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树叶的古诗要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树叶的古诗要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树叶的古诗要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树叶的古诗要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7、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8、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2、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15、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1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0、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徐灿《菩萨蛮·秋闺》
21、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2、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3、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4、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5、悠悠岁月天涯醉。——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6、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2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8、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3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1、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3、照影弄妆娇欲语。——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34、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5、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7、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9、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0、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4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4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45、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46、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7、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4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
秋天的树叶是非常美丽的,在秋天里你一定要到山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7、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8、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2、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15、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1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0、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徐灿《菩萨蛮·秋闺》
21、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2、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3、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4、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5、悠悠岁月天涯醉。——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6、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2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8、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3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1、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3、照影弄妆娇欲语。——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34、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5、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7、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9、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0、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4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4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45、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46、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7、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4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秋天的'树叶的诗词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7、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8、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2、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15、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1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0、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徐灿《菩萨蛮·秋闺》
21、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2、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3、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4、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5、悠悠岁月天涯醉。——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6、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2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8、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3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1、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3、照影弄妆娇欲语。——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34、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5、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7、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9、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0、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4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4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45、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46、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7、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4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偶 步
[清] 袁枚
偶步西廊下,
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
便有蜜蜂来。
【作品赏析】
《偶步》这首诗一是表达了诗人看到兰花幽开的欣喜之情,这是意外的惊喜,显得尤为珍贵,同时也传达了兰花长在不起眼的地方,被人发现的几率很低,但它还是独自盛放,而且还吸引来了蜜蜂前来采蜜,所以有才之人终不会被埋没。
【大意】
偶尔来西边的走廊下散步,看到一朵兰花静静的开放着。是谁先把信息传出去的呢?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早来。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凉州词古诗意思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凉州词古诗意思,一起来看一下吧。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王翰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鉴赏评价
其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评价
《唐诗绝句类选》:语意远,乃得隽永。
《唐诗直解》:悲慨在“醉卧”二字。
《艺苑卮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增订唐诗摘钞》:诗意在末句,而以饮酒引之,沉痛语也。若以豪饮解之,则人人所知,非古人之意。
《而庵说唐诗》:此诗妙绝,无人不知,若非细细寻其金针,其妙亦不可得而见。若论顿挫,“葡萄美酒”一顿,“夜光杯”一顿,“欲饮”一顿,“琵琶马上催”一顿,“醉卧沙场”一顿,“君莫笑”一顿,凡六顿,“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方挫去。夫顿处皆截,挫处皆连,顿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
《唐诗别裁》: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杨仲弘论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诗法易简录》:“君莫笑”三字喝末句有力。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其二
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长歌行的古诗意思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歌行的古诗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这首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好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作者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作者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好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好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好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全诗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作者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⑵凉月:新月。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这一期间所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赞美树叶的古诗要意思
关于树叶的古诗和意思
意思是和尚扫树叶的古诗
赞美树叶的诗词
赞美树叶的诗句
赞美枫树叶的古诗有
赞美树叶的名言
赞美树叶的句子
赞美树叶的四字古诗
赞美海棠的古诗意思
古诗里赞美树叶的诗句
赞美树叶的优美句子
有古诗意境的树叶图片大全
扬树的古诗意思
芳树的古诗意思
木叶的古诗意思
风桥叶泊的古诗意思
双荷叶的古诗意思
紫荆树的古诗意思
去年的树古诗意思
赞扬树叶的古诗
赞美莲花的古诗及意思
赞美老师的古诗及意思
赞美冬雨的古诗及意思
悬崖边的树古诗意思
艾青的诗树古诗意思
鱼戏莲叶间的古诗意思
赞美小草的古诗和意思
荷花赞的古诗意思
美日的古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