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播放望洞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请播放望洞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请播放望洞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请播放望洞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望洞庭古诗——刘禹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洞庭古诗——刘禹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拓展:刘禹锡的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那么,此诗“可传颂处”何在?当代诸家几乎把目光都集中在秋月下的湖光美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唐诗选注》,于此诗的“说明”一栏中说:“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学锴先生品赏此诗云:“在明月的映照下,浩瀚的湖面与澄清的天宇连成一片,呈现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浩茫、静谧而和谐的景象,也秀出诗人目接此景时内心的安恬愉悦。”(《唐诗选注评览鉴》)。周笃文先生说:“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在皓月银辉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不难看出,认为《望洞庭》描写的是月下湖光景物,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夜景,如瞿蜕园先生说,此诗“必至其地者尤知其赋物之工也”(《刘禹锡集笺证》)。
其实,若“至其地”,临其景,反而会感到这种描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第一,“望”是远视之义,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月夜并非远望观景之佳时,因其看远所得只能是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缘何诗题要名《望洞庭》?诗中也特意提到“遥望”,亦可证明诗人作诗之时的远视视角。并不是说夜不能望,而是说夜望之景与白天不同,故古诗词描写夜望时,其诗题则要加“夜”字以明之,如江总有《三善殿夜望山灯》,李端有《早春夜望》,陆游有《江楼夜望》等,皆是证明。第二,“潭面无风镜未磨”,显然写的是洞庭湖面的整体形象,但在月下所能看清的只能是局部,即如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所云“镜面横开十余丈”,缘何能看到广阔的湖面像镜子一样*静而透亮?第三,月下不观色,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缘何能看到山水的青翠之色?第四,湖水在日光的强照射下才有可能反射出大面积的白光,月下的湖水只能是“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月光浸水水浸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缘何能看到如同“白银盘”一般的色泽?且“白银盘”更像是完整的湖面形状,再次与月下的局部视角产生矛盾。显然这都是违背常理的。诗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历来被赞誉设譬精警,显然是建立在现实视觉基础之上的,而还原诗中场景,不但看不出其精警之处,反而疑点重重。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考《望洞庭》一诗的版本,大约有三个系统。一是别集、总集和各种选本系统,二是诗话系统,三是类书系统。在前两个系统中,诗的首句都作“洞庭秋月两相和”。类书系统如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四、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四、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五、清《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十四等,引此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就一般规律而言,类书重在分类抄写,对原文不作修改。而集部之书,由其文学性质所规定的价值取向,编撰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文字进行改动,以符合其审美追求。因此关于此诗的第三句,在集部中就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笔者认为,类书中的“湖光秋色”比“湖光秋月”应更接*于原作,它所依据的应该是未改动前的本子。若据此改“秋月”为“秋色”,则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翠色、白银盘、青螺皆为“秋色”的呈现,也皆是白天的景观。“洞庭秋色”本是历代文人所关注的美景,《楚辞·九歌·湘夫人》篇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清张英《廷瓒承命致祭衡岳》“木落洞庭秋色好”等,皆可以证明。因此刘禹锡秋日经其地赋其景特意强调“秋色”之美,也在常理之中。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望洞庭》赏析与新唱
文丨谢琰 曲丨贾建军 演唱丨郑怡靖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有一个字有不同版本。“遥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写作“遥望洞庭山水色”,两个字都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并不影响我们读这首诗。
诗题叫《望洞庭》,你得推测刘禹锡站在哪望?他一定是在湖面以外,在湖岸上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远眺洞庭湖。他望见了什么呢?“湖光秋月两相和”。上有秋月,下有湖光,月色清白,湖光澄澈,二者和谐一体。“和”,既是整首诗写景的起点,也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刘禹锡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呢?是经历过多年的贬谪生活之后。“贬谪”就是贬官、降级,而且被贬的人通常要去比较边远的地区。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一起被贬谪的,他们这时终于要往内地回归了。碰见之后,刘禹锡写诗感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朝廷抛弃我都二十三年了,把我扔在巴山蜀水那几个西南的城市里不让我回来。西南一带都是山区,在唐朝时属于穷乡僻壤,的确是“凄凉地”。经历这么一番贬谪之后,现在他要去哪呢?去和州当刺史,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时候刘禹锡心情是好转的,因为终于开始往内地迁移了,是很愉悦的。因此,《望洞庭》上来就写“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示心情和悦,月光宁静。在月光照耀下,我来“望洞庭”。
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站在高地俯视深邃的湖水,湖上没有风,好比是一面没有磨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妥帖。我们想,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湖面像面镜子?是不是都是白天?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洞庭湖,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白天的时候,视野能看得很远,湖面会反光,像一面大镜子。但是月光不会反光那么严重,光线会很模糊。古人的铜镜,得磨光、磨*之后才能把人影照清晰,要是不磨镜子,就像哈哈镜似的,就恍惚、迷离了。这首诗写“镜未磨”,非常准确地形容出无风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那种恍惚迷离的美。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一个比喻。
“潭面无风”的景色,应该是比较*的地方。接下来诗人“抬望眼”,向着更远处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看洞庭山水的翠色。翠色像什么呢?“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二个比喻,写的是整体观感:在白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就像白色的银盘,银盘里放着青螺,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又叫洞庭山。诗人将君山比作“青螺”,那么什么是“青螺”?学者有不同解释。
有人说这是画眉用的颜料青黛,但颜料放到白银盘里,是什么意思?讲不通。
第二种解释,说青螺是发髻,倒是有理由的。另外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里,也是先写湖面再写君山,然后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思是,洞庭湖仿佛是女神的镜子,女神对着湖面梳洗打扮,她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而君山就如同她的发髻。古人拿“螺髻”去比喻山,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说我远远看那些小山,它们好像都怀着愁、抱着恨;然后看山的形状,像是插着玉簪的螺髻一样。总之,古人经常用发髻比喻山,这倒是一个能讲通的比喻。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发髻怎么会放到银盘里去呢?二者还是不匹配。
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青螺”还是理解成一个青色的田螺就好。月光再皎洁,毕竟是月光,哪能看那么清楚?肯定看不出是一位仙女在照镜子。一个青色的田螺放到银盘里,这个画面很合理,很生活化,又有新意,不至于总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美女。
这首诗*十分喜欢。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到了岳阳楼以后,也去望洞庭、望君山,但他是在雨中望的。他写了一首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与刘禹锡这首诗有一定关系。他写“满川风雨独凭栏”,不是在晴朗的白天,也不是在明月澄照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白天,独自靠着岳阳楼的栏杆眺望君山。君山像什么呢?“绾结湘娥十二鬟”,像湘娥的头发一般,也是把它比作女神的发髻。因为此时风雨如晦,视野模糊,再加上雨的渲染,远处雾气缭绕,迷离不清,仿佛那里真有一个女神在梳理发髻。所以,黄庭坚的比喻符合“雨中登岳阳楼”的情境。
接下来,黄庭坚想到了刘禹锡的这首诗。他说“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说可惜自己没有刘禹锡那么幸运,能够在皎洁的月色中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银山堆”,就是“白银盘”;“青山”,就是“一青螺”。黄庭坚化用、改写了刘禹锡那首诗的意境。
由此可知,诗人写风景都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特征。在晴朗的月夜看洞庭,很清晰,就说仿佛是一个青螺;雨天的时候很模糊,风雨一吹,君山的形状也模糊、游移起来,于是就感觉真的像发髻一样。晴天看像田螺,雨天看像发髻,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比喻,也各有各的妙处。
向上滑动 查看往期推荐
杜甫《绝句》赏析与新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与新唱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读与新唱
远游歌谣:《寄李儋元锡》鉴赏与新唱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新唱
春天的叹息 ——孟浩然《春晓》鉴赏与新唱
让李白放声歌唱 ——《望庐山瀑布》鉴赏与新唱
唐诗遇见阿卡贝拉:《暮江吟》新唱
孤芳自赏最心痛 ——陆游《卜算子·咏梅》鉴赏与新唱
五味杂陈的边塞战歌 ——王翰《凉州词》鉴赏与新唱
重阳节,一曲民谣送亲人
壮阔的秋思,衰飒的城市 ——《忆秦娥》鉴赏与新唱
母爱如歌:《游子吟》新唱
清如玉壶冰:《芙蓉楼送辛渐》新唱
王的盛宴——《鹿鸣》新唱
母亲节:唱一曲《诗经》给她听
宰相心,民谣情:讲唱《泊船瓜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②,涵虚混太清③。
气蒸④云梦泽⑤,波撼⑥岳阳⑦城。
欲济⑧无舟楫⑨,端居⑩耻圣明(11)。
坐观垂钓者(12),徒有羡鱼情(13)。
【注释】
①张丞相:丞相张九龄。诗人写这首诗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②湖水*:湖水上了岸,与岸齐*。③涵:包含,包容。混:指水天相连,浑然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④气蒸:水气弥漫。⑤云梦泽:泛指江汉*原及其周边的地区。⑥撼:摇动。⑦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⑧济:渡过。⑨无舟楫:暗喻想出任却无人引荐。⑩端居:*居,指闲居。(11)耻圣明:耻:感到不光彩或羞愧。圣明:这里指君王的智慧英明。这一句表面是称颂当朝君主的圣明,实则是想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并非本愿,向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12)垂钓者:暗喻当朝执政的人,即指张九龄。(13)羡鱼情:比喻从政的心愿。《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结网。”这里化用其意,说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言外之意是希望对方竭力引荐,免得使自己的愿望落空。
【今译】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与四岸齐*,
无涯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
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渡水,却没有舟帆载乘,
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
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赏析1】
本诗表面上像临兴观湖,描绘洞庭雄壮、开阔气象,实为托兴 观湖的干谒诗,表露了诗人希求名人引荐入仕而又难成的无可奈 何的心境。诗于张九龄任相期间(开元二十二年至开元二十四年) 所作。一说作于诗人入荆州府长史张九龄幕府充当短期幕僚期 间。唐代以词章取士,干谒诗应时而生。凡作干谒诗,本是俯身求 人,但第一等的却不会显出乞相,不见谄媚。本诗不但未露干谒痕 迹,而且托意于诗,寄情于景,气魄宏大,故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同 为传世高唱。
诗前半写景,尽绘洞庭湖壮丽之色;后半笔锋一宕,借景道情, 透出作者愿意出仕急待对方举荐的心理;结尾二句更是曲折的点 睛之笔。诗先写洞庭湖浩淼的壮观景象。洞庭湖水暴满,与岸相 *。时值八月金秋,本应秋高气爽,而此时的洞庭湖却水天共色, 雾气笼罩,混沌难辨,似天、似水、似云、似气,展现在眼前的只有茫 茫无垠的宇宙。洞庭湖如此辽阔,洞庭水如此浩瀚,竟然与宇宙吻 合得天衣无缝。湖之大,水之淼,自有盖天动地之力。蒸气中的洞 庭湖犹如纱帐中酣睡的女神,令人在迷茫、陶醉中享受着朦胧美。 这是从静态写洞庭湖之静态美。接着又写它波涛汹涌、以致能振 撼岳阳楼的动态美,一静一动,相辅相成,活显了洞庭湖的`神彩与 伟力。难怪后人将这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佳句与杜甫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一同 视为高唱,所以方回说“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这前 半写得好,自不待言,但不是诗人作诗的本意。在后半里,诗人寓 本意于眼前的壮景之中,使之巧妙地脱颖而出。欲引渡而“无舟 楫”,语属双关。诗人真的要渡湖吗?“端居耻圣明”一句道出了真 情。原来,诗人“欲济”者非水也,而是仕途。真正需要的不是“舟 楫”而是希望有知己者推举。生逢开元盛世,遇有贤君明主,憧憬 着入仕前景的诗人早有“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书怀贻京邑 故人》)之志,跃跃欲试之心,可惜已过不惑之年尚未如愿。此时诗 人多么希望伯乐再世,认下他这“千里马”啊! 这种按捺不住的心 情在结句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 巧妙地把《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句的古意引为己用。一 个“徒”字,把诗人心里的委屈、幽怨、愤懑,直至无可奈何的嗟叹, 渲染得淋漓尽致。到此,诗人作诗的的本意才见端倪。这本意,在 诗中说得那么委婉、含蓄,妙到由水及鱼,由鱼达情,泯灭了乞求的 寒酸相。闻一多说:“‘羡鱼’毕竟是人情所难免的,能始终仅仅‘临 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闻一 多全集》,第三卷34页)闻先生所说的正是孟浩然。孟氏有过“羡 鱼”之情,有时不能说不很强烈,但并未“退而结网”,却以布衣 而终。
本诗具有“雄浑”之风,阳刚之美,是古人审美意识之一,“笼天 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就本篇而言,真不知 “胸中吞几多云梦也”(宋蔡修评杜诗“吴楚”二句语)。雄阔之景, 沉郁之情,求仕之忧,无奈之慨如此和谐地融合在这短短的四十个 字里。
【赏析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无名氏”语)。诗题一作 《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湖,与天相接的景象。“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云梦泽是古代巨泽,位于今湖北*江南北,原为二泽,江北称云,江南称梦,后大部淤成陆地,遂并称云梦泽。此处用 “云梦泽”指代湖北省东南部及湖南省北部的广大低洼地区。上句用一“蒸”字, 写出水气弥漫之广与积蓄之丰; 下句用一“撼”字, 写出波涛喧声之大与威势之强。这两句诗阔大雄浑,气象壮观, 是咏洞庭湖的名句,正如《西清诗话》所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 一语气象。”后来杜甫亦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两句咏洞庭湖的名句,堪与孟诗媲美,同为千古绝唱, 致使方回叹道, 洞庭湖与岳阳楼之壮观, “孟杜二诗尽之矣”, “后人自不敢复题” ( 《瀛奎律髓》卷一)。在两句孟诗中, 尤以 “波撼岳阳城” 一句最为声势动人。宋人范志明 《岳阳风土记》 云: “孟浩然《洞庭湖》诗有 ‘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 昼夜不息。”孟诗此句,既有夸张,亦有写实, 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动人心魄的气势。
前四句既描绘了湖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用以象征太*富强、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
颈联两句表达诗人出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上句说自己想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 但苦于没有船和桨, 实际暗喻着诗人想从政做官, 但可惜无人引荐的慨叹。张衡《应闲》云: “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此为 “欲济无舟楫”所本。诗中之 “济”字, 语意双关,兼含 “济水”与 “济世”之意。“舟楫”既指渡水器具, 亦指引荐之人。下句说自己虽然身处明君治下的盛明之世, 但却*居闲处, 无所事事, 实在感到惭愧, 有负 “圣明”之世,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甘长期隐居, 而欲出仕求官, 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端居” 即*居、闲居, 此处指隐居。
尾联两句请求张九龄予以推荐援引。诗人说他坐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只能徒然羡慕别人钓到的大鱼罢了。“垂钓者”既实指洞庭湖边的钓鱼人, 亦喻指执掌朝政的丞相张九龄。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 张丞相主持政事,诗人是很钦佩羡慕的,很愿追随在丞相左右,为朝庭做些事情;但自己现在仍是在野之身, 尚无一官半职, 虽然空有出仕从政的愿望, 但却无法实现, 因而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推荐援引。《淮南子·说林训》 云:“临河而羡鱼, 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古语, 既与有关洞庭湖的描写相贴合,但又翻出干谒求荐的新意:“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 此诗收句亦然, 而词意则超绝矣。” (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卷四)。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新颖。前四句虽系写景, 但景中含情,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巧妙地歌颂了开元盛世。后四句虽系抒情,但婉而不露, 写得萦纤曲折, 含蓄蕴藉。诗人虽然希望张九龄引荐, 但又不失身份,写得词语得体,不卑不亢,毫无寒乞相。纪昀评此诗曰: “此襄阳求荐之作……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 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据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纪氏此评, 可谓一语破的。
孟浩然之诗, 总体上虽以孤寂悠闲、冲淡清远著称,但有些诗却 “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 《唐音癸》卷五引 《吟谱》语)。这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是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清人潘德舆说,孟浩然有些诗 “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养一斋诗话》),壮逸浑健之诗在孟集中虽然不多,并不代表孟诗的主要风格,但它毕竟是孟诗的一个重要方面。
【赏析3】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者:刘宇耘(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那么,此诗“可传颂处”何在?当代诸家几乎把目光都集中在秋月下的湖光美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唐诗选注》,于此诗的“说明”一栏中说:“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学锴先生品赏此诗云:“在明月的映照下,浩瀚的湖面与澄清的天宇连成一片,呈现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浩茫、静谧而和谐的景象,也秀出诗人目接此景时内心的安恬愉悦。”(《唐诗选注评览鉴》)。周笃文先生说:“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在皓月银辉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不难看出,认为《望洞庭》描写的是月下湖光景物,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夜景,如瞿蜕园先生说,此诗“必至其地者尤知其赋物之工也”(《刘禹锡集笺证》)。
其实,若“至其地”,临其景,反而会感到这种描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第一,“望”是远视之义,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月夜并非远望观景之佳时,因其看远所得只能是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缘何诗题要名《望洞庭》?诗中也特意提到“遥望”,亦可证明诗人作诗之时的远视视角。并不是说夜不能望,而是说夜望之景与白天不同,故古诗词描写夜望时,其诗题则要加“夜”字以明之,如江总有《三善殿夜望山灯》,李端有《早春夜望》,陆游有《江楼夜望》等,皆是证明。第二,“潭面无风镜未磨”,显然写的是洞庭湖面的整体形象,但在月下所能看清的只能是局部,即如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所云“镜面横开十余丈”,缘何能看到广阔的湖面像镜子一样*静而透亮?第三,月下不观色,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缘何能看到山水的青翠之色?第四,湖水在日光的强照射下才有可能反射出大面积的白光,月下的湖水只能是“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月光浸水水浸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缘何能看到如同“白银盘”一般的色泽?且“白银盘”更像是完整的湖面形状,再次与月下的局部视角产生矛盾。显然这都是违背常理的。诗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历来被赞誉设譬精警,显然是建立在现实视觉基础之上的,而还原诗中场景,不但看不出其精警之处,反而疑点重重。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考《望洞庭》一诗的版本,大约有三个系统。一是别集、总集和各种选本系统,二是诗话系统,三是类书系统。在前两个系统中,诗的首句都作“洞庭秋月两相和”。类书系统如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四、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四、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五、清《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十四等,引此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就一般规律而言,类书重在分类抄写,对原文不作修改。而集部之书,由其文学性质所规定的价值取向,编撰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文字进行改动,以符合其审美追求。因此关于此诗的第三句,在集部中就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笔者认为,类书中的“湖光秋色”比“湖光秋月”应更接*于原作,它所依据的应该是未改动前的本子。若据此改“秋月”为“秋色”,则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翠色、白银盘、青螺皆为“秋色”的呈现,也皆是白天的景观。“洞庭秋色”本是历代文人所关注的美景,《楚辞·九歌·湘夫人》篇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清张英《廷瓒承命致祭衡岳》“木落洞庭秋色好”等,皆可以证明。因此刘禹锡秋日经其地赋其景特意强调“秋色”之美,也在常理之中。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望洞庭》赏析与新唱
文丨谢琰 曲丨贾建军 演唱丨郑怡靖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有一个字有不同版本。“遥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写作“遥望洞庭山水色”,两个字都可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并不影响我们读这首诗。
诗题叫《望洞庭》,你得推测刘禹锡站在哪望?他一定是在湖面以外,在湖岸上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地方,远眺洞庭湖。他望见了什么呢?“湖光秋月两相和”。上有秋月,下有湖光,月色清白,湖光澄澈,二者和谐一体。“和”,既是整首诗写景的起点,也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刘禹锡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呢?是经历过多年的贬谪生活之后。“贬谪”就是贬官、降级,而且被贬的人通常要去比较边远的地区。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一起被贬谪的,他们这时终于要往内地回归了。碰见之后,刘禹锡写诗感慨,“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朝廷抛弃我都二十三年了,把我扔在巴山蜀水那几个西南的城市里不让我回来。西南一带都是山区,在唐朝时属于穷乡僻壤,的确是“凄凉地”。经历这么一番贬谪之后,现在他要去哪呢?去和州当刺史,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时候刘禹锡心情是好转的,因为终于开始往内地迁移了,是很愉悦的。因此,《望洞庭》上来就写“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示心情和悦,月光宁静。在月光照耀下,我来“望洞庭”。
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站在高地俯视深邃的湖水,湖上没有风,好比是一面没有磨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妥帖。我们想,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湖面像面镜子?是不是都是白天?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洞庭湖,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白天的时候,视野能看得很远,湖面会反光,像一面大镜子。但是月光不会反光那么严重,光线会很模糊。古人的铜镜,得磨光、磨*之后才能把人影照清晰,要是不磨镜子,就像哈哈镜似的,就恍惚、迷离了。这首诗写“镜未磨”,非常准确地形容出无风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那种恍惚迷离的美。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一个比喻。
“潭面无风”的景色,应该是比较*的地方。接下来诗人“抬望眼”,向着更远处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看洞庭山水的翠色。翠色像什么呢?“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作者想出的第二个比喻,写的是整体观感:在白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就像白色的银盘,银盘里放着青螺,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又叫洞庭山。诗人将君山比作“青螺”,那么什么是“青螺”?学者有不同解释。
有人说这是画眉用的颜料青黛,但颜料放到白银盘里,是什么意思?讲不通。
第二种解释,说青螺是发髻,倒是有理由的。另外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里,也是先写湖面再写君山,然后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思是,洞庭湖仿佛是女神的镜子,女神对着湖面梳洗打扮,她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而君山就如同她的发髻。古人拿“螺髻”去比喻山,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说我远远看那些小山,它们好像都怀着愁、抱着恨;然后看山的形状,像是插着玉簪的螺髻一样。总之,古人经常用发髻比喻山,这倒是一个能讲通的比喻。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发髻怎么会放到银盘里去呢?二者还是不匹配。
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青螺”还是理解成一个青色的田螺就好。月光再皎洁,毕竟是月光,哪能看那么清楚?肯定看不出是一位仙女在照镜子。一个青色的田螺放到银盘里,这个画面很合理,很生活化,又有新意,不至于总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美女。
这首诗*十分喜欢。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到了岳阳楼以后,也去望洞庭、望君山,但他是在雨中望的。他写了一首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与刘禹锡这首诗有一定关系。他写“满川风雨独凭栏”,不是在晴朗的白天,也不是在明月澄照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白天,独自靠着岳阳楼的栏杆眺望君山。君山像什么呢?“绾结湘娥十二鬟”,像湘娥的头发一般,也是把它比作女神的发髻。因为此时风雨如晦,视野模糊,再加上雨的渲染,远处雾气缭绕,迷离不清,仿佛那里真有一个女神在梳理发髻。所以,黄庭坚的比喻符合“雨中登岳阳楼”的情境。
接下来,黄庭坚想到了刘禹锡的这首诗。他说“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说可惜自己没有刘禹锡那么幸运,能够在皎洁的月色中观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银山堆”,就是“白银盘”;“青山”,就是“一青螺”。黄庭坚化用、改写了刘禹锡那首诗的意境。
由此可知,诗人写风景都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特征。在晴朗的月夜看洞庭,很清晰,就说仿佛是一个青螺;雨天的时候很模糊,风雨一吹,君山的形状也模糊、游移起来,于是就感觉真的像发髻一样。晴天看像田螺,雨天看像发髻,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比喻,也各有各的妙处。
向上滑动 查看往期推荐
杜甫《绝句》赏析与新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与新唱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读与新唱
远游歌谣:《寄李儋元锡》鉴赏与新唱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新唱
春天的叹息 ——孟浩然《春晓》鉴赏与新唱
让李白放声歌唱 ——《望庐山瀑布》鉴赏与新唱
唐诗遇见阿卡贝拉:《暮江吟》新唱
孤芳自赏最心痛 ——陆游《卜算子·咏梅》鉴赏与新唱
五味杂陈的边塞战歌 ——王翰《凉州词》鉴赏与新唱
重阳节,一曲民谣送亲人
壮阔的秋思,衰飒的城市 ——《忆秦娥》鉴赏与新唱
母爱如歌:《游子吟》新唱
清如玉壶冰:《芙蓉楼送辛渐》新唱
王的盛宴——《鹿鸣》新唱
母亲节:唱一曲《诗经》给她听
宰相心,民谣情:讲唱《泊船瓜洲》
文
●
谢琰
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主讲《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唐诗选读》、《<文选>精读》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合译),发表学术论文50篇。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
一、知作者“诗豪”
1.刘禹锡简介
2.了解“诗豪”之称的由来
刘禹锡写的诗,诗风豪气,雄健。这正是其中的一点,刘禹锡的“诗豪”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豪”字,这个“豪”,不仅指诗风之“豪”,更多的还是对刘禹锡人品之“豪”的赞美。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跟随“诗豪”刘禹锡的脚步,一起来读一读《望洞庭》这首古诗,在读的过程中试着给古诗划分节奏。请学生按照自己划分的节奏读古诗。老师出示古诗的划分节奏,按着节奏,有感情地再读古诗。
4.复*多音字“磨”
消磨(mó) 磨(mò)坊
三、品读诗句
1.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湖光:湖面的波光。
②相和:互相映衬。
③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1)请你结合注释,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2)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静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形象贴切写出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3)请你想象一下,诗人是站在什么位置上看到此景,此时此刻,有什么想说的?
(*处看,可能会说:“洞庭湖真是美不胜收呀!”)
3.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②相和:互相映衬。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诗中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请你结合注释,理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君山在洞庭湖的包围下,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3)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吗?请你用你的画笔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描绘出来。
(4)在画画的过程,想一想诗人所站的位置是哪里,是远还是*,是高还是低?原因是什么?
(登高远处所看)
四、体会诗人感情
通过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请你根据诗意,填填本课的知识梳理
请播放望洞庭的古诗
望洞庭的古诗很
望洞庭古诗的
望洞庭的古诗是
古诗望洞庭的画
读望洞庭古诗的
望洞庭中的古诗
古诗望洞庭中的和
望洞庭的古诗全解
望洞庭的诗句
望洞庭诗句
古诗望洞庭的全解
望洞庭古诗庭的诗意
望洞庭名句
望洞庭赞美洞庭湖的古诗句
望洞庭古诗的诗文
望洞庭古诗的诗人
望洞庭的古诗注音
望洞庭和秋词的古诗
我想读望洞庭的古诗
望洞庭的英文古诗
古诗望洞庭的感言
古诗望洞庭的音乐
古诗《望洞庭》的情感
古诗望洞庭的理解
古诗望洞庭的教案
望洞庭是秋季的古诗吗
望洞庭古诗的名句
望洞庭古诗的疑惑
望洞庭古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