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眼中的田园中国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眼中的田园中国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眼中的田园中国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眼中的田园中国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春中田园作
作者: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春中田园作【诗文解释】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春中田园作【词语注释】
觇:侦察。
觞:古代人喝酒用的酒杯。
春中田园作【诗文赏析】
「诗中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这首田园作正是一幅取景、构图都颇具匠心的田园画卷,画的是一首春天的颂歌,鸟儿叫了,杏花白了,农夫们也拉开了农事的序幕。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但是作者并没有渲染春天的姹紫嫣红,而是用淡淡的文笔加以描述。这淡淡的文字却成功地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敏锐的感觉,捕捉到了早春的景象,诗中的景物都充满了生机,而人们也在春天的熏陶之下,对未来满怀着憧憬。诗人在赞美这大好春光的同时,又为那些远在他乡无法享受和领略这美好的生活的游子们感到惆怅和惋惜。
整理:zhl201612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备注:
春中:指农历二月
春鸠:即布谷鸟、杜鹃
伐远扬:用斧头砍去长得太远而扬起的桑条
觇(chān):察看
御:进用
鉴赏
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地叙述,心情*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他们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他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这首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象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展。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来自于唐朝诗人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全诗如下: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诗文翻译成白话解释一下了。我相信会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春鸠”、“泉脉”和“临觞”。
《春中田园作》是一首写景咏春的诗。
村边杏花白——村子边上的杏花开了,纯白的一大片。
这些诗句都是具体的描写,完全可以照样拍成摄影组图。当然,每一句诗文所描写的景色都是不同的,有屋里、有屋外,有动物、有植物,有流水、有树木,如果想集齐所有的画面元素,融汇在同一张摄影作品里,难度还是有些高的,不如拍摄组图,在实际拍摄时,能够施展的空间还会大一些。
《春中田园作》这首诗,一句一景。远、*、中景全都有,所以,拍摄时首选全画幅机身加三大元镜头。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支包含400mm焦段的长焦镜头。
拍摄比鸽子还小的斑鸠,至少是需要200mm的长焦镜头抓拍才行。当然,比200mm更长一些的焦段也可以,不过价格也会更高,一般的*民摄影玩家可能不会考虑入手。
杏花的拍摄方案很多,可以用长焦镜头拍摄单枝单朵;也可以用中焦段镜头表现几树杏花的绰约风姿;还能够用广角镜头展示出漫山遍野都铺开的繁盛景象。当然,拍远景的时候,最好是让杏花环绕在小村周围。
适合用中焦段镜头抓拍,辛勤的农人在田间地头劳作、仔细查看溪流的画面。
燕子和斑鸠的个头差不多。但是燕子不怕人,还可以与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所以拍这样子的安全,距离可以稍微*一些。在镜头的选择方面,焦距也可以稍微再短一点。
这句话主要是拍摄室内人像摄影。室内光线不足,拍摄时要注意用反光板补光。如果室内的空间比较小,也有必要考虑用广角镜头拍摄。
饮酒的人,可以是一位,自斟自饮;也可以是两位,互诉衷肠。
饮酒是动作,惆怅是表情。
饮酒的人是摄影主体;酒壶、酒杯、以及配菜是摄影陪体;室内还应有相关的环境布置。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
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
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
惆怅远行客。
王维诗鉴赏
“屋上春鸠呜,村边杏花白“首联就传达出浓郁的春天的气息。斑鸠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追随着春天的脚步飞到村庄中来,在农家的屋上欢快地鸣叫,村边盛开的杏花映得整个村庄一片雪白。开篇第一联写鸟鸣、花开,既有形象美又有声音美,十个字就勾勒出盎然的春意。“持斧伐运扬荷锄觇泉脉”这一联是农事,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给农民们带来了早春的活力,他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春耕的准备工作: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颔联意象生动,概括了早春的农事活动,表现出辛勤、健康的精神面貌。颈联写燕子归来,将它们人格化,说它们还能认识故巢,甚至在屋梁上呢喃,高兴地注视屋中的旧主人正在微笑着翻看新一年的日历。这一联,给生机勃勃的春光增添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行客对酒怅然思乡,诗意在转折中联贯。远离家园在外作客的人,见到田园的春色如此富有生气,农村的劳动生活如此热烈欢快,岂能不触发起对故乡的思念呢!何况,诗人在颈联又以燕归故巢起兴,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春之新至,最易引发长久滞留异地的人的乡思,过渡就更显得自然顺当。因此,前后两部分,诗意是互相映衬的,都能激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景物意象或人事活动在农村很*常,有的是很微细的,人们*焉不察,或者虽然察觉到了,却未能从中发现它们跳荡着春天的脉博,蕴含着诗情画意。
而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却凭着他敏锐的感觉,迅速地捕捉住并且准确地把它们提练成新鲜、活泼的意象,组合在诗篇之中。这一点,是我们读这首诗时不应该忽略的。
宋人刘须溪称赞这首诗:“《卷耳》之后,得此吟讽,清致自然,抑扬有意。”
整理:zhl201612
中国古诗词大全
1.《木瓜》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登池上楼》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3.《西郊落花歌》
年代:清作者: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4.《新凉》
年代:宋作者: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5.《答陆澧》
年代:唐作者: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6.《送友游吴越》
年代:唐作者: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7.《钓鱼湾》
年代:唐作者:储光羲
小满的中国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满的中国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2.《晨征》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3.《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4.《小满》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5.《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6.吴藕汀《诗画》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7.小满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8.五绝 小满(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9.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10.遣兴(宋 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典中国古诗词名言及翻译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诗词名言及翻译精选
1.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译】:办起事来有根据,说起话来有道理。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译】: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以明达事理,而偏听偏信就会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译】:形容群英云集,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译】:面对着深水羡慕鱼儿,不如回家织网捕鱼,与其徒劳无益地空想,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做点实事。
5.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一般的人都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有了过错就改正,那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6.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曹操
【译】:发现和选拔因出身卑微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被任用。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译】:开始很容易做到,但能坚持到底的却又很少,告诫我们在学*或工作中,要有始有终,而不能半途而废。
8.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千丈长的堤坝,会因有喽蛄蚂蚁的小洞穴而崩溃;百尺高的房屋,会因有烟囱缝隙里迸出的火星而烧毁。喻指忽视小的漏洞,就可能造成大祸。
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译】: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属石头也能雕穿刻空。喻指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成就。
10. (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老子》
【译】:随便答应别人,必定很少讲信用。常常把事情看得容易的,而做起来就会常常感到很困难。
中国古诗词名言及翻译
1. (三折肱,知为良医。)《左传》
【译】:屡次折断胳膊,由于经过反复治疗而积累了知识,最后使自己也成为良医,说明实践能出真知。
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译】:河水太清了就没有鱼,对人的要求太苛刻了,也就失去了伙伴。
3. (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吕氏春秋》
【译】: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上山没有摔倒,而往往在跨小土堆时却跌倒了。说明若忽视小事,也往往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4.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
【译】:一千人的唯唯诺诺,随声附和,还不如一个人能站出来,直话直说。提倡敢于实事求是,仗义执言的风格。
5.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齐已
【译】:要为国家博取荣誉,要为国家记住耻辱,而决不为自己个人。
6. (石可破,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译】:以石和丹作比喻,赞成颂了革命者的高尚品质,坚贞不移,志不可夺。
7.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宋书》
【译】:为人在世,如不能立志建业,即使能活到一百岁,还是同夭亡一样。
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译】:此以松柏经得起风刀霜剑,比喻坚强的革命者能经得起严峻的斗争考验。
9. (行贤而去贤之心)《韩非子》
【译】:做了好事而又能去掉自以为做得好的心理。指出谦虚是最高尚的美德。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译】:在天下的人忧愁之前自己就先忧愁,在天下的人欢乐之后自己才欢乐。可用来表现革命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贵品质。
11. (饶饶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后汉书》
【译】:高而尖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告诫人们必须谨慎,不能得意忘形,而最终犯下错误。
12.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译】: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就不能得到发展;说话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
13.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
引导语: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民族文化丰富,歌赋更是数不胜数,下面是几篇古代爱,欢迎大家阅读!
北宋 鹊桥仙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干?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北宋 苏轼 江城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北宋 欧阳修 生查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北宋 苏轼 蝶恋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清 黄增,集杭州俗语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上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 一翦梅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 晏殊 木兰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 李之仪 卜算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古代唐诗之最
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恋花》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夜宿山寺》 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长恨歌》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白居易 《卖炭翁》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将进酒》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北风行》
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 《古柏行》
最难请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
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钱起 《送僧归日本》
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 《古意》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 《野望》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遣怀》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维 《老将行》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长恨歌》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
一、意境的类别
王国维吸收西方文艺学观点,写了部《人间词话》。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认为“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并且根据主客观关系,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别。所谓“造境”即经诗人主观情感加工改造过的.境界,亦即“有我之境”,也就是文艺理论上说的“表现”;所谓“写境”即如实客观再现客观环境,亦即“无我之境”,也就是文艺理论上的“再现”。以上是从无我关系上分类,如果再加上表现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实感性意境
即王国维所云“写境”。诗人调动状物、描写、叙事等艺术手段,通过刻画形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真实形象地再现客观环境。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实感性意境的形成,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物的细密工巧,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宋诗的代表人物梅尧臣诗作“工于*淡,自成一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他以素朴的诗风,真实地再现当时繁重的赋税和征战给民生带来的疾苦,写下《陶者》、《田家四时》等传世之作。作为一位写实诗人他曾举贾岛、姚合、温庭筠等人诗作为例,说明什么是实感性意境以及它的意义和作用:“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人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诗人又举严维诗作,来说明何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至境:“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合骀荡,岂不在目前乎”?
梅尧臣引述的“县古槐根出”中的“县古”是作者感觉,看不到具体形象,但以细描“槐根出”加以补充,就使“县古”具体可感;同样的,“官清”是自白,以“马骨高”加以补充形容(马都因没有好料草而高耸瘦骨),主人的清廉不就显然了吗。当然,马高耸瘦骨,也有主人清高之内涵。这就将山邑荒僻,官况萧条逼真地再现,确实比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人逐野禽栖’来得形象且具有更深的内涵。梅氏又举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作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诗例。春天的天气融和,春天日脚变长。春天这种典型特征被诗人敏锐地抓住并细腻地再现,这就是“春水漫”和“夕阳迟”。前者暗示天气转暖,冰雪消融,而且“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才会“春水漫”;由冬到春,日照时间加长,给人迟迟之感,所以才会“夕阳迟”。正因为 “漫”和“迟”二字用得精当,所以便使难以传达之情状,表露无遗。王夫之曾说:“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妙化之功”(《夕堂永日绪论》)。这两句诗就是“体物而得神”所产生的“灵通之句”。柳宗元的《南涧中题》也是“体物入情”的典型诗例: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我眼中的田园中国古诗
我眼中的中国古诗文之美
我眼中的中国古诗词之美
这才是我们眼中的中国古诗词
中国古诗田园诗的特点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
中国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
春中田园作的古诗背诵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古诗排行
中国古诗词的分类山水田园诗
春中田园的诗词古诗文网
山中田园题材的古诗词
我的中国古诗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诗词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古诗词
请写出古诗中田园风光的诗句
我们的中国古诗
我眼中的800字古诗
我身边的中国古诗
幼儿园用的中国古诗
我与中国古诗的故事
我眼中的母亲古诗
我眼中的春节古诗
我眼中的爱情古诗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会背古诗吗
我眼中的古诗感受
我眼中的阿城古诗
我眼中的学校古诗
我们知道的中国古诗
田园之中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