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吾独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吾独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吾独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吾独老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独坐敬亭山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译文及注释】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独坐敬亭山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坐敬亭山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赏析
敬亭山在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古代叫做宣州。这首五言绝句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在宣州秋游时所写。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过着长期飘泊的生活,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孤傲倔强的性格依旧。此诗正是作者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是写所见之景,其实是把作者的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不愿和诗人在一起,只留下他自己。
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句的“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看作一个人。尽管鸟和云都飞去了,诗人却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从诗句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的感情。实际上,诗人越是写山的“有情”,越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孤独与寂寞,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结交朋友,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人常把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或者“大李杜”。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扩展资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了作者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瀑布都有很高的赞美,那流淌不尽的清泉水,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从而诞生了无数美好的诗篇。今天我们分享的这首《瀑布》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象吧!
瀑布
唐.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你看那汹涌澎湃的一条瀑布,像是从青天的顶部开了一个豁口,从中倾泻出那万丈的清泉。
这万丈清泉就如同巧手裁剪出的一条素白纱绢,与秋天的艳阳一起悬挂在晴朗的天空之上。
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将瀑布一泻万丈的雄壮气势和恢宏景象动态地展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以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将诗人乍见瀑布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而又形象。想必诗人当时是站在离瀑布较远且较底部的位置向上远观,仰望悬泉飞挂,似与天空相接,水天交接处水面倒映着蓝天,让人分不清是天空还是水面,那万丈清泉确实像是天空被划开了一个口子像外倾泻一般!
一个“豁”字一个“泻”字,将瀑布的雄伟壮丽的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想必这青冥之颠就如李白诗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那般连接着天上的银河吧,要不哪来这永不停歇的清泉呢!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由动而静,诗人将瀑布比作从天上垂下的一条素绢,与秋日的艳阳一同高挂于天空之上,以白描的方式展现了瀑布奔流而下的张力,如角弓引而不发,让人心惊之余由衷感叹造物之神奇。
“一条素”衬托出瀑布的速度之美,倘若是涓涓细流看起来不会像一条纱绢一般绵密光洁;一个“悬”字响应了首句,亦再次强调了瀑布的雄壮与恢宏!
这首诗以散点透视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清泉飞瀑图!让人未见其景而知其壮丽,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苏轼孤独的古诗句
人生于世,总是孤独的,但是,我们的孤独总是难以言表。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孤独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作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雁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
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乳燕飞华屋[2],悄无人槐阴[3]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5]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6],又却是,风敲竹[7]。
石榴半吐红巾蹙[8],待浮花浪蕊[9]都尽,伴君幽独[10]。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11]。又恐被秋风惊绿[12]。
若待得君[13]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4]。
注释
[1]本词后片多咏石榴,如元吴师道《礼部诗话》称为“别一格”,同前《卜算子》注[4]引《苕溪渔隐丛话》之说;如清谭献评《词辨》说“下阕别开异境”;这类说法大意不误,亦未尽合。如本词下片并非只说石榴,参看《卜算子》词注[4]及下注[14]。
关于本词也有一些故事,有谓为官妓秀兰而作(见杨湜《古今词话》,胡仔已驳之)。有谓为侍妾榴花作(见《耆旧续闻》卷二),有谓在杭州万顷寺作,寺有榴花(见《艇斋诗话》)。这些都不过传说而已。如“寺有榴花”云云,疑即从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诗而附会之。
[2]燕子营巢,喜欢在雕梁画栋间。小燕学飞,夏初景象。杜甫《题省中院壁》:“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3]“槐阴”一作“桐阴”。
[4]“白团扇”见晋谢芳姿《团扇歌》。“扇手”句兼用《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晋书·王衍传》作:“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5]“谁来”,有谁来,言无人。
[6]“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仙人所居。“曲”,深曲之处。《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7]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山榴花似结红巾。”山石榴是杜鹃花,一名映山红。这里借指石榴花。
[9]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
[10]《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盖初夏之时,千花事退,榴花独芳,因以写幽闺之情。”
[11]榴花多千叶重台的,此句与上“红巾蹙”句,并深得形容之妙。
[12]秋风摇落,不但千红早尽,亦万绿全消,是深一层写法。皮日休《石榴》:“石榴香老愁寒霜。”
[13]此“君”字与上“君”字,均指远人。
[14]“若待得”以下,作一句读。谢朓《王孙游》:“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大意正同。“簌簌”*接粉泪,远承落花,故曰“共”,曰“两”。用“若”字领头,全句只是虚拟,泛指落花,已不限于上文石榴。[1]
译文
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赏析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 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 飞舞, 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 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 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 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 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 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 *。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 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1、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朝来曲》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思帝乡·韦庄》
4、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凤求凰·其一》
5、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6、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8、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野有蔓草·诗经》
9、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塞鸿秋》
10、玉楼缥缈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11、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千秋岁》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13、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七夕》
1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三五七言》
15、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6、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
17、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1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折桂令》
1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0、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南歌子》
21、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怨》
22、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清*乐》
23、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落花》
2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画堂春》
25、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鸳鸯湖棹歌》
2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27、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潜别离》
28、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29、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诗经》
3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1、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凤求凰·其二》
3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3、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4、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采莲曲》
35、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这种情绪,李白有、王维有、杜甫有、苏轼有、纳兰容若有,你也有,这种情绪的名字,叫孤独。
要感谢诗人们,他们用精准的语言刻画出了孤独的样子,每每读来,让人感同身受,甚至落泪。
40位诗人,40个孤独的句子,哪一句最打动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
这是陈子昂的孤独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这是杜甫的孤独。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这是王绩的孤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这是李白的孤独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水仙子·夜雨》)
这是徐再思的孤独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
这是马戴的孤独
怅*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贺新郎》)
这是辛弃疾的孤独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这是李贺的孤独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除夜作》)
这是高适的孤独
暮寒深,迟回处、自攀庭柳。(《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这是吴文英的孤独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这是岳飞的孤独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这是苏轼的孤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这是李清照的孤独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
这是刘禹锡的孤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王维的孤独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这是李商隐的孤独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浣溪沙》)
这是纳兰容若的孤独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旅宿》)
这是杜牧的孤独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陆游的孤独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归园田居·其五》)
这是陶渊明的孤独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九日送别》
这是王之涣的孤独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留别王维》)
这是孟浩然的孤独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这是李煜的孤独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赏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关于孤独的古诗名句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旧感》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表达孤独的古诗词
1、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2、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3、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4、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5、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6、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马戴《落日怅望》
7、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曹雪芹《咏白海棠》
8、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9、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0、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11、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12、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14、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6、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8、月照孤村三两家。——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19、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20、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1、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22、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李白《独不见》
23、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24、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白居易《阴雨》
25、斜阳独倚西楼。——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26、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于谦《立春日感怀》
27、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8、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29、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0、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1、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蝉》
32、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33、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简长《送僧南归》
34、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35、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归庄《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36、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37、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鲍子卿《咏画扇诗》
38、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9、泪眼倚楼频独语。——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41、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2、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杜甫《花鸭》
4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4、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皇甫冉《春思》
45、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张炎《解连环·孤雁》
46、独倚阑干凝望远。——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47、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崔涂《孤雁》
48、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李商隐《北青萝》
49、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適《东*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50、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形容吾独老的古诗
唯吾独爱的古诗词
孟子的老吾老古诗词
表达唯吾独尊的意境古诗词
吾的古诗
含吾的古诗
吾悦的古诗
吾妻的古诗
古诗中的吾
关于吾的古诗
带吾字的古诗
人老孤独的古诗
老人独居的古诗
带镜吾池的古诗
关于孤独老等的古诗
老夫独自眠的古诗
带汝和吾的古诗
吾有钱时的古诗
此吾所以悲也的古诗
吾生的古诗词
坂口安吾的古诗
愿你孤独终老的古诗
橐吾的古诗词
吾乡的古诗词
常吾字的古诗词
含吾心的古诗词
祝你孤独终老的古诗
反应老人孤独的古诗
吾开头的古诗句
老人孤独凄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