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干菊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干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干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干菊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菊花的古诗(精选20首)
重阳节自古又被称为菊花节,赏菊可谓是重阳节里必不可少的一件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菊花的.古诗(精选20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菊梦》
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5、《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6、《菊花》
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7、《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8、《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9、《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10、《重阳*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1、《咏菊》
丘浚
关于菊花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8、菊花
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9、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0、《咏菊》
清·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1、《赵昌寒菊》
宋·苏轼
关于菊花的古诗
现在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菊花的古诗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唐·李商隐《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元稹《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菊的介绍
菊为多年生 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 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电影。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菊为多年生宿根 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的原祖。或认为 野菊是菊的原始祖先,或认为 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 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品种。
可以肯定,菊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是6倍体,2n=54。菊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 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有哪些呢?美丽的菊花,芳香的菊花,雅致的菊花,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陪伴我们度过了萧条的秋天,是秋天一道美丽的景色。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篇一: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2、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5、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6、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2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2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9、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3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篇二: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菊花的诗句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有关菊花的诗句、古诗篇1:
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
秋菊诗 (*)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
《菊》【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忆菊【清】曹雪芹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清】曹雪芹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有关菊花的诗句、古诗篇2:
种菊【清】曹雪芹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清】曹雪芹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清】曹雪芹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九月,秋风起!有些菊花已经开始盛开,那一簇簇红的、黄的、紫色的菊花,昂首怒放。菊花向来以他的高风亮节、坚贞挺拔为文人骚客所喜爱。
不恨开时晚 自知能傲霜,古诗词里的菊花,唯美了整个秋天!
忆福州旧居菊花
宋-吕本中
问讯阶前菊,如今属阿谁。
祗应风露底,犹记摘残枝。
和菊花
宋-朱复之
纷纷桃李春,过眼成枯萎。
晚荣方耐久,造物岂吾欺。
菊花
宋-王十朋
不恨开时晚,自知能傲霜。
慎毋同琐细,采撷上君堂。
对菊花
宋-张耒
官闲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
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菊花
宋-项安世
暖风和日花时,不共人争丑夷。
自爱霜深月冷,累累金粟生肌。
菊花
宋-赵汝绩
汛扫官厅顿菊栽,老兵怕碍客车来。
费人早晚勤浇灌,何以篱边自在开。
涧傍菊花
宋-高翥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从教衰谢随秋草,到了能全晚节香。
菊花洲
宋-刘珵
金蕊含香冒雨开,清无俗格绝尘埃。
休嗟不及东篱下,也有幽人载酒来。
吴中菊花盛开
宋-宋无名
菊花三百六十种,处处名园花不同。
安得化身千百亿,一花著取一吟翁。
菊花
宋-黄裳
红尘事事有兴废,黄菊年年无古今。
意静气清时候好,醉归明日更相寻。
菊花
清-黄毓祺
岁晚怜君不我遐,门前老树正槎枒。
小山空自歌招隐,夜静人閒落桂花。
菊花
清-彭孙贻
迟暮黄花点素秋,芳馨秀色净堪收。
就荒曾入陶公径,欲采深知楚客愁。
胜友独寻偏冒雨,佳人相忆自中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前几天写了关于枸杞的文章,写到了降火明目的作用,若说是明目,菊花可是老大哥了,以前甜豆粥眼睛有点难受的时候,就泡一杯菊花茶来喝,看着*的瓣子在开水中慢慢旋转、舒展,一片一片地伸开了原本蜷缩在一起的花瓣,仿佛一个做了美梦的少年一样恣意,看了就心生欢喜。
以前甜豆粥在家里,因为地方比较贫瘠,所以没有很多的花花草草,我们那个地方能种得出来的,都是生命力及其顽强的生物,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制各种各样的假花,有时候看起来也就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直到现在,甜豆粥看见花,还是会*惯性地用手摸摸叶子,才能断定是真是假。
虽然自然条件不够好,但是并不能妨碍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院子,连个篱笆桩都没有,以前的人家门外总是要种点花的,甜豆粥见得最多的就是波斯菊和金盏菊,由此可见菊花真的是生命力足够顽强的,今天甜豆粥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菊花的诗歌,一起了解君子之风。
菊花在我国的培养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达官贵人与文人墨客们都争相追逐的美丽,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花的种类是很多,管瓣的、卷瓣的、长瓣的,单层的,多层的,各种各样,好多菊花名字也好听。什么“麒麟角”“狮子头”“懒梳妆”“红绣球”之类的名目,听了就能大致想象出来这朵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想必很多追剧少女看到菊花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甄嬛传》中的沈眉庄,眉庄喜欢菊花,爱它的孤傲,爱它的节气,沈眉庄说菊花的时候引用的那首诗就是出自郑思肖的这首诗,郑思肖是宋末的画家与诗人,宋亡国以后取名“思肖”,因为肖是宋朝王室“赵”字的一半,表示自己不忘故国 。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不向北风低头来象征诗人自己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这首诗妙就妙在看起来句句都在写菊花,并没有脱离菊花本性,但是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这首诗是写给菊花的,也是写给诗人自己的,菊花独独在秋天盛开,等到其他的花都败了以后菊花才开花,从不与百花为丛。即便是开花也不会拥挤地开在一起,都是彼此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菊花的意趣并未衰穷。花开之后菊花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都是在歌颂菊花的气节,都是一个朝代末尾的诗人,可是黄巢的这首诗可以明确地看出和郑思肖的诗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黄巢是唐末起义军的领袖,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极大地打击了李唐王朝的士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在这首诗中,黄巢也是以菊花自比,虽是在落第之后写的,可是丝毫不影响诗人的豪迈气概,因为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所以重阳节古来就有赏菊的风俗,慢慢的这一天就在无形中成了菊花节。
这首菊花诗,写的并不是*时的菊花,而是菊花节上赏的菊花,第一句就写等到菊花节来的那一天,这句中将菊花节写成了九月八而非九月九,是为了与后面的杀、甲两个字形成押韵,诗人还是非常考究的,这一天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自然是会到来的,那么到来以后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般人的想法自然是花开之后一片*和,众人一起饮酒赏花作诗,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但是在诗人的眼里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景象,而是“我花”开了以后,其他花都已经谢了,此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舞台了,诗人将菊花称为“我花”,那“百花”就应该是现在正在当权的统治者们,自己登场的时候,天下不再是他们的舞台,这一句不落俗套,一下子就将未来的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勾勒出来了。
下一句顺承着“我花开”就顺利地写了下来,也确实写到了满院香气,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电影的菊花像什么呢?就像是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这个季节,是菊花的天下,未来也会是属于那些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的天下。
有评论说:“这首诗中对于菊花的描写表现出的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甜豆粥对于这个评价实在是不能更认同了,正是此时他的这种雄心壮志与豪气冲天,在逆境中的这种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将来的那个雄韬伟略的战士与将军。
之前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他这样写波斯菊:“波斯菊昆明是很常见的,每到夏秋之际,总是开出很多浅紫色的花。波斯菊花瓣单薄,叶细碎如小茴香,茎细长,微风吹拂,姗姗可爱。我原以为这种花只宜在土肥雨足的昆明生长,没想到它在这少雨多风的绝塞孤城也活下来了。当然,花小了,更单薄了,叶子稀疏了,它,伶仃萧瑟了。虽则是伶仃萧瑟,它还是竭力地放出浅紫浅紫的花来,为这座绝塞孤城增加了一分颜色、一点生气。谢谢你,波斯菊。”
甜豆粥也想谢谢它了,谢谢它装点了不知道多少人年少时候的梦。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匆匆,中秋已过。
凄凄,繁华飘零。
满园枯枝败叶,可堪寂寞。
好凭风花雪月,对酒当歌。
惜惜,明轮残缺。
幸幸,小菊丰硕。
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寻遍千古名花诗词,独缺菊花这一朵。“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岂奈何。“菊花,以其”傲寒“的独特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大道有春夏秋冬,人间有冷暖炎凉。冷不怕,热不怕,最难受的是冷热交替之际。从一种状态转入相反的另一种状态,其间的变化要比状态本身更加难受,这时的体验也更加深刻。古代学者寄情于物,此间能寻觅的寄托很少,菊花恰是其中最合适的。恰逢中秋时节,赏菊之刻,集十首菊花诗词,共赏人间美色,品味世道冷热。
1.饮酒(其五)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中国自古有之,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菊花成为花中四君子,自陶渊明始。晋代虽然时间不长,离乱众多,但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一批清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度相似之处。由于陶渊明的带动,菊花成为士大夫争先种植观赏的花卉。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自然为伍,与时间为伴,田园生活多么的惬意悠闲,无拘无束。从此以后,篱笆,菊花和酒,就成为了隐士的标配。
2.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田园派著名诗人。也许是性格使然,虽然名声在外,却始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机缘巧合,得见唐玄宗,却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与仕途无缘。于是乎,他便开启了一条陶谢之路,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鹿门山隐居时,恰逢重阳。邻居老田热情邀请孟浩然做客,拿出上好的黍米烧鸡,聊着百姓的家长里短。这首诗,徐徐铺展,娓娓道来,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不加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还来就菊花“,看似田家的”欢迎再来“,实则透露着笔者的欣喜和满足。
3.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作于807年。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然而好景不长,触怒*被贬。适遇母亲去世,丁忧家中。房舍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似陶园。绕篱赏菊,不觉日西。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阳光总在风雨后,自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灿烂一生。
4.醉花阴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唐朝著名的女才子。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去外地。适逢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时都是“读书消得泼茶香“,没事儿就比一比。因此,赵明诚也和着做了几首,把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朋友评判。结果,他写的词,朋友一首没看上,只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此事堪称一段佳话。黄花即是菊花,古代菊花多为*。李清照通过菊花,把隐士之寂寞,转化成了相思之寂寞,成为了一种”香愁“。而以黄花代愁,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下面这首《声声慢》,便以菊花表达了”国愁“,也是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品。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第一 菊梦
日暖西厢开睡眼烟斜木椅动淸思开门散碎金英落抱臂凄凉脚步迟似我年华藏玉枕无情岁月裂磐石如今不语何时语最是菊花旧相知
第二 残菊
南窗一捧离人泪撒在鹰扬壮士心抱此情怀归故里携同五味隐士林闲来访遍菊花圃好事常开月下门我看菊花菊看我同为天下落魄人
第三 菊影
斑驳小路玲珑月寂寞金秋落叶风后土重生西子魄人间又现洛神踪江中曲调还识否案上金枝有异同似有人言疑是我清清冷冷入花丛
第四 问菊
为爱苍苍苍劲冷推开树下紫荆门谁曾相伴花枝影我是前生旧主人解语因何无一语居贫自此愈清贫青车白马登堂后又与欢忧卜作邻
第五 画菊
冷叶金枝挥铁腕龙筋鹤骨类斯文斑剥色彩夕阳血磊落风姿墨客林往日终南山下士他年帝国梦中云悄悄睇视悄悄笑笑我出尘入世人
第六 咏菊
本性逍遥留意冷出身草莽爱惜诗*明客路青山瘦夜半茅茨皓月枝卧数飘零疑燕脚留心岁月慕人痴花能类我诗无类默默无言两不知
关干菊花的古诗
菊花关于菊花古诗的图片
关于菊花的古诗
有关的菊花古诗
与菊花有关的诗古诗
菊花的古诗菊花的古诗
写与菊花有关的古诗
和菊花有关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拼音版
古诗有关菊花的诗
菊花相关的古诗
关于采菊花的古诗
喝菊花有关的古诗
hlmz关于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都
有关改菊花的古诗
描写菊花菊花的古诗
有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有关的古诗
关菊花的诗句
关于菊花的古诗加图
与菊花有关的古诗的配图
关于菊花的五首古诗
关于菊花很多的古诗
五首关于菊花的古诗
含有菊花有关的古诗
有关菊花的古诗大全
关于菊花的古诗3句
跟菊花相关的古诗
关于梅花菊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