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关于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85) 语录(15) 说说(51) 名言(5) 诗词(2k+) 祝福(6) 心语(231)

  • 秋夜曲唐王维的古诗(秋夜曲翻译及赏析)

  • 秋夜
  •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绝妙之处,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将读着带入诗文描绘的画面中。

    桂魄初升,秋露微团,乃秋夜之“静美”。明月光,白露,秋风,秋凉,然而就是没有“你”。秋夜虽“美”,然无“你”又何欢。

    轻罗已薄,却未更衣,乃秋夜之“凉”,“我”之无绪慵懒。白露秋风夜,寂寂凄凉夜。物换星移,节序更替,理应添衣保暖,可是诗中女主却偏偏不肯添衣,这是为何呢?心之凉与身之凉,到底哪一个才更凉。即便添衣身暖了,心中的凉意又有谁来消除呢? 又或许身愈暖心愈寒,莫如不添衣。

    夜深人静,百无聊赖,唯有倾诉银筝,殷勤拨弄。此乃秋夜之“长”之“深”。拨弄银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还是不愿睡去。这又是为何?是“心凉”之后的“孤寂”,是“喧闹”之后的“孤独”,是“无处排解”的忧愁和打发不掉的“时光”。一个人的秋夜,太安静,太孤单,唯有向瑶琴倾诉,用琴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于寂寥。

    心怯空房,不忍归去,惧怕独自归去,这是说秋夜之“孤”。身着轻罗薄衣,举头仰望明月,殷勤拨弄银筝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孤”字。“空房”二字,则愈发加深了这种孤独寂寞感。一月,一露,一人,一琴,一空房,虽未言“孤”,而“孤”自现,未言“愁”,而愁绪满满。

    盛唐诗人王维的《秋夜曲》,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尤甚。虽有虚实相生、动静相应、声色交融、时空交错等艺术表现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感受人世间的一颗敏锐慈悲的心。

    只有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桂魄初生,秋露渐微,季节与时光在身边的不停流淌流转,悄然流转。

    [阅读全文]...

2022-05-09 15:57:31
  • 王维 《秋夜曲》

  • 秋夜
  •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解

      1、桂魄:月的别称。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

      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赏析

      这是写宫怨的诗。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阅读全文]...

2022-03-17 05:59:45
  • 王维《秋夜曲》

  • 秋夜
  •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解

      1、桂魄:月的别称。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

      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赏析

      这是写宫怨的诗。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阅读全文]...

2022-05-10 15:05:03
  • 王维古诗《画》的诗句

  • 王维古诗《画》的诗句

      王维是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王维古诗《画》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鉴赏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然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阅读全文]...

2022-05-02 23:51:32
  • 秋夜曲的诗意

  • 秋夜,诗意
  •   《秋夜曲》

      作者:王维

      原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1、桂魄:即秋月,因传说月中有桂树而得别称。

      诗意: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

      秋露初生,穿着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了还在不知疲倦地拨弄银筝,

      原来是怕空房寂寞而不想回。

      赏析:

      此题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写初秋月夜少妇的怨情。起句写秋月从东方升起,露水虽生,却是淡薄微少,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写女主人公在气候转凉的季节还穿着轻软细薄的罗衣,没有更换秋衣;暗示了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的丈夫。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m.ju.51tietu.net)结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便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惋惜之情。

    [阅读全文]...

2021-12-07 03:28:41
  • 王维古诗《画》

  • 王维古诗《画》

      《画》一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下面是关于王维古诗《画》的内容,欢迎阅读!

      画

      作者: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春去:春天过去。

      3.惊:吃惊,害怕。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首句“远看山有色”,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第二句“*听水无声”,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在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听”、“远听”有应无关,然而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

      第三、四句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20:45:25
  • 王维的古诗大全

  • 王维的古诗大全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下面是王维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

    [阅读全文]...

2022-05-17 17:49:24
  • 王维写秋天的古诗

  • 秋天,写作
  • 王维写秋天的古诗

      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维写秋天的古诗,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吧。

      原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

      王维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大家,他的诗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相比开创了山水诗的谢灵运而言,他的诗上承陶渊明诗的古拙、典雅传统,下启宋朝杨万里等田园诗人的创作,其诗歌创造的宁静淡远、纯美的情感历来为人称道。

      《山居秋暝》很鲜明的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无愧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

      1、意境之美

      《山居秋暝》全诗由雨、秋、明月、松、清泉、石、浣女、莲、渔舟等意象组成,这些实体经王维的生花妙笔点染,都变成了富于感官性的诗的意象,处处给人一种秋高气爽,天清气朗的感觉。

      第一句“空山新雨后”,细雨洗涤大地后,万物都一片新生的气象,空山中更是一派崭新之象,空气中带着雨后的微凉,给人一种“清凉”之感。接着第二句“天气晚来秋”,过了酷暑难耐的夏季,秋天本来就给人一种爽朗的感觉,空山的傍晚更是别具一种“清爽”的氛围;第三句“明月松间照”,月光皎洁、明亮,从树影中间泻下给大地洒下一片清辉,在夜晚树影婆娑,随风轻摇,明月照亮了大地,一派“清亮”之景就浮现眼前。第四句“清泉石上流”,雨后清泉水渐长,泉水汇聚成小溪欢快的向前奔流,遇到岩石发出“清脆”的声音,读此一句,仿佛听到泉水叮咚的歌声。

      诗的首联和颔联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大自然纯美的诗境,但我们总感觉到缺少了一点生机,王维在第五句写道“竹喧归浣女”。古人以女子温柔娴静为美,窈窕淑女历来为诗人所欣赏,西施浣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传颂了*千年。王维把浣女置于寂静的群山中,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人的活气,生命的气息开始在这里流转,照亮了整个山谷。浣女“清丽”曼妙的身影也融入了读者的心中;接下来一句“莲动下渔舟”,一叶扁舟在荷塘中划过,本就具足了诗情,加上荷叶轻摇欢舞,为诗增加了灵动的色彩,“轻灵”之感油然而生;颈联两句把主体的人引入作品中空寂的环境,达到了自然美和人情美的高度结合,但这还只是作者传情达意的方式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随意”二字显出作者恬淡宁静的心意,“芳歇”意旨百花已凋、草木将落“清寂”之感涌现出来;“王孙自可留”一句,于自由自在中显露一片“清逸”之情。

      意境之美可见一斑。

      2、铺排之巧

      古人作诗,一向强调“情因景生,景以情美”的效果,因此景物的铺排、情感的表达二者的统一就成了判断诗人水*的标准之一。王维的《山居秋暝》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其铺排之巧,令人惊叹。

      作为一个有着禅心,半隐半仕的诗人,他率性自然,醉心于美景、流连于山水的感受都是为了展现他的隐逸情怀,《山居秋暝》中更是以曲折有致的场景铺排表达了这种情感。

      诗中八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幅图画:

      秋雨初晴图、明月照水图、浣衣归来图和莲动渔舟图。每一幅图都传达了特定的情感。

      第一副“秋雨初晴图”,可以看作诗人情感的萌芽之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引发人多重的情感体验,由秋之时节,可以引发人悲秋之感,“伤春悲秋”也是古代诗歌中比较普遍的情感。但是雨后初晴又会给人一种清凉、舒畅之感,作者更趋于哪一种呢?这是读者一定要猜测的,而王维要作的就是一步步凸现自己的情感,使之具体化、明朗化。

      第二幅“明月照水图”中,作者先用松的四季常青为画面增加了一种色彩,明月的皎洁又给图画增添了亮度,使画面处于明暗和谐的状态,而流水从石头上流淌所激起的声音的联想又给流于空寂的画面增加了热闹喜庆的气氛,使其不再孤单。这时,诗的情感基调逐渐远离了“悲秋”的古人传统,向后一种情感方向靠拢。

      第三幅“浣女归来图”很可能是虚景,由作者想象而生,浣女的倩影与西施浣纱的传说给全诗带来了魅力,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舒畅、清凉的感觉已经不能概括他的欣喜,向往、追求的感觉从心底涌起。

      第四幅“莲花渔舟图”中,莲花的轻柔动态与浣女轻松的脚步,柔美的身姿一致,自然让人陶醉。这种逐层深入的铺排自然地突出了最终的情感表达,即“陶醉”。“王孙自可留”不仅是情感,更是结局。隐逸的情怀获得了最后的.归属和认同。

      3、感受之妙

      王维的诗不仅以“境”见长,感受的微妙更胜一筹,《山居秋暝》中不断流转的情感更使作品美不胜收。

      试想第一句“空山新雨后”,雨后初晴,推开门走出户外,感受空气中那清亮的气息,自有一种惊奇、喜悦之情。雨后的视觉自然而然转化为嗅觉的享受,清新的空气入肺,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第二句“天气晚来秋”,人对时间的主体感受与肌肤体验、身体体验合二为一,由清新的空气想到秋的到来,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也合二为一,水乳相交融。不动声色地过渡到了“无我之境”。接下来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傍晚渐入夜晚,明月透过云围,给大地洒下一片清辉,人们眼前一亮,眼前恍惚的美景却敌不过清泉击水的感觉在读者听觉中产生的影响,这就像一部摄影机在游移拍片,镜头中晃动的树影渐渐模糊,一种宁静、闲散的情感渐起并不断上升。紧接着,下两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与刚才由视觉到听觉的情感呈现相反方向,它由竹篮之声,联想到浣女洗衣后归家,进而看到了富灵动色彩的画面,――渔舟轻摇、莲花微动,从听觉到视觉双方面再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交融的自豪感和欣慰感。随着情感的渐入高潮,这些所见、所听、所感、所想随着“芳菲已歇”的清秋之境转入了清寂,作者淡泊的情怀又从内心升起,一句“王孙自可留”既承接了宁静淡远之意,又表现了王维率性而为的真性情。

      无论从情、景、意的铺排还是从语言上看《山居秋暝》都是一颗珠圆玉润的明珠。

    [阅读全文]...

2021-12-11 04:01:47
  • 王维写景的古诗名句

  • 写景
  • 王维写景的古诗名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维写景的古诗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2、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3、独坐幽笙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5、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6、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7、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1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1、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1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13、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14、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17、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18、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19、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20、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21、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2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3、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24、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5、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

      26、观君更进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

      27、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8、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29、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30、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32、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33、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34、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3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3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37、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38、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3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4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42、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44、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45、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46、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4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鹏。

    [阅读全文]...

2022-01-29 18:07:20
  • 写中秋节的古诗王维

  • 中秋节
  • 写中秋节的古诗王维

      中秋将至,文艺人士都喜欢在中秋吟诗作对,那么王维写中秋节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王维内容,欢迎阅读!

      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东溪玩月》王维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像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注释

      ①此诗(全唐诗)重见王昌龄集。按:此诗奇字斋本、赵殿成注本俱录入外编,其馀各本未见收录,《文苑英华》作王维诗,《唐文粹》作王昌龄诗,然(王昌龄集)未载此首,究系何人所作,殊难确断。

      ②分空:半空。

      ③流阴:指阴气。攒:聚集。

      ④虚:天空。

      《赋得秋日悬清光》王维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注释

      ①此诗仅载于赵殿成注本外编及《全唐诗》,赵殿成曰:“《诗隽类函》、《唐诗类苑》俱作王维诗,《唐诗品汇》作无名氏诗。”秋日悬清光:江淹《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②圆光:指日光。

      ③闲:静。

      ④江甸:犹江湖。甸,通淀。

      ⑤阴:指阴气。殊:绝,离。

      ⑥危楼:高楼。

      ⑦“宋玉”句:《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凄凉)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廓落(孤独)兮羁旅而无友生(知心朋友)。”

      ⑧“张衡”句:文选张衡《四愁诗》序曰:“(衡)出为河间相……旧寸天下浙獘,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诗中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等句。

      ⑨馀辉:喻天子的恩泽。

      ⑩云路:喻仕宦显达。悠悠:形容遥远。

      翻译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清如玉壶冰》王维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注释

      ①开元七年(719)作于长安。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试题,语本鲍照《代白头吟》:“直如青丝绳,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唐时士人赴进士试,须先向府州求举,经府州考试合格,方得参加尚书省吏部(后改礼部)的考试。

      ②以上二句:全诗校云:“一作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渚。”

      ③销丹日:指冰在赤日下融化。

      ④绮疏:窗户上雕刻的`花纹,也指刻有花纹的窗户。

      ⑤言:料,知。砌:台阶的边沿。

      ⑥夫君:以称友朋。

      ⑦以上二句:全诗校云:“一作若向贪夫比,贞心定不如。”

      翻译

      玉壶有什么作用,偏许素冰放在里边。

    [阅读全文]...

2022-02-15 04:44:18
当前热门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句子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语录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说说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名言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诗词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祝福
秋夜曲王维古诗的背景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