及数方面的知识(如数的`配对、归类等),符合二期课改的整合性精神。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能初步分辨出so,mi这两个音。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块、红黄圆点若干、红黄篮子四只

      【重点与难点】

      能初步分辨出so,mi两个音。

      【活动流程】复*歌曲——听音游戏——结束部分

      一、复*歌曲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去果园采点水果给客人老师吃吧!

      1、集体表演唱《大苹果》

      师提醒幼儿唱的时候要注意嘴圆,声音轻。

      2、创编歌曲

      师:还有什么水果是长在树上的?(幼儿自由回答)

      把这些水果唱到歌曲里去。

      二、听音游戏

      师:你们好听的声音引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so,mi)

      1、相互问好

      师:小朋友,你们好!(师边敲音块边以so的语气唱)

      幼:so so so你

      好!(要求幼儿唱准音)

      师:小朋友,你们好!(同上)

      幼:mi mi mi你好!

      2、唱节奏

      师:这两个好朋友最喜欢唱歌了,你们听它们唱了什么?

      师敲音块,幼儿跟唱。

      55 5 33 3 33 5 33 5 5 3 55 3

      3、听音游戏

      师:小朋友们本领真大,不过音块宝宝还想考考你们,so宝宝和mi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和什么水果宝宝的颜色是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音块宝宝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想不想玩?

      (1)师讲解玩法

      音块宝宝带来了许多so宝宝和mi宝宝(师边说边撒红黄点子),当听到最后哪个音块宝宝在唱歌,就去把和它颜色一样的宝宝捡起来。

      (2)幼儿游戏,师敲音块

      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集体游戏提醒幼儿要注意听。

      (3)找好朋友

      师:有许多小朋友发现这些宝宝身上还有字,是什么?(1和2)

      音块宝宝说要找身上有相同数字的宝宝做好朋友。

      师指导幼儿游戏,帮助个别幼儿找朋友。

      三、结束部分

      师:so宝宝和mi宝宝要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不过要看清楚它们衣服的颜色和身上的数字。幼儿按照颜色、数字送宝宝回家。师观察、帮助个别幼儿。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知合作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懂得爱护玩具,知道在竞赛活动中要遵守游戏规则。

      3、让幼儿愿意动手动脑,探索气球的各种玩法。

      二、活动准备

      1、吹好的气球(颜色不同)若干

      2、盛放气球的篮子若干

    [阅读全文]...

2023-03-03 00:00:00
  • 托班综合活动教案:天线宝宝

  • 教案
  •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进一步感知红、黄、绿、紫四种色彩的基础上,乐于表现自己的情感。

      2.鼓励幼儿用棉签大胆涂色,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玩具“天线宝宝”小波、迪西、拉拉、丁丁各一个。

      2.红、黄、绿、紫颜料四盆;棉签若干。

      3.天线宝宝涂色卡人手一份,涂色卡背面上端贴上双面胶。

      4.小波的车子、迪西的帽子、丁丁的袋子、拉拉的球各3~4件。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到3,那个好玩的地方就到了。(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天线宝宝乐园)

      提问:这是哪里呀?(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原来是天线宝宝的家,天线宝宝的家真美呀!快看,天线宝宝出来了。(播放四个天线宝宝跳出来的情景,并将四个天线宝宝定格)

      2.请出四个天线宝宝。

      教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天线宝宝要出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呢。你们看,谁先出来了?

      出示***波,用小波的口吻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你好!(小朋友和小波问好)

      提问:小波是什么颜色的呀?(幼儿回答)

      教师:红颜色的小波要和小朋友抱抱(每个小朋友都和小波抱一抱)。

      出示黄色的拉拉:“快看,谁又出来了呀?”(拉拉)。来,我们和拉拉打个招呼。

      幼儿:拉拉,你好!

      提问:拉拉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回答。

      教师:黄颜色的拉拉真漂亮。请黄颜色的拉拉站在红颜色的小波旁边。现在还有哪两个天线宝宝还没有出来呢?那你们想先把谁请出来呢?

      幼儿自由议论。

      教师:那我们一起把丁丁喊出来吧。

      幼儿一起喊:丁丁——、丁丁——。

      出示丁丁:丁丁让小朋友喊出来了。丁丁是什么颜色的呀?(幼儿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向幼儿强调紫颜色。

      幼儿和丁丁相互打招呼。

      紧接着出示笛西:快看,迪西也急着出来了。迪西是什么颜色的呀?(幼儿回答)

      我们和绿颜色的迪西也来打个招呼。

      3.引导幼儿寻找和天线宝宝相同的颜色。

      教师:现在,四个天线宝宝都出来了,呀,他们身上的颜色真漂亮,老师看见,小朋友的身上也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我们来找一找自己身上和别的小朋友身上,有没有和天线宝宝一样的颜色?

      幼儿找颜色并说说。

      我们小朋友身上也有和天线宝宝一样的颜色,真高开心。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天线宝宝呢?(幼儿议论)

      小结:刚才,老师听见,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天线宝宝,有的喜欢红颜色的小波,有的喜欢黄颜色的拉拉,有的喜欢紫颜色的丁丁,还有的喜欢绿颜色的迪西(边出示相应的天线宝宝),现在,着四个宝宝都在这儿了,快来和你们自己最喜欢的天线宝宝抱抱。

      幼儿和自己最喜欢的天线宝宝抱抱。

      4.涂天线宝宝涂色卡。

      教师:小朋友这么喜欢天线宝宝,老师也喜欢,我们一起来变成天线宝宝吧。

      出示涂色卡:我最喜欢小波,想变成小波,应该给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示范涂色。

      老师拿一根棉签,蘸上红颜色,我把棉签横过来涂,这样,衣服穿得快,涂的时候,胆子要大一点。尽量不要涂到外面去。

      小波的衣服穿好了,(帖在胸前)。看,现在,我变成小波了,你们也来变吧。

      领幼儿到操作区:小朋友过来看,这里都是天线宝宝身上的颜色,还有许多没穿衣服的天线宝宝,你们想变成哪个宝宝,就给他穿上哪个宝宝的衣服。

      幼儿涂色,教师指导。

      帮助先涂好的幼儿将涂色卡帖在胸前,并提示他们去看看别的小朋友在边哪个宝宝。

      幼儿完成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变成哪个宝宝了。

      5.找天线宝宝最喜欢的东西。

      看,这里藏着什么?(拉开盖着玩具的布)幼儿自由议论:小波的车车、迪西的帽子、丁丁的袋子、拉拉的球。

      请小朋友在看清自己现在是哪个宝宝,然后找到自己的东西玩一玩。

      6.和天线宝宝一起跳舞,结束活动。

      教师:天线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东西,真高兴。听,天线宝宝在跳舞了,我们也一起跳起来。(播放天线宝宝跳舞录像,幼儿随电视一起跳起来)。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托班语言活动《大头》的教案3篇

  • 教案
  •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学生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T:“他有哪些本领啊?”(学生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学生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大头娃娃除了有这些本领,他还有一个本领呢!听!”(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学生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学生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学生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学生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唱一遍。然后带领学生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学生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学生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学生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 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T:“他有哪些本领啊?”(幼儿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幼儿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幼儿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幼儿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然后带领幼儿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

      幼儿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幼儿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音乐活动应该情景化、主题化。以幼儿喜欢的文学作品、体育竞赛、劳动、节日等为核心创设情景,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开展唱歌、律动、游戏、欣赏、打击乐等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音乐与幼儿之间互动。创设的情景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叠加的。这样每个作品再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集中体现了音乐作品与生活情景的联系。

      【活动目标】

      1、初步学*演唱歌曲,增加对*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阅读全文]...

2022-06-20 07:19:48
  • 托班体育活动教案10篇

  • 教案
  •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2--3岁的幼儿由于大脑神经发育得还不完全,手脚协调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经观察,我发现我班幼儿对爬比较感兴趣,在*时的活动中,他们也很喜欢爬.根据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结合本阶段的"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运用蚂蚁爬着行走的特点,让幼儿学*蚂蚁爬的动作,我选用了"蚂蚁运粮"的游戏活动.通过蚂蚁学"找食"的本领,练*幼儿的手膝着地爬和跨的动作."蚂蚁"这一形象,幼儿比较熟悉,也非常的喜欢,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蚂蚁"妈妈的身份参与活动,并创设一种蚂蚁妈妈和宝宝一起找食物的情景,这非常符合托班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情感,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个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2.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a.发展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跨的能力.

      b.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

      3.本次活动的重点

      练*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的能力.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蚂蚁运粮"的游戏,让幼儿学*手膝着地爬的寻找食物.

      3.本次活动的难点

      能跨过10cm高的障碍物.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有很多幼儿走楼梯都还不怎么会,让他们跨10cm高的轮胎是有点难了,为此,我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多次进出家门跨门槛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做跨的动作,巩固练*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也提高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4.活动准备

      a.蚂蚁的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教师的教具应能激发幼儿尝试活动的欲望.幼儿一戴上胸饰,就能很快展开想象,投入到蚂蚁宝宝的角色当中 .

      b.糖果若干 我班幼儿对糖果比较感兴趣,用糖当作食物来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c.轮胎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用轮胎当作蚂蚁的家,主要用做让他们做跨门槛来练*跨的动作.之所以选择用轮胎来练*做跨的动作最主要还是从安全因素上考虑的.

      d.磁带.录音机.园服.围裙

      二.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因为是体育活动,一般都会让幼儿做些准备运动,活动下他们的胫骨,所以我让幼儿跨出家门槛,到户外来锻炼身体,在跨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在让幼儿练*做跨的动作了,在他们都跨出来以后,开始听着音乐做小手小脚的操,这个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幼儿有个好的心情后进行活动的基础.做完操后,告诉幼儿肚子饿了,要去找食物,为下面的活动作下了铺垫工作.

      基本部分我先讲解示范了一次找食物,告诉他们是要用双手双膝着地爬着去找食物的,在示范爬到公园里,告诉幼儿我在这找到了许多糖果,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防止他们在游戏中抢糖,我告诉他们只能拿一颗,然后把糖放在大口袋里,再接着爬回来,到家门口后要跨过门槛进家休息会.然后我请2个幼儿示范,看他们学的怎么样了,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找食物,让他们多次练*爬和跨的动作.

      结束部分告诉幼儿我们找糖找的身上都是泥,然后带领幼儿洗澡,让他们弹弹身上的灰尘,放松下情绪.这也是动静结合,整个活动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最后以到外面去吃糖结束本次活动.

      三.设计亮点

      1.根据幼儿的学*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托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看老师示范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的兴趣。而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直接获得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练*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跨的技能,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活动。

      2、能双脚跳。

      活动准备:

      *衡木、弓型门、萝卜、磁带、小河、沙包、大灰狼、小白兔、帽子。

      活动过程:

      1、今天天气特别好,兔妈妈带你们拔罗卜,你们高兴吗?我们先跟着兔妈妈排好队,做一下准备(放音乐),先听音乐走队,边走边说歌谣,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说话,不回头,走个圆圈象皮球。然后再喊口号,锻练身体,保卫祖国,锻练身体,迎接奥运。

      2、听音乐做小动物模仿动作。

      3、现在兔妈妈要带你门去拔萝卜,我们要跳过小河,走过小桥,钻过山洞(老师先示范),然后象小兔子一样双脚跳到草地上拔个大萝卜再双脚跳着把大萝卜送回家。老师观察幼儿并边指导边带幼儿一起跳。

      4、老师纠正动作并指导幼儿再做一遍,拔完后出现大灰狼,兔妈妈带小兔赶紧跺回家,大灰狼很可怕,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打跑

      5、在做一便,大灰狼又来了,兔妈妈准备了许多大石头,咱们拿石头把大灰狼打跑,鼓励幼儿真勇敢。

      6、教师组织幼儿拿沙包一物多玩。

      活动反思

      1、我为幼儿制定的双脚跳的目标幼儿基本都能完成。

      2、首先幼儿的兴趣性很高,自始至终幼儿都有极高的兴趣性,另外,老师所配的音乐也有感染力,能提高整个活动的兴趣性轰托气氛。幼儿在欢乐的乐曲中开展体育活动即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真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游戏中,大多数幼儿都能完成双脚跳的动做,但我发现有的幼儿不太会双脚跳。如李饶。徐博发等个别幼儿还应多关注这样的孩子。

      4、出忽老师的意料,许多幼儿看到大灰狼没有恐惧感。他们都很勇敢。只有李静莹,发发喧喧有一点害怕。

      涉及领域:

      健康,语言

      设计思路

      一次在朋友家,我看见一个两岁的宝宝在摆弄一个靠垫,他那认真、投入的神情和玩靠垫时所表现出的兴趣,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们宝宝班的幼儿也是这样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启发之下,我设计了宝宝班体育活动(《好玩的靠垫》。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一个参与者,引导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共同感受背、抛、躺、爬、抱、堆等动作。

      首先是准备活动,带领宝宝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头、肩、胳膊、手腕、腿部;其二,让宝宝自己发现靠垫、感受靠垫,对靠垫产生兴趣;其三,引导宝宝模仿背、抛、躺、爬等动作;其四,鼓励宝宝大胆尝试,玩出更多的新动作;最后老师将幼儿的玩法整理成6个小游戏,如坐火车、走小路、爬山洞等。

      这个活动使宝宝在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中发展了大、小肌肉群,感受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成功。但是,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宝宝之间出现互相争抢靠垫或其他危险动作时,应该分散、转移注意力或及时制止,以免发生意外。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靠垫感受背、抛、躺、爬、抱、堆等动作,锻炼大肌肉。

    [阅读全文]...

2022-02-25 14: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