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古诗意象

关于采薇的古诗意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采薇的古诗意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采薇的古诗意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采薇的古诗意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85) 语录(11) 说说(106) 名言(663) 诗词(1k+) 祝福(3) 心语(125)

  •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导语:我们阅读的古诗中运用的许多意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丰满。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古诗意象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阅读全文]...

2022-04-04 03:10:54
  • 诗经采薇的诗意

  • 诗经,诗意
  •   《诗经·采薇》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xian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7-06 06:20:51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 春节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那么有春节意象的古诗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有春节意象的'古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阅读全文]...

2022-06-07 12:18:36
  •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 诗意,诗经,阅读
  •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小雅·采薇》是*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希望能帮到大家!

      采薇(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注释】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⑤昔:从前。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全文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大概诗意】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诗经《采薇》赏析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豪迈和悲凉的交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愫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猃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而这两章的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而在残酷战争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哀,以及对遥远的故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念,这些阴暗的色调就在这里被冲淡了。因为当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正因为身后有如此承载着自己的温暖思念的美丽的家园。

      从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特点还在于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界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战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这一首诗与《诗经》中的其它篇章如《击鼓》《东山》《无衣》对读,可以读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着昂扬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行”的士兵,同时还是那位在蒙蒙的细雨里唱着归乡的“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士兵。那么,《采薇》的故事就更丰富了,事实上,这一首诗里的确有着太丰富的色彩,太深沉的情怀。相思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乐章。在后来的如陈陶《陇西行》,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伟大的作品里,也能依稀地听到这首诗在时间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辽远而空旷的回音。

    [阅读全文]...

2022-06-02 21:18:45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 文学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阅读全文]...

2022-01-05 03:15:17
  • 有春节意象的主题古诗

  • 春节
  • 有春节意象的主题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就要到了!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有春节意象的'主题古诗,欢迎大家浏览。

      001。蟋蟀 《诗经·唐风》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002。元会 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维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003。介雅 南朝梁·萧子云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

      日升等皇运,洪基邈且遥。

      004。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朝梁·徐君倩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005。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006。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007。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008。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009。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010。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011。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012。应诏赋得除夜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013。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阅读全文]...

2022-02-24 17:08:24
  • 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不同意象的菊花诗)

  • 菊花
  • 提到菊花,你会想到什么?是菊花酒,菊花茶还是祭奠逝者。今天我们聊聊菊的意象,意象又可分为表情与表意意象。

    首先菊花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想到的有傲雪凌霜,开在秋季,坠落多整朵消亡。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此隐逸之说来自于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极爱菊花,所以菊花成了隐者的代称。*也多用此意象,如元稹《菊花》里:

    再如李商隐:

    但其实最早提到爱菊花的是屈原,最早吃菊花的也是他,《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喝露水吃菊花,来表明内心高洁到不食人间烟火。古代文人之傲岸风骨,可见一斑。今天亦有此*自然之人,例如永保仙姿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食花瓣又居山川。

    花儿多在春夏两季开花,而菊花却开在秋高气爽之际,领导农民起义的大诗人黄巢就曾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便是见秋菊无蜂蝶欣赏,”蕊寒香冷”亦是人的高洁,古人托物言志,常借花喻人。他也曾在《菊花》诗里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在为自己的起义助势,菊花晚开却傲杀百花,他那次的起义真的成功攻克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亦是造反,便用了此典故。

    由物及人菊花之晚开又有怀才不遇之意,我们知春兰秋菊不同时,但皆指美好的事物即有美好有才能之意。李商隐《菊花》诗中: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不避禁露重,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虽极富才华,但是却一生身陷牛李党争而郁郁不得志,他不怕现实的打击与阻碍,而怕光阴的逝去,像菊花虽在早上可禁霜露侵袭却畏惧傍晚残阳的到来。美才美貌都是极美好的事物,但是美人怕迟暮,就像众芳恐凋零。人才怕怀才不遇,得志太晚,出名太晚。又如黄庭坚《鹧鸪天》里: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山谷和眉山道人的词,同时此词印证了重阳日簪菊花的*惯,可见二人都是不怕老的,古代又没有染发技术,他们不怕世人的冷眼,仍旧在白发上簪上黄菊且言自己身体健壮,还可唱歌跳舞呢,仍要加餐,古人的加餐既有多吃饭之意又有努力之意,仍旧热爱生活又充满干劲。今天的我们也要有那份黄花满头君莫笑的勇敢与洒脱,就像赵雅芝与刘晓庆等明星仍敢于演十八岁少女,我们亦觉得好美。

    有个成语叫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价值的新闻,也指时过境迁。为何明日就无价值了呢?这与重阳节有极大关系,重阳节赏菊插菊又吃菊饮菊,菊花可清热解毒又可清肝明目嘛,但是菊花一年之中也只有重阳那一时受重视,九月九一过,就又不赏菊了,所以范成大有诗云:

    “,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十日菊花看更黄,破篱笆外斗秋霜。

    不妨更看十余日,避得暖风禁得凉。

    同人一样,菊花是人品极正的君子,但人们却不会在九月九之后去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品行,正如我们看人常注重外表,却忽略其内心。每个人都希望他丰富的内心被看到吧,不管是惊艳型的,耐看型的还是大众型的,尤其是你爱他的时候,爱他的外形,更爱他心灵的美好。

    菊花的傲雪凌霜,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如果大家留意生活,就会发现诗人所言极是,大部分菊花都是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整朵整朵地消亡(当然也有例外的品种),当秋荷已枯去听雨了,菊花仍傲于霜中,”菊花如志士,蒲柳如懦夫。”菊花可谓生命顽强有骨气,而蒲柳则早衰且软弱。以此意象言志的亦有很多,如四大才女之一的朱淑真:

    即言菊花不是片片凋落,而是整朵老于枝上,当时的朱淑真面临的是什么?是丈夫出轨又转诬陷她不检点,而她则用菊花自喻,不会像黄叶一样随风飞舞,即我从未变过心,失过名节与操守,才不像夫君你呢。还有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面临的处境亦是变不变节,只是体现在国家层面,国亡了,自己纵死也不叛国。一老一死,字字是泪,声声含情,我们古人的风骨气节今人又能存有多少呢?

    除了上述,菊花也有表思乡的意象等等,表情的意象有很多很多,仍需要我们不断地体悟。你也会言菊花也用在葬礼上等等,这是西方的文学,西学东渐的结果,包括各种颜色菊花的花语等,均是西方人的浪漫。

    讲完了菊的意象,我还是想用元稹的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尾,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2022-05-07 01:30:11
  • 诗经采薇的意思及诗意(诗经采薇是什么意思)

  • 诗经,诗意
  • 这几句诗哪怕就是单独地吟诵,我们也能感觉出来不是仅仅描写自然天气吧。这该是个怎么样的时节呢?让我们想起这几句上古的诗?

    从前面的“杨柳依依”到后面的“雨雪霏霏”,很明显地季节区别。不但有时间上的跨度,在感受上也完全不同。走的时候春风和煦,杨花飞舞,柳树依依。而现在呢?冻雨夹雪,纷纷扬扬,湿冷交加。而且“今我来思”,说明还只是在回家的路上,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加深了吟唱者对家乡的思念,对自己长年在外漂泊苦旅感到悲伤。

    这几句诗是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是在前面反复吟诵,描写在外征战士兵思乡望归之情后的感叹。全诗比较长,我们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这个士兵,一边采摘山间豆苗,一边感叹自身境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猃狁是当时的少数民族,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边境战争。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三段诗文通过重叠反复,变化的是豆苗儿都老了,从发芽到十月,一刻都没有安定,都在征途中觅食,思念家乡的心情格外痛苦(孔疚)。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这里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整首诗的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时刻要准备作战,取得胜利。

    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马儿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整首诗叙事、抒情,层层递进,在最后一部分达到*。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这几句可以说是出于《诗经》,但已经超越了《采薇》而存在。绝世文采,历久弥新,我们今天读到这些句子,也不禁黯然神伤,主要是体会到了写诗人所感受、表达的生命流逝感。

    我们不是三千年前在边关征途中采薇吟唱的戍卒,但我们同样是在时间的洪流中艰苦前行,无法回头。

    某一天,我们站在同一个地点回望以前的自己,泪水湿了眼眶,也许还会想起这四句古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阅读全文]...

2022-07-24 15:29:07
  • 关于采薇的作者是谁(《诗经·采薇》古诗)

  • 诗经
  •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当我读到这两句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这两句诗太美了,一个杨柳依依,写出春天柳树刚刚发芽,柳枝迎风摆动的春意盎然的景象。而雨雪霏霏却一下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凄迷。

    一来一往,时空转换,岁月更替。

    如果不看全诗,会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或者友情诗。然而,它却是一首战争诗篇,或者说军旅诗。

    这首诗讲诉的是一位普通的士兵,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原的朝廷无论如何更替,他们却绕不过与边境上少数民族部落的战争。于是,在《诗经》里,描写战争和军人的诗篇就有很多,很多。

    而《采薇》就是一首非常唯美却酸楚的军旅诗歌。它是《小雅》中的诗篇,但风格却完全是国风的风格。

    诗一开篇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广阔的大地上,山野间,田边地角,一丛丛的薇冒出来了,这是初春时节,丛丛的薇把大地染绿。他们也是在这样一片大地上抗击猃狁。

    薇又称为野豌豆,它的幼苗可以食用,因此,在远古时代,先民们采摘野豌豆苗食用,充饥,甚至用于祭祀。而戍边战士也会采薇,用以果腹。

    这是真实的情景。更像是一个驻守边关抗击玁狁的军人梦中出现的情景。这个长满野豌豆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是他熟悉的地方。

    当年,他的母亲用野豌豆养育了他,也许,在采薇的女子中有他的恋人。可是,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出现,他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也许他心仪的女孩早嫁人了。

    他没有家室,没有固定的地方,和战友们为了抗击猃狁,辗转奔波,餐风露宿,不知多少年,他想家,日夜思念着故乡,可是,他却回不去。

    野豌豆苗渐渐长高,长出嫩叶,他和战友们开始采薇,他想,家乡的姑娘们开始采薇了吧!他心仪的女孩肯定也在里边,只是,她也许成了母亲。可是,他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太多的征战,太多的徭役,当时的军人不仅仅打仗,他们还要做其他的事情,根本没有回家的机会,战事的胶着,让他们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哪儿可能回家。

    而他们驻守的边关,连鸿雁都飞不过来,又有谁为他们传递家书,为他们捎回故乡的消息。

    春天渐渐过去了,薇也长老了,枝干硬了,叶子也老了,不能食用。可是,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只因为猃狁侵犯中原,只因为战事频繁,只因为连年征战。

    日子一年年过去,多少春夏秋冬,物换星移,多少次,野豌豆苗从萌芽到长叶到叶子变老,到结出野豌豆,野豌豆又掉在地上,长出新的野豌豆苗。他们也老了,边关的风沙吹老了他们的脸庞,岁月剥夺了他们的青春。薇年年都有新生,而他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还有,和他一同戍边的将士,有多少长眠在边关。

    其实,戍边战士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们思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亲人,回家是他们迫切的愿望,他们为漫长的戍边生涯痛苦,但他们却不怨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抵抗玁狁,那么家乡的薇会被血染。他们的亲人会遭殃。所以,他们只得忍受。

    棠棣之花开了,金黄的花朵点缀着春天,将领的马车开过来,多么气派,四匹骏马拉动的战车开来了,多么壮观。我们怎么敢停歇呢?战斗接连不断,捷报频传。在战车的掩护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他们的战马强壮,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抵抗猃狁的来犯。

    终于,战事告一个段落,年老的士卒得以回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纷纷的雪花漫天飞舞。这纷飞的雪花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浪漫,但对于戍边的士卒,天气恶劣却更容易遭遇来犯之敌。当然,更增添他思念故乡的忧伤,当他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春天,可是当他踏上回归故乡的路,却不知多少年,岁月的流逝,青春的溜走,生命的匆匆,让人倍感忧伤。他走在道路上,却徘徊不前,*乡情更怯,他不知故乡以何等面目来迎接他这个儿子,不知家里的情况如何,父母怎样。茫茫旷野,他孤独地行走,无人知道他的哀伤,无人安慰他的哀愁。

    这是一个普通的戍边士卒的哀叹,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边关,为了抵抗猃狁,他和战友们连连征战,风餐露宿,没有修整,没有闲暇的功夫回家,直到老了,才能够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他的战斗生涯,心情感慨万端,一种浓烈的生命意识融入诗句,一种家国情怀和思乡担忧牵挂和对无休无止的战争的痛恨与无奈油然而生。

    季节更替,物候变化,从薇的发芽长大变老,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时空变幻,岁月流逝。但不变的却是士卒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阅读全文]...

2022-02-22 04:09:23
  • 以花意象的诗句

  • 经典
  • 古代以“花”为意象的诗句有那些

    花褪残红青杏小。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泪眼问花花不语云想衣裳花想容隔江犹唱*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簌簌衣巾落枣花日出江花红胜火花谢花飞花满天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依旧笑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当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了1.桃花:隐士,美貌,绯闻2.梨花:洁白3.梅花:孤傲,坚强4.兰花:君子5.菊花:隐士,不屈(很多种菊花谢的时候花瓣是枯萎在茎上的,不染尘)6.水仙:仙人(主要是指洛神)7.竹:谦虚(竹子是空心的,虚)8.荷花:多于佛教有关,也有出淤泥不染的意思9.酴醾:结局,终点(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酴醾花看做春天的最后开放的花)10.牡丹:富贵,花王11.芍药:富贵,花相(丞相)12.彼岸花:转生、轮回13.玫瑰:爱情14.康乃馨:母爱以下是我补充的几种植物:1.红豆:相思2.芦苇:离爱情最*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间有限,先写这么多...您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花的象征意义,可以给我发消息或者登陆我的空间都可以

    现代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古代的:《代赠二首》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南唐中主)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更漏子》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一斛珠·香口》 李煜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绒, 笑向檀郎唾。

    《河传》 李珣 去去

    何处

    迢迢巴楚,山水相连。

    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

    因离别,故国音书绝。

    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眼儿媚》 王 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雷, 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 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 豆蔻梢头。

    早 梅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墨梅 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 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墨 梅 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早梅 李公明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墨梅 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 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梅 贡性之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庚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梅花绝句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杂诗》之一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杨柳枝词 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初识梅花 卢撰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十一月*花盛开之二 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梅花绝句 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红 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红梅 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岭上红梅 范大成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题梅花图 杨无咎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雪梅之一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题画梅 李方膺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雪梅之二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岭梅 张道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观梅有感 刘因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赠范晔 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寒夜 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早梅 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 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杂咏 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江上梅 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 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 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句诗隐晦而含蓄的通过梅花这个意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出名的。

    1、月。

    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

    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2、柳。

    “柳者,留也。

    [阅读全文]...

2022-02-10 12:38:52
当前热门
采薇的古诗意象 - 句子
采薇的古诗意象 - 语录
采薇的古诗意象 - 说说
采薇的古诗意象 - 名言
采薇的古诗意象 - 诗词
采薇的古诗意象 - 祝福
采薇的古诗意象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