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大班教案

关于《我自己》大班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自己》大班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自己》大班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自己》大班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保护我自己》大班安全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实施我保护和安全这方面的教育,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周围的生活开始,通过事例,由*及远,由浅入深,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同时让幼儿知道一些简单道理。为此,我园组织了"我会保护自己"的主题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做危险的事

      1、不玩火

      有些幼儿爱玩火:玩火柴,玩打火机,用火烧东西玩,认为这样很有趣,但却不知危险。玩火,易造成火灾。轻者,烧坏衣物、身体;重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丧失性命。

      教育幼儿*时做到:

      (1)不玩火柴、打火机,不点燃火把,不翻弄火炉,不堆烧落叶和树枝等。

      (2)不把纸、塑料这些容易着火的东西拿*火源。

      (3)学会认识易燃物品的标志,不要把火靠*贴有易燃标志的物品。

      (4)如果发现自家或邻居,或公共场所失火了,要迅速跑出,并大声呼救。如果附*有电话,要快拨通119,请消防人员来救火。

      建议

      (1)可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火灾的图片、录像,并引导他们讨论怎样防止火灾,重在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2)不要教幼儿参加救火过程,因为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2、不摸电线、不乱动电器

      电是人类的好朋友。电能给人带来光明。电是主要的能源。电灯、电视、电冰箱、电车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但它们都离不开电。但是,电同火一样,也是有危险的,而且,由于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的危险更大。使用不当,危险会发生。

      幼儿好奇心强,对电是很感兴趣的,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甚至一点不知,所以要重视对幼儿这方面的教育。

      教育幼儿做到:

      (1)不摸电线,不玩电源插头和接线板。

      (2)不乱动家用电器,如落地灯、电扇等。

      (3)不要走*设有“小心触电”标志的地方。

      建议

      (1)帮助幼儿了解什么东西导电,什么东西不导电。

      (2)组织幼儿进行“找找哪些地方有触电的危险”活动,让幼儿说说为什么,并在这些地方贴上“小心触电!”标志。

      3、不动煤气、天然气的开关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生火做饭,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是,煤气、天然气是十分易燃的气体,一遇火星即会燃烧,甚至引起爆炸,造成火灾。煤气是有毒的气体,能使人窒息、死亡。

      为避免发生危险,教育幼儿做到:

      (1)不扭动煤气罐或煤气灶上的开关;不拉、不扯、不碰煤气罐上的软管。

      (2)不到厨房里去玩耍。

      (3)闻到煤气的臭味要赶紧告诉大人,并迅速离开那里。如果发现煤气灶开关没关或者灶上火灭了而漏气,自己又会关开关的话,可以快去关上。

      建议

      (1)带领幼儿参观有燃气设备的灶间,可将易燃、易爆的标志贴在煤气罐和煤气开关等地方。

      (2)帮助幼儿识别易爆、易燃的标志。

      (3)帮助幼儿识别煤气的臭味。

      4、不乱动乱吃药

      药能治病,能帮助人解除痛苦,但不能乱吃药。因为药的种类很多,作用也不同。有的药专治肚子疼,有的专治感冒;药除了人用的以外,还有植物、动物用的,如果是杀虫的药,专门用来毒杀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的药,等等。如果把药弄乱了,吃错了药,不仅不会治病,还会添病,甚至导致更可怕的后果。

      幼儿因为分辨能力差,容易吃错药。由于有的药形状、颜色差不多;很多药表面有一层糖衣,吃起来会很甜,幼儿自己误吃的可能性会增加。

      为此,应教育幼儿做到:

      (1)不乱动乱吃药。生病的时候,要记住自己的药名和药盒,让**给取药。

      (2)大人给喂药时,如果觉得味道跟*时不一样,就不要再吃,马上告诉大人,请大人再仔细检查是否弄错了。等确实以后,再吃。

      (3)学会识别有毒药品的标志。

      建议

      (1)帮助幼儿识记“当心中毒”的标志,内服和外服药的不同。

      (2)培养幼儿辨别有毒物品的能力。

      5、不玩锋利的物品,用器械做游戏要小心

      刀子、玻璃片等锋利的物体,都是危险的。教育幼儿不要玩弄这些物体。使用器械

      竹竿等做游戏时,要小心,不要弄伤自己或别人。

      建议

      (1)可用具体事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使用器械做游戏之前,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引导幼儿玩安全的游戏。

      (3)可设置安全知识画栏,宣传安全常识。

      附事例:

      有个小朋友叫高勇,有一天和一个小姐姐一起玩耍。小姐姐手拿竹竿,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身子一斜,竿子正巧扎进了高勇的右眼。医生抢救了半天,也没能保住他的眼睛,结果高勇的右眼球被摘除了。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主题教案《我自己》3篇

  • 教案,大班
  •   主题目标

      1、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人群中的一个。

      2、初步了解身体个部位都会活动,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3、养成对他人、社会亲*、合作的态度,学会关心、帮助周围的人,体验与同伴相处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主题线索

      身体真有用、和影子捉迷藏、我和别人不一样

      主题说明

      初入大班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周围环境以及自己在变化、在长大。他们开始学会在体验关注自身变化的同时关注周围世界的变化,会用眼睛捕捉、用情感体验每一种事物的变化。

      “我自己”这个主题,将引领幼儿从认识幼儿园的变化到认识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认识自己的变化到认识他人的变化。体验自己当一名大班哥哥姐姐的光荣感和责任心,有更大进步的积极愿望。我们将尽可能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鼓励他们认识自我、拥有自信,并在探索事物变化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点关注:

      1、发现自己成长的变化,能从外显的转移到发现内隐的变化,学会欣赏自己的成长。

      2、关注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各个部位都会活动,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懂得运动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

      3、能仔细观察同伴的特征,发现不同性别的不同特征,并能用多种表征方式表现同伴的以及自己的特征。

      4、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根据他人的情绪、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5、通过比较、测量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如影子的变化、身高的变化等,了解测量的多种方法和工具,积累测量经验。

      一、活动要求:

      1、欣赏故事,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通过谈话大胆的评价自我。

      2、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玩具青蛙、故事

      三、活动过程:

      欣赏故事——讨论故事——喜欢我自己

      (一)欣赏故事

      1、提问: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幼儿回答)2、听听青蛙的故事:

      (1)倾听故事至"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2)这只青蛙为什么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的?

      (3)青蛙为什么会难过?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

      (4)听故事后半段,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

      (二)讨论故事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呢?

      2、青蛙为什么不高兴?山羊对他说了什么?青蛙又变的怎样了?为什么?

      3、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三)我喜欢我自己师:小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那你有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幼儿相互间的评价,让他们说说同伴身上的闪光点,以此进一步认识自我,激发自信。

      你喜欢你自己吗?为什么?(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敢于说说自己的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4、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五官。

      活动过程:

      1、导入DD看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好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阅读全文]...

2022-01-19 00:31:36
  • 《我自己》大班教案5篇

  • 教案,大班
  •   主题来源:

      大班幼儿已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们对班上出现的新鲜事物常常有着探究的兴趣。前几天,彬彬过生日,带来了一只蛋糕,还带来了许多照片。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围着这照片细细地看,彬彬则兴致勃勃地作介绍。唐崇植小朋友:“小时候我也有很多照片,还有爬的照片。”赵晓雯小朋友说:“我还有很多刚生下来拍的照片,有白日照。”杨世超耷拉着脑袋说:“我不是妈妈生的,是从路上捡的。”这下,许多小朋友反驳:“你骗人,你有妈妈的,你的妈妈还天天来接你呢。”我发现幼儿对自己的生长,评价自己感兴趣了,于是,就生成了“认识我自己”这个主题,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情况有比较完整的认识,让他们懂得父母的养育恩。

      预设目标

      1、知道三月八号是妇女节,能用语言、歌声、小礼物等祝贺妈妈、老师、奶奶节日快乐!感受彼此的关爱。

      2、在游戏中常说礼貌语。学会整理物品,认真完成任务。

      3、学*7的分成,7以内的加减,培养幼儿关注天气,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4、初步学会人物动态,能够用连贯、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生活的地方,学*用领唱、齐唱的方式唱歌,按节奏排除××O×节奏中休止符的歌词部分,为歌曲增编新歌词。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主题环境:

      1、丰富墙面,布置“认识我自己”专栏。

      2、制作小礼物、贺卡送给妈妈奶奶等。

      3、收集材料、碟片、录象带、图书、照片丰富区域。

      区域活动:

      1、语言区:说照片、看图书、提供《大狮子和小老鼠》图片,表演故事、排图讲述。

      2、美工区:贺卡“妈妈我爱你”、剪纸“娃娃类”、布贴画“妈妈的节日”、泥工“花草类”。

      3、益智区:添“7的组成和加减的操作材料”、找不同、物体的旋转、认识身体器官。

      4、游戏:指导“医院、娃娃家、开心小吃”。

      家园配合:

      1、请妈妈、奶奶们接受孩子的祝福,并准备好鼓励的话。

      2、向奶奶、妈妈献词、献歌、送小礼物。

      3、收集资料,看录象“我从那里来”,感知妈妈的辛苦及父母的养育之恩。

      日常活动:

      第五周第六周绘画:给妈妈画张像音乐:不再麻烦好妈妈语言:给妈妈的一张椅子故事: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参观:医院科学:宝宝从那里来律动:头发、肩膀、脚数学:学*7的第一组加减数学:7的组成体育:我的本领大科学:认识身体英语:五官体育:纸儿真好玩谈话:我从那里来早期阅读:我们周围的标志绘画;数字变魔术第七周音乐:让座科学;动动我的身体数学:学*7的第二组加减参观;飞雁幼儿园体育;玩塑料布绘画;我的身体语言:学做大人的小帮手英语:四肢

      生成活动:牙齿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积极参与。

      2、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有关动物的牙齿。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牙齿的资料。

      活动过程:

      请小朋友自己来介绍带来的图片、资料。

      1、世界上有许多动物,你们知道动物的牙齿是什么样的吗?

      谁愿意来说。

      2、动物的牙齿真有趣,各种各样的都有。你们知道这些牙齿有什么用?是不是和我们人类的牙齿的作用是一样的。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呢?

      3、小朋友可以画画那些有趣的动物牙齿。

      4、展示小朋友的图片、资料。

      绘画活动:给妈妈画张相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说说画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8开纸、妈妈的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你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围绕面部特征回答。)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今天,你们还带了妈妈的照片,我们看看照片上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头发、衣着,加深印象。)

      2、教师示范写生难点。

      我们要给妈妈画长相,看着照片画也可以叫人物写生,人物写生分为头像胸像及全身三种写生。这次我们来画头像写生。就是主要画妈妈的头部。脸的外轮廓要大一点,鼻子也要大一点。(注意鼻子有鼻梁、鼻孔,不是一条线。)眼睛、耳朵、眉毛等是左右对称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给妈妈画张相,送给妈妈。画的时候不要怕,仔细观察,看一眼画一笔,把你看到的全画出来。完成后,边线用轻涂手抹法涂油画棒。(指导幼儿抓住脸的特征。并且要画得大,画得仔细。)

      4、结束活动。

      带回家送给妈妈,如果大人笑你画的写生,就100分了!

    [阅读全文]...

2022-03-19 11:08:44
  • 我自己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 教案
  •   主题:我自己

      生成活动来源:

      在我和别人不一样的主题活动中,在“我的展览”活动中,孩子在认识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的活动时。滔滔想到了自己的太太在敬老院里,由此引出了我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可是有一些没有亲人,也没有子女照顾的爷爷奶奶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孩子们都想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说说话?我们决定去看望这些爷爷奶奶。

      生成活动一

      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生成活动二

      为爷爷奶奶准备表演节目

      生成活动三

      参观敬老院

      一、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活动目标:

      1、 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2、 极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尝试小组学*,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幻灯片: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FLASH:爷爷奶奶好

      2、 爸爸妈妈一起为爷爷奶奶准备的礼物(每人至少买了一样吃的一样用的东西);

      3、&nb

      sp; 次活动中幼儿分发礼物用的盒子12只。

      超市特色:1、自主准备礼物

      2、小组合作进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感:

      1、播放幻灯,引发看望爷爷奶奶的愿望。

      2、介绍礼物。

      3、 礼物分类。

      二、分组讨论,操作实践:

      1、提出问题:怎么样每个爷爷奶奶都拿到礼物呢?

      2、每组自行挑选礼物袋或礼物盒三个。

      3、分礼物。

      三、打扮礼物盒:

      1、幼儿操作。

      2、互相欣赏包装好的礼物盒。

      二、为爷爷奶奶准备表演节目

      超市特色:自由结伴排练节目

      ①合唱《好娃娃》 ②朗诵《我们的祖国真大》

      ③舞蹈《小燕子》④韵律活动《幸福娃娃拍手笑》 ⑤故事《三只小猪》 ⑥歌表演《中国功夫》

      三、参观敬老院

      活动目标:

      1、 了解敬老院是失去亲人或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们生活的地方。

      2、 懂得关心、尊敬老人,产生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先与敬老院工作人员联系。

      2、 让孩子观察了解自己爷爷奶奶的生活情况。

      超市特色:自制一件礼物,自备一份食品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看望老人的'愿望。

      二、了解敬老院

      1、组织幼儿步行去敬老院,路上教师鼓励幼儿坚持均速向前行走,不推、拉小朋友,不采摘树叶,靠右边行走,注意安全。

      2、参观敬老院的设施设备,请管理售货员介绍敬老院的情况,让幼儿对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对老人关心、尊敬的情感。

      三、组织联欢活动

      1、向爷爷奶奶问好,给老人送礼物和食品。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我喜欢我自己大班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大班,喜欢
  •   一、活动要求:

      1、欣赏故事,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通过谈话大胆的评价自我。

      2、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玩具青蛙、故事

      三、活动过程:

      欣赏故事——讨论故事——喜欢我自己

      (一)欣赏故事

      1、提问: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幼儿回答)

      2、听听青蛙的故事:

      (1)倾听故事至"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2)这只青蛙为什么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的?

      (3)青蛙为什么会难过?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

      (4)听故事后半段,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

      (二)讨论故事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呢?

      2、青蛙为什么不高兴?山羊对他说了什么?青蛙又变的怎样了?为什么?

      3、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三)我喜欢我自己师:小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那你有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幼儿相互间的评价,让他们说说同伴身上的闪光点,以此进一步认识自我,激发自信。

      你喜欢你自己吗?为什么?(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敢于说说自己的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

      活动反思: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信心。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图片。

      2、红花一朵。

      重难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教师: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它忍不住哭了出来)。

      教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教师:别人会的本领它不会,所以它难过,那么它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

      教师: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后来,青蛙还难过吗?

      2、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教师: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呢?

      教师;最后,青蛙对自己说什么呢?你喜欢青蛙吗?

      3、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它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呢?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大班安全教案《保护好我自己》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教幼儿学*简单的自救方法。

      2、知道遇到突发灾难时要保持冷静,并保护好自己。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费书纸或湿柴物品。

      活动过程:

      一、阅读幼儿用书,初步了解地震。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

      教师: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地震)教师:你听说过地震嘛?地震是怎样的?

      教师:地震从开始到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见进行避震最为关键。那么,应该怎么避震呢?

      教师:如果人在一楼,就赶快跑到户外空地上,抱住头,蹲下来;如果来不及跑出来,躲在哪里会比较安全呢?(如:靠外的墙角,水管旁。)

      2、模仿地震时的躲避姿势。

      教师:怎样躲避会比较安全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书上的四种姿势。

      教师请四个幼儿分别选择一种姿势进行模仿,其他幼儿观察。

      二、模拟地震时的疏散。

      教师在一楼,则快速跑到户外的空地下蹲下;教师在二楼及以上,则要跑到墙角、厕所出,并以安全的姿势躲避好。

      三、阅读幼儿用书,初步了解火灾。

      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

      教师: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烟,起火了)教师: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到处乱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意图。)

      教师总结: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对人体非常有害;烟雾是上升的,所以我们要放低身体,并用衣服马上捂住嘴巴和鼻子,有秩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四、模拟室内火灾的疏散。

      1、教师:小朋友,如果发生火灾了,你会怎样做呢?我们在教室里试一试吧。

      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其他幼儿观看。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烧然费书纸,让幼儿模拟火灾现场学*逃生。

      活动反思: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百科: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语出《书·毕命》“分居里,成周郊”孔传:“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幼儿园大班我,喜欢我自己教案 (菁选2篇)

  • 教案,喜欢
  •   一、活动要求:

      1.欣赏故事,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通过谈话大胆的评价自我。

      2.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玩具青蛙、故事三、活动过程:欣赏故事--讨论故事--喜欢我自己

      (一)欣赏故事

      1.提问: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幼儿回答)

      2.听听青蛙的故事:

      (1)倾听故事至"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2)这只青蛙为什么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的?

      (3)青蛙为什么会难过?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

      (4)听故事后半段,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

      (二)讨论故事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呢?

      2.青蛙为什么不高兴?山羊对他说了什么?青蛙又变的怎样了?为什么?

      3.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三)我喜欢我自己师:小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那你有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幼儿相互间的评价,让他们说说同伴身上的闪光点,以此进一步认识自我,激发自信。

      你喜欢你自己吗?为什么?(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敢于说说自己的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青蛙图片。

      2、红花一朵。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他什么地方?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他忍不住哭了出来)。并提问:

      (1)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2)别人会的本领他不会,所以他很难过,那么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并提问:

      (1)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

      (2)后来,青蛙还难受吗?

      二、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鸡、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2、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你喜欢青蛙吗?

      三、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1、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他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4、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四、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能用“我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2、介绍游戏规则:大家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红花在谁的手上,谁就在集体面前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型夸奖自己的长处,然后继续听鼓声传花。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小百科:喜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ǐ huan ,也作喜爱,一指愉快;高兴,二指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我会自己睡》大班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 了解黑夜,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 通过故事和体验,了解黑夜并不可怕,逐渐适应并喜欢黑夜。

      3.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材料准备:

      PPT、音乐、调查表、有学号标注的笑脸人手两个、记号笔、大拇指;事先了解班级孩子一个人睡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这是什么时候?——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

      2.大家怎么了?——关灯、睡觉了

      小结:睡觉是件舒服的事,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身体得到休息。

      二、调查交流

      1.出示调查表,调查幼儿独立睡觉情况

      2.交流:那你们为什么不敢一个人睡呢?到底怕什么?

      三、故事迁移

      有一只小老鼠也和你们一样。这是它第一次一个人睡,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它害怕黑漆漆的夜,总觉得那边的墙角有一个黑黑的大怪物,一想到这儿,他就吓得浑身发抖。

      小结:解决了小老鼠的问题,再来看看我们害怕的事!

      四、黑夜探寻

      教师边朗诵边播放夜景图(从森林——乡村——城市——小朋友的窗前,层层靠*)

      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黑夜!黑夜怎么样?

      五、再次选择

      活动延伸:

      我们来一个约定,谁能每天都坚持一个睡,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把它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下次陈老师再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们有没有做到!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独自一人睡觉。

      2.能够大方地在集体前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独立能力和勇敢的品质。

      4.学*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红色笔人手一支。

      3.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乖乖睡觉》。

      乖乖是个小女孩,她很聪明也很能干,就是胆小,每次睡觉都要妈妈陪。一天,妈妈出门去了,乖乖一个人躺在床上,她哭起来:“妈妈来拍乖乖睡觉……”住在山那边的熊妈妈听到了,赶过来一看,原来是乖乖不愿一个人睡觉。熊妈妈说:“乖乖,我来拍你睡觉吧。”熊妈妈就伸出大手,“啪啪,啪啪”地拍了起来,可是只听到“嘶啦----”一声,被子被熊妈妈拍破啦。熊妈妈难过地说:“唉,我的小熊宝宝从来不要我拍,都是自己睡觉的。”乖乖听了,很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对熊妈妈说:“我也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睡觉,我不要妈妈拍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乖乖原来是怎么睡觉的?她这样哭闹对吗?为什么?

      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只有胆小、不懂事的孩子才会要妈妈陪,这样会影响妈妈做事,而且和大人一起睡觉,呼吸的'人多,空气不好。

      教师:熊宝宝是怎么睡觉的?这样好吗?为什么?后来,乖乖怎么对熊妈妈说的?让幼儿知道要向熊宝宝学*,独自一个睡觉。

      3.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独自睡觉的好处。

      教师:你在家里独自一个睡觉吗?你独自一人睡觉感觉怎么样?你喜欢一个人睡觉吗?为什么?

      讨论:一个人睡觉好,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好?

      4.阅读幼儿用书《我会自己睡觉》。

      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为什么?请你给会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红花。

      5.评红花活动。

      给独自睡觉的幼儿发红花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回家学*一个人睡觉,做个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建议:

      活动后,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独自睡觉*惯。

      活动反思: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我会自己睡觉》大班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独自一人睡觉。

      2、能够大方地在集体前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独立能力和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笔人手一支;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乖乖睡觉》。

      乖乖是个小女孩,她很聪明也很能干,就是胆小,每次睡觉都要妈妈陪。一天,妈妈出门去了,乖乖一个人躺在床上,她哭起来:妈妈来拍乖乖睡觉住在山那边的熊妈妈听到了,赶过来一看,原来是乖乖不愿一个人睡觉。熊妈妈说:乖乖,我来拍你睡觉吧。熊妈妈就伸出大手,啪啪,啪啪地拍了起来,可是只听到嘶啦----一声,被子被熊妈妈拍破啦。熊妈妈难过地说:唉,我的小熊宝宝从来不要我拍,都是自己睡觉的。乖乖听了,很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对熊妈妈说:我也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睡觉,我不要妈妈拍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乖乖原来是怎么睡觉的?她这样哭闹对吗?为什么?

      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只有胆小、不懂事的孩子才会要妈妈陪,这样会影响妈妈做事,而且和大人一起睡觉,呼吸的人多,空气不好。

      教师:熊宝宝是怎么睡觉的?这样好吗?为什么?后来,乖乖怎么对熊妈妈说的?让幼儿知道要向熊宝宝学*,独自一个睡觉。

      3、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独自睡觉的好处。

      教师:你在家里独自一个睡觉吗?你独自一人睡觉感觉怎么样?你喜欢一个人睡觉吗?为什么?

      讨论:一个人睡觉好,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好?

      4、阅读幼儿用书《我会自己睡觉》。

      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为什么?请你给会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红花。

      5、评红花活动。

      给独自睡觉的幼儿发红花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回家学*一个人睡觉,做个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建议:

      活动后,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独自睡觉*惯。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独自一人睡觉。

      2.能够大方地在集体前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独立能力和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红色笔人手一支。

      3.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乖乖睡觉》。

      乖乖是个小女孩,她很聪明也很能干,就是胆小,每次睡觉都要妈妈陪。一天,妈妈出门去了,乖乖一个人躺在床上,她哭起来:“妈妈来拍乖乖睡觉……”住在山那边的熊妈妈听到了,赶过来一看,原来是乖乖不愿一个人睡觉。熊妈妈说:“乖乖,我来拍你睡觉吧。”熊妈妈就伸出大手,“啪啪,啪啪”地拍了起来,可是只听到“嘶啦----”一声,被子被熊妈妈拍破啦。熊妈妈难过地说:“唉,我的小熊宝宝从来不要我拍,都是自己睡觉的。”乖乖听了,很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对熊妈妈说:“我也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睡觉,我不要妈妈拍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乖乖原来是怎么睡觉的?她这样哭闹对吗?为什么?

      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只有胆小、不懂事的孩子才会要妈妈陪,这样会影响妈妈做事,而且和大人一起睡觉,呼吸的人多,空气不好。

      教师:熊宝宝是怎么睡觉的?这样好吗?为什么?后来,乖乖怎么对熊妈妈说的?让幼儿知道要向熊宝宝学*,独自一个睡觉。

      3.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独自睡觉的好处。

      教师:你在家里独自一个睡觉吗?你独自一人睡觉感觉怎么样?你喜欢一个人睡觉吗?为什么?

      讨论:一个人睡觉好,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好?

      4.阅读幼儿用书《我会自己睡觉》。

      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为什么?请你给会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红花。

      5.评红花活动。

      给独自睡觉的'幼儿发红花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回家学*一个人睡觉,做个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建议:

      活动后,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独自睡觉*惯。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保护自己》大班安全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大概的理解画面的内容。

      3、能运用保护方法来保护自己。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

      1、能运用保护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活动准备

      1、《我会保护自己》挂图。

      2、糖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律动《手指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基本环节

      1、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我会保护自己》。选择其中一个让儿说一说:

      ——你们看到了什么?

      2、让幼儿观察挂图上其余的画面,让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依次完整的说出画面上发生的事情。

      ——让幼儿思考,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幼儿分组讨论)

      4、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三、结束环节

      1、情景表演:

      (1)教师扮演陌生人敲门。让幼儿思考应该怎么做?

      (2)教师扮演陌生人给幼儿吃糖,让幼儿思考该怎么办?

      2、教师小结:在没有爸爸妈妈的情况下,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不能接受,也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在外面迷路了我们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给爸爸妈妈大电话,如果记不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打警察叔叔的电话号码110.所以还没记住爸爸妈妈电话号码的小朋友要努力记住哦。

      教学反思:

      3、教师依次完整的说出画面上发生的事情。

      ——让幼儿思考,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幼儿分组讨论)

      4、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四、结束环节

      1、情景表演:

      (1)教师扮演陌生人敲门。让幼儿思考应该怎么做?

      (2)教师扮演陌生人给幼儿吃糖,让幼儿思考该怎么办?

      2、教师小结:在没有爸爸妈妈的情况下,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不能接受,也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在外面迷路了我们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给爸爸妈妈大电话,如果记不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打警察叔叔的电话号码110.所以还没记住爸爸妈妈电话号码的小朋友要努力记住哦

      教学反思:

      当我上完这节课。我知道我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所设置的目标都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对于大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方面要比中班的孩子要好一些,让他们观察挂图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的时候,孩子能连贯的讲述出来。在目标三。能用一些保护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孩子们几乎都能做到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不能吃、不能和陌生人说话等等。我在结束环节用了一个现炒现卖的方法,把刚学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课程当中,这样也加深了还子的记忆。老师们给我不足的评价是“在提问方面不是很好“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提问。这个建议很好。如果在我上这节课时我一定会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