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公的古诗

关于赠赵公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赠赵公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赠赵公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赠赵公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3) 说说(4) 名言(544) 诗词(112) 祝福(2k+) 心语(96)

  • 含有赵字的古诗词 带赵字的诗词名句

  •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围魏救赵》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赵世家》

    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史记·赵世家》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李白《侠客行》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赵世家》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列传·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

    事有所出,功有所止。——《战国策·赵二·武灵王*昼闲居》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列传·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战国策·赵四·秦攻魏取宁邑》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佚名《东城高且长》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战国策·赵二·赵燕后胡服》

    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战国策·赵二·武灵王*昼闲居》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佚名《赵威后问齐使》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刘基《乞猫》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钱起《逢侠者》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卢照邻《长安古意》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徐凝《汉宫曲》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杨炯《夜送赵纵》

    买丝绣作*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李贺《浩歌》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阅读全文]...

2022-02-17 17:21:59
  • 赠刘景文古诗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佑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佑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2022-03-21 11:07:45
  • 描写赵州桥的古诗句

  • 描写赵州桥的古诗句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3.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4.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5.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7.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8.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1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11.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12.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3.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15.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16.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17.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8.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19.涧险泉声疑度雨,川*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20.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21.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3.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2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25.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26.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27.上有天堂,下有赵州桥。

      28.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29.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30.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31.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阅读全文]...

2022-02-03 03:32:05
  • 赠刘景文古诗

  • 古诗文
  • 赠刘景文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刘景文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刘季孙、字景文。北宋两浙兵马都监。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诗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2022-02-04 20:25:32
  • 古诗赠刘景文

  • 古诗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下面是古诗赠刘景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词译文

      如今,荷叶都已经枯败了,再也看不到夏天那样碧绿的,好像举着一把遮雨大伞似的荷叶,亭亭玉立在那里繁茂的样子了。傲霜耐寒的菊花,虽然还有挺拔的菊枝依然生机勃勃,但美丽的花朵早已残败。不过,在这一年中仍然有值得你记住的最美景致,橙黄橘绿满眼收获正是初冬最美的时节啊!

      词语注释

      1、擎:举,向上托。

      2、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此诗写初冬。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然此诗乃东坡写赠刘景文者。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的一面。所以诗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实,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教后体会: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6-04 08:54:46
  •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赠刘景文古诗全解)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开学就是三年级了,暑假期间让孩子把古诗先熟悉一下,我看了下课本,说实话,我都没学过。孩子坑坑吃吃的读了,不明白什么意思,自己先学*起开,才能给孩子讲。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用“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又用“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 。从文献搜索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是孩子还是不能理解,看来还得专业人来干专业事,交给老师

    [阅读全文]...

2022-01-18 13:45:52
  • 描写赵州桥的唯美古诗句

  • 唯美,文学
  • 描写赵州桥的唯美古诗句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描写赵州桥的唯美古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3.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4.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5.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7.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8.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1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11.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12.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3.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15.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16.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17.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8.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19.涧险泉声疑度雨,川*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20.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21.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3.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2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25.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26.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27.上有天堂,下有赵州桥。

      28.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29.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30.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31.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阅读全文]...

2022-04-20 09:31:06
  •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 秋天
  •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刘景文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及注释】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2022-05-26 16:28:34
  • 赠从弟古诗原文赏析(赠从弟古诗翻译)

  •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选译】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背景故事】

    刘桢是一个傲然不屈、秉性刚直的人,曾因不敬*的罪名而被关押过。

    有一次,他路过一座大山,大山上青松挺立。这时候已值寒冬,山谷中吹出的风是多么的萧瑟,可是松树依然傲岸地挺立在高高的山上。他看到,尽管寒风凛洌,越刮越猛,可是松柏却显得更加坚定,即使是冰雪交加,也依然傲 然挺立,绝不动摇。

    这时候,刘桢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是松柏不受这严寒冰雪的袭击吗?不!它并不是不受寒风冰雪的袭击,而是它不惧冰雪,不惧严寒的本性使它能够傲然挺立在冰雪严寒之中。刘桢对自己堂弟怀有殷切希望,希望他能够像松柏一样,能抵御住种种黑暗势力,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低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作者小像】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阅读全文]...

2022-02-26 04:06:17
  • 赠别古诗大全(描写赠别的古诗带拼音)

  • 诗词君给你一个题目:送别赠友。

    让你写出十首不同的诗。

    你肯定会说:太难了吧!

    可是,有一个人做到了,

    那就是李白。

    诗词君总结了十首李白的赠别诗

    首首有新意,句句是珠玑。

    诗词君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白,你咋那么有才?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要问我们情意有多深,千尺潭水代表我的心。汪伦要听了,应该也非常感动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词君一直觉得,当李白在黄鹤楼望着孟浩然远去的船只,久久回不过神来的时候,是最深情的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与杜甫相遇,饮酒携游,好不快哉。离别来临了,李白形容两人像飞蓬一样各自远去,真的让人无限感伤!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李白离开蜀地家乡漫游途中写下的一首诗。看着故乡流过来的水,李白都颇为想念家乡,李白,真是处处成诗啊。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词君大爱这首诗,诗情画意,超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传神地写出了那依依的惆怅之情,感动了多少离别的人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被贬谪,遭遇人生挫折,李白写诗安慰他:我将我忧愁的心思托给明月,希望它随风给你送去安慰。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送别友人,还要感慨一下人生。昨天的时光已不可留,今日还是那么烦忧。我还是开心点吧, 人生在世不得意,那就散发飘流自由自在,岂不乐哉!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阅读全文]...

2022-05-12 03:46:20
赠赵公的古诗 - 句子
赠赵公的古诗 - 语录
赠赵公的古诗 - 说说
赠赵公的古诗 - 名言
赠赵公的古诗 - 诗词
赠赵公的古诗 - 祝福
赠赵公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