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关于学*古诗咏鹅的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学*古诗咏鹅的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学*古诗咏鹅的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学*古诗咏鹅的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282) 说说(78) 名言(915) 诗词(1k+) 祝福(15) 心语(682)

  • 小班咏鹅古诗教案

  • 小班咏鹅古诗教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咏鹅古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4、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鹅鹅鹅)

      2、小白鹅一边在欢迎我们,一边还在跳舞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跳舞的?

      (三)再次结合多媒体,通过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1、它们是怎么在跳舞的呀? 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伸着脖子,头还抬的高高的一边跳舞一边还唱着歌呢:曲项向天歌)集体模仿动作。

      2、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还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绿水)集体模仿动作。

      3、它们的小脚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的,我们来学学看,(红掌拨清波)集体模仿动作。

      (四)和着音乐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边唱边跳,好不好。(轻音乐)

      2、这次我们大声的唱给小白鹅听。(轻音乐)

      3、小白鹅,它送来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带呢,不过它唱歌的速度有点快,我们跟着小白鹅一起唱,好吗?(跟念)

      4、这一次,小白鹅想请你们能找个朋友表演给它看,你们愿不愿意呀?(快)两只两只小鹅手牵手到草地上去玩。

      活动反思: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学*有节拍地诵读古诗,感悟古诗的优美韵律。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图片"咏鹅"。

      3、用绿色纸围成一个小"池塘"。

      4、动画幻灯片"咏鹅"。

      活动过程

      1、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鹅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幼儿找位子坐下)你们看这里也有小白鹅,(出示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2、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教师:小朋友讲的真好,你们喜欢鹅吗?在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个小朋友叫骆宾王,他也很喜欢鹅,在他7岁的时候,他就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幼儿初步欣赏古诗。

      幼儿随动画一起念古诗。

      3、感悟古诗韵律。

      4、和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古诗。

    [阅读全文]...

2022-02-02 12:04:20
  • 古诗教学教案

  • 教学
  • 古诗教学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教学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

      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

      学*《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

      (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古诗《春晓》

      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⑴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⑵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⑶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2、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⑵ 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 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③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④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⑶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⑷ 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3、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⑴ 感悟韵律:

      ① 齐读古诗。

      ② 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③ 自由练*朗读:

      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⑵ 感悟节奏:

      ① 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② 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③ 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⑶ 想象意境:

      ① 课件或挂图:

    [阅读全文]...

2022-01-13 07:23:47
  • 关于古诗《咏鹅》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 语言
  • 关于古诗《咏鹅》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古诗《咏鹅》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浓浓诗意。

      2、用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体验文学、动作、色彩等艺术美带来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已会念古诗《咏鹅》,初步了解作品大意。

      2、人手一盒彩笔,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1、在《杨柳青》乐曲声中进教室。

      2、复*歌曲《小蝌蚪》。

      (1) 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两拍子节奏。

      (2) 进行歌表演。

      3、欣赏歌曲《咏鹅》。

      (1) 集体念古诗《泳鹅》。

      (2) 倾听欣赏歌曲。

      (3) 讨论歌曲特点:歌曲中有的地方很连贯,有的地方很断顿,就像看到:鹅伸着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样。雪白的身体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里划着,泛起阵阵波浪。

      (4) 重复倾听。进一步感受其优美旋律。

      (5) 边听歌曲,边做即兴动作。

      在歌曲录音的反复播放中,幼儿即兴画出歌曲的内容,并在画完后,边看自己的作品边跟随歌曲轻声哼唱,表达活动带来的愉悦。

      在活动的开始我放《咏鹅》的歌曲视频,让幼儿观察、欣赏的.方式,感知画面的内容,并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提问,让幼儿对古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动的 最后环节,可以让幼儿欣赏歌曲《咏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学会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歌曲的欣赏和演唱。这首《咏鹅》生动的描绘了鹅在水中的美丽姿态,在本次歌曲演唱中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从而理解曲调,教连贯的进行演唱。这种曲调的歌曲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欣赏完一遍歌曲后,许多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觉得这首歌曲十分好听、很优美、很特别。但我考虑到让孩子进行演唱还是有一定困难,于是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我请幼儿创编简单的动作,然后根据他们创编的动作进行韵律的编排,让动作与歌词旋律相匹配。

    [阅读全文]...

2021-12-18 01:07:49
  • 咏鹅古诗

  • 写作
  • 咏鹅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鹅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原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骆宾王的诗:

      1、《过张*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17:38
  • 咏鹅古诗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阅读全文]...

2022-04-19 13:03:37
  • 《英英学古诗》教案7篇

  • 《英英学古诗》教案7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看拼音写汉字

      gu shi zhao liang yi si shou xian an jing ye wan jiao shu

      二、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1)首 手 一( )古诗 一( )好字

      (2)望 往 ( )上看 一( )无边

      (3)思 丝 雨( ) 意( )

      三、请你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填空。

      静夜思

      ,疑 霜。

      , 。

      1.”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3。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阅读全文]...

2022-05-09 22:27:15
  • 古诗《绝句》的教案

  • 古诗《绝句》的教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绝句》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通诗句

      1?大家还记得《春晓》吗?

      2?其实,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其中的两首。

      3?请大家自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4?抽生读,在评价中点拨字音。

      二、学*《绝句》

      1?结合注释,说说“迟日”的意思。

      2?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讨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

      3?,理解“融”、“暖”的意思。

      4?小组讨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意思。

      5?抽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余学生补充。

      6?有感情地诵读《绝句》,注意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联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该怎样读。教师范读。

      (3)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

      (4)试着背诵。

      三、学*《春日》

      1?学生按学*《绝句》的方法自学《春日》。

      2?教师点拨“胜日”、“寻芳”、“泗水”、“等闲”、“东风面”等词语的意思。

      3?分组汇报学*情况。

      4?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能背诵该首古诗的学生给同学示范背诵,其余的学生尝试背诵。

      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搜集了有关春天的哪些诗句?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了解祖国山河的壮 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9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境,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我们以前曾学过杜甫的诗,你们给大家背一首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他的诗。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

      1.师范读古诗,听字音,听语调和停顿。

      2.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诗,听听谁读得好。

      4.再读。

    [阅读全文]...

2022-04-11 04:57:56
  • 古诗《春晓》教案

  • 古诗《春晓》教案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春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阅读全文]...

2022-01-16 23:06:33
  • 古诗梅花教案

  • 梅花
  •   《梅花》是北宋诗人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坚毅的精神令人赞叹。在设计教案时应该表明这个中心。

      【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花草树木枝叶枯萎凋谢的季节,而“梅花”却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生长特别旺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着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为了培养孩子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设计了古诗《梅花》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二、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三、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 复*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

      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 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一) 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二) 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

      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电影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 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

      (一) 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

      (二) 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

      “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

      “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

      “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3-19 03:59:14
  •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祖

      国语言文字的美。

      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对理解和

      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今

      天,我们再学*三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

      1.读课文。

      2.学*生字。

      亭:上下结构,把“亮”字下面的“几”换成“丁”,就是“亭”。

      3.理解古诗。

      (1)“敬亭山”在哪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独自坐在敬亭山,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

      (2)读第一句诗,说说“众鸟”“孤云”“闲”的意思?(成群的鸟儿;仅有的一片云;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

      (3)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空中成群的鸟儿高飞远去了,无影无踪;长空中仅有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去了。)

      (4)读第二句诗,说说“两不厌”的意思?(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把山人格化了。厌:满足。)

      (5)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只有敬亭山没有走开,我和它互相看望不觉得厌烦。)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和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巩固练*。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敬亭山”“闲”“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3.默写课文。注意标点,不写错别字。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首古诗。

      1.教师范读课文。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二、学*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泊”的读音是bó,“德”的读音是dé,两字的读音要注意区分,尤其声母b、d,不要混淆。

      “移”的读音是yí,是整体认读音节。

      “愁”的读音是chóu,声母是ch,不是c。

      2.记忆字形。

      (1)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

      移:左边禾木旁,右边是“多”,合在一起是“移”。

      泊:左边三点水,右边是“白”,合在一起是“泊”。

      愁:上边是“秋”,下边是“心”,合在一起是“愁”。

      旷:左边日字旁,右边是“广”,合在一起是“旷”。

      (2)分析字形。

      德:左边双人旁,右边从上往下的顺序是“十四—心”,合在一起是“德”:注意不要丢掉心字上面的一横。

      3.理解词意。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省)的一段江水。

      泊:停船靠岸。

      烟渚:烟雾笼罩的水边沙洲。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阅读全文]...

2022-07-16 23:01:40
当前热门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句子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语录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说说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名言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诗词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祝福
学*古诗咏鹅的教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