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关于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48) 语录(37) 说说(71) 名言(4) 诗词(1k+) 祝福(8) 心语(2k+)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 文学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点评: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点评: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羁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念。

      点评: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阅读全文]...

2021-11-29 20:54:43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阅读全文]...

2022-02-17 15:15:14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作文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秋天的夜随着落叶凋零,泛黄的世界一点一点随风渐远。

      你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只见漆黑的夜残月如钩,使你的心更加寂寞忧愁。

      深院紧锁,院中只有与寂寞梧桐相厮守,孤零零空对凉秋。

      这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的正是缠绕你心头的别离愁绪。思绪的纷繁复杂无法理清,愁情像一团乱麻,无始无终,越理越乱。

      你展不开的眉头,解不开的心锁,好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闭眼失眠,拾起往日遗失的梦。

      你,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欺辱,整天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又在心头徘徊。

      风扬起尘土,泥土清香沁入心田,情绪一点一点沉淀。纷乱岁月,再次让你痛苦。昔日的繁华与欢乐已如梦远逝,黑夜里,你左右徘徊,可是一切都是漫长无尽的等待。

      纷乱人世间,你的词写出了沉重,写出了惆怅,写出了人生的疼痛,写出了世间的沧桑。

      今日,残月依旧如钩,秋夜依旧寂寞。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别离愁绪依旧缠绕在心头。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宏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导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井离乡,李月也曾吟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其强烈,从而留下这传倾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苦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日才能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挥毫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面对离别,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叙关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在青春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出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其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阅读全文]...

2021-12-31 09:54:19
  • 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9、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阅读全文]...

2022-06-27 13:39:09
  • 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大全

  • 文学
  • 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7、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8、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4、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5、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6、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流。

      7、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阅读全文]...

2022-03-10 15:43:00
  • 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集锦

  • 文学
  • 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集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9、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0、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3、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4、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道世难

      四载同济手足间,行离万里意相连。

      可怜心逢背驰处,昔日挚情永无还。

    [阅读全文]...

2022-01-10 01:47:06
  • 古诗中含有别离情的诗句

  •   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离别的诗,伤感的人。

      古诗含有别离情的诗句

      1、衰兰送客咸阳道。——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9、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10、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3、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4、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阅读全文]...

2022-06-02 11:00:05
  • 古诗中含有别离情的诗句有

  • 伤感,别离,古代
  •   别离是一件伤感的事情,那么在古代诗人的别离中又有哪些有名的诗句呢?

      含有别离情的古诗句

      1、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5、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6、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7、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5、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6、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阅读全文]...

2022-02-23 15:58:55
  • 古诗读后感

  • 古诗读后感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教育部语文课标准编写,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取材丰富,体式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有几首诗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慈母用干枯的手拿着针线,颤抖地为将远行的儿子缝补着冬衣。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补着,心想着孩儿这次远行将迟迟不会回来。正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尝到九泉” 宋代诗人高翥的一首《清明>>诗,给我们绘画出一副鲜活的“清明上坟图” 在这里,人们不仅感慨滴血泣泪的那份真实情感,更震撼于日落后笑于等前的儿女。两者的极大反差,令人肝肠寸断,嘘唏不已。

      这首诗极富人生哲理,他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诗人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活好今天,享受人生,否则死后,即使有再孝的儿女,身在九泉之下,又何偿能喝到一滴酒呢? 人生短暂,死生无常。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转顺百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语)古人常将人生比梦,感叹光阴流转,岁月荏苒。其间多少功名利禄,多少喜怒哀乐,生死离别,得失聚散,富贵云烟,到头来不过梦幻一场。正如网络所言“神马都是浮云”。 君不见,在我们身边,今天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明天却随着一缕青烟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人生,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求完美,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惊天动地,不去刻意追求什么,那样太苦太累。人只要活得快乐开心,随心所愿,就不枉此生。

      许三多说:“人活着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活着。"这话对,我信。

      今天上了文学院开设的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原本认为艰涩的课程,在吴浩军教授的精心备课和个人实例讲述下被上得妙趣横生,学生心底也激情澎湃,对中国古典文献及其保存、保护有了更为崇高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为完成考察作业而拜读了葛兆光先生为《古诗文要籍叙录》写的再版序言。还未读过的舍友问起来:“你读完有没有千思万想汹涌出来的感觉?”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我的感受就是沉淀后的娓娓道来,而不再那般顶礼膜拜。

      葛先生的这篇序言可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提起中华书局重印旧着的事,十七八年后再版写序,自然回想起了当年的种种艰辛。为了给导师金开诚先生编写教材而接下撰写《古代文学要籍介绍》(后定书名为《古诗文要籍叙录》)的任务,当年还心高气傲的葛兆光先生决心抛开讲义,彻底推陈出新,这必然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严寒酷暑、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除了这些都还烙印在葛先生的记忆中外,还有的,就是从故纸堆里发现资料的喜悦感。

      第二部分,葛先生开始介绍《古诗文要籍叙录》,其体例有三:一是梳理文献的成书、刊刻和流传;二是考察内容的缺佚和真伪;三是讨论选本和注本的优劣。葛先生在考察古籍成书、对比校勘、注释讨论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可人云亦云,要“在不疑处有疑”。

      第三部分,也是要细读的一部分——文献学的意义。葛先生认为,他与导师金开诚先生的这次合作,是他后来做学问的基础,有了这些打底夯实,才有了后来的巨大造诣。目录学让人迅速查找资料,校勘学使人发现新知,“小学”用以判断学术,于是,葛先生重提了古典文献的意义。

      读过葛先生的再版序言之后,似乎原本崇高而不可捉摸的文献与文献学,变得亲切了许多。对我们个人来说,背负着巨大的民族责任去学*文献学,虽是动力,却也是束缚。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的,对这一学问的学*,不像百米赛跑般激动人心,而更像马拉松——后半程见功力,学*文献学时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是积累,也将是本钱。

      意义,在于个人的追寻,而不在于他人的灌输。用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说服自己,“为什么”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们一定要做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享受网络世界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有事没事儿掏出手机解锁、看一眼、锁屏,放进口袋,这一过程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这已经变成*惯,潜意识里的动作。喧嚣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让人日趋浮躁;白天工作的充实,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但是夜晚,我总在想,我要什么?我想改变,但却不知道从哪里改变。

      朗读者开始火遍朋友圈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机缘下看到了于丹教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诗词,那些高山流水、桃红柳绿的景象,那些策马扬鞭、激扬文字的情怀,让我心生*静。

      于丹教授在书中说到:“诗歌教会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观念,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为中国人的宗教。”

      我想,我们读诗,在看到月亮时,不仅只会说“好大的月亮呀”,而是比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到一群鸭子不止会惊叹“哎呀,好大一群鸭子”,而能“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更希望在心浮气躁之时,能体会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在缺少动力时,能感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场。

      我想,诗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只是生活的忙碌与心灵的疲惫使我们灵魂深处的那片柔软沉睡。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去品味大自然的万千意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翻一翻充满古人智慧与情怀的书,在诗词中留住那个真实的自己,唤醒心中的诗意。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古诗300首》,我翻着翻着,发现了一首诗很感人,我就情不自禁的看了起来!读完后,眼珠子左右滚动,眼睛里晶莹的小露珠便一滴一滴的轻轻而落,真是令人感动不已。

      读的名诗叫《游子吟》。原文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灰。”

      当时我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意义,但瞧了瞧,又情不自禁的翻到了第2页。

      这里面写了:

      当孟郊第2天就要远行时,母亲点起油灯,用一条细细的小针头,对着一块灰白色的织布,一针一线的认认真真织着,针口密密麻麻,一点细缝儿都没有,衣服绣得端端正正,很好看!

      到了第2天,孟郊就要远行了,母亲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含着眼泪把衣服轻轻地交给了孟郊,孟郊忽然发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就连母亲在逢衣服时,把手都扎破了,手上还长起了几个小茧,磨破了手指头,孟郊心疼急了。

      孟郊穿上了母亲为他织的衣服,心想:我想母亲时,就常常看着这件衣服,就像母亲还待在的身旁一样,那样温暖,那样幸福!

      孟郊一路上,边走边看着件衣服,心想:等考了大壮元,一定好好孝敬母亲,让母亲吃的饱,穿得暖,看着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变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家庭!

      体会:表明了孟郊的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染上风寒,自己在夜里埋头苦干的织着衣服,把手指头都扎破了,宁愿自己受苦,也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受累。孟郊对母亲感慨万分,争取考取状元,给母亲安心度过快乐的晚年,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长大以后,考上北京大学,一定为母亲孝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我坐在沙发上诵读着这首千古名篇《游子吟》,眼前就会渐渐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位苍老的母亲手拿着针线,眼中饱含泪水,正在为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制衣服。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知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小时候,我经常生病。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我半夜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急得一夜没敢合眼。由于我不能吹风扇,妈妈毫不犹豫就关掉了,拿着一把扇子一直躺在我旁边,慢慢用扇子给我扇风,一刻也不敢停歇,却不知自己早已汗流浃背。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妈妈顾不上洗把脸,抱着我就往医院跑。可是我们来得太早了,医生还没上班,妈妈在医院门口心急如焚,一个劲地走来走去,时不时跑去问医院的清洁工医生还有多久来。直到医生来后,妈妈才松了口气,却不知头发早已被汗水粘得一绺绺的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那区区小草似的儿女心,又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像春天阳光般博大的母爱呢!想想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地不懂事,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我却总不听话,爱和她顶嘴。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妈妈,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用自己的一点一滴来好好回报您!

      评语:这篇读后感在内容上写得很真实感人,通过诗人对母爱的的感激很自然地过度到自己对母亲的感谢,情真意切。虽然只写了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一件小事,但描写细腻生动,以小见大充分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

      在写作方法上,小作者已初现功底。比如将古诗《游子吟》进行拆分,形成了首尾相联,紧扣住了主题。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很能催人向上,点睛之笔恰到好处。

      今天,我学*了《游子吟》这首古诗,我深深地被这首诗所感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古诗叙述了母亲为即将出门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亲。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像蜡烛一样,总是燃烧自己,为我照亮前面的路,使我能安全地向前走;她就像那红彤彤的太阳,赐予我温暖。

      小时候,我还正在学走路,站都站不稳,去哪里都要妈妈跟着,再说我又不听话,到处乱跑,害得妈妈心“砰砰”跳,生怕我会跌倒,在我哇哇大哭时,妈妈就会千方百计地逗我笑。

      以前,我总认为妈妈的爱就是无用的唠叨。每次都是这样,一大早,我还在被窝里睡大觉,“起床,六点钟到了!”我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睡眼蒙胧的眼睛耳传到了妈妈的唠叨声,“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呀,衣服穿反了,快点脱下来换一面。”于是我就顺从了妈妈的旨意。在上学时,妈妈给了我两块钱,我接过,拎起书包拔腿就跑,后面传来了妈妈的唠叨声,“上课要认真听,不能做小动作,路上小心……”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直接大声应一句:“哎呀!别吵了!烦死了!”然后“砰”地把门关起来。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我错了,妈妈以前对我的唠叨不是烦,而是出自对我的一片关爱。

      我在一天天长大,妈妈却一天天衰老。妈妈,如果没有您,我会像现在一样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吗?如果没有您,将来我会长成参天大树吗?

      正如诗中所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您是多么伟大啊!您的恩情我怎能报答啊?

      今天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一时间神州大地似乎都被诗意所沁透,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是啊,诗意原本就写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能够唤醒我们血脉中千年积淀的离骚。而学者于丹在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将这种藏在华夏民族身上深深的诗情叫做“蛰伏着的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2-07 17:56:58
  • 古诗中含有别离情的诗句

  •   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离别的诗,伤感的人。

      1、衰兰送客咸阳道。——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6、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9、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10、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3、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14、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1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

      16、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7、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1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9、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1、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

      23、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2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25、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2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8、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29、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30、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3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

      3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34、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3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6、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37、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8、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4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41、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4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44、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46、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47、一枕初寒梦不成。——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48、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9、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50、悲欢离合总无情。——蒋捷《虞美人·听雨》

    [阅读全文]...

2022-03-11 16:14:08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句子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语录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说说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名言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诗词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祝福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读后感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