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关于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66) 语录(30) 说说(55) 名言(909) 诗词(3k+) 祝福(4) 心语(332)

  • 梨花带雨的古诗词

  • 古诗文
  • 梨花带雨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梨花带雨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年代:宋作者:李子正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

      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

      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和徐绍奕昭君图》

      年代:宋作者:陈宓

      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铢。

      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

      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

      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

      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娈同戈殳。

      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遣投穹庐。

      乃知汉计自不疏,画工忧国非奸谀。

      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尘。

      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郡。

      《读天宝事》

      年代:宋作者:杨万里

      日晚无烟起御厨,野人豆饭未嫌粗。

      问知云子炊香日,政是梨花带雨初。

      《题画》

      年代:明作者:全室宗泐

      闲门寂寂掩芳春,坐看梨花带雨新。

      鸟自白头浑不觉,可堪啼向白头人。

      《十月桃》

      年代:宋作者:李弥逊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瑶台空阔,露下星坠,零乱风鬟。记前回、拥盖西园。花信被山烟,著意邀阑。盏面横斜,大家月底颓然。如今万点难缀,共苍苔、打合成班。诗翁何似,劝春莫交,粉淡香残。

      《最高楼·司春有序》

      年代:宋作者:无名氏

      司春有序,排次到荼。远预报,在庭知。蕊珠宫里晨妆罢,披香殿下晓班齐。探花正、驱使问,菊花期。元不逊、梅花浮月影,也知妒、梨花带雨枝。偏恨柳、绿条垂。与其向晚包团絮,不如对酒折芳蕤。谢东君,收拾在,牡丹时。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孤负一作:忘了;虚负一作:误了)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相思生愁整日都皱着眉,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韵。

      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论:说。

      销魂:黯然神伤。

      颦(pín),皱眉。

      啼痕:泪痕。

      创作背景

      唐寅因科场案受牵连入狱被贬后,其生命轨迹已经远离传统士大夫阶层。生*多出入声色场合,因此在他有很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赏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以女子口吻所作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诵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阅读全文]...

2022-07-19 21:20:11
  • 雨打梨花深闭门全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全诗翻译)

  • 梨花
  • 文:初酿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春怨》

    高墙深院,寂寞空庭,紧闭的大门里,只有一树梨花正开得繁盛。她缓缓走来,披着一身如雪的花瓣,带着一抹淡淡的梨香。无人能知她内心的凄清孤寂,只看到她淡然恬静的美好。唯有那飘飞的花雨,拂过她心头的伤痛。

    又到了梨花飘飞的季节。

    梨花,蔷薇科梨属,春季时开放,花色洁白如雪,并有淡淡的香味。每到梨花开放的时节,人们都争相游赏,尤其是那些诗情激扬的文人,高洁淡雅的梨花更是在他们的笔下生色生香。

    金元时期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将梨花描绘得如同坠入凡间的仙子,冰清玉洁,超凡出尘。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蔼蔼,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金元时期·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寒食节前后,灵虚宫内梨花盛开,花瓣在微风中漫天飘舞,如同飞雪。夜深人静,在溶溶的月光下,更是皎洁一片。脉脉梨香和飞舞的花瓣飘荡在整个宫观之中,让人如入仙境。在丘道长的眼中,梨花不仅美,而且清高绝俗。它不与群芳争艳,以洁白之色示人,就像是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无意功名,超凡脱俗。

    这也是丘处机的追求,不为功名利禄,只求敬天爱民。故此,他屡拒金庭和南宋召请,一心发扬全真道教,在74岁高龄时还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爱护子民。

    因梨花盛开于清明节前后,且色泽淡雅纯白,又成为了历代诗人笔下寄托相思的绝佳之物。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供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明·唐寅《一剪梅》

    风流才子唐伯虎,只是才子,并无风流,反而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他本在府试、乡试中皆为第一,却未料到入京会试时,无端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中,获罪入狱,后被贬浙藩小吏。从此,心灰意冷,浪荡江湖,埋首于诗画之间。因内心郁闷,他的诗词中往往流露着深深的哀怨。

    世间万物都是人心灵的折射,梨花之于唐伯虎,不再是丘处机眼中清绝的出尘仙子,而是一位幽怨的凡尘少妇。深夜雨打梨花,花瓣掉落一地,那点点素白,是痴情人伤心的眼泪。纵然有过美景,又有谁会去欣赏呢?只能在月下花前独自神伤。残花点点,泪痕点点,残落的梨花里全是忧伤。

    相比于唐伯虎一生凄惨,清代的纳兰性德,则生于权臣之家,又是天子*侍,是别人眼中的天之宠儿。可是他也寄情于梨花的凄冷,将一腔思念全部融入其间。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分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日又西。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却过于为情所困,终是未能逃脱“情深不寿”的谶语,三十一岁英年早逝。这首关于梨花的词,是他写给青梅竹马的表妹,以祭奠他们那无果的爱情。两小无猜的两个人,本以为会终身相伴,白首相偎。未曾想,表妹一朝入宫,从此天涯两分。虽然是咫尺之遥,却仿若隔着千山万水,再无相聚之日。

    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不该相识,更不应走*。如今,就像那满地的梨花,再也回不到枝头时幸福昂扬的样子。

    同样是在梨花盛开中的思念,宋代的王雱却又是另一番情伤。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宋·王雱《眼儿媚》

    王雱,北宋名相王安石之子,聪颖好学,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无奈体弱多病,经常缠绵于病榻之中,只好与妻子分居。王安石念儿媳年轻,不忍误其一生,就做主将她另嫁他人。病中的王雱思念妻子,遂作此词。

    海棠花还未落,梨花已经霜染了枝头,春天这么快就过去了一半,韶华易逝,岁月难留。曾经欢愉的往事历历在目,可只能在梦中重温了。重病折磨下的王雱或许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对妻子,对尘世有着深深的眷念。

    梨花盛放于清明,正是寄托哀思的时节。微雨清明,驿路梨花,清寒凄冷,让思念更浓,情意更深。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宋·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阅读全文]...

2021-11-30 18:24:50
  • 雨打梨花深闭门全诗翻译(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意思)

  • 梨花
  • 明代: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忘了 一作:孤负;误了 一作:虚负)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韵。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论:说。销魂:黯然神伤。颦(pín),皱眉。啼痕:泪痕。

    [阅读全文]...

2022-02-03 06:58:40
  • 描写梨花的古诗句

  • 梨花,写作
  • 描写梨花的古诗句(精选50句)

      梨花绽开了自己雪白的'花瓣,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非常美,在诗人眼中的美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描写梨花的古诗句(精选50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3)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6)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7)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8)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9)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0)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1)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2)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13)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14)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15)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唐寅《美人对月》

      16)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17)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18) 、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19)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0)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陈允*《红林擒*·寿词·满路花》

      21)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22)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23) 、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24)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25)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26)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7)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8)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29)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元稹《离思五首》

      30)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31)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

      32)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33)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34)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35)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仲殊《柳梢青·吴中》

      1、初冬夜饮——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2、春怨——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3、杂诗——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4、赋梨花——史达祖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5、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春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新建微醉。

      7、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1-06 07:25:01
  • 关于梨花的古诗大全

  • 梨花,文学
  • 关于梨花的古诗大全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梨花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冬夜饮—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2、春怨—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入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3、杂诗—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入?

      4、赋梨花—史达祖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5、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入生看得几清明!

      6、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春风情味。曾记。曾记。入在新建微醉。

      7、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8、左掖梨花—唐·王维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9、左掖梨花—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10、和王给事—唐·皇甫冉

      巧解逢入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

      11、左掖梨花—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入,晴雪香堪惜。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12、梨花—唐·钱起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13、清*乐·梨花—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14、临江仙·梨花—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15、点绛唇 梨花—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入如诉。寂寞临江渚。

      16、好事*·赋庭下新开梨花—元·王恽

      轩锁碧玲珑,好雨初晴三月。放出暖烟迟日,醉风檐香雪。

      一尊吟远洗妆看,玉笛笑吹裂。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绝。

      17、梨花—宋·陆游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1、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仲殊《柳梢青·吴中》

      2、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3、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5、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6、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史达祖《解佩令·人行花坞》

      7、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佚名《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8、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10、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阅读全文]...

2022-01-04 03:52:23
  • 东栏梨花苏轼诗歌鉴赏(东栏梨花古诗翻译赏析)

  • 梨花,苏轼,诗歌
  • 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任密州的知州,在穷乡僻壤里潇洒度过了三年时光。创作出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宋词名作。

    三年期满后,苏轼离任,写了《和孔密州五绝》,回赠继任知州孔宗翰。在表达了对继任者情谊的同时,抒发了人生如寄的感叹。下面要谈到的,就是其中的第三首《东栏梨花》。

    《东栏梨花》——北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青深,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作意译:淡白色的梨花开放的时候,柳树枝条已经变成了深绿。在柳絮随风飞舞的时节,梨花也匆匆开满了密州城。东栏下一株孤独的梨花,绽放出雪白,只有它将这人世间看得“清明”。

    诗的第一句是从颜色来写梨花与柳树,暗示季节的更换。初春时节的柳叶是嫩绿色的,只有到了暮春才会变成黛绿。而梨花开在春末夏初的季节。

    诗的第二句从动态上来写柳絮和梨花树,重复提到第一句中的两种事物,达到往复抒情的目的。柳絮成熟后,遇到微风就会漫天飞舞。代表着属于它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梨花也及时占满了密州城。

    第三句点破第一句中的“伤春”之意,直接说惆怅。诗人站在东栏下见到的一株雪白的梨花,它和别的“淡白梨花”不同。别的梨花都忙着与柳絮争春,它却独自静静地呆在一个角落里,仿佛是在为春天的离开而伤感。

    末句回答了第三句中梨花“感伤”的原因。那是因为它看厌了寒来暑往,季节的更替。发出了岁月漫长,生命短暂的叹息。

    诗中的柳叶、梨花既代表着不同的季节的更迭,也代表着两任密州知州的替换。这首诗是为了唱和新任知州孔宗翰而作,因此柳絮飞舞,梨花满城代表是苏轼和孔宗翰二人“唱和”之情。

    至于“东栏”下的梨花,一般认为指诗人自己。不过我却认为,也可以理解成是孔宗翰。孔宗翰是孔子四十六代孙,官至刑部侍郎。从有限的史料上看来,他是一位政声颇不错的清官。

    诗中柳叶、柳絮代表的暮春,也就是即将离任的苏轼,而雪白的梨花,代表的则是将来到来的夏天,即孔宗翰本人。宋朝官员三年一任,前后任职务上的交接,实属*常。

    一般的后任都是“淡白梨花”。当代表前任的柳絮,尚在漫天飞舞时,代表后任的“淡白梨花”,表面上看着和前任很客气,其实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布置自己的势力。

    只有孔宗翰这位继任者不一样,他就是那一件雪白色梨花。他停在东栏下,并不着急为自己的上任而忙碌。却对人事更迭的频繁,以及个人生命的短暂发出了叹息。

    诗中的“清明”有两解。一种说法是指“清明节”,另一种说法是指把人事看得清楚明白。个人认为两种解释都说得过去。

    假如从“赞颂”孔宗翰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用第二种解释,就等于诗人在说:像孔宗翰你这样将世事看得透彻的人,十分难得。

    这首诗,写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离开密州之前。六年前,苏轼因为上书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人弹劾。因此他主动要求外放为官。

    先到杭州三年,再转到密州。离京的时候,他才三十四岁,已经尝到了父亲与妻子亡故,政治失意的双重打击。

    他开始接触道佛两家的学说,想要做一个清心寡欲的闲人。然后到了密州乡下打猎、赋诗,过了一段“左牵黄、右擎苍”的潇洒日子。

    远离权力中枢的苏轼,过了几年好日子。当时的他,创作欲望高涨,许多名作都是在这一时间写出来的。然而,他当时尚未经历“乌台诗案”的打击。在游猎之余,还一心惦记着为国家上阵杀敌。

    在杭州任上的时候,他见到了许多因触犯王安石新盐法下狱的百姓,想要救他们却无能为力。于是只能“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又恨自己“我之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后来到了密州,又写了大量的“抗暴诗”批评朝廷。再后来就是这些诗闹出了“乌台诗案”,让他下了大狱,几乎丢掉性命。

    当时在密州时,他就与孔宗翰的侄儿孙文仲往来密切。经常给他写信讲述变法后百姓的惨状,表达对王安石党羽的不满。

    离开密州的时候,苏轼已经四十岁了。眼看人到中年,事业还没有一丝进展,而王安石却混得风生水起,这就让他心中愈发不能*静了。

    可是他除了写诗骂一骂,别的也不能做。于是他一会儿骂新盐政导致百姓“尔来三月无盐食”,一会儿骂新税法导致农民“卖牛纳税拆屋炊”,又骂当权者是夜鸮。

    他深知除非王安石倒台,不然他在朝廷中是寸步难行的。谁让他父亲苏洵当年要写《辩奸论》,提前预言王安石是一个大祸害呢,这个梁子早就结下了。

    苏轼把孔宗翰视为知己,所以自然而然地,在唱和诗中写通过《东栏梨花》来赞颂孔宗翰的为人与众不同,是一位难得的“明白人”。

    苏轼这一首诗的解法有很多,譬如有人认为,应当把末句中的“清明”理解成“清明节”。因为暮春和柳絮这种东西,本来就象征着清明节的到来。假如末句是在讲“清明节”,诗歌就是在感叹生命的短促。

    假如把“清明”理解成“清楚明白”,诗歌就在赞颂孔宗翰。因为像他这样活着“清醒”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明朝的郎瑛因为诗中的第三句“一株雪”与“梨花淡白”意思一致,所以认为它“重言相犯”,提出应该把第三句改成“桃花烂漫”就纯属搞笑了。

    因为无论写诗还是作文章,都不能“以辞害意”。即使重言相犯,也好过胡说八道,前言不搭后语。

    [阅读全文]...

2022-07-18 22:17:50
  • 描写梨花的优美古诗(最经典的梨花诗词)

  • 梨花,优美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

    苏轼《东栏梨花》·诗意图

    这是苏轼的一首梨花诗,梨花的色彩和神韵被苏轼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而且苏轼在赞咏梨花的同时还寓含了绵绵不尽的情思。

    因为人们爱花,才会用诗歌去赞美花。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集形、色、香于一体,花与人们的生活的息息相关。花以自然的、不加雕琢渲染的形色捕获了人们的审美,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花所呈现出来的美,不仅包括形、色与香的美,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花的形、色、香的赞美是毫不吝啬的,甚至是不遗余力的。

    这从如花似玉、闭月羞花、花容月貌、花香袭人、兰薰桂馥、艳若桃李这些形容花的形、色、香等成语中,就可见一斑了。可以说,花的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表现、美的象征。

    花是大自然美丽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缤纷、多姿多彩的花朵以及花开花谢的自然现象也给文人墨客带来了不同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诗词内容。

    以花入诗,借花表达不同的情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它在给中国古典诗词带来缤纷彩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花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在《诗经·桃夭》一诗中,诗人就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描绘桃花娇艳的色彩。

    说到花,它绚烂的色彩、怡人的芳香、美丽的姿态都能给人以审美感受,但是花开花落这一过程更是容易触动人们的内心情感。人们寄寓在花中的最基本的情感,是对于美好时光的难留以及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也就传统文化中的“伤春”情怀,这是花最常见的一种寓意。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下宋代著名音乐家周邦彦的一首梨花词《水龙吟》了。周邦彦借梨花表达美景成空的感伤,通过梨花来寄寓人事沧桑、抒*怀感慨。

    周邦彦的咏物词很有名,而他的咏物词中又以咏花为最多,他以花为主体,通过花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这首梨花词是一首很出彩的咏物词,以秾艳著称,他列举了许多有关梨花的故事,来塑造梨花精神层面的美。词作笔力矫健,推陈出新,堪称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水龙吟》原词如下: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周邦彦画像

    周邦彦,字美成,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也是词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作为词史上的一代名家,他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在选词下句、谋篇布局方面都是很精到的,在描摹物象方面也很见功夫,很多事物在他的笔下都会呈现出独特的美。

    周邦彦的词作都收录在词集《*集》中,在他今存的186首词作中,有100首是与花有关的。在周邦彦的笔下,花既可以是娇羞美人的代名词,也可以表达羁旅行役的情感,也可以表达相思怀人的愁绪。

    基于花自身的特点,周邦彦赋予了花更多的思想内涵,使花的形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而周邦彦的这首《水龙吟》就是抒发相思与怀人的情感的。周邦彦笔下的梨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物的描摹,而是反映出词人丰富的情怀思绪,这一特点也深化了词作的情感意蕴。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邦彦的这首梨花词中,在领略词人对梨花的形色描绘的同时,感悟词人寄寓在梨花中的情感意蕴。

    开篇两句“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大意是说:梨花亭亭玉立在春光绚烂的草地上,樊川与灵关这两个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梨花,远远望去,就如同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当暮春时节到来,花瓣纷纷落地,又如同飘飘洒洒的雪花轻轻地覆盖在大地上。

    梨花

    “樊川”是地名,位于长安,在汉代就以广植梨树而闻名。“灵关”也是地名,也是一个梨花遍野的地方,文献中就有“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的记载。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候不分离。如果游人来到这样的地方,梨花悄无声息地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梨花的花瓣是这样的轻柔,游人轻轻地用手指拈起一片飘落在身上的花瓣,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呀!

    “素肌”是指洁白的肌肤,词人用这两二字来比喻梨花花瓣颜色的洁白。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一句描写梨花的诗句“梨花白雪香”,李白将梨花素淡的芳姿比喻成雪花。而周邦彦却将梨花比喻成洁白的肌肤,这是一个精彩而又传神的比喻。

    梨花在暮春时节开放,花期一般有二十天左右,当梨花凋谢时,春节也就接*了尾声。这时的田野是绿草如茵,这时的天气是阳光明媚,这是一派盎然的暮春景象。花的香味和青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这是一幅美好的暮春梨花图卷。

    词人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描绘梨树亭亭玉立在春光明媚的青草地上,词人也用细腻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自然境界。此情此景,让人为之心动。

    接下来词人写到了梨花开落的时间。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原来是“传火楼台”这一句,“传火”指的就是清明日,这一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一诗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此可以知道,梨花开放的时节在清明前后。周邦彦将这两句诗概括成“传火楼台”四个字,既生动形象又有意境, 也展现了周邦彦出色的语言功底。

    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从远古时期的改火*俗沿袭而来的。古代寒食节有禁烟火的*俗,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所以得名“寒食节”。

    如果说前面五句,词人写的是阳光明媚时的梨花的话,那么下面的几句写的则是暮春风雨中的梨花形象。

    清明时节斜风细雨,可是在词人眼中,好像连风雨都是因为嫉妒盛开的梨花才下的,才将点点雨滴浇在了梨花的花瓣上。所以词人发出了“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的感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梨”谐音“离”,有分离的寓意。梨花被风雨打湿,梨花带雨,花枝垂在窗口。黄昏的时候采摘一枝,便引起了词人相思的泪水。

    词人在“泪”前加上“黄昏”二字,既点明时间,也表明这泪是伤春的泪水,是相思的泪水,相思与怀人之情呼之欲出。

    写到这里,词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的思绪随着风雨中的梨花飘向了相思的人,风雨中的梨花触发了词人相思之情。

    梨花带雨,花瓣飘落。词人点点滴滴的心事无人可诉,也无人怜惜。词人笔下,洁白如玉的面容与美丽动人的梨花相互映照,但眼前只有茂盛的梨花,不见娇美的面容,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唏嘘遗憾的事情,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悲伤落寞。

    周邦彦通过对不同天气里梨花形象的描写,使梨花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有层次感。而且词人对梨花的描写又照应暮春时节典型的天气现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达到了一种贴切的*衡。

    在词人进一步渲染梨花的美丽,将梨花的美烘托到极致之时,相思之情正要跃然纸上之时,词人却笔锋一转,一笔荡开,用梨园旧址的典故,写出唐玄宗当年在梨园选子弟教法曲故事: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充满艺术气氛。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都是很有名的音乐机构。后世遂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从事戏曲艺术的人也被称为梨园弟子。

    词人为何要这样写呢?只要了解一下周邦彦的生*就可以知道。周邦彦精通音律,是宋代有名的音乐家,他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定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

    他曾是北宋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的首*音乐家,可以说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梨园弟子。他在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的音乐工作,供奉朝廷。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他又不得不离开挥洒才情与于艺术创作的音乐机构。

    离开汴梁,身在他乡兼有仕途不顺的周邦彦,看到此时风雨中的梨花,想起当年梨园的故事,更加增添了词人的身世飘零之感。

    紧接词人用三个四字句“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这几句中词人引入了潘妃和王昭君这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代有名的美女。词人之所以引用这两个人,为的是进一步渲染梨花的洁白和梨花的性格。

    接下来词人用李花的颜色和梨花进行了对比,但是词人认为,即使是“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就算比起来也少了一分春意。

    李花

    这样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对梨花色彩的渲染,读来极具感染力。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是艺术家所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因素。”

    用黑格尔的这句话来评价周邦彦此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恰如切分的,也是中肯贴切的,这展现了周邦彦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艺术品质。

    在结尾,周邦彦写道:当年的梨园弟子如今已经不在了,梨花再好,又能和谁相比呢?词人因为梨花的品格美到如今无人可比,而发出一声长叹,这一声叹息又是对梨花品格美的赞叹。

    因为这是词人从梨花和人的角度进行的一次对比,来赞美梨花,词作就在这样意韵有余不尽中戛然而止。正所谓“曲终阕尽,余弦更兴”,读来让人回味不已。

    细读周邦彦的这首梨花词,一开篇词人就连用五句写了阳光下的梨花,再连用七句写春雨中的梨花,最后用比喻写出了梨花的凋谢与飘落的状态。

    [阅读全文]...

2022-07-22 14:59:48
  • 梨花诗句欣赏

  • 梨花
  • 梨花诗句欣赏

      (一)

      走进梨花园的每个人,

      都想与梨花靠的更*,

      特别是天生爱花的美女们,

      急于与洁白的梨花簇拥,

      她们是必须要与花相伴留影的。

      而帅哥们一手攀着梨枝,

      一手轻扶美女,

      有点不知所措的选择。

      山沟沟盛开雪梨花,

      她素洁鲜活、馨香萦绕,

      将我故乡装点一新;

      她引人入胜、启迪智慧,

      富裕了故乡人家。

      花开时节赏花,

      结果时期看果,

      丰收之后品梨,

      可以说,梨业生产的,

      *商机无限,

      旅游与生产共为一体。

      我赞美山沟沟,

      盛开雪梨花的美景,

      我更赞美山沟沟人,

      用聪明才智,

      创造了故乡的美!

      (二)

      一年一个轮回,

      又逢阳春三月,

      随着各种花卉的次第绽放,

      梨花也经不住春天的诱惑,

      竞相展开美丽的花朵,

      散发出奇异的、

      沁人心肺的美妙花香。

      置身其境,则有心旷神怡、

      遐想无限的感觉。

      此刻,谁要是说,

      梨树开花十里香,

      一点也不为过。

      一树树梨花,

      绽放的是希望,一朵朵梨花,

      苞含的是梦想,

      一片片梨花放飞,

      一缕缕思乡的情愁,

      一段段归乡的情绪,

      一层层恋乡的情愫,

      一抹抹离乡的情怅。

      (三)

      古往今来,诗人笔下的梨花,

      冰清雅洁谓之品行,

      雪纯玉容谓之英姿,

    [阅读全文]...

2022-03-26 21:04:51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句子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语录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说说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名言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诗词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祝福
打赏春雨梨花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