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人要站的高看的远的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育人要站的高看的远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育人要站的高看的远的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育人要站的高看的远的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望月怀远[1]
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2]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3],竟夕[4]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5],披衣觉露滋[6]。
不堪盈手[7]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2]生:升起。
[3]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致抱怨夜长。遥夜:长夜。
[4]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
[5]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怜:爱。
[6]滋:湿润。
[7]盈手:双手捧满。盈:满。
【作者】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代诗人。张九龄少年时就有神童之名,他七岁能诗文,十三岁就被广州刺史王方庆赞为“神童”。唐中宗景龙初年(707年)中进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章事,迁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在位时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玄宗朝一代名相。他的古诗劲练质朴,寄意深远,洗尽六朝铅华,有人评为“首创清淡之派”。唐玄宗也曾对左右大臣说:“九龄文章,自有唐各公皆弗如也。此人真文场之帅也。”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罢相,遭贬荆州长史,这首诗应该写于这一时期。
清风朗月之夜,最易牵动乡思,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对远人的思念。一轮明月在海上冉冉升起,不久,它的清辉就洒遍了大地。诗人心里想:这时,远在天涯的亲人也许与我一样,正在仰头望月吧。但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诗人怀念着远方亲人,难以入睡,整夜都在思念。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这一地清辉;披衣出外,感到露水沾湿衣襟。户内户外,一进一出,展现出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无限思念!这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抓一把赠送给远方之人,诗人只好踱进室内,期望在卧室里寻一个美好的梦,梦中能与远方之人相见!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1、九日登高作胜游,使郡携客此迟留。天连楚观风吹帽,木落淮山菊满头。何处台前犹戏马,几人江上不惊鸥。年来只有身穷健,莫把茱萸浪自愁。——虞俦《吴守置酒壮观为登高之集因赋数语》
2、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彫辇,云回浮绮翼。——阳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4、道义相欢胜饮醪,况添流雪见承糟。卧篱一醉陶家宅,不是龙山趣也高。——郑侠《晏十五约重阳饮患无登高处》
5、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严维《九日登高》
6、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旧。凤笙龙管,何人肠断重奏。闻道凝碧池边,宫槐叶落,舞马衔杯酒。旧恨春风吹不断,新恨重重还又。燕子楼高,乐昌镜远,人比花枝瘦。伤情万感。暗沾啼血襟袖。——柴望《念奴娇·登高回首》
7、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张舜民《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8、病起逢君作重九,绝顶拄杖相追寻。秋光为我洗林莽,天界自高无古今。笑听野老说城市,坐待山气分晴阴。携壶赌酒少年事,俯视落照同幽深。——俞明震《登高再和仁先一首》
9、南山幽阻剩宜秋,飞盖时临最上头。故国五云回首是,不须重起望京楼。——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二》
10、老树荒城噪暮鸦,凄凉节气满天涯。绝怜多病相疏酒,又是重阳不在家。浮世光阴易红叶,秋篱晚节复黄花。闭关宁负登高兴,莫遣西风戏孟嘉。——黎廷瑞《九日浮梁有约登高者以病不赴》
11、云际阴阴隔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苦无黄菊供人摘,只为青山了此行。孤雁飞来风正急,一溪流出水尤清。良辰向复同佳友,不用辞君满酌觥。——朱公迁《登高山》
12、冲暑登高人所惮,云韩龙孟乐相从。眼穷溟海九万里,身在蓬莱第一峰。潮长屿低帆势急,山回路曲树阴重。日斜移*临池饮,戏掬清泉解酒容。——李昴英《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冲暑登高人所惮》
13、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苏瑰《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14、乌回何代寺,鸠唤此山晴。心契将军约,肩摩小队行。明年人更健,今夜月初明。更过谯楼饮,偏垂野客情。——董嗣杲《甲戌九日和楼宰乌回寺登高》
1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玄云敛夕煞,青阳舒朝愥。熙哉陵冈娱,眺盻肆回目。——张望《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17、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蛾绕烛飞。——阳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18、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此怀祗有黄花览。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19、苍茫四顾皆陈迹,落日同游戏马台。寒雨满城连夕霁,黄花三径一时开。乾坤秋色留清赏,颜谢风流不再来。烂醉高歌容我辈,夕阳天际莫相催。——方燕昭《重九日登高用少陵九日韵》
20、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张耒《感遇二十五首·登高望海县》
21、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刘过《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
22、天借重阳一日晴,因过竹院远寻僧。翠屏晚对无人共,画栋朝飞与客登。旋摘菊花浮腊醖,待分贝叶读秋灯。余生有暇须行乐,漫向松冈叹废陵。——仇远《九日诸友屏峰上方登高得登字》
23、风风雨雨重阳*,肯向东篱漫举杯。阙下每叨黄纸问,林间还喜白衣来。五湖烟月容兼管,百岁风光许独陪。老眼欲舒何处好,与君携酒上崔嵬。——王鏊《重阳前二日东冈人来约登高之处诗以报之·风风雨雨重阳*》
24、佳节一消忧,携壶上斗牛。乾坤有今日,江汉自东流。乱后不多菊,看来无限秋。凭高未能已,更为夕阳留。——陈杰《斗牛山登高》
25、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吴敬梓《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三》
26、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李白《古风其三十九·登高望四海》
27、黄花空向客边开,愁听尊前白雁哀。纵使登高也无益,青山不是望乡台。——徐熥《拟九日客中登高·其三》
28、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郑廷鹄《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一》
29、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马埒摅衣气,萸囊想旧闻。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李新《次韵重阳二首·故事登高会》
30、半酣壶矢折,又减两三扶。九日江门有,千年栗里无。山形当晚瘦,脚迹向秋疏。问我登高去,都忘菊与萸。——陈献章《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
31、群公错落俱琼瑰,胸蟠万古高嵬崔。红尘绝点不涴眼,更上翠壁陈尊罍。天低举手挼斗俩,挹彼钜海倾蠡杯。酒酣咳唾作飞雪,下视不觉苏纮垓。须臾万象著,耿耿见中台。苍生堕崖下,仰首歌康哉。寒芒为一正,昌运行当开。回光更愿亲蒿莱,山林自古多奇才。——陈宓《重九招许真诸友登高和许韵》
32、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33、登高见佳句,意会无非诗。顾视不即收,顷刻已失之。老树踞崖石,腹空犹有皮。顾此有何限,爱玩频嗟咨。侍者一童子,髧如枯发垂。从我仅一饱,万事无所知。岂不亦怪我,徘徊将奚为。——方回《秀亭秋怀十五首·登高见佳句》
34、南来作牧*三秋,碌碌何曾展一筹。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城游。——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七》
35、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3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7、日莫登高台,浮云结远阴。树木何蒙茏,野雀噪繁林。驱车涉关塞,歧路郁且深。借问子何之,故乡阻崎嵚。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脆管促飞觞,鹍弦奋逸音。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寡立步非窘,薄游志不沉。策马欲俱去,我无当世心。——周砥《赠叶秀才·日莫登高台》
3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夸。——陈与义《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40、殊方复嘉节,对酒重悲嗟。逝水人何处,荒篱菊自花。南楼秋色远,西岭夕阳斜。旧日登高处,于今定几家。——许景衡《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
41、独上危崖望大荒,老怀应不为重阳。白云红日频回首,萧飒西风两鬓霜。——张宁《画登高望远图》
42、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晋风日已颓,穷途方痛哭。——李白《古风其五十四·倚剑登高台》
43、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阎朝隐《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44、三年不去为谁留,十里南山似十洲。心性已成泉石癖,去年风雨不曾休。——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四》
45、今年九日长洲苑,忽忆去年西楚乡。连山烽火不改色,挥泪故人天茫茫。且须举盏媚芳菊,岂敢登高望远方。此日明年复何处,可堪回转杜陵肠。——郑善夫《九日对酒不登高》
46、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袁枚《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
47、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登高识汉苑,问道侍轩臣。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陆景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
48、务闲留上客,佳节值重阳。旨酒浮仙菊,清歌绕画梁。高城明落日,疏树觉微霜。且尽登临兴,馀欢尚未忘。——寇准《重阳登高偶作》
49、九日阴阴怯远遨,南楼*压骑台豪。轻颸吹帽何妨落,嚣市登山易得高。烽火太*州送酒,檄书余暇客题糕。归来不尽良夺意,更折黄花照鬓毛。——陈杰《南楼登高》
50、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王阮《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途穷已负菊花期》
教育人的古诗诗句(精选95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人的古诗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3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3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39、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
40、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
4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2、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4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4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
4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4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4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曹雪芹
48、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9、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
有关教育的古诗名句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古诗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 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 —— 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 —— 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 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和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 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 —— 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 —— 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 宋、黄庭坚《过*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3、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4、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戚继光《马上作》
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7、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9、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0、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3、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5、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16、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调·其三》
17、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18、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9、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2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2、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
3、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
9、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1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
教育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2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9、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开放教育对远程教育的启示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放教育对远程教育的启示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两者的区别及联系
1.两者之间的区别
开放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代表了实践的较高境界,旨在向人们提供自由学*(包括获得资源、选择学*内容和学*方式等)的机会。而远程教育则是特指在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的情况下,教育主体向学*者提供或实施教育的实践领域。开放教育是针对现存教育(包括对象、内容和方式等)的封闭提出的概念,而远程教育则是针对传统的师生课堂提出的远程化学*的服务方式。
2.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是远程教育在教育对象和教学模式上可体现出开放性特征。作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教育形态,远程教育在解决了交通干线(网络)和运载工具(媒体)的前提下,使得远距离教育得以实现的同时,让更多的学*者在校园外获得学*的机会。与此同时,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后会有更多的学*方式供学*者选择。二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实践推动了开放教育理念的成熟和发展。远程教育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形式,具有教育媒体的多元化、传播知识的开放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教育资源分配的*均化以及学生学*的自主化等特点,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无法比拟。正是远程教育的这些特点让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以全新的方式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无穷力量,丰富了开放教育的内涵,使得相关研究和实践得以不断深人。
二、开放教育对远程教育的几点启示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尤其是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教育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与中小学网络化教育三驾马车并进,让社会逐步接纳并融人其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建设学*型社会背景下,教育大众化、继续化、终身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远程教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借鉴开放教育的理念,弥补现存不足,让更多社会成员接受优质教育,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究的课题。
1.全方位吸纳学*者
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的深人开展,基层民众对信息和新知识越来越强渴求,这为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目前,远程教育的学*者主要还是成年在职人员和少部分在校青少年,这部分学*者必须通过人学测试或人学资格认定才可以进行学*。同时,由于办学和技术设备的要求,大部分远程教育终端只传送到地(市)级城市,少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能传送到县(市)级城市。处在城市的社区、广大农村以及还达不到人学资格要求的大批民众的学*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只能成为远程教育潜在的教育对象。因此,在学历层次、专业范围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远程教育需要解决教育对象较为单一的问题,逐步推广注册人学,拓展办学空间。要进一步优化现有教育的资源配置,健全县(市)级教育资源和学*支持服务中心,同时逐步向街道、农村社区、企业甚至家庭延伸,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形成远程教育网络覆盖,为教育资源全方位开放奠定基础,使广大学*者真正有条件实现‘,4W”,即实现允许任何学*者(Whoever)、随时(Whenever)、随地(Wher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学*的模式,使教育民主化、终身化的崇高理想伴随着远程教育对社会的全方位开放而逐步成为现实。
2.开放和整合学*资源
我国上网人数正迅猛增长,网络与网民的数量增长势头强劲,网络正成为整个社会环境中最为直接和便于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很多生活和工作领域网络甚至成为开展业务的必备工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宽带*”的提出,更为远程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各高校网络学院建设了大量网络化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绝大部分只向在籍学生开放,学*者需要注册人学或参加相关培训才能有偿使用网络学*资源,大部分社会学*者无法获得远程教育学校(院)“内”的资源。远程教育应紧抓发展机遇,将各级各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教育信息化系统,如“*教育和科研网”(GER-NET),通过成熟的资源传输技术和体系,提供门类齐全、分类明确、查询便捷、信息丰富的`学*资源,并以此服务于社会民众,鼓励民众学*和使用专业知识,实现学*资源的开放。
3.实现学*过程开放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一般通过网络和媒体途径远程传送学*资源,辅以少量的辅导辅助学生学*。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学*者具有相当的自主学*和作业能力,仅仅是网络传输并不能解决学*者在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远程教育在有效传输学*资源的基础上必须“以学*者为中心”,一方面保证他们在课程内容、学*进度等方面的“自*”,充分尊重学*者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给他们选择学*方式、选择学*地点的权利;另一方面还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自主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尊重和发挥远程学*者的主体性,几乎是世界远程教育的共识,也能更好地实现现代人的个性**与个性塑造”口,。在西方,尤其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目前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教学已经成为远程学*的主要方式,许多远程教育机构已经把学*基地转移到家庭。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网络媒体充分调动和培养学*者“独立学*”和“自我学*”的能力,以技术为辅助手段,充分发挥学*者主体作用,真正通过学*过程的开放,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
4.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我国远程教育经过前期的探索已经逐步发展到了本科教育阶段,但国外的远程教育已经在硕士以及更高层次的教育实践中展开,各种新的教育技术服务于更为广泛的领域。目前伴随着国际的竞争加剧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远程教育需要及时做出合理的定位,在不断完善各方面条件的同时,注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科研与实践指导兼顾,在更多的层面上培养不同类型的实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
5.走进群众生活,丰富教育内容
目前各级各类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学资源绝大多数是为学历教育或非学历培训服务的,教育内容以专业知识建构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主,很少涉及民众的业余生活,人们可访问的资源中缺少生活化的内容。教育内容过于学术,让很多普通人对原本普及程度不高的远程教育敬而远之。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人们需要不断充实和发展自身,否则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作为“教育对经济的主动回应,有关部门制定了服务于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战略举措”〔3]。与此同时,国家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在个体生…活和工作的周边建立起多种学*场所,创造全方位的教育条件,营造浓郁的学*氛围。现代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引导人们将学*真正作为其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生活的准备。因此,远程教育完全可以通过内容的拓展和开放不同类型及层次的教育,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让青少年的兴趣获得拓展、成年人素养的到提升、老年人闲暇生活得到丰富,让远程教育成为教育生活化的便捷渠道和改进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
6.加强对外合作,开放远程教育实体
目前,远程教育所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服务主要局限于国内,缺少对外拓展的意识和行动。一方面,三类远程教育机构对外办学未能有效展开,在境外设立的远程办学或教育服务机构较少;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建设与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要求未能有效衔接,缺乏国际化视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教育的国界逐渐消失。从教育的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正大幅度拓展自身的覆盖空间,跨国合作,跨国招生,不断发挥传统的优质教育优势。在远程教育领域,也要通过大规模地推广使用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手段,让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形成全球辐射。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的远程教育应主动出击,在发展与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逐步开放教育实体,开放教育资源,向国外拓展,向国际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型人才。
一、“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1.建设目标
(1)素质能力。高校理应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促使其更多、更快、更好掌握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拓展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时刻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教学团队。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团队建设理论,高效的团队应在能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人数。一般来说,一支高效的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并且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最为合适。根据教育总体规划,专任教师数量需要达到10人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比达到1∶1。一个团队中至少保证教学团队带头人1~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著名高校聘请特聘教授1~2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人以上,教学管理服务人员1人。
2.建设方法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由于“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人员整体素质高、资金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建设主张以引进或者聘请教学名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专业教师“走出去”持续深化校际、校企合作,建设一支学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协调、专兼比例满足要求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积极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途径,优化改进“双师”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激励制约相结合,采取“引进、聘请、选送、下放、带起来”和“内培外引,双向交流”等措施,深化两个“双配制”,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引进。即可加大高层次师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设计专家、技术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又可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优秀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聘请。即可探索建立聘请企业在职或退休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对综合性、设计性比重较大的课程,还可聘请校外专家兼职授课。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培养环境。
(3)选送。即可选送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获取各项资格。例如改善制度,加强进修支持力度,使工科专业现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能安心取得学位,并有计划选拔部分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4)下放。即保证足够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锻炼,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到工程现场第一线实*,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远程教育。
(5)带起来。即“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实行“导师制”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人选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行“导师制”,将逐步创设专家教授与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之间进行业务交流、教育教学指导、人格影响与激励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在专业教育领域中观念新、意识强、善教学、懂方法、有特色的排头兵。
3.培训方法
入职培训、一对一辅导、工作要点、教师工作手册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可以高效、快捷地提高教师远程教学的技能。入职培训是全体辅导教师必须参与的,在此过程中负责人需向教师们讲解远程教学相关理论,详细介绍远程教学*台的各项功能;一对一辅导是开放与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常规化工作,每学期由教学部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辅导教师使用双向视频系统、课件制作、优化远程应用*台;工作要点由学校教务处为每位辅导教师制定;教师工作手册是指导辅导教师每学期各阶段具体工作的纲要,具体介绍远程*台的学*栏目、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与技巧,促进互动的活动的组织方法等。
4.团队考核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要形成一支专业使命感强、年龄层次合理、学术梯队合理、学术水*较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考核制度是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教学团队考核周期一般应为4年。考核方式上,学校对教学团队的工作业绩考核可分为年度考核和建设期考核。考核过程中坚持“教学、科研和教学效果”并重,既应考核教师在厅局级以上教育改革纵、横向课题科研,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效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检查和教学效果考核。每年团队及其成员须填写年度考核表,由教学部组织进行年度考核和总结,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对建设期满的团队,进行建设期综合考核。
二、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及发展潜力,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积极构建“双师”团队,协同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率先引入工程师、讲师指导的模式。例如,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深设计师会同校内专业教师对土木工程本科班学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A)》课程进行指导。该课程是土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其主要内容。针对这门课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聘请“双师型”教师任教是解决了此课程远程教学难的合理方式。校外专家丰富的工程素养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程对设计的要求,既培养和强化了学生专业知识,又把工程实例与枯燥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学生喜欢。针对目前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导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立了持续派遣专业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学*和交流的机制。具体举措包括:
①健全专业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交流的机制,引导、推动教师前往生产单位学*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
②提倡、鼓励、促进骨干专业教师进一步密切与工程界的联系,积极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认证,努力承担工程设计、检测、鉴定、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参与各种工程技术评审会议,全方位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素养;
③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能力水*的评价体系,引导、促进教师不断提升工程素养。
三、结论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结合开放教育的实际,“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借鉴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使开放与远程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总之,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教学团队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合理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突出的教学研究与建设成果,积极带动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
摘要:在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浪潮下,开放大学承载着广播电视大学全面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而对于旨在开放共享,实现全民学*、终身学*的开放大学来说,网络*台开发和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作者以英语Ⅱ(1)课程为例,就课程讲授内容的选定与设计、课程建设中的体会与反思做出一些总结。
关键词:开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
科研项目:广州市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探索转型中的教育教学创新”、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立项项目“全基于网络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实验”(项目编号:2014JG011)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嵇思诗(1984-),女,湖北荆州人,英语文学硕士,广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揭示着我国从过去的学龄阶段教育到终身教育,从专业人才培养到全民教育,从校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专业教育到多样化教育的标志性转变,同时也是我国继续教育向世界主流趋势迈进的体现。开放大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而需要在其前身———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重新探索实现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人人,实现教育公*的新路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简称“广州电大”)作为地方开放大学试点,承担着广州学*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的重任。在过去的4年中,广州电大勇敢地迈出了新步子,大胆与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合作,探索出了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2014年初,笔者主持了与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牵头的国建开放大学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英语Ⅱ(1)的建设1,本文将主要介绍网络课程建设的体会包括授课内容的选定与设计,录制IP课件中的准备及应对和问题反思。
一、课程内容的选定与课程设计
英语Ⅱ(1)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公共英语课,是一门统设必修课,教学对象为开放本科各专业(非英语专业),面授课为72课时。本课程的课本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刘黛琳教授主编的《开放英语3》,一共18个单元,其中3个为复*单元,每个学*单元(Unit)分为两个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短小而易于操作的相关学*活动(Activity)组成。这种结构使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相对较短的时间分段分批完成学*任务,但是能够将72课时18个单元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理由有两点:①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课程每一讲限时在40~60分钟,没有可能呈现出零碎的互动环节或者练*环节。②授课对象的特殊性。本次网络课程的授课对象不是全日制学生,而是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时间有限的在职人员,细细碎碎的讲解是不符合需求的。在职学生的需求是系统精练的讲解,知识大框架的梳理以及复*备考的总结,所以在授课对象需求的基础上选定和设计课程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教育名言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教育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1、盖世功勋,多是老成建来。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哀。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17、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略尝辛苦方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
2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耻*乎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思而后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教小儿,须发其自重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2)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4)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5)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7)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8)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9)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古代教育名言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古代,对于教育尤为看重,留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名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古代的教育名言吧!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3、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
8、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11、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贯如自然”。
12、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9、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20、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1)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斯宾塞
2)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故疑者,进道之萌芽也。——明陈献年。摘自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语录》
3)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叶圣陶教育书简》
4)虽然偶然的失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包括受惩罚的失败,对学*的进步并不是不利的,但相当经常的成功,还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普雷西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学*以成功为动力。”除非动机是非常强烈的,连续的失败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受挫折,妨碍进一步努力的程度。——[美]M·L·比格:《学生学*的客观规律》
5)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法)卢梭
6)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7)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莫泊桑
8)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9)我们想使儿童变得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使用。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的避免。——洛克《教育漫话》
10)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爱因斯坦
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凡的人。——(法)爱尔维修
2)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多蒙茜洛诺尔特
3)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卢梭
4)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美)赫钦斯
5)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法)卢梭
6)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美)杜威
7)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
8)学*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美]莫·L·比格:《学生学*的客观规律》
9)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前苏联)赞科夫
10)“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鲁迅:《鲁迅书信集》
11)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教授法》
12)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个性的全面发展》
13)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美)邓肯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4)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5)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教育人要站的高看的远的的古诗
站的高看的远的诗句
站的高看的远的说说
蕴含站的高看的远的古诗
形容站的高看的远的诗句
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
站的高看得远用古诗表达
站得高看得远的名言
站得高看得远的说说
站得高看得远的句子
站的高看的远发表说说
讲站得高看得远的古诗句
站得高看的的古诗
教育孩子的古诗网站
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古诗词
形容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
高的高看得远的古诗
顾明远教育名言
寫站得高看得遠的古诗
教育的古诗
教育的古诗有
以教育为题的古诗
教育的爱古诗
教育教学的古诗
有关教育的古诗
小学古诗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教育性的古诗
教育的诗句
我的教育教学古诗
站的高望的远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