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关于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4) 说说(159) 名言(689) 诗词(10k+) 祝福(61) 心语(1)

  • 形容秋风冷的诗句

  • 秋风
  • 形容秋风冷的诗句

      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树叶开始变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声音。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去岁辞巢别*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燕来》

      4、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杜荀鹤《春来燕》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魏·曹操《观沧海》

      7、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李峤《燕》

      8、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吴文英《双双燕》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1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曹丕《燕歌行》

      12、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13、燕归巢后即离群,吟倚东风恨日曛。一别一年方见我,游来游去不禁君。——罗邺《惜春》

      14、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张鷟《咏燕》

      15、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

      16、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杜甫《双燕》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8、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杜安世《少年游》

      19、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张九龄《咏燕》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1、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皇甫冉《赋得檐燕》

      22、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刘克庄《卜算子(燕)》

      23、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李中《燕》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25、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吴融《燕雏》

      26、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2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28、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绿、涨西池。——程垓《南歌子》

      2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0、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胡玢《巢燕》

      31、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武元衡《归燕》

      3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3、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经冬好*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司空图《秋燕》

      34、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韦应物《燕衔泥》

      35、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邻。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成彦雄《新燕》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0、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寄怀》

      4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4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杜牧《村舍燕》

      4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44、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徐夤《燕》

      4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46、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顾况《空梁落燕泥》

      47、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4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49、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刘兼《春燕》

    [阅读全文]...

2022-01-19 16:21:04
  • 《始闻秋风》古诗词鉴赏

  • 秋风,写作
  • 《始闻秋风》古诗词鉴赏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始闻秋风》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鉴赏】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阅读全文]...

2022-07-28 21:40:08
  • 形容秋风冷的诗句

  • 秋风
  •   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树叶开始变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声音。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3、去岁辞巢别*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燕来》

      4、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杜荀鹤《春来燕》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魏·曹操《观沧海》

      7、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李峤《燕》

      8、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吴文英《双双燕》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1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曹丕《燕歌行》

      12、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13、燕归巢后即离群,吟倚东风恨日曛。一别一年方见我,游来游去不禁君。——罗邺《惜春》

      14、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张鷟《咏燕》

      15、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小雅·四月》

      16、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双燕》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8、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杜安世《少年游》

      19、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张九龄《咏燕》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1、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皇甫冉《赋得檐燕》

      22、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刘克庄《卜算子(燕)》

      23、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李中《燕》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25、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吴融《燕雏》

      26、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2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28、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绿、涨西池。——程垓《南歌子》

      2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0、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胡玢《巢燕》

      31、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武元衡《归燕》

      3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3、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经冬好*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司空图《秋燕》

      34、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韦应物《燕衔泥》

      35、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邻。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成彦雄《新燕》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3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0、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寄怀》

      4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4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杜牧《村舍燕》

      4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44、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徐夤《燕》

      4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46、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顾况《空梁落燕泥》

      47、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4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49、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刘兼《春燕》

      50、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秦韬玉《燕子》

    [阅读全文]...

2021-12-11 03:17:38
  • 形容秋风冷的诗句

  • 秋风
  • 形容秋风冷的诗句

      秋风一吹,吹停了蝉那吱吱不休的乐曲;秋风一吹,吹凉了空气中闷闷的热感;秋风一吹,吹灭了夏日那毒辣的太阳。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3、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杜牧《齐安郡晚秋》

      5、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6、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0、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1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2、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1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14、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16、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8、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9、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20、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1、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2、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23、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24、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

      25、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7、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8、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李贺《七夕》

      2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1、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隐《新秋晚眺》

      32、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3、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3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5、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36、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37、月到东南秋正半。——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38、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3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40、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4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3、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44、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45、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46、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曹雪芹《咏菊》

      47、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48、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49、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阅读全文]...

2022-01-13 04:43:17
  • 江上秋风动客情中客情的意思古诗词

  • 秋风
  • 江上秋风动客情中客情的意思古诗词

      “客情”是指出门在外旅客的思乡之情。整句话的意思是,一江秋水、瑟瑟秋风,不禁吹动了我这在外旅人的`思乡之情。

      原文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在孤寂夜里书写下所思念的景象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赏析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关怀挂心。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以下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互动。

      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

      “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

      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作品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阅读全文]...

2021-12-13 09:06:48
  • 秋莲古诗词

  • 秋莲古诗词

      古诗原文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翻译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解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诗文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阅读全文]...

2022-05-01 14:19:20
  • 关于秋风的古诗句

  • 秋风
  •   秋风一吹,诗人活跃了,那桐叶的飘零与花朵的憔悴是他们的形容词,那庄严的天空与鸟雀的稀少是他们的抒情处。

      关于秋风的古诗句(一)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描写秋风的诗句 (《汉乐府?长歌行》)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山居秋暝》)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经典诗句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1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关于秋风的古诗句(二)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3、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山中秋夕》作者:李群玉

      4、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5、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6、秋雨送相思、梧桐老树、点点寒芒透竹窗。静夜抚心动、铜绿深城、处处哀鸣点凄凌

      7、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9、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10、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11、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2、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13、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4、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15、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16、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8、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1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2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23、世界上最心痛的感觉,不是失恋,而是我把心给你的时候,你却在欺骗我。

      2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作者:李白

      25、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26、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7、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2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9、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3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3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3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

      3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阅读全文]...

2022-06-16 21:02:23
  • 描写秋风的古诗

  • 秋风
  •   秋风如同淘气的娃娃,摇动着小槐树瘦削的枝杈。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诗意: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远上 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意: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着我们顺流而下。乘船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 扬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 风呀,你吹落了秋天的树叶,你能让春天的花朵开放。你

      吹过大江和大河,掀起了滚滚波涛,你吹进竹林,让无数竿翠绿的竹子向一边倾斜。

    [阅读全文]...

2022-07-11 22:10:29
  • 有关风的古诗,带风字的古诗词

  • 带风字的古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潮**阔,风正一帆悬。——出处:王湾《次北固山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处: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志南《绝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处: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处:王安石《泊船瓜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处:贺知章《咏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处: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处:朱熹《春日》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2-08 23:54:10
  • 南风歌古诗词

  • 南风歌古诗词

      古诗原文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文翻译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注释解释

      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薰是清凉温和的意思)。

      愠:含怒,怨恨,忧愁。

      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

      阜:丰富。

      诗文赏析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明初,晋王朱(木冈)展扩太原城,新增修大南门,取《南风歌》之意,原南门命名为承恩门,即辛亥革命后的首义门,新南门命名为迎泽门。

      此诗前两句始见战国尸佼的《尸子·绰子篇》,全诗始出三国魏王肃收集编撰的《孔子家语·辩乐解》。《孔子家语》是王肃伪托之作,今人因而怀疑《南风歌》也是*伪作。舜为传说人物,其“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很可能是小说家笔法。不过据考证,《南风歌》自战国后已广为人知。今人逯钦立指出:“《史记》已言歌《南风》之诗。冯衍《显志赋》又云咏《南风》之高声。步骘《上疏》亦言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俱证《尸子》以后,此诗传行已久。谓为王肃伪作,非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王力则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此诗“以‘时’‘财’为韵,这种古韵也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汉语诗律学》)。当然,这首句式整齐、诗语明朗、抒情优美的《南风歌》,也不可能是舜帝时代的原作,而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了*的加工和润色的。

      全诗四句,但情思复杂。它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必有喜色。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怀。“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因此,前人大都从这方面来阐释诗旨。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善读诗者,当悟诗外之旨。其实,先民们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也正反映了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热烈虔诚的赞颂里,潜藏着忧郁无奈的心情。不过,由于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是通过拟想中的`舜帝口吻表达的。因此,经后世儒家诗评家的阐释,“南风”逐渐具有比兴之意,并成为帝王体恤百姓的象征意象;历代诗人也常以“南风”来称颂帝王对百姓的体恤之情和煦育之功。在古代诗歌语词中,“南风”是最具美颂色彩的意象之一。

      在艺术形式上,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重章复唱;辞达而意显,声曼而情婉,这是《南风歌》的主要特点。这种类似楚辞格调的艺术特色,同它在流传过程中得到加工润色的“第二重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阅读全文]...

2021-12-26 09:48:00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句子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语录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说说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名言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祝福
形容秋风冷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