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关于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1) 语录(1) 说说(16) 名言(963) 诗词(700) 祝福(9) 心语(151)

  • 古代女子的称呼

  • 古代,女子
  • 古代女子的称呼

      古代对年轻美丽的女子称呼有“尤物”、“粉黛”、“蛾眉”、“玉人”、“佼人”、“佳人”、“玉女”、“丽人”、“璧人”、“娇娃”、“花瓶”等,但这些也都是书面之称,那么各个朝代都有哪些具体称呼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女子的称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女子:先秦时代对女人称呼就出现“女子”之说,而这里所称的“女子”是指年轻的姑娘。但现在“女子”并不只是对年轻姑娘的称呼,而是泛指女人。

      女郎:是指“女中之郎”的意思,也是对年轻女人的代称、统称。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现代人们所说的女郎,跟远古时候的女郎还是有点差别的。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在古人的口中,一直流传这样的说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在古代美丽、有智慧的女子,往往容易成为他们口中的淑女,是他们追逐的恋爱、成婚对象。

      女士: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士”的称呼也延续至今。

      女流:再后来对女人的称呼还有“女流”叫法,这些大都是书面用语,《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闺女:唐诗中有“闺女”指称年轻女子,也就是闺阁待嫁的`女子。这种称呼在明朝和清朝也有此称呼。现在“闺女”一词成为我国北方农村对女儿一种通称。

      小姐:宋朝时对女子的称呼出现了“小姐”一词。“小姐”也一度成为豪门大族女儿专用词,隐含尊贵的意思,多指官宦人家的女儿。明朝以后,“小姐”一词使用的越来越多,既有对尊贵女人的称呼,也是对女人的一种礼节性的称呼。

      娘子:“娘子”称呼是对未婚与已婚女人的通称。“娘子”不仅仅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还是未嫁或已嫁女子的通称。所以,古代经常用此称呼年轻女子。

      姑娘:是称呼年轻女子的常用词语,而明清时对年轻女子的“姑娘”一词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民间对未婚女子的称呼也叫“姑娘”。

      千金:到了明清时,“千金”就叫得比较普遍了,以前是对一些尊贵人家的少女,如果是一般家庭称呼其为千金,这显示出了一种尊重。即使现在“千金”在民间也是很普遍叫法。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女中豪杰般的人物,在古代才有机会呗成为巾帼。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碧玉:在古代往往指的是小户人家的女子,而且这样的女子要具备一定的美貌。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很多古书或者古诗都言到一种女子,叫做“小家碧玉”。

      还有“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总之,这些对于未婚女子的称谓和现代用法并不完全相同,虽然部分词语至今仍在使用,但词语本身的意思却发生了变化,还需要根据时代来判断。

    [阅读全文]...

2022-07-01 01:30:21
  • 老师的称呼

  • 老师,文学
  • 老师的称呼

      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被尊称为老师或教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的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都应该对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那么,你知道老师的主要称呼有哪些吗?

      古人对老师的尊称

      师

      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没有例外。古人还把“天地君亲师”写在大红纸上,磕头顶礼,以示对教师的尊敬。

      师长

      是对教师与长者的尊称。据《周礼·地官师氏》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来,通称教师为师长。

      博士

      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经学教师称博士。到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祭酒

      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相当于现代国立大学的教授。

      司业

      古代主管音乐兼教国学的人。故后世称教师为司业,相当于国立大学副校长。

      学官

      汉代太学教师的称谓,也称“校官”。《史记·儒林传》载:“公孙弘为学官。”到东汉时,太学教师被称为“讲郎”。

      教*

      我国封建社会主管课试事项的官员。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师称教*。清末兴办*代学堂,也沿称教师为教*。

      教谕

      宋代在京城所设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元、明、清时,县学皆设教谕,为正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老师”是今天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之一,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有老师。参加了工作,称前辈也为“老师”。总之,“老师”逐渐地演变为一种尊称,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词语。可是“老师”最初可不是一个*民的称呼,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称为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干”阶层专属的称呼。

      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是指教国子的官员,它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由此可见,老师的前身—教师不是一般的*民,而是*的官员,而且教的也不是一般的子弟,而是贵族子弟。

      那么“教师”又是如何被俗称为“老师”的呢?原来,“老师”最初是指年老资深的教师或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就是指荀子是资格最老,学问最深的人。到后来,人们就*惯地把“老”和“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了,一概称教师为老师。“老”字在这里带有了尊敬的味道。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中说:“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所以我国古代老师还有许多尊称,如称家庭教师为和西宾”,这是因为古人*地而坐,以西边为尊。

      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朝末期办学堂,称教师为“教*”;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因为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照法令任免,所以又把教师称为“教员”。即从事教学工作的官员的意思。目前,在我国的军事院校里,教师也被称为“教员”,这是与一般学校所不同的。

      古人歌颂老师的诗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8、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0、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古人歌颂老师的诗句

      1、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2、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3、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6、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张籍《送僧往金州》

      7、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8、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阅读全文]...

2022-01-31 07:00:07
  • 玉米粒的做法

  • 美食
  • 玉米粒的做法

      导语:相信大多数的人呢都是很喜爱吃玉米粒的,但是它有什么做法呢,接下来小编把它的做法大全教给大家学*吧。

      黄金玉米烙

      金玉满堂、团圆美满、吉祥如意的黄金玉米烙。经常有人留言问我玉米烙的做法,可见是道超人气的一道,即可当主食,也可当甜点。

      主料:甜玉米300克

      辅料:淀粉40克,色拉油适量,白砂糖适量。

      做法:

      1、甜玉米放水煮熟,大约五分钟。

      2、煮熟的甜玉米取出放凉后,用刀贴着玉米棒取下玉米粒,不然这样取下的玉米粒会粘在一起,需要用手把它们分开成一粒粒的'。

      3、放在筛网里,用水把玉米粒表面冲湿,稍稍甩两下,甩去多余水分。

      4、把玉米粒和干淀粉拌匀,使玉米粒表面都粘上淀粉。(玉米粒表面不能太干,需要有些湿湿的,否则裹不上淀粉)

      5、锅中放半碗油烧热后,倒出。

      6、转小火,此时锅中留一点点油。

      7、把玉米粒倒入,可用手背轻轻把玉米粒摊*。接着用小火煎三到五分钟左右,让玉米粒都粘连在一起成整块饼状。(煎的过程中不能动玉米粒,否则会散。可以端起整个锅轻轻晃动)

      8、此时加入刚才加热后倒出的油,油量要没过玉米粒。转中火升高油温,炸三分钟至玉米粒金黄酥脆。

      9、关火,用锅铲帮助倒出锅中的油。

      10、喜欢吃甜的就撒上一些粗砂糖,案板上准备厨房纸,把玉米烙放在上面吸走多余油份,装盘即可。

      香甜松仁玉米粒

      材料:

      新鲜玉米1根,松仁50g,青椒1根,红椒1根,小米椒2个,盐3g,糖3g,牛奶3汤匙。

      做法:

      1、先把玉米煮熟,然后剥成颗粒状,把辣椒也切成末状备用。

      2、不要倒油,将松仁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将松仁焙香。

      3、待松仁变微黄色,表面泛油光时,盛出自然冷却。

      4、在锅中倒上适量食用油,烧至7成熟,然后倒进玉米粒。

      5、倒入青红椒末,翻炒一分钟。

      6、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

      7、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糖。

      8、倒上适量的牛奶,搅匀然后放在一旁备用。

      9、待牛奶快收干汤汁时,放入松仁即可。

      玉米甜羹

      材料:

      新鲜甜玉米3根,蛋清1只,胡萝卜100G,香菇2朵,盐1茶匙,鸡汤1200ML。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削去外皮,切1CM见方的小丁。

      2、香菇洗净去根蒂,切1CM见方的小丁。

      3、将新鲜玉米剥去外皮及须毛,再竖起刨丝器将甜玉米粒刨下,制成甜玉米碎。

      4、在汤锅种加入鸡汤,大火烧开后将香菇和胡萝卜小丁放入,用中火煮月10分钟。

      5、将刨好的甜玉米碎放入锅中,混合均匀用中火煮约5分钟。

      6、最后在汤锅中调入盐,锅子离火后,迅速淋入蛋清,并用汤勺推搅出蛋花即可。

    [阅读全文]...

2022-07-03 03:52:46
  •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

  • 职场,礼仪
  •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

      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于人,恰当的使用称谓,是商业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下面小编整理了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欢迎参考!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分类

      在职场中,称呼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类:

      【职务类称呼】

      在职场中最好以职务相称,如林处长、臧厅长、杨总、李经理、石主管等。

      【学术类称呼】

      学术类称呼如吴教授、姜博士、怀老师等。

      【泛尊称】

      泛尊称如金先生、郭女士、拓小姐等。

      【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对方姓名时,可以称其全姓名,如张三、李四,比较庄严、严肃。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了双方的距离。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3、不适当的俗称。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职场称呼礼仪的重要性:

      商务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于人,恰当的使用称谓,是商业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有一位商业人员,在给一家公司写信时,由于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和性别,所以,就猜测用“亲爱的某某小姐,你好”,结果他的信件被扔在垃圾箱里,原因是被称呼的'人是一位男性,这说明商务礼仪中称呼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一步交往的敲门砖。

      【拓展内容】

      职场商务礼仪知识有哪些

      一、仪表礼仪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二、服饰及其礼节

      ①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②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③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谈吐礼仪

      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要做到礼貌说话。比如初次见面:幸会!赞人见解:高见!归还原物:奉还。求人原谅:包涵。

      四、举止礼仪

      (一)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惯。

      (二)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③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三)先到门边的人,记住要为后面的人拉住门,无论后面的人是男是女。

      五、白领女士的商务礼仪禁忌

      ①发型太新潮禁忌

      ②头发如乱草禁忌

      ③化妆太夸张禁忌

      ④脸青唇白禁忌

      ⑤衣装太新潮禁忌

      ⑥打扮太性感禁忌

      ⑦天天扮“女黑侠”禁忌

      ⑧脚踏“松糕鞋”。

      遵守基本的商务礼仪知识,是个人职业素养的专业表现,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体现,因此,每一位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礼仪,来促进人脉关系的建立,更好的在职场获得发展与成长。

      职场礼仪技巧

      递接物品:

      递接物品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见的举止动作,但这一小小的动作往往却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递接物品的基本原则是举止要尊重他人。如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而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必用双手时,一般要求用右手递接物品。

      站姿:

    [阅读全文]...

2021-12-08 03:52:15
  • 玉米青豆的做法

  • 修养
  • 玉米青豆的做法

      吃腻了大鱼大肉怎么破?来点玉米青豆是万赞!玉米青豆是一道健康的开胃清爽小菜,颜色靓丽,口感清淡,绝对能够让众多吃货看得舒心且吃得开心!那么,这样一道清新菜式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米青豆的做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看着外面张灯结彩的景象,大家是不是非常期待春节的到来呢?春节要吃团圆饭,一般来说,团圆饭上都是大鱼大肉,那么油腻的肉,看着是不是腻歪了呢?不想让家里人吃得满嘴油腻,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上一点消腻清新的菜肴了。玉米青豆就是这样一道健康的开胃清爽小菜。玉米的金黄,加上青豆的翠绿,不仅颜色可人,还别有一番滋味,保准能够让大家吃得畅怀!那么玉米青豆怎么做呢?小编马上为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主料:甜玉米粒200g、青豆100g、火腿肠5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葱适量、水淀粉适量

      做法:

      1、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上述所用食材。

      2、然后就是把火腿肠切成小丁备用。

      3、青豆洗净加入清水,煮开,转小火煮至5分钟。

      4、玉米粒放进锅里,稍煮后捞出,沥干水分。

      5、另起锅,注入油,下入葱碎爆香。

      6、倒入焯水的青豆和玉米。

      7、翻炒均匀后加入盐继续翻炒,最后倒入火腿肠丁。

      8、翻炒均匀后,勾入薄芡,加入鸡精调味即可,香喷喷的玉米青豆就大功告成了!

      炎炎盛夏,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胃口不好,食欲下降,即便是吃鲍参翅肚都没有味道。这个时候来一道清新菜肴,方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啊!说到清新菜肴开胃的菜肴,那就非玉米青豆莫属了!金黄的玉米,加上翠绿的青豆,颜色可人,让人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当然,玉米青豆不仅美味,营养价值颇丰哦!不信?那就走着瞧呗!

      玉米青豆的营养价值之玉米篇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玉米中所含的丰富的植物纤维素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玉米青豆的营养价值之青豆篇

      青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青豆中有抗氧化成分,同时还可以消除身体炎症,日常青豆可以为人体提供儿茶素以及表儿茶素两种类黄酮抗氧化剂。青豆中还含有两种类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分,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肠癌、食道癌等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玉米青豆是一道家常菜肴,金黄色的玉米加上翠绿的青豆,两者混合,颜色美观,格外让人喜欢!玉米青豆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即便是厨艺菜鸟也能轻松hold住!但是有些人就说在做玉米青豆的时候,需要把青豆过水,这是为啥呢?玉米青豆一定要过水吗?就让万能的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科普一番。

      其实大家炒青豆选择过水,是因为想要彻底煮熟青豆,由于生鲜豆类蔬菜都含有皂角和植物凝集素,如果没有煮熟就食用,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因此选择过水能够更好保证青豆充分煮熟。其实要不要过水全看大家的意愿,如果大家炒的青豆都熟透的话,那就不用担心吃了会中毒。

      小编碎碎念:青豆引发的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至4小时,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头痛等,因此只要发现和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能恢复。

      玉米青豆哪些人不能吃

      出门在外,没有妈妈的住家饭,我们更要对自己好点,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犒劳自己很有必要哦。或许大家说没有多少做饭的经验,但是这道玉米青豆,相信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控得住!玉米青豆属于一道制作方法非常简单的菜肴,不仅颜色可人,营养价值还是棒棒的,绝对能够让口味偏向清淡的吃货们吃得称心如意!但是玉米青豆不是你想吃就能吃,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它的禁忌人群,玉米青豆也不例外。想知道玉米青豆哪些人不能吃,那就要认真往下阅读了哦。

      青豆的宜忌人群:

      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最适宜吃青豆。另外,如果你是终日加班加点上班的白领一族,每日都要进行超高压的脑力劳动,那么吃点炒青豆非常有用哦!什么?正在减肥不敢吃?不要担心,炒青豆减肥者也非常适合进食,炒青豆还具有减肥功效呢。但是患有严重肝病、消化性溃疡、动脉硬化、肾病、痛风、低碘等病症者不宜食用青豆。

      玉米的宜忌人群:

      玉米一般人皆可食用,尤其适宜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中老年人食用。但是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纤维对胃肠是很大的负担,所以有胃病、或者是消化不好的人还是少吃玉米比较好。

      作为家中的掌勺大臣,看到家里的成员没有食欲,你会怎么办呢?食疗就是很不错的方法!一般来说,食欲不好就不要制作太过油腻的食物,这个时候适合清淡开胃,而玉米青豆绝对是大家的佳选!金黄的玉米,加上翠绿的青豆,不仅颜色可人,让人看了心情愉悦,而且玉米青豆的营养价值颇丰,难怪会那么受欢迎!但是每一份食物都有自己的饮食禁忌,玉米青豆也不例外。那么在饮食搭配上,玉米青豆不能与什么同食呢?

      一般来说,青豆与其他的食物是不会有冲突的,但是一定要记住青豆一定要煮熟才吃,要不然会中毒呢!

      玉米+田螺:吃完玉米青豆想要吃田螺?NO!NO!NO!这两样东西同食容易中毒,可致血热,轻者燥咳,严重时会出鼻血,还敢任性混着吃吗?

      玉米+牡蛎:来点牡蛎关系大吗?当然不行!玉米与牡蛎同食阻碍锌的吸收,不符合营养规则啊!

    [阅读全文]...

2022-03-10 18:54:20
  • 文学常识之古代后宫称呼

  • 文学,古代,写作
  • 文学常识之古代后宫称呼

      看了那么多的宫廷剧,是不是也没把后宫里的人的称呼弄明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后宫称呼,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主,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15、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6、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17、妃: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18、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19、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秦始皇灭六国,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女*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0、嫔、九嫔: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嫔,也称嫔妇。《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宫中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历代多用其制,但名称不一。唐代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21、妃嫱、嫔御、嫔嫱: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御。

      22、贵人: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妃、妃、嫔之下。

      23、贵妃:妃嫔的称号,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4、贵嫔:宫中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历代多沿用,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5、德妃、贤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26、淑妃: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仅次于贵嫔和夫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27、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2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官仪》:“皇后称椒房……”

      29、淑媛: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30、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3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32、储妃:太子妃。

      33、东妃:太子妃。

      34、美人: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5、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始于西汉。此后,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36、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37、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38、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39、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40、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4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大娘。”

      42、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43、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夫人,或另立名号。

      44、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5、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4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47、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48、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49、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妯娌。

    [阅读全文]...

2022-04-24 17:46:46
  • 《玉米的馨香》阅读答案

  • 阅读
  • 《玉米的馨香》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玉米的馨香》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体裁而言,阅读材料所选择的文段涉及叙述体、论说体和应用体等多种文体;选材风格保静予连续性,既注重题材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又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贴*生活,贴*时代,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没有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的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

      “俺,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招聘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日里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吃了一顿饭。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的脸色。*正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笑着对他说:“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16.小说多次提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有什么作用?(4分)

      17.试分析概括“乡长”这一形象的特点。(5分)

      18.小说写“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的这个职位”,最后却主动留下“辞职书”,这样写会不会显得不合情理?为什么?(6分)

      《玉米的馨香》阅读答案

      16.(4分)(1)说明那片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2)推动情节,让三儿、老乡、乡长、*在玉米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3)烘托人物美好的心灵。(答其中两点得满分)

      17.(5分)

      从与领导的关系看:(1)讨领导欢心,搞*;从与百姓的关系看:(2)不顾百姓利益,耍官僚作风;

      从与三儿的关系看:(3)利用下属私心,施展自己威风,(4)又被三儿行为感动,有一定的道德反省意识。(答其中三点且有适当分析得满分)

      18.(6分)合乎情理。三儿珍惜自己在乡*的职位(2分),但作为农民,他更珍惜农民的利益(2分),所以在两者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农民利益,放弃了自己的职位(2分)。(如答“不合乎情理”,有理由,能自圆其说,最多可得3分)

    [阅读全文]...

2021-12-24 07:57:04
  • 玉米饺子馅做法介绍

  • 美食
  • 玉米饺子馅做法介绍

      相信很多人都没这样吃过,实际上,玉米馅饺子吃起来非常不错,也非常健康有营养,那么这种饺子该如何做呢?玉米饺子馅做法介绍,我们来看看下文。

      玉米饺子馅做法介绍

      一、猪肉玉米饺子的做法

      1.猪肉切成大块

      2.猪肉打成肉泥

      3.鸡腿菇洗净

      4.鸡腿菇打碎

      5.新鲜的玉米脱粒加盐煮熟

      6.肉泥中加入适量的水,按照一个方向搅拌

      7.加入盐,生抽,五香粉拌匀

      8.加入鸡腿菇拌匀

      9.加入葱花,拌匀

      10.加入玉米粒拌匀

      11.最后,加盐调味,加油拌匀待用

      12.面团揉好后,醒发一会儿

      13.搓成长条

      14.分成小剂子,压扁

      15.擀成皮

      16.包上馅

      17.水开后,放入锅中,盖上盖子

      18.水开后,打开盖子,淋上冷水,反复2次

      19.饺子浮上来后,即可捞出。

      二、香菇玉米水饺

      1.备好原材料,香菇提前半天用水泡发。玉米一定要选糯玉米

      2.玉米上笼蒸熟,蒸的玉米能保留玉米的原味,营养不易流失,比水煮的味道好。

      3.煮好后剥下玉米粒

      4.香菇料绞肉机中绞碎

      5.肉绞碎后加入盐、糖、黄酒、老抽和五香粉

      6.充分搅拌均匀,让肉馅上劲儿

      7.加入香菇和玉米粒

      8.搅拌均匀后再把葱切碎放入,加适量香油

      9.轻轻搅拌均匀。加了葱就不要过度搅拌了,否则葱会变味

      10.面粉合成软硬合适的面团后饧30分钟左右,擀皮包馅

      11.全部包好的饺子

      12.开水煮熟

      13.煮熟的饺子,玉米粒颗粒分明,味道很不错的。

      三、玉米饺子

      1.把玉米粒用刀削下来。(玉米梗芯留着有用)

      2.削下来的玉米粒放入盘中入蒸锅蒸熟后稍放凉。

      3.胡萝卜去皮洗净用菜刨子刨成细丝备用。

      4.瘦肉剁成肉末,放入葱姜末、胡椒粉、蛋清搅拌均匀上浆后略腌一会。

      5.青椒去籽洗净切成碎末。

      6.把蒸好玉米粒、胡萝卜、青椒放入一个小盆里,加入少量盐、少许白糖、鸡精、生抽拌匀。

      7.再放入拌好的肉末搅拌匀。

      8.煮锅放入半锅水,放入玉米棒子煮汤。

      9.取一些提前准备好的.饺皮。

      10.把肉馅放入饺皮中包成饺子。

      11.玉米梗芯煮十分钟后捞出,下包好的饺子煮熟。

      12.饺子水煮沸后加入少许冷水煮沸,加三次水饺子就熟了。

      玉米虾饺子馅做法大全

    [阅读全文]...

2022-01-03 14:23:17
  • 称呼父亲的词语

  • 父亲,文学
  • 称呼父亲的词语

      父亲是一个擎天的巨人,为我撑起一片生活的空间。父亲像一座大山,担起所有的重担,让我活得轻松安然。父亲像一把雨伞,遮住所有的风吹雨打,留给我一片晴暖。父亲像一轮太阳,照亮我的心田,让我永远阳光灿烂。

      称呼父亲的词语

      父亲的称呼繁多,包括爸、爸爸、老爸、阿爸、爹、老爹、阿爹、爹哋(来自英语「Daddy」的粤语发音)、老子、老窦(或作老豆,粤语)、老头等等。:*古代又称爹,满语称阿玛。已死去的父亲被称为亡父、先父、先严、先考,在世的父亲为生父,「生父」亦同时可指有血缘关联亲生的父亲(相对於继父或后父)。:此外,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较文雅的说法是家父、家严,称已死去的父亲为先考,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是令尊。要个性注意的是,有时候母亲或与有子女男性结婚的女性(继母)也会用儿女对父亲的称呼(爸爸或孩子他爸)代表她的丈夫。:在古代*的汉族皇族中,父亲被称为父皇或父王。清代的皇族则称父亲作皇阿玛。:在某些一妻多夫家庭中,子女称母亲的主夫以外的其他丈夫为「叔」,实际上却可能是他们的亲生父亲。:在华人社会中,一对夫妇婚后也会称对方的.双亲为爸、妈,以示尊敬。

      阿家阿翁,父债子还,大杖则走,凤毛济美,父为子隐忙

      干父之蛊,孤儿寡妇,过庭之训,纪群之交,肯堂肯构

      如丧考妣,认贼作父,诗礼之训,徒读父书,有其父必有其子

      知子莫若父,阿姑阿翁,父严子孝,鸡不及凤,肯构肯堂

      拾带重还,以荷析薪,子为父隐,若丧考妣

      形容父亲的词语:

      如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阿家阿翁——阿:名词的前缀。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大杖则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肯堂肯构——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纪群之交——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干父之蛊——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孤儿寡妇——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以荷析薪——原指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比喻继承父业。

      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拾带重还——比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阿姑阿翁——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父爱无言、父爱如山、哀哀父母、恩同父母、恩逾慈母、父母恩勤

      升堂拜母、父爱如树、再生父母、曾母投杼、重生父母、寸草春晖

      父爱如歌、父爱如海、无私奉献、父爱如火、再生父母、和蔼可亲

      关于父爱的好句:

      1、父爱如泉,在口干舌燥时给我补充水分;父爱如树,在热日酷暑时给我一片阴凉;父爱如山,在任何时候都能让我有所依靠!我要终身珍惜父亲给予我爱!

      2、父爱那是一个回头,父亲总会用特别的方式表达他的爱。而我会感受到,让我回味无穷,朋友你感受父亲那“回头式爱”了吗。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份特别的爱!你一定会很幸福!因为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3、父爱的主打歌“无声”,着实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傲与深沉,我要将我奋斗的鲜花舒绽得更美,实现父爱的主打歌中所掩饰的那份期望。

      4、淡的抹茶,淡淡的父爱,喜欢抹茶因为它独特的味道,感动父爱是因为他不经意间的简单流露。炼乳在滚烫的茶浆上膨胀,翻滚,泯灭杯底……

      5、爱不一定很强烈,但它会像静静的芳草一般,散发出缕缕清香;爱不一定会像阳光那样耀眼,但它会在某个角落里淡淡发光,默默鼓励你。父爱不一定像母爱那样明显;父爱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它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6、“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再次唱起这首歌时,我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无形中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我,我知道,那是父爱。是伟大的父爱,更是永恒的父爱!

      7、父爱是深沉的,但并不表示它没有;父爱是伟大的,它丝毫不比母爱逊色;父爱是崇高的,它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学生。

      8、父爱是什么?有人说父爱是个顶梁柱,顶天立地;有人说父爱是把大伞,为“我”遮风挡雨;而我说父爱是幸福的港湾,给我温暖。

      9、也许是那一个回头,也深藏藏着父爱;父爱是深沉的,严峻的,令人捉摸不透…而那种感觉总是奇妙的。父爱无声似有声。父爱如教鞭,鞭策我时刻前进;父爱如大山,是我们的依靠;父爱也许是一句批评的话语,也许是一张严峻的脸庞,也许是…

      10、仰望星空,我发现了宇宙璀璨的秘密;仰望白云,我知道了蓝天晴朗的背后;仰望父亲,我揭起了父亲尘埃背后的炽热。

      11、父爱是无言的,父爱是用行动表达的,父爱是用心去体会的。父爱是山,母爱是灯。山在远处巍,灯在*处暖。的确,父亲在我看来一直都是绷着扑克脸,也因此,我从来不认为他对我的爱有一分一毫。

      12、父爱是伟大的,在寒冷时给我温暖;在受伤时给我安慰;在失败时给我力量。父亲用他一点一滴的爱陪伴着我,父亲啊,您的爱是女儿一生的财富,因为有了您的爱女儿一生不会贫穷!

      13、我不是缺少父爱,而是缺少发现,那烟味充满浓香,那回头充满深情。同时我也理解了父爱: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父亲冷淡的外表里装的是颗赤热的责任心,是颗真诚的爱子之心。

      14、父爱似水。他将所有的爱都化做流水,从我心头流过,伴我跋涉人生旅程。哪里有我,哪里就有流水的足迹。于是水充塞着我的生活。当我悲伤忧郁时,有水歌唱的声音;当我欢欣狂喜时,又有水警示的话语在耳畔响起。来自天国的圣水,带着智慧,带着无私的爱,流淌在我心灵的每一处空间,不时给我安慰,给我激励,给我警示,不时地洗涤着我跳动的灵魂,让我在爱的呵护下健康并快乐地成长。

      15、父爱像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父爱像是云,化做及时的雨。父爱像是雨,滋润着棵棵小树。父爱是树,点缀着美好的世界。有一个人在你需要帮助时来帮你,有一种爱是不需要回报的爱,那个人叫父亲,而那一种爱就叫父爱。

    [阅读全文]...

2022-06-05 19:08:57
  • 《温暖的玉米》阅读答案

  • 阅读,温暖
  • 《温暖的玉米》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温暖的玉米》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暖的玉米

      (卫宣利)

      最初的秋,不是从树上飘落的第一片黄叶开始的,也不是从淅沥的雨声中开始的。那时节,树叶还在枝头盈盈地绿着,雨声尚未脱尽夏的急切和焦灼。家门口的玉米,郁郁葱葱,筑起一道摇曳多姿的青纱帐。一株一株的玉米,是披了绿纱的多情女子,婷婷地立在田间,笑眸流转,娇媚地扬起裙裾,在腰间打一个漂亮的结,结上又飞出大把的流苏,风起,抖落夏日最后的风情。

      于是,秋便从母亲掰掉的第一个玉米穗上开始了。母亲轻轻揭去玉米的绿衣,滚圆的玉米棒,如刚刚脱去外衣的婴儿,饱满晶莹的玉米粒,密密地挤在一起,或金黄,或深紫,或是象牙白,泛着珍珠般圆润的光泽,看着就让人喜欢。锅里的水咕嘟嘟地开着,清水下锅,旺火煮10分钟,清甜的香味便霸道地弥漫了整个厨房。那香味舒展着,丝丝缕缕漫过来,浸到你的每一个细胞里,你禁不住深吸一口气,抬头去看天,天忽然就高了、远了,秋来了。

      小时候最喜欢吃奶奶做的烤玉米。奶奶踮着小脚,一趟一趟把柴禾抱到灶旁,点火做饭。灶上煮着饭,灶下的火堆里,便埋着玉米棒。玉米棒带叶放进去,小火慢慢地烧。隔一会儿,奶奶便用烧火棍把玉米棒挑出来,敲敲,翻翻,再放进去。浓郁的香味在烟火的炙烤中慢慢飘散出来,勾得我的馋虫上窜下跳。等不及了,便催着奶奶剥开看看,万一里面烤糊了呢?奶奶只是笑,并不急,仍然小火慢烤,直到玉米外面的绿衣变成焦黑色,才扒出来。剥开,里面的玉米粒焦而不硬,一口啃下去,是那么馥郁的香啊,和着淡淡的烟火味,清香绵长。

      现在街上也有人卖烤玉米,不过程序要复杂一些。我曾在街上看过烤玉米的老人,在街角支起一个黑铁皮烤炉,燃起炭条,把玉米带着叶子放上去,微火,待叶子的清香全部融进玉米粒后,去掉焦叶,在玉米上刷一层食用油,依次撒上盐粒、辣椒面儿和孜然粉,再急火燎烤。那种黏稠的香甜,在街上浓浓地流淌着,在路人的唇齿之间徘徊萦绕,不肯离去。

      也曾在初春时节吃过反季节的玉米,只是那玉米闻起来鲜香无比,吃到嘴里却寡淡无味,完全没有玉米清香鲜甜的味道。父亲说,这种大棚里种植出来的玉米,气候、温度、湿度达不到正常的标准,所以味道淡。正常季节里的玉米,要经过暑天的曝晒、闷蒸,暴雨的冲洗,重重考验,玉米才有了属于它的味道。

      曾听一位朋友介绍,把嫩玉米剥成粒,用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里冷冻起来,可以一直保存到冬天。她是一位母亲,因为儿子特别喜欢吃嫩玉米,费尽心机才想出这个保鲜办法。这些因爱生出的智慧,让普通的玉米成为爱的载体,变得温暖,在渐行渐寒的秋天里,温暖我们的心。(选自《语文阅读网》)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

      (1)清甜的香味便霸道地弥漫了整个厨房

      (2)在街上浓浓地流淌着

      2.“秋便从母亲掰掉的第一个玉米穗上开始了”与后文哪一句相照应?

      3.写玉米的形态,选文中用了两个比喻,请任选一个,并作简要赏析。

      原句:

      赏析:

      4.请谈谈你对选文标题的理解。

      5.从下面的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或启迪?请写下来。

      这种大棚里种植出来的玉米,气候、温度、湿度达不到正常的标准,所以味道淡。正常季节里的玉米,要经过暑天的曝晒、闷蒸,暴雨的冲洗,重重考验,玉米才有了属于它的'味道。

      6.选文介绍了多种食用玉米的方法,请你结合生活积累,简要介绍一种以玉米为主料的菜肴或食品,并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参考答案

      1.(1)原指蛮横不讲理,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玉米的香味满厨房都是。

      (2)原意是娇艳妩媚,这里形容玉米的香甜吸引着路人。

      2.你禁不住深吸一口气,抬头去看天,天忽然就高了、远了,秋来了。

      3.第一处:一株一株的玉米,是披了绿纱的多情女子,婷婷地立在田间,笑眸流转,娇媚地扬起裙裾,在腰间打一个漂亮的结,结上又飞出大把的流苏。

      赏析:逼真形象地写出了玉米的色泽、形态,赋予玉米鲜活的情态美。

      第二处:滚圆的玉米棒,如刚刚脱去外衣的婴儿。

      赏析:寥寥数语,展现给读者一个清晰而饱满的玉米棒的形象,显得清新、鲜嫩。(赏析符合文意,能言之有理即可)

      4.选文的标题是文章的线索,也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此外,“温暖”二字还传递了作者对玉米的喜爱之情,对美好回忆、美好亲情的无限眷恋。“温暖”还是全文的情感基调。能说出要点即可。)

      5.示例:温室里种不出参天大树;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6.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阅读全文]...

2022-02-27 10:11:13
当前热门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句子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语录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说说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名言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诗词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祝福
古诗中对玉米的称呼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