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行的古诗的古代人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行的古诗的古代人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行的古诗的古代人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行的古诗的古代人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写山的古代诗句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山的'古代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5)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6)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李公明《早梅》)
7)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
8)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 明月未出群山高, 瑞光千丈生白毫。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0) 碧虚无云风不起, 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 南北千山与万山, 轩车谁不思乡关。 (高衢《和三乡诗》)
12) 满眼伤心冬景和, 一山红树寺边, 山迥少来僧。 (*《冬日山居思乡》)
13)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6)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9)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4)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5)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导语: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描写山的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描写山的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代诗文《山行》赏析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 山行:在山里走。
2.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 径:小路。
4. 坐:因为、由于。
5. 于:比。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山的古代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写山的`古代诗句【1】
1)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5)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6)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李公明《早梅》)
7)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
8)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 明月未出群山高, 瑞光千丈生白毫。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0) 碧虚无云风不起, 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 南北千山与万山, 轩车谁不思乡关。 (高衢《和三乡诗》)
12) 满眼伤心冬景和, 一山红树寺边, 山迥少来僧。 (*《冬日山居思乡》)
13)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写山的古代诗句【2】
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6)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9)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写山的古代诗句【3】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4)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5)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古代写儿童的,抒发了作者对儿童的无忧无虑生活的感叹之情。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陇lǒng:古同“垄”,土埂
【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
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
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
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尔ěr:你,你的:~父。~辈。~汝rǔ赏析: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
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遥yáo远:~远。 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pãng:散乱:~乱。~松。~头垢面。 稚zhì:幼小 纶lún:钓鱼用的线:垂~。
【译文】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⑴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来赞美鹅。 ⑵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⑶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写古代的山水诗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有关古代的山水诗,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古代的山水诗
【篇一:《巫峡》】
杨炯(唐)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篇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篇三:《登池上楼》】
谢灵运(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篇四:《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五:《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篇六:《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形容山水的句子
1、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2、山与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古代描写庐山的诗句
诗中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窗外庐山真是千姿百态,忽然似连绵的一排,转个弯,又成了独插云霄的高峰,直上九天。真是美极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描写庐山的.诗句,欢迎阅读。
1、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2、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6、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7、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8、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9、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0、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11、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12、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16、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17、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18、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9、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20、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21、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1、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3、登秀峰望李白瀑布索道横山路已凡,驾雾绝尘作神仙。一帘瀑布从天降,俯仰由人气自闲。
4、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5、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庐山怀古匡庐昔有草堂影,馆舍今无白乐天。英雄嚷嚷庐山会,大音希希总一言。
9、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0、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11、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12、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13、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15、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16、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7、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8、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19、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20、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2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4、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孟浩然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26、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7、江上送客游庐山张继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28、庐山诗朱元璋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古代山水诗介绍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代山水诗,欢迎查看!
【篇一:《巫峡》】
杨炯(唐)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篇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篇三:《登池上楼》】
谢灵运(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篇四:《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五:《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篇六:《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水诗的鉴赏方法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的种类,其著名的作者有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人,作者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缘景抒情,因寄所托,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
明朝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亦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鉴赏山水诗首先要以“景”为基础,紧紧抓住“情”,从景物入手来理解情。
绘山水之景
山行杜牧古诗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下面是关于山行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词句注释
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⑶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
⑷坐:因为。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⑸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于:比。
白话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作品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垂老别》
唐·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梅岭三章·其一》
*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山行的古诗的古代人
古代山行的古诗意思
古代有山的古诗
古代行程的古诗
古代山西的古诗
古代流行的五句古诗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古代有山的古诗词
古代行旅诗句
古代关于山东的古诗
古诗山行的时代
古代描写山水的古诗
70年代的古诗山行
古代有关山的古诗图片
古代关于行动的古诗词
山行古诗的代诗人是谁
古代关于山水的诗词
古代家族称呼排行的古诗
古代形容航天飞行的古诗
古代丈夫对妻子行礼的古诗
形容古代人行止的古诗
山行古诗的诗人是哪个代
古代山水景色的古诗句
山行古诗是谁代大诗人写的
谨言慎行的古代名句
古诗山行的作者是那代人
唐代古诗杜牧作的山行
古代的古诗
古代描写山水的名句
古诗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