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关于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55) 说说(120) 名言(4) 诗词(6k+) 祝福(22) 心语(19k+)

  • 卑鄙的古今意义词语辨析

  • 意义,教育,语文
  • 卑鄙的古今意义词语辨析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卑鄙的古今意义词语辨析,欢迎大家参考!

      卑鄙的古今意义

      古意指地位卑微,见识浅陋(分别是“卑”和“鄙”的意思)或指这样的人;清之后渐有低下粗俗、低级恶劣之意。今意为贬义词,指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的词语辨析

      古代的“卑鄙”,本是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后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意思是:“先帝不认为臣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说文》里说:“卑:贱也,执事者。”“卑”本义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义词是“尊”。“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意思是“有权位的人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即自称,表谦逊)。上述《出师表》中的“卑鄙”,就是诸葛亮的自称,表示谦逊。

      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义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一般用于骂别人。例如:“这些无耻的话从这个卑鄙的小人嘴里说出来,竟如流水一样顺畅。”(凌力《星星草》)。

      卑鄙的典故记载

      低微鄙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当世之事。”[1]这里是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北史·于翼传》:“明帝雅爱文史,立麟趾学,在朝有艺业者,不限贵贱,路听预焉。乃至萧撝王褒等与卑鄙之徒同为学士。”

      低下粗俗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词中如刘改之辈,词本卑鄙,虽负一时重名,然观其词,即可知其人之不足取。”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鸾仙》:“是后开鸾必至,所言皆卑鄙琐陋,呶呶不休,皆厌恶之。”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他们说白话文卑鄙,没有价值;他们说年青人作品幼雅,贻笑大方。”

      (品质、言行)低级、恶劣

      清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自绩溪之游,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因易儒为贾。”

      清 张杓《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货有定额,不容增减;价则现给,无事拖延。奸商复何所图而甘为卑鄙耶!”

      老舍《四世同堂》二五:“假若诗歌是狡猾卑鄙的结晶,蓝东阳便真可以算作一个大诗人了。”

      聂绀弩《我对小品文的意见》:“林先生已经不是讽刺,简直就肯定杂文的流行是由于作者堕落、卑鄙、偷懒、投机。”

      指卑鄙的人

      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六艺备则卑鄙化为君子,众誉集则孤陋邈乎贵游。”唐 韩愈《送许郢州序》:“于公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卑鄙”是古、今常用的词语,但现代的“卑鄙”和古代的“卑鄙”,词语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区别。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卑鄙”一词按现代人的理解,其意应比古时有所延伸。卑乃卑劣,有“低下”之意,应是那不上台面、见不得阳光之意。鄙 乃超出常规、不择手段之意。寓意其人内心之不端、行为之不轨,令常人嗤之以鼻。

    [阅读全文]...

2022-03-03 00:00:12
  •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1、帖:

      (tiě)军帖

      (tiē)帖花

      2、著:

      (zhuó)著我旧时裳

      (zhù)著作

      3、骑:

      (jì)胡骑

      (qí)骑马

      4、燕:

      (yān)燕山

      (yàn)燕子

      5、宿:

      (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拓展延伸】

      木兰诗中字词用法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阅读全文]...

2022-07-09 03:27:20
  •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辨析

  •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辨析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而木兰诗中一词多义的辨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辨析

      1、东市买骏马 市:名词,集市。

      愿为市鞍马 市:动词,买。

      2、昨夜见军帖 帖:文书。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贴上。

      木兰诗的单字解释:

      1. 唧唧复唧唧:又。

      2. 木兰当户织:对着。

      3. 木兰当户织:门。

      4. 不闻机杼声:听到。

      5. 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6. 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

      7. 惟闻女叹息:只。

      8. 问女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9. 问女何所忆:指木兰。

      10. 问女何所忆:思念。

      11. 女亦无所思:也。

      12. 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

      13. 可汗大点兵:古代北方民族对君主的称号。

      14. 可汗大点兵:检查核对

      15. 军书十二卷:指多数,不是确数。

      16. 军书十二卷:卷轴.

      17. 卷卷有爷名:父亲。

      18. 愿为市鞍马:愿意。

      19. 愿为市鞍马:为了这次征兵.

      20. 愿为市鞍马:买.

      21. 愿为市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22. 从此替爷征:代替.

      23. 从此替爷征:出征.

      24. 东市买骏马:好。

      25. 旦辞爷娘去:早上。

      26. 旦辞爷娘去:告别。

      27. 旦辞爷娘去:离开。

      28. 暮宿黄河边:傍晚。

      29. 暮宿黄河边:宿营。

      30. 不闻爷娘唤女声:听到。

      31.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

      32.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听到.

      33.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的声音.

      34. 旦辞黄河去:早上。

      35. 旦辞黄河去:告别。

      36. 旦辞黄河去:离开。

      37. 暮至黑山头:傍晚。

      38. 暮至黑山头:到.

      39.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

      40.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41.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声。

      42. 万里赴戎机:奔赴。

      43. 万里赴戎机:战争。

    [阅读全文]...

2022-04-04 08:15:42
  • 咏柳古诗中妆的意思

  • 咏柳古诗中妆的意思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小编收集了这首诗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她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她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她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她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阅读全文]...

2022-06-30 12:14:11
  • 语文词语订和定辨析

  • 语文,写作
  • 语文词语订和定辨析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词语辨析:“订”和“定”

      看到“订”和“定”,有的同学肯定会说:“这两个字很容易区分的嘛。”其实呀,这两个字还真容易相混呢。“制订”和“制定”,“审订”和“审定”,你能分辨清楚吗?

      先看看“订”和“定”有什么不同。

      “订”和“定”许多地方可以通用。比如:“订阅”“订户”“订单”可写作“定阅”“定户”“定单”,意思上没有什么差异。但是,“订”只表示双方事先有所约定,并不管约定能否保证确定不变,强调的是过程;“定”表示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轻易更改,侧重的是结果。所以,像“订婚”“订货”等一般用“订”而不用“定”;“定金”“定购”等则用“定”更合适一些。“商品定价”不能写作“商品订价”,因为价格一旦确定了,就不能随意改动。

      分清了“订”和“定”,“制订”和“制定”,“审订”和“审定”就不难区分了。

      “制订”和“制定”。“制订”多指计划、章程等即将或正在拟定中。例如:新学期开始了,每个同学都要制订一个学*计划。“制定”一般指计划、章程等定好了。例如:老师看了同学们制定的.学*计划,十分满意。

      “审订”和“审定”。“审订”指审阅修订的过程;“审定”是指审查决定,例如:审定计划。就是对计划进行审查并已通过,可以付诸实施了。

      扩展资料

      一、定向[dìng xiàng]

      解释:测定方向。

      二、安定[ān dìng]

      解释:(生活、形势等)*静正常;稳定。

      引证: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一:“ 秦妈妈 一见了 余静 ,心里就安定了。”

      三、不定[bù dìng]

      解释:不稳定;不安定。

      引证:萧乾 《雁荡行·灵峰道上》:“这时瀑布又为瓮口外面的风吹得忽东忽西,飘摇不定。”

      四、修订[xiū dìng]

      解释: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

      五、订正[dìng zhèng]

      解释:改正(文字中的错误)。

      引证: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现将有关我的创作者,略加订正,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又如:这两道算术题要订正。

      六、订户[dìng hù]

      解释:由于预先约定而得到定期供应的个人或单位,如报刊的订阅者,牛奶的用户等。

      引证: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最有趣的是不但承蒙许多热心读者自动介绍订户,而且订户还有传代的,父亲归天,儿子还要接下去。”

    [阅读全文]...

2022-03-01 10:06:03
  • 伙伴和同伴的词语辨析

  • 写作
  • 伙伴和同伴的词语辨析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伙伴和同伴的词语辨析,一起来看看吧。

      拼音、意思、辨析如下:

      伙伴 huǒ bàn

      同伴 tóng bàn

      【伙伴】

      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也写作火伴。

      如:

      段元星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坐在门前的青石板上,听隔壁的王伯伯讲天上的故事。

      【同伴】

      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如:

      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月,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

      辨析:

      “伙伴”彼此关系比“同伴”密切,它着重指彼此认识较深,关系亲*,比如在同一个组织中有共同目的和意愿,在共同事业上有共同目标和利害关系,在生活上是休戚相关的人。

      “同伴”泛指相处在一起的人,认识深浅不拘,没有什么特别组织关系,如同赶集、同参观、同赶路的人。它们常指人,但有时有比喻用法,把猫狗牛羊等也喻为“伙伴”或“同伴”。

      伙伴:即同伴。

      朋友:

      1.彼此有交情的人

      2.指恋爱的对象

      同伴: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所以同伴(伙伴)与朋友是有区别的,同伴虽经常在一起,但不一定有交情;而朋友不一定经常在一起,但必定有交情。

      伙伴,朋友,同伴,之间的区别?

      伙伴:即同伴。

      朋友:

      1.彼此有交情的人

      2.指恋爱的对象

      同伴: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所以同伴(伙伴)与朋友是有区别的,同伴虽经常在一起,但不一定有交情;而朋友不一定经常在一起,但必定有交情。

      伙伴和同伴有什么不同?

      朋友(友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伙伴。是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同伴和朋友的区别?

      用你走路的比喻。同伴是走完就分手的人。朋友是下次还可以一起走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6-26 21:17:04
  • arrive词汇辨析及短语

  • arrive词汇辨析及短语

      arrive有到达;到来;成功等意思,那么你知道arrive的用法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一下arrive词汇辨析及短语,希望对大家的学*有所帮助!

      arrive

      英 [rav] 美 [rav]

      vi. 到达;成功;达成;出生

      n.(Arrive)人名;(法)阿里夫

      短语

      arrive home 到家;到家比较正式;到达家

      arrive late 迟到;晚到;到晚了

      arrive here 到这;到达这里;准时到达这里

      Teams Arrive 运动员进场

      arrive time 到达时间;造影剂到达时间

      HTC Arrive 内容来源

      arrive there 到达那里

      Scheduled Arrive 预计抵达时间

      Arrive London 运抵伦敦

      句型

      用作动词 (v.)

      用作不及物动词

      S+~(+A)

      “When did you arrive?”“Late this afternoon.”

      “你什么时候到的?”“今天下午比较晚的时候到的。”

      He arrived punctually at four oclock.

      他在四点钟准时到达。

      He arrived after dark.

      他是天黑以后到达的。

      用法

      arrived,arrive的过去分词,做形容词时,指“已到的”,如the newly arrived traveller(新到的旅游者)。现在不*惯说be arrived,如is arrived和are arrived;

      回到家用arrive home,不用arrive at home,因里面的home是副词;

      arrive(d)是一时的,短暂的动作,不能用完成时态,不能说He has arrived for a week去让这个动作持续一段时间,只能说He arrived a week ago.

      v.(动词)

      arrive的基本意思是“到达”,可用于具体地点,也可以用于指抽象事物,还可表示“(时间)到来”。arrive引申可表示“新鲜事物的出现”“人在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功”等。

      arrive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常可与介词at〔in,on〕连用。arrive at表示“到达某地点”时,往往指到达较小的地点; arrive in表示“到达的区域”时,往往指较大的地方; arrive on则表示“到达某现场”。

      arrive可与表示地点和时间的'副词连用,但是不能与表示意图或程度的副词连用。

      词汇辨析

      attain,reach,achieve,arrive

      这些动词均有“达到”之意。

      attain 侧重指在抱负或雄心的激励下,以最大的努力去达到一般所不及或不敢追求的目的。

      reach 常用词,指到达某一空间、时间、目标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

      achieve 侧重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巧、忍耐和努力。

      arrive 指得出结论,达成某项协议或作出某一决定等。

      参考例句

      1. 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as the train was leaving.

      我们到达车站时火车就要开出了。

      2. I love to travel, but hate to arrive.

      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3. Arrive in style.

      到达的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5-08 12:41:14
  •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 文学
  •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月亮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很多诗人把情怀都给了它,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月的意向例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拓展阅读: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阅读全文]...

2022-06-19 21:42:26
  • 霸道的词语意思和造句

  • 霸道,经典
  •   霸道是一个常用的词语,霸道的意思是什么呢?如何用霸道造出好的句子呢?下面学*啦网小编为您带来霸道的造句,大家可以一起参考学*。

      霸道的解释

      解释:①霸王之道;以强力、刑法统治的政策: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②蛮横不讲理: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仗贵霸道的事。

      *义词:强悍 粗暴 野蛮 蛮横

      反义词:温柔

      1) 比如某领导在当地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事情曝光后在群众中影响极大,也震怒到了上面的领导,当即将他枪毙。

      2) 我的祝福很霸道,烦恼见了,闪了;快乐见了,欢了;惆怅见了,跑了;幸福见了,美了;晦气见了,散了;吉祥见了,爽了;无奈见了,抖了;财运见了,壮了;你若见了,肯定发达了。祝马年如意!

      3) 这些横行霸道的家伙终于被绳之于法,真是大快人心。

      4) 我们绝不容许这些匪徒在我们的家园横行霸道。

      5) 女人是世上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年轻的时候,清纯柔和美丽如春日滟滟之湖水,然后就开始变,渐渐老练沧桑憔悴狡狯固执霸道,相由心生,再标致的少女到了中年,也多数成为另外一个人。

      6)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7) 这酒真霸道,只喝了一点儿头就晕了。

      8) 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来的霸道作风,遭到世界人民强烈反对。

      9) *给横行霸道欺压乡邻的恶人给以了严惩,乡亲们载歌载舞,庆祝乡里可以回到以往的和谐。

      10) 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桀为虐讨好儿。

      11) 自身的文明就缺乏强大的魅力和整合力,也就摆脱不了要受原创者颐指气使,甚至横行霸道的局面。

      12) 还有数千名微博用户也参与了评论,许多人将这起事件视为中国特权阶层横行霸道的又一例证。

      13) 这一刻他能够感觉到那个孩子身上绝大的悲伤,如同喷涌而出的冰冷的水流,铺天盖地地过来,就要覆盖他了。那种悲伤强烈凶狠而霸道,让人虚弱无力。

      14) 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是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所以所谓启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对被蒙蔽理性的擦拭。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

      15) 有钱的人总是横行霸道。

      16) 虽说他是酒囊饭袋,但却没做违法之事,比那些横行霸道的阿飞,要好一些。

      17) 国庆将到,别人的祝福都是一个调调,你要全部忘掉;不是我霸道,而是你在我心中最重要。我的祝福加了真心调料,充满幸福味道,愿幸福快乐与你终身相伴!

      18) *出动大批警力,取忿横行霸道的飙车族。

      19) 李大章不是一般的第二把手,他有着雄厚的革命资历,对李井泉在*时期搞的极左一直有保留看法,对李的霸道也多有不满,李井泉对李大章不能向对其他*那样颐指气使。

      20) 你就当我是霸道好了!反正今年的月号你得陪我一整天,把*常欠我的时间都还给我,然后好好的对我说,情人节快乐!

      21) 他仗着父母的地位横行霸道,乡民恨之入骨。

      22) 在正襟危坐的背后,他要么是个横行霸道的人,要么是个极其正派的人。

      23) 这些黑道份子横行霸道,如果不严加制裁,有谁还会相信公权力?

      24) 做人要厚道,祝福可霸道,国庆来到,祝福抢道:愿你驶入开心快车道,眉开眼笑;总是有着欢乐好运道,大赚钞票;时时漫步幸福人生道,日子美好!

      25) 情绪化的男人能像爬虫一样横行霸道;情绪化女人更喜欢"讨论情绪"。

      26) 这帮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丧心病狂!

      27) *出动大批警力,取缔横行霸道的飙车族。

      28) *机关严厉打击黑社会团伙,使他们不能在社会上横行霸道。

      29) 他好吃懒做,而且横行霸道,不讲道理。

      30) 这伙无赖经常在这一带横行霸道。

      看了霸道造句内容的人也喜欢:

    1.形容男人霸气的成语

    2.霸气的经典诗句

    3.霸气经典励志诗句

    4.霸气短词说说

    [阅读全文]...

2022-06-12 09:29:28
  • 春雨古诗中时节的意思

  • 春雨
  •   时节,指季节;时令;时光;时候。在《》这首中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评解】

      *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在择韵上,诗人以韵就情,他选择的"庚"韵,是后鼻韵母,其发音过程较长,客观上拖慢了整首诗涵咏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绵长细腻的情感。

    [阅读全文]...

2022-01-10 06:02:39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句子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语录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说说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名言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诗词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祝福
古诗中词语意思的辨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