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对秋天丰富情感的诗句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写秋天的诗歌很多,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通常来说是萧瑟,孤独,思想,寂寞之情.但也有例外,比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秋高气爽,秋景风流,作者豁达开阔的胸怀.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一洲青。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竞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一壬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类别:【】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秋雨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类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春雷
年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体裁:【七律】 类别:【】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精选90条)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精选90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5、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年年为客遍天涯。——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7、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风雨》
8、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9、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黄庭坚《徐孺子祠堂》
1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1、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2、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13、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7、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8、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19、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20、自唱新词送岁华。——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21、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22、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23、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2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25、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26、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27、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8、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29、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0、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31、教他珍重护风流。——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32、去年高摘斗轻盈。——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3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4、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
35、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36、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7、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
38、浮生岂得长年少。——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39、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0、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1、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2、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吴文英《祝英台*·除夜立春》
43、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44、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曾棨《维扬怀古》
45、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46、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4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48、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9、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
在诗词中,颜色不时出现,五彩的颜色给诗中场景增添意趣,给意境增加意蕴。今天,隐娘找了十首有“颜色”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隐娘说:这首诗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隐娘说: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隐娘说:这首绝句几乎所有人都会背。此诗极具画面感,每一句似乎都是一个美妙的画面。第一句:两个黄鹂在柳树上鸣叫。第二句:一行白鹭飞向青天。第三句: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第四句: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这首诗十分轻快,杜甫写下此诗时,也是欣喜之时。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隐娘说: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已有大厦将倾之势,杜牧这年来到江南,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这首诗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烟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渗透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隐娘说:白居易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隐娘说:《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隐娘说: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隐娘说: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欢迎阅读。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最新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读《诗经》中丰富的妇女形象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读《诗经》中丰富的妇女形象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善良软弱的妇女形象
《邶风·谷风》的叙述语气以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但是又是十分的软弱, 使我们一读完就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从内容可以看出, 女主人公在夫家最困难的时候,用勤劳善良的本性和丈夫一起同心同德, 共同产业,勤俭持家(“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同邻居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邻里关系,热心帮助周围的邻居(“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对丈夫一往情深,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勤劳、善良的妇女形象。但是丈夫却对她冷脸相待,毫无感情可言, 她无怨无悔地承担着丈夫的冷酷无情,即使是丈夫要遗弃她的时候, 她还是对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劝说丈夫不要看表面的姿色,要注重内心的心灵之美,不要忘记曾经的誓言,望其能够回心转意。(“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当知道丈夫已经彻底死心时,却没有对丈夫进行当面的指责,只是用责备的口吻说出“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责备中带有一定的幻想性。这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一旦男人把她们遗弃了,她们也只是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够把自己接回去,“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就是真实的写照。 《邶风·谷风》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软弱,她们只能是丈夫生活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追求和自我生存的独立空间。 即使被丈夫遗弃了,也只是希望丈夫能够原谅她们,重新接受她们,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具有幻想性的。因此在《邶风·谷风》中,她最终还是被丈夫、被社会抛弃了。即使在今天,《诗经》仍然有巨大的作用。
二、睿智勤劳的妇女形象
与《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不同的是,《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纯洁诚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如《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善良温柔美丽、勤劳持家。 她没有嫌弃夫家贫寒,承担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持劳作。 《氓》中的女主人公能睿智地看清男子的本质, 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女也不爽”是她对自我的肯定,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丈夫遗弃她没有道理。 她对于丈夫的绝情悲伤之极,“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则是她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 在她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热情呼喊中,包含着自己血泪的教训。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 更表现了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 因此,《卫·氓》中的女主人公虽与《邶·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哀婉悲戚,深受我们的同情,但她认清现实,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加可敬可爱。
三、牵肠挂肚的妇女形象
古代的`男子服役远征,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苦难的开始。这意味着妇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及开始无边无际的思念。《诗经》中有不少的思妇诗,反映了兵役、 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 《召南·殷其雷》、《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生动地再现了思妇的形象。
《召南·殷其雷》,丈夫冒雨外出行役,妻子在家中忧伤惦念。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 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轰隆隆震天响的雷在南山的向阳坡、 南山的旁边、南山的山脚下,为什么此时还要离去?辛勤的丈夫啊,归来吧。我们似乎可以从妻子的反复吟诵“振振君子,归哉归哉”中感受妻子期盼丈夫早归的焦急心情。
《王风·君子于役 》第一章开头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行役在外,杳无音讯。 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愁思焦念, 自然涌上心头。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太阳落山,鸡进窝,养牛归圈,鸡羊牛都有个归宿,他这会儿漂泊在哪里呢? 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能免得了饥渴么?“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 这种相思之情,不只是源于个人的寂寞, 而更是基于生活的苦难;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更多还是担心对方的命运。 所以,这种情感是更深厚更朴实的。
四、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
《唐·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 诗中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 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 “谁与? 独处! ”
“谁与? 独息! ”“谁与? 独旦! ”这些简洁的问答,把爱人去世后女主人公的孤独与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人公用“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与枕上衾下的一具尸骨作鲜明对照,来表达思妇无限的心酸与哀痛。“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最后,以“百岁之後,归於其居”、“百岁之後,归於其室”表达思妇愿百岁之后与丈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
总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和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在《诗经》的总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关于妇女生活和情感的,可以自豪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关注女性命运和情感的作品,对女性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对《诗经》中女性形象和命运的关注,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而且对今天女性**、追求自我、追求独立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斌杰.*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沈泽宜.诗经新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 褚斌杰.诗经全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余冠英.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6] 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 游国恩.*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由于断章取义,一个成语涅槃重生,成为人们执手偕老的象征
刚接触古代经典原著的人,都会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日*以为常,且耳熟能详的名言成语,其原义本旨与当今诠释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其实,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成语,同样经历一个几千年“窑变”的发展过程,形变义不变、义变形不变,或形变义也变的俯拾皆是,譬如:“出尔反尔”“文质彬彬”“七月流火”“明哲保身”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断章取义呢?如果我们愿意把“断章取义”看成中性词的话,这就是断章取义,这就是古人、前人和今人在语言文字上的锤炼结果。如自汉以下,断章取义就是传播《诗经》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征引《诗》句,对所言之事或赞同、或否定、或美化、或讽刺,以达言简意赅、在理服人之效。其实,我们今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意,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谁又能离开断章取义呢?
一旦断章取义,征引之章(句),离开了其原义,便以其潜在的张力而涅槃。其关键,不在是否“断章”,而是“取义”是否得到世人认可,一旦约定俗成,又何必吹毛求疵而“返祖归宗”呢?
“相濡以沫”,这一成语的前世今生就是典型一例。
“相濡以沫”见载于《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大宗师的“大”,指的是老子的道;“宗”,指的是万物的主宰;“师”,指的是天地万物所效法。大宗师亦可理解为“达于道之人”,即庄子所说的“真人”。
庄子说:“死生,是天道之命;犹如昼夜循环的恒常规律,都是天道使然。人类不可以干预天道,这是万物发展的内在情性。所以人们把天看成生命之父,而且,终身敬爱它,更何况那特立高卓的道呢?众人都认为君主高明于自己,而终身效死君主,更何况,达于道之真人呢?”
接着庄子讲了一个寓言并加以评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与其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道。”意思是:泉水干涸后,鱼儿相互滞困在陆地。以其相互间张嘴呵气,以保湿;相互间涂抹唾沫以润湿,不如遨游大江大湖相互忘记。与其赞誉尧(上古圣贤)而指责夏桀*,不如把是非都忘掉而皈于天道。
《庄子》一书分内、外、杂篇,传说有五十二篇,现存世三十三篇。庄子是一位创作寓言的高手,其文章多以富于哲理又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来阐述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想象力丰富,文笔诡异多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着先秦时代散文的最高水*。
庄子虚构又不是虚构了这样一个鱼儿的故事:鱼儿为了成群结伴,为了相依相偎,而忽视了身边的危险。等到泉水干涸、大难临头时,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固然令人感动,但庄子却认为,这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离死亡不远了,谁也救不了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鱼儿离不开水。为什么鱼儿会陷入无水而暴露在陆地的困境?因为它们没有在有水之前离开对方,各自游向大江大湖。
庄子认为,与其这样相依相偎等死,不如当初各自忘记对方,自由自在地游向江湖,江阔湖渊凭鱼跃。接着,庄子进一步谈到了人世社会,与其歌颂尧的贤德、指责桀的*,不如抛弃这些是非恩怨的纠缠,顺其自然,皈化天道而无为无我。
庄子在《大宗师》中,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真人”。只有真人才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能做到“无人”、“无我”;也只有做到“无人”、“无我”的真人,方能体察到“无为无形”的道。“鱼儿”的故事,正是表述了庄子这一“无人无我”的思想,相忘于泉水,进而相忘于江湖,自由于万物,自在于天地。
也许,正是有了*对《庄子·大师宗》的“断章取义”,“相濡以沫”,才得以涅槃重生为一个感动了人类千年的成语,成为世人普遍认可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岁月静好与伊酌,世态炎凉与伊笑,铅华褪尽与伊同,日暮天涯与伊守。执手偕老时,淡淡流年香。就这一句“相濡以沫”,惊艳了时光,温暖了世情。
2018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丰富的情感古诗
情感最丰富的古诗
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古诗
古诗词丰富的情感
表达丰富情感的古诗词
感情丰富的古诗
感官丰富的古诗
中华古诗词中表达丰富情感的
感情最丰富的古诗文
画面感丰富的古诗
丰富的古诗
形容感情丰富的古诗词
形容人感情丰富的诗句
丰富的古诗句
丰富的边塞古诗
古诗中表达丰富感情的诗句
丰富的句子
生活丰富的古诗
色彩丰富的古诗
表情丰富的说说
古诗丰富的内容
丰富的诗句古诗
丰富的营养古诗
有丰富意象的古诗
有丰富意义的古诗
意象丰富的古诗
联想丰富的古诗
水产丰富的古诗
编一个情节丰富的古诗
感受想象的丰富神奇的古诗
形容两个人相爱的说说
闺蜜生日快乐说说大全
对工作不满的说说
失恋后鼓励自己的说说
打针很疼的说说
九月十月说说
吃饱的心情说说
两个人不离不弃的说说
关于和家人离别的说说
给绣好的十字绣写说说
她不在乎你的说说
爸妈去旅游我心情说说
希望不会失望的说说
与姐妹分别的说说
依赖别人下场的说说
不称职的母亲说说
特别讨厌老公的说说
骂闺蜜抢你男友说说
关于拍婚纱照的说说
晒生活的说说大全
不再联系说说
唐山依蔓蒂大家来说说
关于鸡肋的说说
暖暖的说说无关爱情
虎扑说说你的野战
最新qq说说大全
女施主请留步搞笑说说
至自己犯贱个性说说
无聊的心情说说大全
2016梦幻灯光节说说
着急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