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关于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8) 说说(131) 名言(1k+)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1)

  • 有关清明祭英烈的古诗

  • 清明,写作
  • 有关清明祭英烈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有关清明祭英烈的古诗有哪些?

      有关清明祭英烈的古诗

      题抗战英雄“八女投江”

      投*女惊长海,巾帼雄姿泣鬼神。

      黑水腥风掀恶浪,白山细雨祭忠魂。

      苍天作证英雄奋,大地讴歌壮士闻。

      抗日硝烟终远去,流芳万古一昆仑。

      ——何云春(北京)

      题八女投江(新韵)

      忆我龙江热泪倾,英年浩气薄青云。

      红颜壮烈馀芳远,碧水凄清逐恨深。

      旧地遗悲惊噩梦,丰碑铸史奠忠魂。

      炎黄自为巾帼傲,拭目神州日月新。

      ——李树先(北京)

      爆炸大王于化虎

      身献硝烟卫国家,英雄美誉遍天涯。

      威风震慑群倭胆,智慧催开胜利花。

      **区新人更美,地雷战果众争夸。

      名标金榜光芒射,青史丹心映彩霞。

      ——郑玉伟(北京)

      题布雷英雄于化虎

      布雷到处山花漫,敌寇心惊肉胆寒。

      四面荒塬埋陷阱,三环岔路设迷渊。

      硝烟滚滚军情迫,炮火隆隆喜报传。

      招远民兵明远志,胶东半岛好扬帆。

      ——何云春(北京)

      马本斋英雄母子

      两代英雄母子魂,忠贞肝胆铸昆仑。

      慈萱泪有民族恨,壮士情含社稷尊。

      万马狂飙驱日寇,满腔碧血映朝暾。

      如今浪起东洋外,一曲悲歌启后昆。

      ——王改正(北京)

      马本斋颂

      誓挽危澜拯故乡,沉舟侧畔射天狼。

      青纱帐隐移山志,地道丛生破敌方。

      所向披靡惊鬼魅,闻风丧胆慑扶桑。

      冀中砥柱巍然立,母子英名并世长。

      ——柳科正(北京)

      爆破英雄马立训赞

      阎东村外忆英雄,爆破惊雷震耳鸣。

      据点都成火牛阵,碉楼翻做豆腐营。

      仇敌犯我家园苦,神炮轰他日寇惊。

      眼底江山皆锦绣,岂容魔怪再横行。

      ——王改正(北京)

      “爆破大王”马立训

      闻风丧胆日惶惶,鬼子头疼爆破王。

      铁堡何曾三宿梦,惊魂早乱一锅汤。

      孤身辟出冲锋路,碧血凝成报捷章。

      廿五青春谁道短,花开红艳万年长。

      ——李增山(北京)

    [阅读全文]...

2022-01-30 15:51:04
  •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诗词

  •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诗词

      古诗原文

      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余壮之,遂作诗。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译文翻译

      历阳郡县历史悠久,远古即有,但是曾经整体下陷成为湖泊。

      山水曲折幽深,郁郁葱葱,是个龙盘虎踞,韬晦之地。

      经过千年蓄集风水,风云际会。

      终于诞生了勤将军你这样的天生将才,神勇无比,以一当百!

      注释解释

      ⑴游击将军:古代武官名。五品以上散武官。

      ⑵张说:公元667—730年。唐洛阳人,字道济,封燕国公。郭元振:公元656—713年。名振,字元振。曾任睿宗朝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⑶化为洪川:《*》:历阳之地,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述异记》:和州历阳沦为湖。昔有书生遇一老姥,姥待之厚,生谓姥曰:“此县门石龟眼出血,此地当陷为湖。”姥后数视之,门吏问姥,姥俱答之。吏以朱点龟眼,姥见,遂走上北山,遂陷焉。洪川,当指此湖。

      ⑷郁盘:萦回盘旋。

      ⑸秘:隐藏。

      ⑹蓄泄句:言湖泊存在时间之长。蓄泄,积聚和排泄,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于“蓄”。

      ⑺霮薱(dànduì,“薱”原字形为上雨下对):浓云密布貌。

      ⑻特:特意。

    [阅读全文]...

2022-06-10 08:30:58
  • 清明祭英烈的古诗

  • 清明
  • 清明祭英烈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祭英烈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宫花》花正芳(唐)张泌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

      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五代)冯延巳

      风微帘幕清明*,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00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002.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00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004.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005.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006.清明(唐)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007.清明(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怀远,万里秋千*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阅读全文]...

2022-03-10 16:46:26
  • 清明节祭英烈的古诗

  • 清明节
  • 清明节祭英烈的古诗(精选50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祭英烈的古诗(精选50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清明》

      宋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清明日对酒》

      宋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4、《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5、《途中寒食》

      唐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6、《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5、《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阅读全文]...

2022-02-28 23:18:14
  • 含有烈字的古诗词 带烈字的诗词名句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忆秦娥·娄山关》

    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菜根谭·概论》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阴符经·下篇》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外篇·广譬》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少年行二首》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别》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写怀》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吴嘉纪《煎盐绝句》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于濆《戍卒伤春》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贾谊《鵩鸟赋》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高适《效古赠崔二》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于谦《立春日感怀》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韦元甫《木兰歌》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秋声赋》

    妻子一船衣百结。——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司马迁《陈涉世家》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刘琨《扶风歌》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佚名《周颂·执竞》

    烝衎烈祖,以洽百礼。——佚名《宾之初筵》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佚名《鲁颂·泮水》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佚名《周颂·武》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佚名《商颂·烈祖》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佚名《商颂·烈祖》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佚名《四月》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曹植《杂诗七首》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苏轼《屈原塔》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佚名《蓼莪》

    [阅读全文]...

2022-05-14 11:27:46
  •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农村植物。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以下是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有两处出现“苕”这个植物,且都读[tiáo]。一是“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是鼠尾草;另一处是“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出自《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这里的“苕”是何种植物呢?

      1.邛有旨苕

      《毛传》在解释“邛有旨苕”只有简单一句:“苕,草也。”而在解释“苕之华”时更加详细:“苕,陵苕也,将落则黄。”而《尔雅》对于“苕”只有一种解释:“苕,陵苕。黄华,蔈[piào];白华,茇[b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在《陆疏》中,“苕之华”,“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1]对于“邛有旨苕”,则解释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緑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2]

      显然,根据《陆疏》,“苕之华”是鼠尾草,而“旨苕”之“苕”是“绕”,二者是不同的植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清人马瑞辰的观点,将“旨苕”等同于“苕之华”[3],是不对的。

      那么,“旨苕”的“苕”是什么植物呢?

      清人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翘摇”这一条目下引用了《防有鹊巢》,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解释“翘摇”与“苕”的关系:

      苕,一名苕饶,即翘摇之本音。苕而曰旨,则古人嗜之矣。[4]

      据《*植物志》,翘摇,正式名小巢菜,学名Vicia hirsuta,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本草,攀援或蔓生,一般生于海拔200-1900米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5]符合“邛有旨苕”的描述——邛,丘也。

      所以,《防有鹊巢》之“苕”,实乃今日之小巢菜,味道大概是甜的,古人采而食之。今人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6],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将《防有鹊巢》之“苕”解释为紫云英,日本人细井徇《诗经名物图鉴》中也如此,这对不对呢?

      2.轻衫醉卧紫荷田

      紫云英,学名 Astragalus sinicus,豆科,黄耆属,与小巢菜同科,但不同属。二者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紫云英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400-3000米间的山坡、溪边、田间地头及潮湿处,花冠紫红色,春季开花。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小野花,每年春风吹到江南,紫云英就结伴开遍整个田野,远看就像一片紫色的云海,相当壮观。

      晚清举人徐珂(1869-1928)编有《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对紫云英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写: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紫云英”这个名字出现得晚,始见于*传统绘画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由李渔资助刻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其中“草虫花卉草木书谱”载:“紫云英:一名荷花紫草。”

      荷花紫草是紫云英在江浙一带的俗名,以其花形酷似缩小版的荷花而得名,《浙江通志》载:

      紫荷花,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注》:“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8]

      朱彝尊(1629—1709)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1634—1711)、陈维崧(1625—1682)齐名。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与紫云英有关那首是这样写的: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49岁(1678)那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朱彝尊顺利考取,进入“史馆”纂修《明史》。但在五年之前(1674),他曾到北京拜访纳兰性德,岁暮思乡,遂作《鸳鸯湖棹歌》。这一思乡之作,以嘉兴当地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比如上面这一首就写了河蚬、梅花酒、三白酒及紫云英几种江南风物。

      河蚬[xiǎn]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贝壳,圆底三角形,肉鲜美;三白酒是乌镇人的自酿米酒,也叫甜白酒,宋代已有,民国《乌青镇志》称此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9];而紫荷田就是开满紫云英的田野。

      风和日丽之春日,沽美酒,携好友,去到那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酒酣则就地躺下,周围都是轻风花草香,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难怪朱彝尊要说“每籍此泥饮”,即借此以强留饮酒。而最后一句中的“轻衫”,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韦庄那句“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不过江浙人在田里种紫云英不是为了留人饮酒,而是用作绿肥。《嘉兴府志》云:“又名孩儿草,田家莳[shì]以壅田。”“莳”即栽种,“壅田”即肥田。据了解,紫云英的培肥效果极为突出,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提倡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今天,紫云英绿肥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用紫云英来养地培肥。[10]另外,紫云英也是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

      朱彝尊说紫荷田“花开如茵,可坐卧”,在湖北江城乡下长大的我对此有亲身体验。那时还在上小学,在一个明丽春日,和小伙们一起去田野里,河水潺湲,遍野新绿,尚未翻垦的稻田里则开满了紫云英,刚能没过脚踝,踩上去特别柔软。我们把牛丢在一边吃草,在紫云英的海洋里追逐,打滚……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片开满紫红野花的春天却从未褪色。很久很久以后,读到韩育生老师《诗经里的植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时,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紫云英。

      据说紫云英这个名字与云母有关。云母是一种矿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名医别录》按颜色将云母分为六种:云华、云英、云珠、云液、云砂、磷石。据葛洪《抱朴子》:“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11]紫云英这么美的名字,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云英宜于春日服用,而“紫云英”也正好也在春天开。

      在得名紫云英之前,这种野草被贯以各种“苕”名,如苕菜、苕翘、苕子、苕子菜、马苕子等,这恐怕是今人将紫云英与《防有鹊巢》之“旨苕”相混淆的原因吧。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6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1855)丁晏校正本,卷上第15页。毛晋本,“夏生”作“蔓生”。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7页:“苕,蔓生植物,一名鼠尾、凌霄,生在低湿的土地上。”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第414页,引《尔雅》谓“苕,陵苕。”进而引《苕之华》以证之,将二者相混淆。

      [4](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5]《*植物志》:第42(2)卷265页。

      [6]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75页:“苕在不同诗句中同名异物,分别释为紫云英和凌霄花。”

      [7]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0页。

      [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 浙江通志 5》,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59页。“泥饮”,是强留饮酒的意思。

      [9](清)袁枚著;王刚编《随园食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372页。

      [10]林新坚等:《紫云英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1年第01期。

      [11](明)李时珍著;张守康等校:《本草纲目》,*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阅读全文]...

2021-12-09 16:17:08
  • 祭英烈士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有关的名人名言利于国者,害与国者恶之。

    ——晏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爱国如饥渴——班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曹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范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范晔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

    ——《旧唐书?陈子昂传》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崔颢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杜甫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杜甫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韩愈以国家之务为己任。

    ——韩愈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专利国家,不为身谋。

    ——司马光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苏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精忠报国。

    还我河山

    岳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阅读全文]...

2022-04-09 06:26:01
  • 歌颂英烈的诗句(歌颂英雄烈士的诗句)

  • 歌颂,英雄
  •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一段文字,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相信无数的华夏儿女都背诵过它!

    70年前,是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捍卫世界和*,保卫我们的家乡。

    他们这一去,是把我们龙的子孙的大无畏精神和满腔的热血,播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一些英雄儿女,是经历了枪林弹雨后回来了,但也有无数的英雄儿女,是再也无法魂归故里!他们用他们的青春,给中朝友谊,谱写了一首永不磨灭的血浓于水的赞歌!

    战争,从来都是极其残酷的事情,它会给无数的家庭造成永远的伤痛!不但中国人要捍卫和*,全人类都应该珍视和*带给我们的*安和幸福!

    70年过去,世界早已不是原来的世界,然而中国人爱好和*的心,从未改变!但是,一些国,一些人的狼子野心,也总是在蠢蠢欲动。

    不过,在民族大义,国家危亡时刻,我们虽然从来不挑事,但也从不怕事!朋友来了有好酒,而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是猎枪!

    在这个抗美援朝70周年的特别日子,我们中国写诗大会圈和中国诗词大会粉丝圈,也送上我们的诗词15首,祭奠英灵,警醒世人,砥砺前行,振兴中华!

    1,@大秦诗人

    【贺新郎】写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飞雪长津路。正硝烟,车流滚滚,千军如虎。低是和*曾无望,美帝相煎动武。上甘岭,英雄何处。鲜血薄衣风雪里,望清江,*壤宫城署。三八线,有人怒。

    而今数尽坟茔墓。盼归来,封丘遗骨,壮怀难诉。识得红旗从东指,灭了星条手足。问天下,苍生黎庶。杀伐历来家国事,满青山,多少忠魂驻。驱贼寇,我和汝。

    2.@寻漫古今

    《忆人民志愿军》

    浪涛江岸绿,雁过涧间鸣。

    三百儿郎志,两国唇齿情。

    征程趋虎步,大道啸长鲸。

    正气慷激慨,清风路满旌。

    三年澄寰宇,千里划渭泾。

    四海今昔问,谁敢向东行?

    3.@丝竹如雨

    《家国英雄赞》(新韵)

    慨谴青春戍界疆,家国痛懑断中梁。

    风流自古节无价,涕泪无声忆骄杨。

    4.@沂蒙小诗

    七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题

    抗美援朝战火扬,神兵百万射豺狼。

    寒山热血英雄谷,旷野馀生草木香。

    地动黑云遮日月,风腥紫电照冰霜。

    冲锋号角惊天彻,智取多谋护国疆。

    5.@记忆深深31871522

    满江红·忆抗美援朝

    炮火当年,谁抛洒,男儿热血。战云起,狼烟弥漫,刀兵休歇。怎忍邻盟遭践踏,哀闻遍野悲声切。救难民,何畏虎狼凶。仇当雪。 狂军恶,联手灭。驱美帝,迎明月。为家园,岂容鬼蜮行孽。心记丛林飞弹雨,泪思壮士存忠节。此一战,世界看中朝,坚如铁。

    6.@碧崖樵夫

    颂志愿军勇士

    捍卫和*辞故乡,一腔热血上沙场。

    遗忘生死鬼神泣,收拾山河风雨狂。

    背负英名驱列寇,肩担道义灭豺狼。

    环球正视新中国,谁敢横行称霸王?

    7.@清风徐来原手串达人

    跃马扬鞭过大江,为保家国战恶狼。

    五大战役打服他,三八线前再商量。

    战火硝烟已散尽,莫忘当年好儿郎。

    如今生活蒸蒸上,别忘准备上战场。

    8.@依枫的微博

    西江月~缅怀伟人

    心系万民疾苦,眼观千古春秋。文韬武略贯神州,列强谁能敌手。

    傲视唐宗宋祖,惊涛骇浪任游。援朝抗美树风流,难忘人民领袖。

    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新韵)

    百战虎狼军,赳赳赴海门。

    长津冰上死,上岭火中存。

    [阅读全文]...

2022-02-11 18:02:43
  • 宴梅道士山房古诗词鉴赏

  • 宴梅道士山房古诗词鉴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宴梅道士山房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注释译文:

      译文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注释①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②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③丹灶:道家炼丹的炉灶。④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果实。⑤“童颜”两句:意思是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⑥流霞:仙酒名。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句中也指醉颜。

      赏析:

      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宴梅道士山房》

      唐朝: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宴梅道士山房》古诗简介

      《宴梅道士山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吟咏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余的离俗之感。诗的前半部分写作者在赏玩春景时,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诗的后半部分热情赞叹梅道士的生涯。全诗巧妙运用了与道士有关的术语及典故,涉笔成趣,幽默明快,自然天成。

      《宴梅道士山房》翻译/译文

      我高卧在山林,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

      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

      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宴梅道士山房》注释

      ⑴梅道士:生*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邻。诗题一作《清明宴梅道士山房》,或作《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⑵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

      ⑶搴帷:掀开帷幕。物华:自然风光。

      ⑷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

      ⑸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耳。”这里指梅道士。

      ⑹金灶:指道家炼丹的丹炉。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⑺仙桃:《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

      ⑻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驻:保持。

      ⑼流霞:仙酒名。王充《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去乡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怆。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辄数月不饥。”这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宴梅道士山房》赏析/鉴赏

      这首诗描述诗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写了道士房中的景物,从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怀。“愁春尽”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铺垫。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这两句点题,诗人的感情也由愁转喜,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这两句描绘梅道士居处的环境,景色幽美,仙气弥漫,使人流连忘返。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这两句点题中之“宴”字,宾主二人饮得十分欢畅,不时举杯祝酒,共同祝愿彼此青春常在,健康长寿。既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长生的愿望。在梅道士家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着一股仙气,所以诗人浮想联翩,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与仙家同班,永葆青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此诗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迥异,它以诙谐浪漫的笔调,巧妙地应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涉笔成趣,表现了诗人洒脱的气度和对梅道士亲密友好的感情。虽为一般应酬之作,但语出自然,妙句天成。

      《宴梅道士山房》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2022-03-24 03:24:41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句子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语录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说说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名言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祝福
形容壮士英烈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