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关于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k+) 语录(197) 说说(86) 名言(68) 诗词(2k+) 祝福(9) 心语(9)

  • 物理知识点大全

  • 教育
  • 物理知识点大全

      在*凡的学*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3、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5、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6、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7、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8、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9、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10、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1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1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1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1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1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 ,*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 ,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 ,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方比R,mrw*方也需,供求*衡不心离。

    [阅读全文]...

2022-05-27 17:14:35
  •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 知识,农谚,谚语
  •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欢迎阅览。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阅读全文]...

2022-01-18 00:32:48
  • 物理知识点

  • 教育
  • 物理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光线:表示光传播路线的直线;

      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c=3.0108m/s;

      3、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传播路线要发生改变,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入射角:图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加角;

      (2)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3)折射率n=c/v=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

      4、光密质:折射率大的介质;

      5、光疏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二、全反射: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当入射角大于零界角时,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的现象;

      1、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2、临界角: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sinaC=1/n;

      3、特例:海市蜃楼、光导纤维;

      三、光的色散:当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形成彩色个光带,这个现象叫色散;

      1、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从红到紫光的频率由小到大;波长由大到小;

      3、在同种介质中,折射率由小到大;传播速度由大到小;

      4、从红光到紫光衍射现象逐渐减弱;

      重力要点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答:“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面向下,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

      2、利用公式G=mg应注意什么?

      答:① G=mg是一个物理公式,而不是单位换算.

      ② 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m的单位用kg,G的单位用N.

      ③ 公式中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④ 要会将公式正确变形,灵活应用.

      ⑤ 在理解重力与质量的联系时,我们不能说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答:如下表所示:

      4、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

      答:(1)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大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少数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环形物体).

      (2)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 方法是:在物体上任取一点,用细绳从这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然后用细绳 这条直线外的任一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重心.

      例1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知识点 重力的概念和方向

      闯关点拨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A选项不正确;地球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B选项不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一种特定的垂直,是指与水*面垂直,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由于重力作用,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回地面,所以D选项正确.

      解 选D

      例2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知识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闯关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

    [阅读全文]...

2021-12-18 09:11:37
  • *抛运动的物理知识点

  • 运动,教育
  • *抛运动的物理知识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抛运动的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水*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夹角: tg=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夹角: tg=Sy/Sx=gt/2Vo

      注:

      (1)*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

      (4)在*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点: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2、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衡状态时,物体对水*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易错现象:

      (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认真审清题意,不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3)些同学对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误认为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啦。

    [阅读全文]...

2022-06-10 01:06:19
  •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衡。

      2、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衡力

      合力不为0

    [阅读全文]...

2022-04-24 12:55:21
  • 物理知识点汇总

  • 教育
  • 物理知识点汇总

      在学*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要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阅读全文]...

2021-12-21 07:52:10
  •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

  • 教育
  •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

      在学*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四)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

      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地心说、日心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

      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用范围(选择)

      3、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

      4、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密度: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

      5、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或重力提供向心力(计算)

      6、计算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高度、时间)、受力分析(计算)

      7、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用范围(选择)

      物理学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揭示物质产生、演化、转化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规律,涉及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少体到多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并与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发展成为在物理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不同专业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相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

      曲线运动知识点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阅读全文]...

2022-04-21 20:48:58
  •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 初二,教育,初中
  •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㈡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公式:

      P=F/S

      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1900px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

      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阅读全文]...

2022-01-27 12:20:44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 八年级,教育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国际单位制(简单了解)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二、长度单位及其测量

      1.长度单位:㎞ d c μ n

      2.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或者螺旋测微器(使用方法,初中阶段不作重点)

      3.刻度尺的使用:

      ①观察:左看零刻线、右看量程、中间看分度值(刻度尺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

      ②放(紧贴);厚的物体要竖放

      ③读数:要进行估读(重点)

      4.关于刻度尺的估读

      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也就是分度值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

      比如 29.12c “1”为倒数第二位 代表的是1 所用测量此结果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2.15c或者2.14c或者2.16c(最后一位为估读出来的)

      1.15c(4.15c是错误的,注意零刻线的位置)

      A刻度尺分度值为1 读数为2.20c

      B刻度尺分度值为2(或者0.2c) 读数为2.20c

      三、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基本单位为S(秒)

      h(小时) in(分钟) s(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

      秒表、停表 (不需要进行估读)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有差别,误差不可避免

      错误:由于粗心或者错误的测量方法造成,错误可以避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求*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

      ③改进测量方法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1)静摩擦

      (2)动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7、应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阅读全文]...

2022-07-29 01:00:55
  •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 教育
  •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在*日的学*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要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物理六个重要规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物理学*方法

    [阅读全文]...

2022-05-29 14:23:13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句子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语录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说说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名言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诗词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祝福
包含物理知识点的古诗谚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