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关于均田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代关于均田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代关于均田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代关于均田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唐代诗人的古诗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代诗人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代诗人的雅号
唐代诗人的雅号
诗杰——王勃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狂——贺知章 七绝圣手——王昌龄
诗骨——陈子昂诗佛——王维 诗仙——李白 诗囚——孟郊·贾岛 诗豪——刘禹锡 诗鬼——李贺诗瓢——唐球 陆放翁——陆游 情歌圣手——李商隐 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唐代著名诗人+名句
唐代著名诗人
初唐时期 (618年--712年)
盛唐时期 (612年--7762年)
中唐时期(762年--827年)
晚唐时期(827年--859年)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陈子昂的边塞诗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 岑参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
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和杜甫合称“李杜”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王之涣 (唐代)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和李白合称“李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孟浩然,字浩然,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孟浩然 (唐代)
唐代古诗十九首
唐代是盛产诗人的.朝代,例如李白、王昌龄、高适、柳宗元、杜甫、李商隐、白居易、孟浩然、王之涣、卢纶、刘禹锡等,相信我们读书时代,上课时经常会学到这些著名诗人的写的古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古诗十九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5、《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古从军行【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0、《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8、《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北魏至唐朝均田制意义是什么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魏至唐朝均田制意义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
北魏至唐朝均田制意义
北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赋役来源。同时通过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均田制的产生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依照*李安世之议,颁布均田令是在北魏已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演变而来,由于战争造成北魏境内的大片无人区,土地荒芜,富豪兼并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十分混乱这一特殊情况下,为了维持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北魏王朝而产生的。隋唐之府兵制其实就是均田制下的寓兵於农,农民受田为国家当兵成为府兵,府兵要自备粮资,便减少了国家的养兵费用。均田制更为隋唐税制之根本,人民由*处受田便有纳税的义务,唐代租庸调制乃在均田制之基本上施行,使唐能在隋末大乱之後农业受到严重的破坏,到贞观年间却十分富足,可以说均田制还建立了军事和经济基础 。
隋唐均田制之特别在於北朝奴婢和牛只亦得受田,奴婢人数亦无限制且牛亦得授田60亩,以四牛为限,共240亩,比贫农所得80亩,多出三倍,由此可推知当日土地应多人口未繁,故能分及奴婢牛只,亦配合北魏均田以增生产之目的,同时能靠牛只和奴婢的.名义获得更多田的多半是贵族阶级,从而保障他们利益减低他们对新政的抗拒。
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庶人家庭六十至亲王三百人为限,至於丁牛受田至隋代已取消,唐代则奴婢及牛固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後人推测此乃因人口日众*田亩不足分配。加上唐之授田及还田年岁分别比北魏迟三岁及早六岁,可知已有田少不足分配之情况出现。而宽乡、狭乡之行政区设立更可以证明在当日己有些地方是不能依照均田制之田地数目授田。开皇二十年,隋文帝派使到全国调查均田情况,发现狭乡每丁才受田二十亩。而唐代开元天宝户籍残卷所记授田之数量亦显示足永业田者多,而足口分田的,几无一户。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自永嘉之乱到北魏统一北方,北方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富豪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之北魏初年实行宗主督护制,封建*掌握的人口数很少,影响了赋税的征收。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依照*李安世之议,颁布均田令,宣布按人口数来分配田地。从此均田制开始实行
均田制的发展
北魏
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实行“均田制”的诏令:
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4岁以上)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2、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3、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4、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11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70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5、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6、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职分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北齐
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另外还规定了赋税。北齐一般从年18岁起受田,北齐所授露田男子80亩,妇人40亩,丁牛60亩,每户限4头;另投桑田或麻田20亩。
均田制在北齐时就有所破坏,常见有土地买卖的现象。
隋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规定,官人永业田与其品级相适应,自诸王以下至都督,多至百顷,少至四十亩。以此同时,内外官按其品级高低授给职分田(职田),多至五顷,少至一顷。内外官署还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调,也取消了他们的授田。“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顷。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并课树以桑榆及枣。其园宅,率三口给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癣田,以供公用。”
隋制十八岁为“丁”,二十一岁为“成丁”。成丁便可授田并课役,六十岁则还田,隋所授之露田桑田皆如北齐之数,但狭乡每丁仅20亩。而贵族官吏有受田之优待,永业田可多至百顷,职分田五顷。故隋之均田己略为变质。
唐
唐已明确规定,妇女一般情况下不授田,奴婢及丁牛不再受田。因授田面积不足,在需要依耕的狭乡地区也不再加倍授田。唐代还规定,凡迁徙及贫无以葬者得出卖永业田,狭乡迁到宽乡者得卖口分田(即北魏的露田),这就扩大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1、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2、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3、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描写唐代的古诗的诗句
1.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江雪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塞下曲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对雪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代诗人爱国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爱国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春望
作者:杜甫 【唐代】 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绩 【唐代】 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唐代】 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唐代】 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唐代】 赏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军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龄 【唐代】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咏牡丹
陈与义
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漫步在花园中出现在眼前的是粉色的小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哦,夏天是粉色的。
1、《过故人庄》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关于唐代诗人李峤写风的谜语古诗《风》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唐代诗人李峤写风的谜语古诗《风》,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
李峤〔唐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赏析二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1、你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
2、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离别,都隔着一个曾经,灯火阑珊处,念与不念,都曾是深情。
3、别人喜欢你,我还能把你抢回来,但是你喜欢别人,你叫我怎么办。
4、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5、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已不是恋人,也成不了朋友。时间过去,无关乎喜不喜欢,总会很*惯的想起你。然后希望你一切都好。
6、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7、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付出的过程便是一种享受,能够让你进步,体会人生百态。
8、等与不等,我都等了,在与不在乎,我都已经在乎了,剩下的,靠命运吧。
9、我还是喜欢你,像风吹了八万里,不问归期。
10、在这个社会只有,有福同享有难不当。
11、我们已经到了儿时羡慕的年纪,却没变成儿时羡慕的那种人。
12、别喝大酒,别见旧人。别去怀念,别再失眠。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4、愿你早日学会逢场作戏,愿你早日*惯物是人非,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和天真的你一样容易动真情,请记住,最卑贱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
15、我巴不得你过得穷困潦倒,半夜想起的全是我的好。
16、时间会告诉你,为什么有些人能等,有些人不值得等。
17、一个人为你说一个爱情故事,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花尽了他们的大半生悟透道理。
18、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19、现在的喜欢好廉价,删了好友,就什么都不在了。
20、人心里有了爱,无论深浅,都会热别勇敢。
21、写尽千山落笔是你,望尽星辰美丽是你,书尽泛黄扉页是你,千山万水归处是你,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22、我想你了,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窗外的阳光,永远都摸不到。
23、其实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24、生命如歌,时而欢快,时而忧伤,阐释了情怀,淡然了生活。
25、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别人也许给得了你安慰,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
26、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27、无论生活怎样,都不要忘记微笑。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28、想说的话拖着不说,久了自然心事重重;想做的事拖着不做,久了自然压力重重。当拖延成了*惯,疲惫不堪就成了常态。
29、不要怪自己太重感情,你只是太没出息,所以才连个不爱你的人都放不下。
30、我招了吧,欲擒故纵是假的,想被你爱是真的。
31、不要浪费时间在烂人烂事上,时间这么紧迫,你该多关心自己。
32、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33、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34、很多时候,心里明明不是那样想的,却控制不了自己而说出相反的话。
35、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我,你是我的整个世界。
36、等与不等,我都等了;在与不在乎,我都已在乎了;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37、所有的离别,都是一个伤感的句子,只是人们都希望离别不是句号,而是破折号,指向一个带着笑容的温暖明天。
38、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39、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40、我真的什么也没有想。所以那种感觉,那种朝着一个方向疯狂奔跑的感觉,真好。
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2、心里的话,只想说给知心的人听,内心的脆弱,只想找个疼你的人寄托,我们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个聊得来的人,一份贴心的感情。
43、当你烦恼不断的时候,说明你有必要出去见见世面了。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你就知道,你的烦恼是你自己想多了。
44、也许一个人要走很多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45、当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46、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说,你所听到的不要全信。
47、你叫我走就走,那岂不是很没面子,要走也得先把你甩了。
48、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49、爱情这种东西,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散,委曲求全的都是笨蛋。
50、因为你,我懂得了成长,可你,依旧是我的伤。
51、和父母吵架,先是感到委屈,然后生气,然后就哭,再然后就觉得,其实父母也不容易。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本《全唐诗》,二千二百余名诗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许多诗人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唯有诗作,永远流传。
诗词君总结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值得一辈子收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杳杳寒山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
宁为百夫为,胜作一书生。——《从军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独不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汾上惊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白日依山尽,黄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小长干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送崔九》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早朝大明宫》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寻陆鸿渐不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听筝》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过山农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题红叶》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夜宿石头驿》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上小学五年级时,电视台正在播《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剧情看得太起劲儿,每次都会一直看到片尾。
仍记得,那首片尾曲名为《饯别》,整首曲子气势恢宏。那个时候班里流行在本子上抄下好听的歌词,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会玩起接歌的游戏。
直到上了中学我们才知道,原来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诗,是音乐人为诗作了曲,才变成了一首歌。而诗的作者是人人都喜爱的谪仙李白。因为印象实在太深刻,直至如今,很多人仍能脱口而出地唱起来。
这首诗便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诗的名字虽长,可给人感觉非常直白,直接点出了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当时,李白的叔父李云正任职秘书省校书郎,所以是“校书叔云”。
谢朓楼,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楼阁。南齐著名诗人谢脁在宣城的陵阳峰上建一室作为理事起居之所,命其名为“高斋”;唐朝时期,为纪念谢脁而重建此楼,故又称“谢公楼”。
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十二年(约753年),李白于宣城作下此诗。当时的李白因谗言而被迫离开朝廷,正处于人生低谷,内心有大量的孤苦和愤懑需要发泄。
正巧在宣州遇到了叔父李云,可叔父很快要离开宣州,于是二人便决定同登谢朓楼,李白在此楼为叔父设宴送行。
虽然昨日的一切已经全部成为了过去,不可能挽留得住;但今日的忧愁仍正扰乱着诗人的心,真是让人又烦又忧。过去已随着江河飘散,人心住当下。而这当下却也使人烦扰。这两句诗,以时间上的对仗来展现内心的愁苦。
时间一直在向前走着,日子也一直向前过着,仿佛什么都变了。而唯一不变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愤懑,只能任由着那岁月安抚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看那远远而来的万里长风正在送着南归的鸿雁,这景色,正适合陪着几壶浊酒,开怀畅饮。
长风寓意“刚烈”、“强劲”。李白不只一次提到过“长风”,也曾在另一首诗《关山月》中写道:“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此外,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在《高唐赋》写道:“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足可见长风之力、之劲。
诗人以“长风”自拟,表现了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他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像长风那样刚劲有力,远远而来,浩浩荡荡地吹散尘土和烟沙。
然而,这长风如今只能在这谢朓楼送送归燕。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叔父您的文章颇有建安之风骨。“建安骨”主要指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等人的诗作之风骨。他们的作品刚健遒劲、慷慨悲壮。在中华诗作审美上,建安风骨可谓是独特且难以超越的文人风格。
大谢为谢灵运,小谢为谢脁。谢脁善于写景,诗风清秀。《南齐书》中大赞谢脁:“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李白更是视其为榜样,认为自己的诗作就如谢脁的诗作那般清发、秀丽。
这就是“偶像”的魅力吧,当崇拜一个人的时候,风格都在向那个人无限靠*。
此刻身在谢朓楼,自然是要向敬佩的前辈致敬的。李白还作了另外一首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来表现对偶像谢脁的崇拜和怀念,特别是这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可见谢脁对诗仙李白的诗风影响极大。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待二人酒正饮得起劲儿,豪放的兴致来了,带着雄心壮志一起腾云驾雾到青天之上,将那高悬的明月揽下,盛进酒杯中。
这时,二人应该都有些醉了。人在醉的时候,无论是否低迷失落,都可以将心底的梦想以最纯粹的方式释放出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过了一会儿,酒劲儿过去了,人便醒了。醒了以后,还是要继续面对现实。
本想拔出长刀阻断那滔滔不绝的流水,仿佛这样就可以抛开所有的忧愁和烦恼了。可那水一点没被影响,反倒流得更加汹涌了。就如同痛苦和难过等负面情绪,越是想逃离它们,就越挣脱不掉,如同身陷泥沼。
这句诗还出了个著名成语“抽刀断水”。
算了,还是借酒消消愁吧!
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可在现下的境遇和心境下饮酒,又好像浪费了这美酒;因为,对此时的他来说,酒不是来帮自己消愁的,是来“添愁”的。真是愁上加愁啊!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佛法有云,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间就是来经历“苦”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非对错谁又能算得清呢?
倒不如,就让那些个不如意、不称心全部随风飘逝。待明日,将束发散开,重新出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上漂流;从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只做闲云野鹤,倒也逍遥!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叹无数英雄豪杰多孤独!
诗的最后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人虽低落,诗却极其豪迈高昂,这就是李白。
怪不得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写道:“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无论他有多么怀才不遇,他的内心依然如皓月般明亮皎洁。
李白更像是一个孩子,一位老顽童,内心既丰盈又充满了童趣,总是那么地有想象力,对于日、月、天空都有着自己的幻想。
他是一位纯粹的画家,总能为我们绘出最飘逸的豪情,随风流传千古。
唐代关于均田制的古诗
均田地口号
唐代的田园风光的古诗
田园风光的古诗唐代
唐代关于田园的古诗大全
关于唐代科举制度的古诗
的唐代古诗
有唐代的古诗
唐代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常州制造唐代仕女头饰的古诗
古诗唐代的
古诗唐代的歌
唐代的览古诗
唐代古诗短的
长的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的赏
有云的唐代古诗
雪的古诗唐代
关唐代的古诗
唐代柳的古诗
唐代长的古诗
唐代的秋古诗
有遥的唐代古诗
唐代的32字古诗
带彬的唐代古诗
唐代高鼎的古诗
唐代吕岩的古诗
唐代的40字古诗
有莱的字唐代古诗
唐代带草的古诗
带十分的七字古诗
牛年牛气的古诗
你知道李峤的古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古诗节选
运动会的古诗现代
关于三义的古诗大全七言
百姓饥寒交迫的古诗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古诗
我要写书山有路的古诗
山西水的古诗
古诗里包含花期的
关于廉洁的古诗词咏梅
意气风发的古诗朋友圈
秋季的诗词古诗
用古诗形容最奇的江水
冬日户外活动的古诗
歌词里的小池古诗
贝贝有关秋天的古诗吧
56个字的古诗书法作品好写
初中关于香料的古诗
鉴赏古诗知道的自然常识
古诗中的数学圆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古诗完整
关于家故事的古诗配画
带雯字的古诗词成语的
茂密的古诗
生活像万花筒的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的古诗拼音
放一首江南的古诗小点声
读古诗的纯音乐
关于雪的古诗三百首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