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关于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74) 语录(16) 说说(58) 名言(2) 诗词(1k+) 祝福(2) 心语(99)

  • 《观沧海》写作背景及赏析

  • 写作,阅读
  • 《观沧海》写作背景及赏析

      引导语:《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董德松《诗中有画画中含情》,《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

      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观沧海》赏析

      曹操“雄才崛起”,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207),军阀逐鹿中原,五月,曹 操率师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作下此诗。

      “东临碣 石,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廖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登临。“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 “沧”,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诗句,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 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山岛巍然屹立。“何”,多么,含叹美之意。“澹澹”,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 而得者,着此两字,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就显得过于*实,又欠生动,当真是一字千金,生色千古!

      “树 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定神细看,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汹涌 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何等雄浑的境界,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思远人》),耿 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菩萨蛮》),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独立寒秋,曹操却 极写海的磅礴壮美,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扫悲秋情调,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足见曹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 河)都显得格外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好象。“星汉”,银河。这四句诗,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大开大阖,舒缓从容,辞气直有干 云之势,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 功,内兴文学”的雅称,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 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 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撼人心,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气象万千,诗行中站立的,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全篇气度正大严瑾,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纵观此诗,大处落笔,宏观构象,造境高敞;诗意深远,格调高古,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不务铺排词藻,不求使典用事,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流丽、清新隽 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 仗,因此诵读全诗,觉声调铿锵,雄整而浏亮。

      此外,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 转而下,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可谓“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令人 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而与诗人 的情绪表里一致,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观沧海》诗虽不长,却五色斑斓,异彩纷陈,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络绎缤纷,读 之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使人赏心悦目,意绪留连。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阅读全文]...

2022-07-10 23:14:03
  • 观沧海译文及注释(观沧海古诗鉴赏)

  •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一年(206年),东北方的乌桓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巩固了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观沧海》正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曹操

    英版译文

    I go eastward to mount Jieshi mountain to see the vast sea.

    How broad and vast the sea is, and the mountain island stands tall by the sea.

    The trees and grasses are luxuriant.

    The autumn wind blow the trees and make a sad sound, and huge w*es surge in the sea.

    The movement of the sun and moon seems to emanate from this vast ocean.

    The Milky way has bright stars, as if it came from the vast ocean.

    It’s so lucky! I’ll use this poem to express my inner ambition.

    日版译文

    東行は碣石山に登り、その蒼茫たる海を見に来く。

    海の水がなんと広く広々としていて,山島が海岸にそそり立っている。

    木や草が生い茂っている。

    秋風が木を動かしてもの悲しい音を立て、海には大きな波が押し寄せている。

    太陽と月の運行は、この広大な海から出てきたようだ。

    星が辉く银河は、この広い海から生まれたようだ。

    ありがたいね。この詩で私の心の志を表しよう。

    [阅读全文]...

2022-03-23 09:01:51
  • 观沧海古诗的意思

  • 观沧海古诗的意思

      导语: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观沧海古诗的意思,欢迎借鉴!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鉴赏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结束语: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古诗的意思,感谢大家对本文的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5-18 12:40:14
  • 曹操古诗观沧海的原文加赏析

  • 曹操,学*,知识
  • 曹操古诗观沧海的原文加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操古诗观沧海原文加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曹操古诗观沧海原文加赏析

      原文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翻译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赏析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曹操薤露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薤露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译文: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注释:

      ①惟汉廿二世: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宏是二十二世。

      ②沐猴而冠带: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③知小而谋强:智小而想图谋大事,这里指的是何进。

      ④狩: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视,而古代史书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原则,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掳为“狩”,这里是指少帝奔*津的事情。

      ⑤白虹为贯日:“白虹贯日”是一种天象,指太阳中有一道白气穿过,古人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给人间的凶兆,往往应验在君王身上。

      ⑥贼臣持国柄:指董卓之乱。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

      ⑦“瞻彼”两句: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据《尚书·大传》中说,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灭亡后,经过殷墟,见到宫室败坏,杂草丛生,便写下了一首名为《麦秀》的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慨与对前朝的叹惋。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诗史”这顶桂冠人们往往奉献给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其实这种以诗歌记录现实,展现历史的创作倾向,并不始于杜甫,曹操在这方面就很突出。其《薤露行》与《蒿里行》就被明代钟惺的《古诗归》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这首《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中*六年(189),汉灵帝死,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期铲除宦官势力,收回政柄,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张让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奔*津,后被率兵进京的董卓劫还。

      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为弘农王,不久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为汉献帝。于是关东各州郡的兵马起而讨伐董卓,社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董卓放火烧毁了京城洛阳,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曹操的诗就写了这个历史过程。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弘是二十二世,诗中举其成数,故云“二十世”,一说应作”廿二世”。

      曹操对何进的讥刺甚烈,以为他本是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然终不成其为人。何进智小而图谋大事,自然就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他作事犹豫不决,致令少帝被劫。“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视,而古代史书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原则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掳为“狩”,这里就是招少帝奔*津事。“白日贯虹”是一种天象,指太阳中有一道白气穿过,古人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给人间的凶兆,往往应验在君王身上。这里是指弘农王少帝于初*元年(190)正月被董卓杀戮之事,何进也遭到杀身之祸。诗的前八句以何进为主线而回顾了汉末的历史,曹操以为何进胸无谋略,优柔寡断,虽欲铲除宦官,反而误国殃民,身罹其害,造成了君王被持,汉祚覆坠的局面。

      这八句中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而且有曹操个人对此的鲜明观点,直抵一篇史论。“贼臣持国柄”以下便转到董卓之乱。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自封为太尉,续进为相国,随之逼宫杀帝,焚烧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西迁长安,长途跋涉,被裹胁一同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一片凄惨景象。这六句将董卓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害揭露无人遗,因而曹操在结句中说: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据《尚书.大传》中说,商纣王受的庶兄微子在商朝灭亡后,经过殷墟,见到宫室败坏,杂草丛生,便写下了一首名为《麦秀》的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慨与对前朝的叹惋,这里曹操以此来比况自己对汉室倾覆的悲伤与感叹。《薤露行》属于乐府《相和歌 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阅读全文]...

2022-07-03 21:25:46
  • 《观沧海》曹操的古诗赏析

  • 曹操
  • 《观沧海》曹操的古诗赏析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沧海》曹操的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观沧海》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观沧海》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8)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天河。

      (13)幸:庆幸。

      (14)甚:非常。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

      《观沧海》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阅读全文]...

2022-04-19 03:38:23
  • 《观沧海》与碣石山

  • 阅读
  • 《观沧海》与碣石山

      引导语:《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⑻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非常。

      ⒂至:极点。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曹操作为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也极富争议,历代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东汉末年,汉家王朝衰微,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曹操凭借其文韬武略,智勇全才,联袁绍伐董卓、灭“黄巾”、打袁术、破陶谦、灭张邈、战吕布、最后打败袁绍,*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东征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消灭了收留袁绍儿子的少数族乌桓势力,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诗歌造诣极高,所有作品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字字千钧,绝唱千古。在他的奖掖提携下,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文人,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这在*诗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时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诗,是他著名诗作《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曹操的诗多慨叹人生或写人生哲理,而描写大自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眼前所见真实景物,抒发自己澎湃激情与豪情壮志的诗篇《观沧海》却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天然浑成,灵感神来,纯净无暇,声振寰宇。就观海诗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曹操“东临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被历来的研究者所争论。一说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一说是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乐亭县东南沿海没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没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关孟姜女坟说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饱学古今的专家,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让一般读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文史没有深入的研究,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非常喜欢曹操的诗歌,又因生长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界关于碣石究竟在何处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我县已故文史专家、散文家董宝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对这一命题多有论述,结论也十分明确。笔者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以及对碣石山及周边地理地貌的了解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这段文字记载中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第一、东征乌桓的出发地与凯旋而归的目的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北方基本*定。但袁绍的儿子投奔乌桓首领蹋顿,扰乱边境,劫掠军民,复图冀州。为彻底消除北方边境隐患,以全力以赴统一南方,曹操采纳谋士郭嘉的建议,决定出奇兵东征乌桓。之前,即“春二月”他在“邺”(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县境内)总结“*叛”十九年的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定功行封。“夏五月”东征大军是从“邺”(今河南安阳北与河北临漳县境内)出发,经“易”(今保定易县一带)“秋七月至无终”(今天津蓟县一带)这一路线正好穿越今河北省的腹地冀中*原,而回程“十一月至易水”次年初“还邺”。往返均在今河北省境内,与山东无棣的“碣石山”(马谷山)相去甚远。

      第二、进军线路的改变。“秋七月”(公历8月),正是海河流域的多雨季节,经常洪水肆虐。“大水,傍海道不通。”遂请出当地名士田畴问计,田畴作向导,引军出卢龙塞(今迁西喜峰口)经承德地区奔往今辽宁凌源一带又南下(今辽宁建昌县南)白狼山,曹操在白狼山上指挥了与乌桓军队最大的一场战役,大胜乌军,其首领蹋顿及“各王”被斩。取得了东征乌桓的决定性胜利。这一情节说明,曹军原计划的进军路线是“傍海道”(辽西走廊),因大水不通,为把握战机,才出卢龙塞,开山辟路五百里,如天降奇兵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取得了战术上的主动。因此曹操东征的去程没有经过碣石山。

      第三、班师必经(昌黎)碣石山。曹操东征乌桓,白狼山一战,曹军大败敌军,蹋顿与诸王被斩,军民二十余万归附,唯独袁绍二子、及叛逃乌桓的辽西、北*贵族逃到辽东地区。曹操并未追缴,料定辽东郡的公孙康会将二人斩首,以求*安。此间,曹操大军整编乌桓降军,追缴残余,九月班师。《三国志》给出的曹军班师路线只是从“柳城”至“易”,并未提到具体路径。于是,就有人引经据典地推测,曹军班师的路线为“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以推翻回程走辽西走廊的论断。其实,这是很荒谬的。

      曹军班师,必走辽西走廊。其原因有三:一是攻克乌桓后须收复被占领的失地。当时,幽州是曹操统治的一个州。曹军来时的路是塞外,不归幽州管辖。而白狼山以南锦州以西的辽西走廊正是幽州辖区,是曹操的领地。也是原来袁绍之子袁熙的地盘。这一地区正是袁氏兄弟勾结蹋顿侵扰边境的踏板和根据地,曹军东征之初选择这一路径正是要顺路*复此地。来时未果,回程兼得,何乐不为?二是大军在塞北作战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南下百里的辽西走廊,则是地势开阔、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曹军奔袭乌桓的北路是崇山峻岭的塞外,人烟稀少,粮草匮乏。况道路崎岖,为突出奇兵,粮草辎重没有同时跟进。打败乌桓后,后勤供给严重缺乏。“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可见当时军队的困难情况。这样的条件下,如再走塞外的荒寒之地,已扩充的二十万军队以及随队返迁的十万幽州民众则会被饿死渴死。而走辽西走廊,即*路、又可以收复自己的地盘,安顿地方,又有丰饶的物产、水源,后续的供给也因秋季到来雨季过去,傍海大道的通行而衔接上的,故此路是无二选择。三是游览沿海名胜。辽西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皇岛)及秦皇汉武登临的碣石,曹操与秦皇汉武品性相似、胆略相*、志向相同。肯定对先人之足迹趋之若鹜,况碣石山是*古代北方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对于文化巨匠和杰出领袖人物的曹操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辽西走廊的“傍海道”是曹操东征班师的唯一选择,按地理环境来说,那时的“傍海道”,应该就是现在的205国道的大致走向。因此,必须路过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揽胜、抒发东征大捷、*定北方、成就一统霸业的壮志豪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时间点的契合。曹军东征的时间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从“邺”出发,七月至“无终”,八月“白狼山”大战告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从上述时间连接上看,曹军班师走辽西走廊,从“柳城”(朝阳)到碣石山不过五百多里路程,道路并不难走,当时的行军进度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应该在阴历九月中下旬到达。此时,正是碣石山地区秋高气爽、日丽天蓝、五谷丰登、鱼肥虾美、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碣石山是出东北关塞进入冀中*原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雄奇峻拔,名贯古今。又距渤海岸边很*,是登山观海揽胜的绝好去处。两个月紧张艰苦的行军作战,鞍马劳顿、人困马乏,需要驻军休整,碣石山下也是绝好的营地,进可攻退可守,山海之间有肥沃的*原,粮草供给便利。在部队休整期间曹操登山观海,赋诗抒情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是曹操诗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诗歌史上的杰作。这组诗的写作背景就是东征乌桓之后,曹操连续取得了*定北方枭雄的胜利,志得意满,功绩卓著,豪情万丈的艺术表达。其每首诗最后一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并非无意义的咏叹,而是在取得了多少次冒险的战争胜利之后,对其命运之“幸”的咏叹。这一组诗从“东临碣石”开始一直写到冬天到达易水的“河朔隆冬”。乃作者抒发冒险东征之后得胜还朝、进而图谋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龟虽寿”等均是这一情怀的表达。这就进一步佐证了《观沧海》的历史背景。

      二、观沧海的现实解读

      带着胜利的喜悦与豪情,曹操登上了雄奇险峭的碣石山。秋风**,松涛阵阵。放眼望去天空辽阔,水天相接,烟波浩渺。*处,山岛、树木、水草满目苍翠,清新怡人。此情此景,与曹操激情澎湃的心情产生了共鸣,一首响彻千古的诗篇产生了。

      《观沧海》一诗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可见。但许多研究者解读不一,尤其是对曹操“东临”之碣石究竟在何处,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我不知道这些争论者是否曾经来到碣石山亲身体验或考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对《观沧海》一诗的诗句和意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看那些争论文章时,觉得真是漏洞百出。其实只要金秋时节登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眼前展现的景象与《观沧海》逐句比较,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曹操东临之碣石不在别处,非这里莫属。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昌黎人,多次在各种季节登上碣石山,对《观沧海》中的景象有亲身感受。也对这片土地有深入的了解。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谈一下见解,仅供参考。

      第一、碣石山的地理地貌概况。碣石山海拔高度*700米。距海岸线是15公里左右。乃燕山山脉的余脉,非常特别的是,燕山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东西向的,而碣石群峰却是南北(稍偏西南)向的,远远看去,像一队奔驰的骏马从燕山大本营一路冲来,也许是看到了前面有大海挡路,到昌黎县城这儿戛然而止,顿时凝固在那里,统帅是位高大威武的将军,他就凝固在了群峰中间,成为了挺拔险峻的碣石主峰仙台顶。而当你乘渔船出海,走上几海里回头看时,陆地不见了,但碣石山还清晰可见,它又像一艘破浪远航的巨船在苍天与大海之间航行。然而它却是静止的,几千年来,为海上航行的人指示着方向。碣石群峰千姿百态、层峦叠嶂、峰峰险峭。山下*原*坦肥沃、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适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第二、《观沧海》诗中的景物与碣石山景物完全吻合。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句可以解读其言外之意,应该是碣石山并不矗立海边,而离海边有一段距离。如果碣石就在海边,何用强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站在海岸就可以观海了。接下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应该是上午的景象,因为曹操登上碣石山顿觉视野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光山色。水何澹澹,是指水面辽阔,水波荡漾,此时太阳应该在东南上方的位置,阳光直射海面,海面上荡漾着粼粼的波光。没有风,海水基本是*静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时期,昌黎沿海海岸线要比现在的海岸线靠西五公里左右,如果属实,碣石山距海边的距离大约应在十二公里左右。笔者没有证据去考证这一说法,但因老家住在大蒲河镇焦庄村,是昌黎沿海距海边最*的一个村,仅1.5公里,我就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就我对那里的地理地貌熟知情况认为,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是海底或潮间带。其原因是,我们村的周围,全是海水浸泡过的

      盐碱地,六十年代修通洋河灌渠引水种植水稻,之前什么农作物都长不好,有很多地方甚至盐草都不长,表面长一层盐皮或白色的碱,这种地方叫“咸盐滩”,我们村东就是大片的咸盐滩。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在咸盐滩上刮盐土,然后淋成盐水,再用火熬成雪白的细盐以供食用。现在昌黎和抚宁交界的两个苏鐣子村,就是古代烧盐的地方。“鐣子”就是熬盐用的大锅。沿海地区以前建房的房顶没有用瓦的,全都是*房,房顶上用“碱土”作“防水”,这种土是在咸盐滩上挖出来的,颜色是灰褐色,里边掺杂着白色的贝壳,这种土经踩实晒干后很坚硬,不渗水。应该是海底沉积层。里边的贝壳是圆形的,壳儿很厚,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这种圆形白色厚壳的贝类类似乐亭县以南海域的青蛤,又不完全相似,现在的海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品种了,应该是古代的。这就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海底,现在的海岸线是后来地面上升退下去的。如果一千八百年前的海岸线确实是在现在的海岸线西5公里范围内,那么,曹操观沧海时见到的大海的景色比现在的要真切而壮阔的多。不过,沧海桑田、地质变迁是漫长的过程,千百年仅是短暂的一瞬。有些地质事件无可考,无充足的证据,不可妄论。

      “山岛竦峙”的景象在碣石观海的场景中也是现实存在的。站在碣石山上,从“水何澹澹”的海面将目光收回,就会看到“山岛竦峙”的景象。碣石山余脉分布在主峰东西两侧,可谓群山环绕。西面是凤凰山脉,东侧则有五峰山、香山、桃花山、晾甲山、小东山、野湖山、樵夫山……南北绵延数十里的小山脉有*百座,这些山峰,虽然不高(海拔二三百米)亦皆挺拔险峻,姿态各异又表理相同。相互之间,竦峙呼应,形同兄弟,*则咫尺之间,远则十几里之内。有些距海岸很*,当时周边多沿海湿地,淡水湖泊坑塘较多,在碣石山上看去是山似岛,再往远处望去,北戴河莲蓬山清晰可见,如在*前,更似海岛一般。而北方的燕山东部群峰也可尽收眼底。山岛竦峙之景,至今应未曾改变,但水的相应减少海面的退却,可能岛的概念受到了影响,而山则依然如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更拉*了眼前的景象。这一句诗是两个层次,“树木”和“百草”不是混合的,而是相连的两个区域。碣石山下土地肥沃,半山腰及山脚的坡地最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有的山上全被树木覆盖。如今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葡萄之乡,当年肯定是苍松翠柏、乔木灌木杂树丛生,极其繁茂。再往远处,就是沿海湿地,大片的水草青碧连天,尤其是蒲草和芦苇用“丰茂”描述甚为恰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开发之前昌黎沿海还部分保有这样的景象。如今水的减少、天然湿地被开垦为稻田、养虾场或搞起各类建筑等使湿地大量减少,大面积的蒲草芦苇及其他水草越来越少了。从地名上也能看得出沿海湿地的面貌,比如葛条港、大蒲河、小蒲河、草场庄、茂道庄等等。这些村庄建村大约在明朝中期,从村名上看,是低洼多水长满蒲草、茅草的地方。而阳历十月份,正是这些水草成熟茂盛的时节。*代如此,1800年前“百草丰茂”的景象就不言而喻了。

    [阅读全文]...

2022-06-21 11:07:26
  • 《观沧海》原文、翻译

  • 古诗文
  • 《观沧海》原文、翻译

      《观沧海》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观沧海》原文: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翻译: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创作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虽然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阅读全文]...

2022-02-20 06:14:35
  • 《观沧海》原文、翻译

  • 《观沧海》原文、翻译

      《观沧海》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观沧海》原文: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翻译: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创作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虽然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阅读全文]...

2021-12-14 17:17:43
  •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诗句

  • 大海
  •   描写大海的气势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关于观沧海这首诗,朋友们又了解多少呢?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6-03 10:11:04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句子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语录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说说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名言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诗词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祝福
观沧海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