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关于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08) 语录(68) 说说(158) 名言(1) 诗词(8k+) 祝福(28) 心语(5)

  • *古典乐器大全

  • 古典,文艺,体育
  • *古典乐器大全

      *音乐是光辉灿烂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中古、*代三个时期。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体系闻名于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典乐器相关内容。

      一、*古典乐器有哪些?

      主要的有:笛子、琵琶、箫、扬琴、胡琴、古筝、古琴、竖琴、唢呐、柳琴、笙。

      *民族乐器按演奏方法可分为:

      (1)吹奏乐器

      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

      (2)弹拨乐器

      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

      (3)打击乐器

      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等等。

      二、其它分类一

      *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

      “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

      “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

      “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

      “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

      “丝”包括琴、瑟、筑、筝等;

      “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

      “匏”类包括竽、笙、簧等;

      “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指纯正的*的共同体乐器,主要是为了与外来的乐器有所区别。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箜篌类、筚篥、羯鼓、羌笛等等,因为这些乐器也能够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分类,而未重新发明新的分类法。

      在唐代时的“骠国”(今缅甸)进贡了大量“骠乐器”,这些乐器用周制“八音”无法分类,故此,在仍然继续使用“八音”的名称之下,做了一些变化。据《新唐书?*?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

      “金”类包括铃钹、铁板;

      “贝”类包括螺贝;

      “丝”类包括大匏琴、独弦匏琴、小匏琴、鼍(tuo)首筝、凤首箜篌、龙首琵琶、云头箜篌;

      “竹”类包括横笛、两端笛;

      “匏”类包括大匏笙、小匏笙;

      “革”类包括三面鼓、小鼓;

      “牙”类包括牙笙;

      “角”类包括三角笙、两角笙。

      二、其它分类二

      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以下介绍目前在国乐团中常用的吹管乐器:

      笛子 Ditze

      笛又名横吹、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宋朝以后,成为配合演奏戏曲的重要乐器。

      传统的笛子,竹制,有六个按音孔、 一个吹孔和一个膜孔。吹奏时,由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其常用音域有两个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富厚,故深受人们心爱。

      笛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筒音(最低音)为a′(实际音)和d2(实际音)的笛子。因为这两种笛子别离为昆曲和梆子戏的主要配合演奏乐器,所以*气上称为『曲笛』和『梆笛』。

      箫 Hsiao

      约4500年前,有个叫仱伦的乐官发明了「律管」,将竹管一端以节封闭,由另一端直吹而发声,这是箫的前身。到了汉朝前,京房再加一后孔,成为五孔,唐朝时传到***,叫做Shakuhachi (尺八)。到了魏朝又多开一孔,以后就没再做多大变化。

      箫为直吹管乐器,吹口成V字型,吹奏法与笛*似,音孔有六,前五后一,音色低沉,音域有二个半八度,常用的箫最低音为d′、

      笙 Sheng

      古时大笙称为『竽』,小笙称为『和』。西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上已经有关於『和』的记载。西元前六世纪,*的诗册经中也常提到这种乐器。

      传统笙一般为十三簧与十四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簧等多种。

      笙常用作配合演奏乐器,由於它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亦可用於独奏。笙是以簧片振动发音,吹吸皆可吹奏,且同时可吹出两音以上,故可吹奏和声。

      唢呐 Suona

      唢呐原是波斯(今伊朗),*的乐器。唢呐两字为波斯语SURNA的音译。我国自明代始有关於唢呐的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以及民俗节日中,它是主奏乐器。流传各地的唢呐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犷的、有柔和的,种类甚多,表现力很强。所有管乐器的技巧几乎都可吹奏,它还可以模仿唱腔,以管体、哨子、喇叭口拆开吹奏,各自模拟不同角色,如老生、花旦等。其常用音域为两个八度,目前在国乐团中常用的唢呐是筒音为g′的D调高音唢呐。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琴」、「瑟」等乐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入了周末战国时的筑、筝、秦朝的弦豉、汉代的箜篌、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杨琴等等。

      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吹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类:

    [阅读全文]...

2022-01-08 08:14:49
  • *古典乐器大全

  • 古典,文艺,体育
  • *古典乐器大全

      *古典乐器有哪些?对于*古典乐器的了解,我们从一些古装电视剧当中就可以了解个大概,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那么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

      一、*古典乐器有哪些?

      主要的有:二胡、笛子、琵琶、箫、扬琴、胡琴、古筝、古琴、竖琴、唢呐、柳琴、笙。

      *民族乐器按演奏方法可分为:

      (1)吹奏乐器

      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

      (2)弹拨乐器

      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

      (3)拉奏乐器

      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

      (4)打击乐器

      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等等。

      二、其它分类一

      *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

      “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

      “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

      “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

      “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

      “丝”包括琴、瑟、筑、筝等;

      “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

      “匏”类包括竽、笙、簧等;

      “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指纯正的*的共同体乐器,主要是为了与外来的乐器有所区别。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箜篌类、筚篥、羯鼓、羌笛等等,因为这些乐器也能够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分类,而未重新发明新的分类法。

      在唐代时的“骠国”(今缅甸)进贡了大量“骠乐器”,这些乐器用周制“八音”无法分类,故此,在仍然继续使用“八音”的名称之下,做了一些变化。据《新唐书?*?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

      “金”类包括铃钹、铁板;

      “贝”类包括螺贝;

      “丝”类包括大匏琴、独弦匏琴、小匏琴、鼍(tuo)首筝、凤首箜篌、龙首琵琶、云头箜篌;

      “竹”类包括横笛、两端笛;

      “匏”类包括大匏笙、小匏笙;

      “革”类包括三面鼓、小鼓;

      “牙”类包括牙笙;

      “角”类包括三角笙、两角笙。

      二、其它分类二

      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以下介绍目前在国乐团中常用的吹管乐器:

      笛子 Ditze

      笛又名横吹、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宋朝以后,成为配合演奏戏曲的重要乐器。

      传统的笛子,竹制,有六个按音孔、 一个吹孔和一个膜孔。吹奏时,由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其常用音域有两个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富厚,故深受人们心爱。

      笛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筒音(最低音)为a′(实际音)和d2(实际音)的笛子。因为这两种笛子别离为昆曲和梆子戏的主要配合演奏乐器,所以*气上称为『曲笛』和『梆笛』。

      箫 Hsiao

      约4500年前,有个叫仱伦的乐官发明了「律管」,将竹管一端以节封闭,由另一端直吹而发声,这是箫的前身。到了汉朝前,京房再加一后孔,成为五孔,唐朝时传到***,叫做Shakuhachi (尺八)。到了魏朝又多开一孔,以后就没再做多大变化。

      箫为直吹管乐器,吹口成V字型,吹奏法与笛*似,音孔有六,前五后一,音色低沉,音域有二个半八度,常用的箫最低音为d′、

      笙 Sheng

      古时大笙称为『竽』,小笙称为『和』。西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上已经有关於『和』的记载。西元前六世纪,*的诗册经中也常提到这种乐器。

      传统笙一般为十三簧与十四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簧等多种。

      笙常用作配合演奏乐器,由於它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亦可用於独奏。笙是以簧片振动发音,吹吸皆可吹奏,且同时可吹出两音以上,故可吹奏和声。

      唢呐 Suona

      唢呐原是波斯(今伊朗),*的乐器。唢呐两字为波斯语SURNA的音译。我国自明代始有关於唢呐的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以及民俗节日中,它是主奏乐器。流传各地的唢呐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犷的、有柔和的,种类甚多,表现力很强。所有管乐器的技巧几乎都可吹奏,它还可以模仿唱腔,以管体、哨子、喇叭口拆开吹奏,各自模拟不同角色,如老生、花旦等。其常用音域为两个八度,目前在国乐团中常用的唢呐是筒音为g′的D调高音唢呐。

      弹拨乐器

    [阅读全文]...

2022-01-05 22:49:01
  • *古典乐器鉴赏论文

  • 古典
  • *古典乐器鉴赏论文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为大家分享了*古典乐器的鉴赏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文章主要探讨古筝的起源,各个时代筝的发展,筝的流派,并以浙江筝曲《高山流水》进行分析。

      关键词:筝的起源;筝的流派;筝曲结构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演奏上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可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自古以来,人们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圣洁的象征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对古筝进行分析。

      一、古筝的起源

      早在西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秦、越等国。古筝真正的起源,具有许多种版本。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1.筝源于瑟

      在史料中,可看到多处皆有因争瑟一分为二而成筝的记载。

      2.筝筑同源

      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指筝和筑皆是由简单的竹制乐器所演进而生的。

      3.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二、各个时代筝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经在秦、越等许多地区流传。

      到秦、汉两代,古筝已经有相当普遍的发展。三国时期,筝作为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人雅士的普遍重视。东晋、南北朝相继和乐而起的清商乐中,筝更为广泛的用于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隋唐,筝乐艺术在中原地区呈现出“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琴筝”的繁荣景象。虽然宋、辽、金、元时期历经战乱,而唐代的许多传统音乐也都已散亡,但宫廷燕乐中仍有筝独奏、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明代,筝作为主奏乐器参与诸宫调、杂剧等综合性艺术。清代,筝的音域扩大。

      三、古筝的种类

      1.《传统筝》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这、十五弦筝、十六弦这。河南传统筝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身长。

      2.《改革筝》上海二十一弦筝、扬州十八弦这和二十一弦这、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

      四、筝的流派

      (一)河南筝

      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其形成与河南大调曲子及河南曲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河南筝曲的音阶构成中大多多用变找舳很少用清角音,*乎于三分损益律的七声古音阶。河南筝曲包括版头曲和牌子曲两部分。代表人物曹东扶。曲目有《上楼》、《下楼》等。

      (二)山东筝

      山东筝曲主要流行于山东菏泽地区,主要由山东琴曲、山东琴书唱腔曲牌以及民间小调组成。有“山东尚为齐鲁地,东有扬琴西有筝”之说。这个地方的筝曲数量比较少,而传统筝曲主要是金灼南先生和金以埙先生留传下来的。山东筝曲分“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代表人物高自成。曲目有《汉宫秋月》等。

      (三)潮州筝

      潮州筝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潮州筝乐主要采用朝州音乐的二四谱记谱方法,在演奏时用得最多的是食指,以二、四、五三音为调式骨干音。乐曲十分讲究板式变奏。潮州筝曲中的八板体筝曲的来源是潮州音乐中的以琵琶、古筝、小三弦为主的“细乐”。潮州十大套曲和连套曲都属于这类曲目。代表人物高哲睿。曲目《寒鸦戏水》。

      (四)客家筝

      客家筝源自于广东汉乐。客家筝的形制与潮州筝大致相同。客家筝曲目中的大调筝曲皆为八板体。客家筝曲有一部分乐曲来源于汉剧的戏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曲牌。曲调比较明亮活泼,因为常用于戏剧中的串场音乐,所以叫“串调”筝曲。串调筝曲中,凡是曲中有中板者,其演奏顺序和“大调”的一样,也是先奏慢板,再接中板,由慢而快。代表人物罗九香。曲目《崖山哀》。

      (五)浙派筝

      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或杭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身长110厘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五声音阶定弦。浙江筝曲的一部分与杭州流行的一种说唱音乐“杭州滩簧”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还有一部分浙江筝曲来自江南丝竹音乐。一些曲子从琵琶曲中移植而来的传统古曲。代表人物王巽之。曲目《三十三板》《高山流水》。

      (六)福建筝

      福建筝乐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山东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地区,*惯称福建筝为“闽南筝”。清朝至民国初年,在诏安、云霄、漳浦、东山一带,古乐演奏极为盛行。欣赏《蕉窗夜雨》

      (七)陕西筝

      陕西筝,又名秦筝。陕西筝曲是在“秦腔”、“道情”、等陕西民歌、民间乐曲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而成,由于充分运用了秦声的调式和旋律特点,因此其风格独特,与别的流派迥然不同。代表人物周延甲。曲目《姜女泪》

      五、以浙江筝曲《高山流水》进行分析

      (一)《高山流水》的取材及版本

      《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取材于典故“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其中浙江筝曲*人研弹,表演最多,流传较为广泛。其曲调优美,韵味深长,八度,花指,刮奏等演奏技巧,描绘出一幅“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美丽景象。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该书在解释中说:“《高山流水》本来只有一曲,到了唐朝分为二曲,而不分段数。宋代分为《高山》四段,《流水》八段。”这首曲子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并且有着高超的琴艺,但是身为楚人却侍奉晋主。有一次,他在路过汉江时,看见当时的景色,忽然有感而发,拿出琴开始弹奏,未曾料想到,一曲未了,却弹断了琴弦。其实,当他抚琴的时候,就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一直在观望,他便走过去和那人交谈,在言谈话语之间,伯牙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人其实修道很高,于是,他俩相谈甚欢。这个人便是钟子期。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个善于弹琴,一个善于听琴。随后,伯牙又开始弹琴,当琴声低沉有力的时候,子期说:“巍峨壮丽的高山绵延不绝”,当琴声清淡舒缓的时候,子期又说:“涓涓细淌的流水蜿蜒不断。伯牙为遇到这样一位懂他的知音而感到非常的激动。两人相约第二年再次相会。可是,当俞伯牙如期来到相约地点的时候,却迟迟不见子期的身影,后经打听,才知道子期在不久前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伯牙来到子期坟前,弹琴一曲以告慰知音的亡灵,随后他砸断琴弦,发誓再也不弹琴。自此之后,便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样的说法。 《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有琴曲和筝曲两种,虽然名称相同,也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觅知音”,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曲子,本文着重谈论的是浙江筝曲《高山流水》。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有三个最普遍的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曲,一个是河南筝曲,还有一个便是浙江筝曲。这几首《高山流水》虽然名称相同,但却是三首完全不同的曲子。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以山东老八板筝曲创作而成,乐曲情感较强烈,速度较快。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是河南曲子板头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之一。乐曲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而起伏多变。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是二首筝曲中*人研弹,表演最多的一首曲子,曲风较为柔美,感情也更加柔和,细腻,速度适中,快慢相宜,有着很深厚的`意境。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二)《高山流水》的筝曲结构

      浙江筝曲的《高山流水》是由王巽之传谱,范上娥整理改编的。“高山流水”一词是指大自然壮丽的景色,它与乐曲有机结合,将现实生活中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作为乐曲的表现内容,借景抒情。这首曲子有着古朴典雅,浑厚细腻的特点,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它是*传统器乐曲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被认定为*古筝名曲,还选入了《*古筝名曲荟萃》和《*古筝考级教程》,并且成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被选入《古筝教学法》。

      《高山流水》全曲共有五个乐段143个小节,由“高山”和“流水”组成,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前面3段表现“高山”,第4段表现“流水”,第五段是乐曲的尾声。整个曲调呈现了“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气势。第一段“高山”中,技巧上面主要是对双八度指法的掌握,而且古筝是件弹拨乐器,如果没有摇指是无法表现长音的。在这段音乐中,要求把音“拉”得很长,要把弦在无形中提起来,不但要在手指方法上加以控制,还要用气息来贯穿,因此在演奏中需要把心情控制得沉稳,这样才能表现出空灵悠远的感觉。“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法,我认为是这首乐曲最难演奏的一段。首先是就在刮奏中要把旋律音弹清楚,在技巧和指法运用上要注意二指的用力,在刮奏时要轻,在旋律音时要用力把音勾出来,左手的上滑音配合也是很重要的。还要注意右手在刮奏时不要断,将水流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

      (三)《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为G宫D调,是一首旋律优美难度较大的作品。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所以演奏这部作品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要有丰富的情感。弹奏《高山流水》,首先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投入,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滑音要中正*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

      2.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高山流水》有“高山”也有“流水”,在实际弹奏中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也要有有合:首先,就是要把“高山”和“流水”这两个部分分开,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通过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来获得乐曲直观的感觉;其次,就是要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从而才能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性,最终才能达到完善整体音乐效果,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的良好效果。

      3.要有技法技巧。其实要把《高山流水》演奏好,它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把握、力度掌握、节奏处理、音色提炼、左右手协调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上。第一乐段第十二小节至第十八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一是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弹奏,二是颤弦的弹奏,三是花指的弹奏,四是前倚音下滑弦和本音按弦上滑弦的弹奏。第二乐段,乐曲的感觉和第一乐段已经有所不同。第一乐段速度较慢,运用了大量的跨八度抓弦来渲染高山雄伟的姿态,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在第二乐段,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加强了旋律性,整体感觉类似白描,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山峰山谷的景色。一开始的两个小节,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在音高上相差了一个八度。这种不同音高的对比,好似回声,在山谷之间回荡。

      比如曲中的几小节,在演奏的时候,右手中指加重音,向下压弹,而左手要不断地上下滑音,这样听上去的感觉就好像是把石子丢在水中从而形成一层层的水波,这样达到音乐形象是非常的生动的。第4段“流水”部分是这首乐曲最难演奏的一段,水在大自然中变化万千,仿佛小溪流水的潺潺声,或者更有大江东去磅礴气势,放眼望去有瀑布倾泻的奔腾景象,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这段的演奏上要注意情绪变化的把握。演奏时要注意谱面上强弱的标记,弹好旋律音,在演奏时技巧和指法的运用要注意二指的力度,刮奏时要轻,弹奏旋律音时要用力把音勾出来,但刮奏时不要断音,这样水流的声音才会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乐曲第5段是全曲的尾声,仅有九小节,它的组成短小而精悍,在处理乐曲时要注意它的意境,声音不仅浑厚饱满而且要有底蕴,同时要与前面两个部分联系起来达到统一。弹奏时右手的抓弦部分是高山的主题,左手刮奏代表流水,象征高山的低音抓弦和象征流水的刮奏要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山水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演奏完《高山流水》之后,留给我们的是余音袅袅,意犹未尽,联想不断的美好感觉。我们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学会了一首乐曲,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弦的感悟。我们不仅追求技巧的娴熟,乐曲韵味的优美,还要在学*和演奏的过程中产生对人生乃至真理的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

      *古典音乐自发展以来,就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它以独特的英姿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开出一朵奇葩。音乐是一门伟大而神奇的艺术,它以无形无色的声音荡开人们心中的涟漪,随着它的旋律波浪起伏,将人们引入一个神奇而美妙的艺术世界,让人如痴如醉,甚至忘记自我。古人也常以美妙的音乐来修身养性,因而古典音乐体现的是古人的道德、思想、情感和对自然之音的追求。古典音乐中那种与自然完美结合的音律和美感,使音乐充满着无限的魅力。

      一、古典音乐的简介

      从文献记载来看,*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皇帝,《吕氏春秋·仲勇记·古月篇》曾记,“皇帝令伶伦做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至昆仑之阴,取竹之邂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是,经过无数考古学家发现,*古典音乐的起源远远超过了皇帝所在的岁月。在河南所发现的古音乐仪器“16支骨笛”,据考证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可见*古典音乐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自有音乐的创作以来,经历无数音乐家的变更和创新,*古典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体系,在世界上拥有奇特的风姿,因其古典优雅的旋律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奇异多变的演奏形式,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古典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典音乐从其概念上讲,是区别于古典音乐的。广义的古典音乐指的是西洋古典音乐,其复杂多变的创作技巧以及蕴涵的深刻内涵,有别于民俗音乐。而*古典音乐是*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它承载着*古老的民族风俗、思想内涵和文化精髓。在*古典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古典文化的指引下,音乐所体现出的是一种高雅、静谧的内在美,其中蕴含的思想是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2-25 18:22:54
  • *古代弹拨乐器有哪些

  • 古代,文艺,体育
  • *古代弹拨乐器有哪些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古代弹拨乐器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古代弹拨乐器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代弹拨乐器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

      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 、竖箜篌、雁柱箜篌。

      【拓展阅读】

      *古代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全部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

      达卜(*尔族) 、太*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尔族) 。

      *古代吹奏乐器

      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吹奏乐器是乐器的一类。一般吹奏乐器由带孔的管子组成。*民族乐器中的吹奏乐器一般是竹制的,包括笛、箫、笙等。

      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因为吹奏乐器发音原理的不同,所以乐器极具个性化,其种类和音色丰富多彩。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的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阅读全文]...

2021-12-10 02:59:27
  • 乐器古琴的基础知识

  • 文艺,体育
  • 乐器古琴的基础知识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汉族弦鸣乐器,擦弦类,大家有听说过这种乐器吗?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乐器古琴的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琴的基本介绍

      使用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

      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最重要的汉族传统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在古代,我国文人雅士几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孔子是想通过古琴来陶冶人的情性。约公元前481年,孔子作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获麟操》、《猗兰操》相传都是孔子的作品。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标记音位。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在*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二胡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有点让人心痛;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却*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截了然。古琴是细腻含蓄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作合奏乐器,而适合独奏。能与古琴相和的,惟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古琴为传统文人们所偏好的原因。

      古琴的声音是让人迷恋的.,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古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韵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如郭熙的《早春图》。

      古琴的历史

      *历代流传着不少有关古琴的美谈。西汉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是以古琴为媒的爱情故事。三国孔明以其过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时,焚香操琴,成为后世戏曲中久唱不衰的经典故事。

      古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

      时的伴奏乐器。古琴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流传下来。

      古琴的琴派

      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称“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九嶷派以津京为中心。

      按欲入木方为本,弹如断弦世称奇。“初弹知传声,再弹识伟情,久练得其神”这与国画从工笔到写意的规律是一样的。

      明代琴家虞山派的重要代表徐上瀛(字青山)在他的琴学论著《溪山琴况》一书中曾介绍过传统的“按欲入木,弹如断弦”的演奏理论,并且指出:“指下虽如盘石,而毫无刚暴杀伐之疚”。

      “按欲入木,弹如断弦”是初学琴者打基础的基本要求。但作为古琴演奏技艺,仅有这点还不够,它对音色的要求,应该是纯正而甜美,在演奏中还必须做到“刚而不燥,弱而不虚,刚柔相济,声情并茂”。

      (一)“按欲入木”,是指弹琴者按弦的左手而言。

      今做“按音踏实”来解释,想不会有什么异议。

      “按欲入木”是指按音踏实,一丝不苟;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乐曲的内容,要注意做到自然、放松、敏捷、灵活。

      在古琴演奏中,左手基本技法有: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这是在琴曲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劫得当与适度,是成功的重要关键。在古琴演奏中,左手的运指,如同书法艺术中的运笔一样。不同的运指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在演奏中至关重要。就一般规律讲,上行取音多用绰音,运指自下而上(由低到高),从轻到重。这样的取音,浑厚圆润,韵味别具。吟指的基本方法是自上而下,先绰后吟,频率较快;猱的基本方法是自上而下,先注后猱,频率较慢。两者相同之处都是从轻到重往来移动,但是由于重心的方向和频率不同,故而效果也各异。

      在左手运指方法中,还有一种“回峰指法”,它与书法艺术中的“藏峰”笔法*似。是山东诸城派*代琴家王燕卿先生从实践中发现并运用于乐曲表现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用“回峰指法”演奏所得之音柔和,圆润,抒情性强,绝无生硬晦涩之感。所有指法技巧,都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纔能做到熟能生巧。依照“按欲入木”的基本要求,各种技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纔能达到相得益彰。

      (二)“弹如断弦”四字,是指弹琴者的右手而言的。

      意思是说,右手取音要刚键有力,如斩钉截铁。音色上金石之声和轻悠韵长是古琴的重要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讲,右手指明法技巧的运用,对音色的纯正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右手主要指明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摘、撮、轮、拨、刺等。在这些指明法的使用过程中,手指触弦的位置、角度、力度与古琴音乐的音质、音色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手指触弦的位置。右手指示入弦(大指出弦),用甲、肉相半切弦,奏出的声音较为纯正;用指甲较多时,发音比较清脆、明亮,而且富有穿透力,但无意往往缺乏厚度和圆润感;用指明肉较多时,音色往往较宽厚、圆润、而且具有一定的朦胧色彩,但缺点是缺乏穿透力。一般来讲,弹奏“上准”(高音区)的音时,多用指甲以加强音色的亮度和穿透力;弹奏“下准”(低音区)的间时,多用指肉,以增加声音的厚度;弹奏“中准”(中音区)的间时,多用甲肉相半,这样奏出的声音,可以保持音色的纯正与饱满,又不失其亮度。右手指明出弦(大指明入弦)时,一般是靠指甲吃弦的深浅程度来控制的。

      2、手指切弦的角度。由于手指切弦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音色也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讲,指甲与弦呈钝角方向切弦时,音色易散,而且飘,并易产生燥音;指甲与弦呈垂直方向切弦时发音较为清脆、明亮;指甲与弦呈锐角方向切弦时,音色较为浑厚、饱满。初学者弱奏时易出燥音,除用力不均外,多与弹奏时切弦的方向与角度有关。

      3、手指触弦的力度。右手指明触弦的力度与音色也有直接的关系。就一般的规律讲,弹奏激昂、慷慨的旋律(如《广陵散》的部分音乐)时,采用“弹如断弦”的力度弹奏,出音坚实明亮;弹奏闺怨题材的抒情乐曲时,为了表现其缠绵、悱恻的感情,多用较弱的力度弹以求音色的柔美;弹奏一般乐曲时,宜用中等力度,能达到出音清晰就可以了。

      所以,“弹如断弦”只能说是右手弹奏基本要求的一个方面。它与触弦的部位、角度和力度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方法正确,结合得当,方能获得最佳音色。否则,就会出现噪音,影响正常的演奏效果。

      (三)古琴演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音宜古淡,节宜清晰”。宏亮如锺的散音,清晰透明的泛音和优雅柔和的按滑音,是在熟练地掌握各种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靠左右手和谐而有节奏地配合以及高度的艺术修养而花篮的。

      右手拨弹时,手臂自然放松,用中等力度,在岳山与一徽之中心点拨弦,发音刚键,音色明亮,加之左手吟猱按滑技巧的有机配合,方能奏出丰富多变,古朴典雅的按音音色。特别是左手吟猱绰注技巧的配合,以韵补声,丰富了古琴音乐的音色变化,美化了余音,从而体现出古琴音乐疏朗、空灵、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故有“古琴真趣,半在吟猱”之说。

      在演奏泛音时,右手在同一触弦点(岳山与一徽之间的中心点)触弦,则弹奏不出最佳泛音音色;而在与岳山较*(距一徽较远)处触弦时,所奏出的泛音则音色清晰、透明、纯正。假如以《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音调,在两个不同的触弦点做一下试验,即使是一般听众,也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不同的音色效果来。

      在演奏中,关键在于放松,首先是精神上的放松。只有在精神上自然放松,纔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表现中去;其次是肩、臂、肘、腕直到指关节,都要自然放松。在整个演奏中,腕子放松是个关键,因为它起着控制和变换入弦和出弦的方向。只有腕子放松了,发音纔有弹性,手也不易疲劳。只有在各关节都自然放松的基础上,从指尖上弹奏出的声音纔会是松透圆润的。左手抚弦时也需要放松,只是在按吟的瞬间用力。

      在演奏技艺中,“按欲入木,弹如断弦”只是对初学者打基础的基本要求。而古琴演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除了演奏者个人的气质修养之外,关键是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左右手技法的熟练运用与和谐而有节奏地配合,靠肩、臂、肘、腕、指的统力协作,并集中着力占于指尖的硬功夫,纔能演奏出既保持一定松弛度,而又富有弹性的较为理想的音色效果。

      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也就是说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很多琴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琴越弹越好。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它的身体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

      古琴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甚高,保养的不当古琴就会变形或者有裂痕,一旦出现“拱背”、“塌腰”现象,古琴就不能正常使用了,所以防患于未染才是关键.不要将古琴放在晒到太阳或是有其他热源的地方,同时要避免吹穿堂风,北方干燥城市冬天可放台加湿器切不可离暖气太*。出门或不弹时,如没有盒子最好用布等物包裹。因古琴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

      弹奏古琴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古琴最怕油烟,被油烟污染了琴弦,音色就会改变。也要防止灰尘积存,时时擦拭,保持琴身和琴弦洁净。

      古琴弹奏后也需用干布擦拭琴身后悬挂于墙壁之上或立在不碍行动的墙角,也可以将琴摆放琴盒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4-24 23:17:18
  • *古代的十大乐器

  • 古代,文艺,体育
  • *古代的十大乐器

      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因此古人们发明了各种乐器。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十大乐器吧!

      一、鼓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二、笙

      笙,是源自*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三、埙

      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四、琴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

      五、瑟

      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六、笛

      笛子,一种吹管乐器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七、箫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八、编钟

      编钟是*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九、二胡

      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十、琵琶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延伸阅读:*传统乐器

      1.古琴

      *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象征地,为天圆地方。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是依据*天与地之间关系的观念而设计的,使人联想到传说中只有天上神仙才能听得到的.音乐。

      2.瑟

      *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3.箜篌

      *古老的弹弦乐器,始于汉代,历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唐时期曾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天竺诸乐中。明代后失传达300年之久。

      4.方响

      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出现于北周。隋唐时用于燕乐,后也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后渐少。

      5.八音

      *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 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锣)、鼓、钹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鍟、锣、鼓、钹等。《佛学常见词汇》 佛所持特有的八种声音,即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歇音。

    [阅读全文]...

2021-12-23 04:50:16
  • *传统乐器四大类

  • 传统,文艺,体育
  • *传统乐器四大类

      *传统乐器主要有骨笛、古琴,瑟,箜篌,方响,八音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乐器四大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全部乐器:梆子(汉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汉族)、腊敢(傣族)、编磬(汉族)、木鼓(佤族)、切克(基诺族)、钹(汉族)、锣(汉族)、云锣(汉族)、十面锣(汉族)、星(汉族)——碰钟、钟(汉族)、编钟(汉族)、连厢棍(汉族)、唤头(汉族)、惊闺(汉族)、板(汉族)、木鱼(汉族)、吾攵(汉族)、法铃(藏族)、腰铃(满族)、花盆鼓(汉族)、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象脚鼓(傣族)、纳格拉鼓(*尔族)、渔鼓(汉族)、塞吐(基诺族)、京堂鼓(汉族)、腰鼓(汉族)、长鼓(朝*)、达卜(*尔族)、太*鼓(满族)、额(藏族)、拨浪鼓(汉族)、扬琴(汉族)、竹筒琴(瑶族)、蹈到(克木人)、萨巴依(*尔族)。

      二、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田螺笛(壮族)、招军(汉族)、吐良(景颇族)、斯布斯、额(哈萨克族)、口笛(汉族)、树皮拉管(苗族)、竹号(怒族)、箫(汉族)、尺八、鼻箫(高山族)、笛(汉族)、排笛(汉族)、侗笛(侗族)、竹筒哨(汉族)、排箫(汉族)、多(克木人)、篪(汉族)、埙(汉族)、贝(藏族)、展尖(苗族)、姊妹箫(苗族)、冬冬奎(土家族)、荜达(黎族)、(口利)咧(黎族)、唢呐(汉族)、管(汉族)、双管(汉族)、喉管(汉族)、芒筒(苗族)、笙(汉族)、芦笙(苗、瑶、侗族)、确索(哈尼族)、巴乌(哈尼族)、口哨(鄂伦春族)。

      三、弹拨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竹制口弦(彝族)、乐弓(高山族)、琵琶(汉族)、阮(汉族)、月琴(汉族)、秦琴(汉族)、柳琴(汉族)、三弦(汉族)、热瓦甫(*尔族)、冬不拉(哈萨克族)、扎木聂(藏族)、筝(汉族)、古琴(汉族)、伽耶琴(朝*)、竖箜篌、雁柱箜篌。

      四、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乐器:乐锯(俄罗斯族)、拉线口弦(藏族)、二胡(汉族)、高胡(汉族)、京胡(汉族)、三胡(汉族)、四胡(汉族)、板胡(汉族)、坠琴(汉族)、坠胡(汉族)、奚琴(汉族)、椰胡(汉族)、擂琴(汉族)、二弦(汉族)、大筒(汉族)、马头琴(蒙古族)、马骨胡(壮族)、艾捷克(*尔族)、萨它尔(*尔族)、牛腿琴(侗族)、独弦琴(佤族)、雅筝(朝*)、轧筝(汉族)。3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延伸阅读:那些已经失传了的*乐器

      1、五弦琵琶

      就是敦煌飞天反弹的那种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已失传。

      五弦琵琶制如琵琶,稍小。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

      2、小箜篌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唐代乐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凤首箜篌

      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4、花边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

      5、筑

      形制如同现在的筝,用竹片敲击发音,所以古文中常有“击筑”之说。从战国至隋唐期间,广泛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广泛流行,宋代以后消声匿迹。

      6、篪(音chi,第二声)

      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它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之世,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箫(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7、管

    [阅读全文]...

2022-06-27 13:36:31
  • 古典诗经

  • 诗经,古典,古诗文
  • 古典诗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典诗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 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 采蘋

    [阅读全文]...

2022-07-27 20:46:01
  • 古典诗词

  •   1、红尘醉盏杯酒月下太簇名医宴药烟绵绵连成古今缘

      2、弱水三千,繁华红尘宴。临风笑却世间,封尘也艳。

      3、漫漫如斯千年,一笑间,宿世羁连,弹指如湮

      4、月落云天谁漫掩飘零绪雾深江冷抒一纸凭栏意

      5、轮回业障,执手曲已凉。乱苔一梦,死又何妨。

      6、风蚀千载灵月,神坛终见;飞羽流云,指缝沙湮。

      7、寒声碎玉恨苍天,却执念,无悔飘寻落寞间。

      8、梦里过客笑眼望,望回廊,秋螽藏,人世短,人间长。

      9、声散无腔,梅渺梦阑忘。浮世无常,谢幕仓皇。

      10、仗剑引血苍天变,血尽妖成惊雷连,遗恨千世恨再延。

      11、浴火殇里换颜,欺神烈焰;刹那飞花,葬歌一世梦魇。

      12、执手陌上眠,从此天涯眷;天上人间,碧落黄泉。

      13、命薄如纸,世人才说美。

      14、数千年沧海,浮世芳华,袖中云烟,回首处明月清风

      15、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16、生死殿中相逢初见,不眠五夜青灯寂焚香轻拈。

      17、莫言山深,无寻山中人。雾里花影残艳,落淡素颜。

      18、红绳系铃圆,离后几世缠绵;送神散宴,醉舞罢千年。

      19、韶华初见,迷奢江湖年。转眼浮罅轮换,玉颜独不见。

      20、桑田无尽魂千年,冥昼夜,沧心乱石苔痕掩。

      21、婆罗樱花终相见,相伴人世共翩跹。

      22、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阅读全文]...

2021-12-12 14:39:09
  • 乐器大赛标语

  • 宣传
  • 1.学技术练本领建设“和谐矿区”。

    2.歌声诠释活力,青春演绎精彩。

    3.仁聚线段品质,智汇乐器经典。

    4.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一起努力才有希望。

    5.热烈祝贺xxx集团年度职工技能大赛隆重举行

    6.群英聚会,比学赶帮,争创一流。

    7.竞朝竞朝,舞动风潮!竞朝竞朝,舞出美妙!

    8.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科学与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9.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0.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11.爱音乐爱生活线段陪你一起走过浮华岁月。

    12.刀具球棒长棍长柄伞照相机与摄像机支架等尖锐物或容易造*身伤害的物品。

    1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新汾西

    14.漫漫人生路,悠悠天鹅情(琴)。

    15.励练能力交流技艺,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16.练就过硬本领,掌握过硬技能。

    17.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 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把门关上 展礼仪风采,树文明形象 情系拱职,文明礼仪伴我行 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 不学礼,无以立 细节突显文明,礼仪重在践行 人人讲文明,处处重礼节 文明礼仪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礼仪,你会使自己更文明;讲礼仪,你会使生活更美好久立货运 诚信你我他文明靠大家!

    18.用歌声展示自我,用音乐诠释梦想。

    19.热烈祝贺**集团**年度职工技能大赛隆重举行

    20.高山流水觅知音,天鹅乐器育新人。

    21.未经授权在场馆内进行电视转播报道或使用专业设备录像。

    22.抓基层 打基础 练好基本功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3.竞朝竞朝,舞动风潮!竞朝竞朝,舞出美妙!

    2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和谐新汾西

    25.线段乐器育英才 流水高山寻知音。

    26.翻越护栏*坐椅以及向比赛场地观众坐*投掷物品。

    27.全面实施蓝领人才工程,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8.耳朵的的极端享受,高端音乐。

    29.情系和谐校园,唱出你我精彩。

    30.团结拼搏,紧抓不放,落实到底!

    [阅读全文]...

2022-07-25 10:18:22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句子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语录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说说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名言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诗词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祝福
古典乐器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