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关于有关大观楼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大观楼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大观楼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大观楼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24k+) 说说(2) 名言(3k+) 诗词(223) 祝福(36k+) 心语(5k+)

  • 描写和赞美大观楼的诗句

  • 赞美
  • 描写和赞美大观楼的诗句

      (一)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961年郭沫若登昆明大观楼即兴题诗

      (二)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

      汉*楼船,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三)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

      第一长联之佳构,闻名海宇;

      无双杰作之斐声,噪誉神州。

      一扫时人之俗唱,竟然寒士;

      独登旷古之高华,雄冠名楼。

      击节儒林而增色,山川形胜;

      扬旌联苑而生辉,人物风流。

      遐迩招徕客旅,登临快意;

      芳芬散发之墨香,欲缔神游。

      滚滚波涛,遥想宋元之胜概;

      依依杨柳,不知尧舜之洪荒。

      分流凿道,不见明初之舻舳;

      入海开河,漫消太古之汪洋。

      碧螺小岛,沐氏花园之安在?

      华浦芳洲,逆臣宫殿之淡忘。

      结舍讲经,乾印当年之法座;

      疏河开埠,春城旧址之篆塘。

      巡抚路经,看好湖光山色;

      英雄眼慧,创佳柳岸画廊。

      湖山增胜,楼阁亭台之蔚起;

    [阅读全文]...

2022-05-23 03:36:19
  •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

  •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

      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到了昆明,一定会去看一看昆明的大观楼。我觉得昆明大观楼的`名气不在于它的景色如何好,关键在于给大观楼写诗题词的很多很多,当然最出名的大观楼长联就是孙髯翁先生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除了孙髯翁先生的大观楼长联, 还有哪些诗句描写大观楼呢?

      “净乐长联”:

      上联: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

      下联: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阅读全文]...

2022-06-28 15:29:24
  • 描写昆明大观楼的诗

  • 描写昆明大观楼的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昆明大观楼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滇池浪涌大观园,泼墨孙翁天下联。

      北立华严阁对峙,南浮水榭影飞天。

      楼藏美景三千里,词蕴烽烟数百年。

      灏漫流漩沧海事,神州盛世屹安然。

      (二)

      神游梦境大观楼,园景滇池一望收。

      湄浦*华山有色,昆垣滨海水长流。

      边酋兴利通粮道,巡抚修文尚艺谋。

      最是双联名内外,云南从此慕王侯。

      (三)

      草海茫茫天际碧,观楼几毁几修添。

      髯翁环顾联多味,慢口嚼来字有盐。

      堤柳掀风蝉震翅,荷花弄粉叶摇尖。

      重情鸥鸟今何去,但见嬉姑笑靥恬。

      (四)

      抱住青天半晌秋,流金玉叶落深眸。

      西风不解此中意,碎语偏言别样愁。

      恨去朱栏凭晓梦,年来绿绮满枝头。

      斜晖总忆空庭里,长影成双映画楼。

      (五)

      巢燕池鱼空自叹,一朝鹏化向南端。

      星河渺渺尘中水,天道茫茫壁上观。

      脚底烟云宜放眼,人间风雨暂凭栏。

      年年海上群鸥至,争向楼台啄玉盘。

      (六)

      水汀曲婉画桥横,林苑窸窣宿鸟鸣。

      墙上旧诗痕未释,坛边假石景初成。

      竹梢盖影纱窗乱,溪水流金夕照生。

      阵阵清风随爽气,大观楼里看春城。

      (七)

      名冠西南半壁楼,凌虚览尽旧春秋。

      如屏一岭满城翠,若带双江绕廓流。

      黛色不谙兴废事,涛声空载古今愁。

      千年遗迹苍桑变,旧貌新颜矗叙州。

      (八)

      神驰胜境彩云天,白石崖旁有夙缘。

      楼阁建修巡抚梦,运河往复镇王船。

      髯翁净乐联长赋,墨客骚人韵每宣。

      九九世博时际会,三园竞秀美空前。

      (九)

      雪片霜风逐逝川,西南云气自萧然。

      鸿泥指爪纷无迹,冷暖襟怀各有年。

      世事浮沉青眼外,天涯醒醉黄花前。

      逍遥何似任公子,闲坐千崖垂钓竿。

      大观楼歌的诗原文

      大观楼歌

      明代 邓云霄

      纵横千里目,浩荡万古心。乾坤何寥廓,山水自高深。

    [阅读全文]...

2021-12-09 05:16:07
  • 描写北京大观园的诗句

  • 北京
  • 描写北京大观园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北京大观园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京师何处大观园,偏距城南*水边。

      快绿怡红阁院暖,潇湘竹暗馆帘寒。

      回廊曲径通幽地,水榭莲池映碧天。

      画意诗情犹似梦,神游美景感华年。

      (二)

      渡水攀阶过粉墙,蘅芜种处是仙乡。

      朱栏折曲应无客,石径清幽却有香。

      摘取茝兰须纫佩,挽缠萝薜好成妆。

      安居雅士知珍重,不慕芭蕉与海棠。

      (三)

      薄暮嘉疏觅旧缘,怡红幻境悟微言。

      潇湘有客寻花冢,青埂无稽入梦轩。

      槛外浮云栊翠静,村中水月稻香翻。

      朱门亦恐伤秋色,一片痴情几世冤。

      (四)

      凹晶凸碧水云寒,石气芳园好大观。

      世外仙姝空寤枕,山中高士正凭栏。

      鸥盟入典三秋恨,女史寻亲一阵欢。

      当信人间情万种,红楼歌赋四时阑。

      (五)

      最爱清幽苔径斜,此间合是绛珠家。

      檐前漫说怜雏燕,良夜谁堪负月华。

      竹印斑斑千点泪,风吟细细一声嗟。

      多年药气应侵骨,疏影描成透茜纱。

      (六)

      有幸今朝到此间,初开眼界喜盘桓。

      高科暖室欣名卉,中外花园赏至全。

      热带珍葩惊望眼,沙生植物览奇观。

      迎春吐蕊京南日,柳醒冰消二月天。

      (七)

      庭宇清深柳影长,翠亭曲径掩斜阳。

      萧疏廊院金炉冷,锦绣莲荷玉盏香。

      梦里别愁空逝水,台前湖色舞流觞。

      风吹细细湘筠暗,何处书声打漏窗?

      (八)

      新居恰喜百花傍,胜景风流似旧乡。

      频卷芳心摇绿影,解来人语有红妆。

      犹闻*上传觞令,不觉熏笼贮鼎香。

      莫道浮生都一梦,繁华过眼总堪伤。

      (一)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二)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三)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阅读全文]...

2022-04-05 20:30:38
  • 游北京大观园的经典打油诗

  • 北京,经典
  • 游北京大观园的经典打油诗

      1.真情藏在人世间,风里雨里尽开怀。望穿凡尘论一处,久足温床戒自骄。

      2.问染幽梦到这里,喜闻乐地俊俏居。花瓣自有蕊相怜,妙龄芳香郎自伴。

      3.江南风光美胜收,青春到老仍然秋。寒夜催促容颜悴,墓葬残花缘未败。

      4.万木也有一季开,可怜红娘无花果。胜览千秋世代锦,不如良辰慰故心!

      5.春来明熙了,由然花之声。星星榱伊遥?巫瘟挡痪搿L煜掠情人,天涯集此方。

      6.红楼有一景,存一梦,多情总被无情伤,多愁善感好妹妹,俊俏美似玉,如宝玉,爱宝玉,恋宝玉,前世冤家贾宝玉。可怜两冤家,真情良缘天不赐,棒打鸳鸯散,老天不长眼。

      7.风流倜傥贾宝玉,别无他长,却情有独钟,爱如铁,情似钢,生恋其妹,死伴玉魂,感天动地。

      8.千古佳人薛宝钗,一线错牵无缘人。红颜薄命情莲心,愁煞多少有情人。

      9.金陵凄美十二钗,大红楼,古长今,曲径通幽,漫步来到*,碰见贾宝玉,脂粉气浓,富丽堂皇公子哥。告别公子哥,信步到了潇湘馆,又见林妹妹,离情仍别绪,翠竹千竿,幽窗指凉凄凉妹。又见花丛中,幽径处,若隐若现蘅芜苑,鸾姿凤态薛宝钗,古贝发艺果不凡。踏步信游,前方丽堂有高馆,楷书顾恩思义殿,贵妃娘娘正当中,省亲一次好别墅。

      10.大观园,繁花似锦,大见识,大学问,看不完,道不尽,芙蓉如面,恍然如梦,却美梦难成真!

      11.风花雪夜,论多情岁月,昔日春秋,无限感慨!但,愿与红楼存同千古,共春秋。愿,缘者自来,信者自来,赏者自来。

    [阅读全文]...

2022-05-31 15:19:07
  • 关于描写北京大观园的诗句

  • 北京
  • 关于描写北京大观园的诗句

      (一)

      京师何处大观园,偏距城南*水边。

      快绿怡红阁院暖,潇湘竹暗馆帘寒。

      回廊曲径通幽地,水榭莲池映碧天。

      画意诗情犹似梦,神游美景感华年。

      (二)

      渡水攀阶过粉墙,蘅芜种处是仙乡。

      朱栏折曲应无客,石径清幽却有香。

      摘取茝兰须纫佩,挽缠萝薜好成妆。

      安居雅士知珍重,不慕芭蕉与海棠。

      (三)

      薄暮嘉疏觅旧缘,怡红幻境悟微言。

      潇湘有客寻花冢,青埂无稽入梦轩。

      槛外浮云栊翠静,村中水月稻香翻。

      朱门亦恐伤秋色,一片痴情几世冤。

      (四)

      凹晶凸碧水云寒,石气芳园好大观。

      世外仙姝空寤枕,山中高士正凭栏。

      鸥盟入典三秋恨,女史寻亲一阵欢。

      当信人间情万种,红楼歌赋四时阑。

      (五)

      最爱清幽苔径斜,此间合是绛珠家。

      檐前漫说怜雏燕,良夜谁堪负月华。

      竹印斑斑千点泪,风吟细细一声嗟。

      多年药气应侵骨,疏影描成透茜纱。

      (六)

      有幸今朝到此间,初开眼界喜盘桓。

      高科暖室欣名卉,中外花园赏至全。

      热带珍葩惊望眼,沙生植物览奇观。

      迎春吐蕊京南日,柳醒冰消二月天。

      (七)

      庭宇清深柳影长,翠亭曲径掩斜阳。

      萧疏廊院金炉冷,锦绣莲荷玉盏香。

      梦里别愁空逝水,台前湖色舞流觞。

      风吹细细湘筠暗,何处书声打漏窗?

      (八)

      新居恰喜百花傍,胜景风流似旧乡。

      频卷芳心摇绿影,解来人语有红妆。

      犹闻*上传觞令,不觉熏笼贮鼎香。

      莫道浮生都一梦,繁华过眼总堪伤。

    [阅读全文]...

2022-01-12 11:06:30
  • 《登楼》古诗赏析

  • 《登楼》古诗赏析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楼》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花*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直译:

      繁花靠*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韵译:

      登楼望春*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来天地:与天地俱来。(3)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5)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6)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父”通“甫”读三声fǔ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赏析:

      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唐]杜甫《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1、客,杜甫自谓。

      2、万方多难,指到处都是战乱。

      3、锦江,为岷江支流,自四川郫县流经成都西南,传说江水濯锦,其色鲜艳于他水,故名锦江。春色来天地,谓春色从四面八方而来。

      4、玉垒,山名,在今四川都江堰市北岷江东岸。此句以玉垒浮云的变幻不定喻古今世事之变化无常。

      5、北极,北极星,一名北辰,喻指朝廷。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代宗逃奔陕州(今河南陕县)。十二月长安收复,代宗还京,转危为安,故曰“朝廷终不改”。

      6、西山,即成都西雪岭,在四川省松潘县,为岷山主峰。西山寇盗,指吐蕃。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因吐蕃陷长安立帝不成,唐朝廷稳固如初,故告以“莫相侵”。二句流水对。

      7、后主,蜀先主刘备之子后主刘禅。后主庙在成都南先主庙东侧,西侧即*。后主宠信宦官黄皓,终致蜀汉亡国。代宗任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招致吐蕃陷京、銮舆幸陕之祸,故借后主托讽。后主昏庸,亡国还享祠庙,代宗尚未亡国,似胜于刘禅,但亦够可怜的了。

      8、《梁甫吟》,乐府曲名。传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此即指所咏《登楼》诗。作者将己诗比作《梁甫吟》,有思得诸葛以济世之意。聊为,有暂且借咏以寄慨意。

      赏析:

      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则皆从此生出。“花*高楼”,本可凭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故。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情,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

      《登楼》

      作者:杜甫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诗三百首之杜甫:登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锦江。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古诗大全《唐诗三百首之杜甫:登楼》。

      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评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

    [阅读全文]...

2022-04-18 13:11:25
  • 古诗《登鹳雀楼》

  • 古诗《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登鹳雀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登鹳雀楼》白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阅读全文]...

2022-04-18 13:31:32
  •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的古诗分享)

  • 分享
  • 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武汉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登至顶楼,极目远眺,滚滚长江尽收眼底,甚是美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建成后多次遭到战火摧毁,*多次重建,自古便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

    作为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名楼,自古以来,黄鹤楼深受文人骚客们的青睐,凡是到黄鹤楼游览的诗人都会即兴赋诗一首,崔颢的《黄鹤楼》则代表了众多咏“黄鹤楼”诗的最高水*,至今无人超越,就连诗仙李白也赞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多达千首,数量极大,小何收集整理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几首,与各位看官共同品读欣赏。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宋代〕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李白 〔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梦武昌

    揭傒斯 〔元代〕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铺七泽流。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孟浩然 〔唐代〕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黄鹤楼

    张顒 〔宋代〕

    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小何才疏学浅,对于描写黄鹤楼的其他名作并不熟悉,关于黄鹤楼,你还知道多少,欢迎评论区指点。

    [阅读全文]...

2022-06-18 09:00:49
  • 写黄鹤楼的古诗

  • 写黄鹤楼的古诗

      写黄鹤楼的古诗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写黄鹤楼的古诗及译文吧~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阅读全文]...

2022-04-15 09:35:45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句子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语录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说说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名言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诗词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祝福
有关大观楼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