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关于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5) 说说(148) 名言(535) 诗词(10k+) 祝福(62) 心语(2)

  • 诗名含有牛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牛字的诗词

  •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杜甫〔唐代〕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骑牛歌题厉归真骑牛图

    舒岳祥〔宋代〕

    人骑马,我骑牛。骑马行大道,青丝为辔金络头。胡衣北笠见者走,扬鞭拽顾矜朋俦。骑牛入山谷,不羁不勒无拘束。我只骑牛犊自随,母子相呼烟草绿。骑马不若骑牛安,牛自肥刍马伤谷。我见骑马郎,白金入手遭鞭仆。何如骑牛儿,树下高眠无宠辱。

    题画牛 其二 牛弘

    王鏊〔明代〕

    背卧斜阳龀短刍,箭锋犹带血模糊。家人不用惊相报,且读床头一卷书。

    赋得卖剑买牛得牛字五排

    石嗣庄〔清代〕

    谁将游侠侣,化作力田俦。器已看销剑,耕还重佩牛。

    雄风三尺杳,细雨一犁收。弹去馀空铗,售来控短鞦。

    春山新路索,秋水旧纯钩。镰锷飞霜失,鞭丝带月浮。

    锋无驰马试,刍并牧羊求。扣合长吟角,鸣终不羡韝。

    乌犍忙竞逐,紫电懒重抽。顿弃青萍质,时开白石讴。

    宝光沉远塞,笛韵绕*畴。渤海传良吏,心深保聚谋。

    玉牛叠旧作汉玉牛韵

    弘历〔清代〕

    和阗种玉如农耕,河源捞取淘户能。贡来命写喀喇形,稳卧满脰黄钟鸣。

    古牸呵护烦六丁,叶瑞讵比联嘉牲。虽不可食非涂羹,方物足徵遵路亨。

    持盈偃伯惟屏营,盘铭一例七字成,匪誇耆定辉丹青。

    禅僧福公寄惠牧牛图答以问牛歌

    张舜民〔宋代〕

    诃诃诃,栖岩老法师,寄我牧牛颂。我是人间百岁人,今朝却作婴儿弄。堪笑其间有一牛,满身变白尾犹黑。想君不是上上根,教人费尽閒心力。我昔有一牛,其毛元自白。如今牛已无,欲求不可得。蓑笠与鞭绳,同时皆弃掷。身心无住著,冷坐溪边石。却问山中人,閒寻牧牛客。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

    李绅〔唐代〕

    严城画角三声闭,清宴金樽一夕同。银烛坐隅听子夜,

    宝筝筵上起春风。酒徵旧对惭衰质,曲换新词感上宫。

    淮海一从云雨散,杳然俱是梦魂中。

    老范善画牛有学为八牛图者一犊在前又置一童

    曾丰〔宋代〕

    熟事沩山白水牛,晓那须放夜那收。牧童已作冗员看,况复持竿在后头。

    老范善画牛有学为八牛图者一犊在前又置一童

    曾丰〔宋代〕

    谁谓群牛戏写真,犊前牝后更精神。不知老牯心枯淡,岂有将身作化身。

    庖丁解牛

    庄子〔先秦〕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阅读全文]...

2022-02-06 12:33:29
  • 含有牛字的古诗词 带牛字的诗词名句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佚名《敕勒歌》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上集》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增广贤文·上集》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列女传·辩通传·齐孤逐女》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战国策·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佚名《迢迢牵牛星》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牛刀可以割鸡,鸡刀难以屠牛。——《论衡·卷十二·程材篇》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佚名《迢迢牵牛星》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李纲《病牛》

    宁为鸡口,无为牛後。——《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佚名《迢迢牵牛星》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周《庖丁解牛》

    明朝挂帆*,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勃,可备药石之资。——《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佚名《君子于役》

    [阅读全文]...

2022-05-30 08:16:35
  • 关于蜗牛的古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1.《蜗牛》宋朝

    白玉蟾

    有宅一区长自负,受田百亩不能耕。壁间银篆方犹湿,早已枯然梦两楹。

    2.《蜗牛》宋朝

    苏轼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3.《林子山画菜上有蜗牛故及之》元朝

    凌云翰

    晓畦春雨细如毛,菜本青肥挟土膏。叶底蜗牛曾湿久,诗人犹欲剌升高。

    4.《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宋朝

    郑刚中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5.《蜗牛》宋朝

    钱时

    雨浥蜗牛绕砌行,与吾同乐本同生。挤排蛮触分疆界,可笑蒙庄自起争。

    6.《蜗牛》宋朝

    徐集孙

    分岐头角出于天,盘泊委蛇巧并缘。到了升高翻坠失,徒然阴地肆垂涎。

    7.《题庵壁·身似蜗牛麤有庐》宋朝

    陆游

    身似蜗牛麤有庐,却缘无用得安居。地炉封火欺寒雨,纸阁油窗见细书。荞熟山僧分餺飥,船来溪友饷薪樗。闭门莫笑衰颓甚,读易论诗亦未疏。

    8.《山园戏书三物·其一·咏蜗牛》宋朝

    汪炎昶

    雨馀露双角,戴角缘攲危。吾疑甚为累,失此将何依。荒凉一亩宫,晨出暮来归。虽不著我体,为累岂异兹。应有露卧翁,窃视复见嗤。

    [阅读全文]...

2022-05-28 10:33:12
  • 古诗词

  • 文学
  • 古诗词(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34:51
  • 牛郎织女古诗词有哪些(牛郎织女的好词好句)

  • 牛郎织女
  • 牵牛织女几经秋

    ——咏七夕节古诗词赏析(九)

    王传学

    北宋词人黄庭坚的《鹊桥仙•*上赋七夕》,表现了对天上爱情的向往: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词的上片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美好风光,及分别时的悲伤情景。下片词人感叹牛郎织女的爱情,多希望乘一叶轻舟,在海上遇一仙人,陪自己一起去看望痴情的牛郎织女吧。词中寓情于景,想象奇特,表现了对天上爱情的向往。

    宋代词人吴潜的《鹊桥仙・己未七夕》,赞美爱情的天长地久:

    银河半隐,玉蟾高挂,已觉炎光向后。穿针楼上未眠人,应自把、荷花挼揉。

    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

    词的上片写七夕夜已深,穿针楼上的女子,还在仰望天空,想象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应自把、荷花挼揉”,这一细节描写,把该女子的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了,她也盼望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吧。

    下片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间相聚又分散,不忍心回头看那鹊桥路。词人感叹道:“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哪怕是一年只见一次面,却也能爱到天长地久。这恒久的爱情,感动了人间多少痴情男女!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发出了深沉的思考: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世人写七夕,大多颂扬牛郎织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讴歌他们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写得好的当推秦观的《鹊桥仙》,写出了牛郎织女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一年一次的相会让他们的爱情更加刻骨铭心,自然胜却人间无数。仙人不同凡人,爱情自然胜过凡夫俗子。词的结尾给牛郎织女的爱情赋予了永恒的意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永恒似乎掩盖了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渐渐忘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爱情的喜剧呢,还是爱情的悲剧?或许世人已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是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斗争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世人是满意的,至少大多数人是满意的。然而千百年来还是有人不满意,这个人就是朱淑真。

    朱淑真不满意,读了她的《鹊桥仙•七夕》,我们知道她确实不满意,非但不满意,还对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提出自己的质问,这说明她根本不认同世人的认识,更不会认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永恒爱情的颂扬。在这首词里,她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被欺骗的痛和被这个社会愚弄的恨。爱情的破灭和婚姻的不幸让她对这个社会的黑暗认识得很清楚、很透彻。而这首词又是她痛与恨的延伸和深华。

    上片前三句写景。“巧云妆晚”,点出时间是傍晚,“巧云”写出晚霞多姿多彩,这里沿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天上绚丽多彩的云彩是织女巧手织成的布化成的,这也是少女们乞巧的原因。“西风罢暑”,点明季节。金秋时节,暑气已褪,几丝凉爽带来几分惬意,几分好心情。“小雨翻空月坠”,突出天气,傍晚之前曾下过一场小雨,雨后的天气更好,月亮也识趣地躲了起来了,因为下面就是七夕节很重要的部分“乞巧”。这时一切显得是那么美好,好天气好节日好心情,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时悄悄说的情话。然而这小雨从何而来呢?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离肠恨泪”。天已晚,夜渐深,牛郎织女还在鹊桥上难舍难分,一年里只有一次,只有这一天,这一天的等待是那么的漫长,这一天的过去又是那么的迅捷。也许世人只关心他们一年一次相会的喜悦和幸福。而词人笔锋一转,写出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煎熬和痛苦。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她不写相会,反写离别,不写相会的喜悦欢娱,反写离别的“离肠恨泪”,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相见时难别亦难”,每次短暂的相会只会增加别时和别后的痛苦。更何况“尚多少”,词人向沉浸在喜悦里的人们发问,还有多少这样经过漫长等待的和短暂欢娱的“离肠恨泪”。也许人们根本想象不出牛郎织女背后的“离肠恨泪”,在这里词人把牛郎织女人化,褪去了他们身上神圣的光环,也赋予了他们凡夫俗子的感情。事实上,他们已不再是神,而是两个可怜的人,该我们给予更多同情和眼泪的两个可怜的人。

    词的上片,由景入情,笔锋陡然一转,反问一句给人当头棒喝,让人清醒,发人深思。用人间的节日欢庆反写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的痛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这时我们会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牛郎织女的悲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他们的悲剧。发问是伏笔,为下片的感情蓄势。

    词的下片仍然不徐不缓,写了少女们设果乞巧的情景,但心情已截然不同。“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夜已深,痴情的少女们仍然在虔诚的乞巧。然而深秋季节,一阵阵微凉给少女们带来一阵阵“幽欢”,在不知不觉之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尽管如此又有谁会注意这一微弱的不愉快呢?人们似乎对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满意了,又会有怎样的奢求呢?

    但词人不满意。她既悲且痛,发出这样的感慨:“天上人间满意。”天上满意,是因为他给牛郎织女一次七夕相会,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呢?否则便永隔天河,永远不得相会。人间自然也是十分满意,那是因为牛郎织女通过自己的抗争终于赢得了一次七夕相会,这是艰难的胜利,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可是词人不满意,她痛心她憎恨天上的满意,也鄙薄人间的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她发问,向天上发问,向人间发问。既然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爱情每一天都在厮守,每一天都是幸福美满,却又变成天河相隔只在七夕的一年一次的相会的悲剧呢?爱情需要考验,但不是一年一次的相会;爱情需要厮守,就是两个人用恩爱的生活来细细灌溉。这时全诗的情感达到了*。上片和下片的两句发问也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观点,她要比秦观的永恒爱情观来得直白,来得真实。她悲剧的一生让她对爱情和婚姻有着深刻的认识,既写出了她对社会悲剧的控诉,又表达了她对美好的真正的爱情的渴望。

    在词人的心中,爱是两个有情人的相厮相守,爱是花前月下的脉脉情话,爱是欢娱后的两情相悦,爱更是两个人一生一世的永不分离。相反,牛郎织女岁岁年年的相思只能使爱变得沉重,日日夜夜的眼泪又会使爱变得灰暗。淑真是女人,细腻丰富的感情让她的爱变得简单,变得执着,变得现实。词人明写牛郎织女的悲欢,实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在封建礼教禁锢的时代,词人写出这样一首与封建礼教抗争的词来,实属不易,也实属难得。

    南宋女词人严蕊的《鹊桥仙》,蕴含了身世之感: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的不远千里慕名相访。其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等。

    词的上片,描写七夕自然美景,衬托出天下女子的美好愿望。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才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是那样的幽静而美丽。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穿针人,既是指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七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中描写的穿针人在合欢楼乞巧,正反映了广大女子的美好愿望。

    词的下片,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蜘蛛结网预示着乞巧开始),却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隔着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那么,人间爱,天上恋,哪个更苦?

    词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就似一枝任人攀折的柳。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

    宋代词人谢薖的《鹊桥仙・月胧星淡》,感叹人间的不*: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谢薖(kē)(公元1074—1116年)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其兄谢逸,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 江西诗派诗人,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 高风亮节,为时所重。著有《竹友集》十卷。 《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但是,全篇却没有谈什么男女伤别、儿女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上片写天上。“月”、“星”、“乌鹊”、“秋期”、“锦楼”,均为天上景物。锦楼,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在太液池西面,每年七月七日,宫女出来曝晒后宫衣物(见《西京杂记》)。秋期,即七夕。在列举了这些天上美妙、令人神驰心往的景物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写道:“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挺拔高奇,为戛然独造之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宫阙锦楼,一个是“清流”、“叠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

    下片写人间。一开始,即发出“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的喟叹。相属,即敬酒、祝酒。绕梁清唱,形容歌声的美妙。典出《列子·汤问》:韩娥过雍门,唱歌求食。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来,人们用以形容美妙动人的歌声或歌者。这里指“佳人”。结尾写道:“人间*地亦崎岖,叹银河、何曾风浪。”直言不讳,一语道破了词人写词的意图。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七夕词,写天上宫阙和人间村荒野户的形象对比。而且通过对比,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慨叹,别是一番立意和独特构思!“人间*地亦崎岖”,这振荡时代的强音,发自一个封建时代的词家之口,实是难能可贵!

    [阅读全文]...

2021-12-12 12:37:39
  • 宝贝牛古诗词元日146句

  • 宝贝,经典
  •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郎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阅读全文]...

2022-03-28 20:59:59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5-16 16:32:32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1-12-25 04:14:42
  • 我将古诗词

  • 我将古诗词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翻译」

      我把祭品献上.

      有牛又有羊,

      保佑我们吧,上苍!

      各种典章我都效法文王,

      盼着早日*定四方。

      伟大的文王,

      请尽情地享用祭品。

      我日日夜夜,

      敬畏上天的威命,

      保佑我大功告成。

      「注释」

      ⑴我:周武王自称。将:捧。享:献祭品。

      ⑵右:通“佑”,保佑。

      ⑶仪式:法度。刑:通“型”,效法。典:典章,法则。

      ⑷靖:*定。

      ⑸伊:语助词。嘏(jiǎ):大,伟大。

      ⑹既:尽。右:助。诗集传》则以为神灵“降而在祭牛羊之右”。飨(xiǎng):享用祭品。

      ⑺于时:于是。

      「赏析」

      《我将》是《大武》一成的歌诗。《大武》原作于武王伐纣成功告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逸周书·世俘》中也有记载,武王班师回镐京之四月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第四天,“甲寅,谒(告)我(伐)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旂,籥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故王国维《说勺舞象舞》一文推测,《大武》之六成是原先的三成和《三象》合并的,这六成可以分开来表演,还可以独立表演,于是名称也就随之而不同。这一推测大约是正确的。

      《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虽有零星的资料,但终难具体描述。然其舞蹈形式则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记录,可以作大概的描绘。第一场,在经过一番擂鼓之后,为首的舞者扮演武王,头戴冕冠出场,手持干戚,山立不动。其余六十多位舞者扮武士陆续上场,长时间咏叹后退场。这一场舞蹈动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诸侯会师,八百诸侯会合之后,急于作战,而周武王以为伐纣的时机尚不成熟,经过商讨终于罢兵的事实。第二场主演者扮姜太公,率众舞者手持干戈,奋臂击刺,猛烈顿足。他们一击一刺,做四次重复,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闯犯敌阵进行挑战,武王率大军进攻,迅速获胜,威振中原。第三场众舞者由面向北转而向南,表示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第四场开始时,众舞者混乱争斗,扮周、召二公的'舞者出而制止,于是众舞者皆左膝跪地,表示成王即位之后,东方和南方发生叛乱,周、召二公率兵*乱的事实。第五场,众舞者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动铃铎,鼓励众舞者前进,表示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命召公镇守西北。第六场,众舞者恢复第一场的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表示周公*乱以后,庆祝天下太*,各地诸侯尊崇周天子。

      按传统说法,《诗经》是配乐舞的歌词,即诗乐舞三位一体。王国维曾怀疑这一说法,但他撰《周大武乐章考》研究《大武》的歌辞时还是按这一原则进行的,即认为《大武》六成有诗六篇。据《毛诗序》“《武》,奏《大武》也”、“《酌》,告成《大武》也”的说明,与《大武》有关的诗为《武》、《酌》,又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数语,提及《大武》中诗有《武》、《赉》、《桓》。这样,六篇就确定了四篇。王国维又根据《周颂》末四篇的排列顺序,认为《般》诗为其中一篇。又据《礼记·祭统》“舞莫重于《武宿夜》”一语,推断还有一篇诗,其中有“宿夜”一词,“宿夜”即“夙夜”,他认为《昊天有成命》即《武宿夜》,当为《大武》之第一篇歌诗,以下依次为《武》、《酌》、《桓》、《赉》、《般》。后经冯沅君、陆侃如,尤其是高亨的详细考辨,断定《大武》第一篇当为《我将》(详见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一文),并重新排列了后四成歌诗的次序。于是,《大武》六成的六篇诗的排列次序确定为:《我将》、《武》、《赉》、《般》、《酌》、《桓》。现以高亨的排列次序为依据,分别于各诗之下简析之。

      《我将》作为《大武》一成的歌诗。其舞蹈表现周武王观兵于盟津的历史事件,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出发前曾往毕地文王墓上举行过祭祀。他这次出兵伐纣,是以文王为号召,自称“太子发”,军中载着文王的牌位,用以召集诸侯会师。所以这首诗原来盖为出兵前祭祀文王的祷词,后来伐纣成功,又将该诗确定为《大武》一成的歌诗。《毛诗序》曰:“《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盖《大武》之六篇诗,周代常单独使用,故于明堂祀文王亦可用该诗。

      《我将》诗始言奉献牺牲于天帝,祈求天帝保佑。据《乐记》,《大武》一成象征武王出征,周人出征,必先祭祀天帝,求得天帝的保佑,此诗的首三句说的就是这事。次言继承文王之遗志,以求“日靖四方”,也就是统一并安定天下。文王时代,伐犬戎,伐密须,伐耆,伐邘,伐崇,文王殁后,武王欲完成文王未竟事业,伐纣克商,追思文王创业之功,深觉当遵循文王行之有效的种种法典。末言夙夜“畏天之威”,是说自己日夜不忘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早日安定天下。对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遗志也就是“天威”(天命之威)。这就是该诗把祭祀文王和祷告上天合而为一的缘故。全诗自始至终,都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即周武王出兵之前向父亲的神灵和上帝陈述出兵的目的,并祈求保佑。其语言质朴,充满敬畏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5-09 12:23:57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句子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语录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说说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名言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诗词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祝福
描写牛的诗词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