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5个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15个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15个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15个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的鉴赏15篇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的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突破“读不懂”的障碍
1.揣摩诗歌的题目。古诗的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怨》;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2.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情是诗的生命,是诗的灵魂。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就等于读懂了诗。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直接用感情词,如喜乐哀伤,忧悲愁思之类;二是用意象体现,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和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两首诗中的“归思”“乡心”和“雁”“楼”“渺”“悠”“寒”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浓浓的乡愁情感。
3.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出卷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考题本身就是理解诗歌的重要信息,例如下面一题: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陈焕《梅花》:“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仔细分析,可获取三个重要信息: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些信息大大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
此外,诗歌的题材、细节、背景特点及诗歌注解也对“读懂”、理解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突破“不会表达”的障碍
1.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鉴赏术语内容庞杂,如果*时注意搜索,注意整理归纳,临场就能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如鉴赏语言特征:“典故语言”,就搜索委婉、含蓄、蕴藉等:“描写语言”,就搜索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蓄丰富、耐人寻味等:“动作语言”,就搜索生动、形象、简练等。如果鉴赏“描写方式”,就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果鉴赏“修辞手法”,就搜索对比、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鉴赏“内容主旨”,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想感情”,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
2.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容,并分析说明。如鉴赏对比手法,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渲染了何气氛,寄托了何感情;鉴赏虚实结合,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何为实景,虚实结合有何作用;鉴赏衬托手法,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了什么等等。题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先准确找出来,然后同上。
3.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分点作答式等。如:
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读完后要求回答: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采取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是写“游子思归乡”的。因为一、二句写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了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
4.利用“三句到位法”。“三句到位法”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句引诗释义,第二句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词类活用等),第三句说出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
2.描述“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所表现的意境。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产生“寂寞”之情?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
3.简述“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作用。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4.请体会“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的“锁”字的妙处。
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
5.请体会“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妙处。
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不堪回首,帝王江山亦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6.请体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别是”二字的妙处。
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也难能体会。
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对比衬托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通过对越宫遗址对比描写,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借助修辞 诗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有比喻、借代、排比、夸张、拟人、设问、反问等。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熞淮ㄑ滩荩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杜甫《江村》“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托物言志 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虚实结合 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使用典故 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一方面使诗词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在考题中出现的典故应是大多数考生熟悉的。如1996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三个典故就是如此,“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南阳卧龙,成名八阵图中”,依次是曹操、孙权、诸葛亮。
渲染烘托 这两个词本是绘画的传统技法,在诗词中也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古诗的鉴赏(15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的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感情就不是纯粹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感受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遗憾、惋惜和不满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春色,从二月草芽中看到春天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妙处,它富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写法,却增加了诗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冷落翻成仲春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春雪似乎也给人春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喜悦气氛。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地聚落不同”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淡自然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春景 —— 一片始盛桃花。从紧跟后面“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芳菲尽”,与第二句“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触发下,诗人想象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这首小诗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高度上升而相应递减。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垂直变异分不开。所以山地地区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色了。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地点,是在“黄四娘家”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芬芳鲜妍。花可爱,蝶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歌声,将沉醉花丛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愉快轻松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和谐。他们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任意破坏,“千朵万朵”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朵”与上句相同位置“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刹那间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感受。声音效用极有助于心情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春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景色。以远看似青 ,*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朦胧景象。可与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衰落晚春景色。写春景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色彩——一种淡素、似有却无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观察力和高超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语文古诗鉴赏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答案是很定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古诗欣赏的规律,遇到古诗赏析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梅花的古诗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花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寿阳空理愁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春风无定落梅轻。——吴文英《醉桃源·元日》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韩疁《高阳台·除夜》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冷冷水向桥东去。——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漠漠云归溪上住。——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雪里梅花诗》
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曹组《蓦山溪·梅》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王沂孙《花犯·苔梅》
念嘶骑、今到何处。——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李邴《汉*·梅》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旋小筑、吴宫闲地。——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生。——朱曦颜《一萼红·盆梅》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陆游《朝中措·梅》
祆知染红着手,胶梳黏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卷峭寒万里,*沙飞雪。——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吴文英《解语花·梅花》
1. 匝路亭亭艳,非时燕燕香。——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2.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佚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曹松《客中立春》
4.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5.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6.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7.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8.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9.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春天的古诗(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天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三年级上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二年级下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小池(宋 杨万里)(二年级下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五年级上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 四时田园杂兴(一)(宋 范成大)(六年级下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 四时田园杂兴(二)(宋 范成大)(六年级下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7、 江南 汉乐府(三年级下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 吴兴杂诗(清 阮元)(四年级下)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
00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天的古诗15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春天的古诗15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天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夜月
【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偏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临安春雨妆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0、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11、春思
和古诗原文(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古诗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译文:
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
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
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
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注释:
1、李上舍:不详。宋太学分三等,即外舍、内舍、上舍,以上舍为最高。此“上舍”即指太学上舍生。
2、日暮:傍晚;天色晚。
3、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4、倦鹊绕枝: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句意。
5、飞鸿:飞行着的鸿雁。
6、摩:接*,碰到。
7、孤音:孤独的声音。
8、顾藉:顾念,顾惜。
9、微官:小官。
赏析:
诗人不因为诗是和作而勉强从事,而如他的其他诗一样,以全力出之,磨淬剪裁,均臻妙境。
首联切题,写出冬天的景色,说北风呼啸,吹走了飞雪,但天色仍然是阴沉晦暗,黄昏时,阶前堆积的黄叶越来越深。这两句开宗明义,似乎直写所见,细细品味,仍可见烹炼之工。诗写的是初冬,所以枝上仍有黄叶,这些残存的黄叶,经受北风的劲吹,终于纷纷坠下,又被风吹得集中在阶下。这是人们*见而不注意的现象,被诗人拈出,就觉得分外传神。一个“拥”字,把黄叶堆积的情景写得很形象。用好“拥”字是韩驹的看家本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说:“韩子苍诗喜用‘拥’字,如‘车骑拥西畴’,‘船拥清溪尚一樽’之类,出于唐诗人钱起‘城隅拥归骑’。”虽然点出韩驹诗的祖述关系,但也由此可见,韩驹善于琢磨字义,能把同一个字用在不同场合,都非常熨帖。
颔联写景,几乎句锤字炼,戛戛独造。写倦鹊绕枝,是承上面朔风吹雪而来,所以说它们“翻冻影”;由于天气骤寒,所以大雁纷纷南飞,在夜空中不时传来几声哀鸣。这两句布局仍然同前一联一样,每句各写一景,因为诗写冬日,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即目诗,拘泥于一时一刻,因而上面写阴天,这里仍然可以写夜月,不是诗病。诗的第五字即所谓的诗眼,所用动词都很生动。以一个“翻”字,状出乌鹊绕枝翩翩飞舞的情况,以一个“堕”字,描摹高空雁鸣传到地面的状况,都道人所未道。而以“倦”字形容绕枝欲栖的乌鹊,也很工致。有人认为诗锻炼得有些过分,其实正点出了韩驹诗的特点,工总比圆熟滑俚要好。唐诗讲究意象,宋诗讲究工巧,唐人不为正是宋人所乐为,从这里可以见得韩驹这首诗代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
诗的前半全是写景,满目凄其肃穆、哀凉孤苦的现象,已或多或少透露了诗人的心境。诗下半转入抒情。上半写得很绵密,下半风格随内容而变,转而虚疏。颈联叹愁哀老,说愁苦缠身,推也推不掉;与老无约,老却悄悄来临。诗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所以方回评说:“五、六前辈有此语,但锻得又佳耳。”尾联由哀愁叹老,进而想到功名富贵,说自己少年时对功名一味争取,如今老病,把这些都看得很淡薄了。诗结尾情调很低落,正是诗人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心的心理反映。果然没多久,他便因“坐为苏氏学”(《宋史》)而遭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简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彩。颔联状景逼真,是*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诗薮》)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宋代苏轼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
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
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
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关于夏天的古诗(15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夏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吟【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夏景【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关于夏天的古诗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夏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注释】
轩:窗。
[炎蒸毒中肠]:中一作我。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显爵;被:同呸。指身居*。
【简析】
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开始两句就是对酷暑的控诉: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然后就是对清凉的期盼: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纳凉时的情形,接着是由此的所思.(大致的意思是说希望国家能安定~)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关于送别古诗(15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送别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2、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别滁》
3、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5、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7、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0、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2、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13、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16、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怨诗》
17、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8、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9、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20、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别》
15句的古诗
15格的古诗
雪的古诗15道
有15个格的古诗
1-15的古诗
15首雨的古诗
10乘15的古诗
含15年的古诗
关于15的古诗
8行15字的古诗
带月的古诗15首
5言15行的古诗
15岁到20岁的古诗
15月亮的古诗
15个字的古诗
古诗15首长的
李贺的古诗15卷
中秋15的古诗
8月15月的古诗
夏天的古诗15
4月15日的古诗
11行的古诗格15
写人的古诗15句
15句青字的古诗
15首写事的古诗
祝福的古诗15首
夏天的15首古诗
15首古诗抒情的
古诗共15个字的
八月15月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