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海棠的古诗词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海棠的古诗词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海棠的古诗词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海棠的古诗词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海棠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棠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考古诗词试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晴
宋.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
【答案】(1)枝叶繁茂,新叶脆嫩;含苞未放(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做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翻译
峦叠翠的绿叶影里,遍地的千叶海棠宛如灿烂的锦绣明霞。紫腻红娇的花儿仿佛永远也扶不起的娇弱美人般惹人怜爱。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此时正是最美好的观赏时节。娇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没有完全绽放,却被温柔的春光滋养白里透红,仿佛白净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红一般。小亭分外寂静,没有人声,可这春日的宁静又被那幼小的黄莺一声婉啭的啼鸣打破。
还记得当初与心爱的人儿携手游于花丛中的情景,我不时为她撷取一枝美艳的海棠簪于鬓发,风韵在她的神采之间流荡。我们每一个软语温存的细节都没有逃过花儿的眼睛,然而冬去春来,花儿在不断地辗转开放,我们那软语相怜的情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浅斟低酌,现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够就此归去呢?夜深之时我还要与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还要在这里与花儿相守。要不然等春归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寻找诗料呢?恐怕到时即使是愁肠寸断,也写不出什么诗篇来。
注释
念奴娇: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该调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宜雨亭:亭名,在张鎡的南湖别墅里。
千叶海棠:海棠的一个品种。
千叶:指重迭的.花瓣。
绿云:喻指海棠枝叶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鲜艳美丽。
文绣:绣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形容花叶色彩之美。
紫腻红娇:指深浅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娇嫩之态。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红透。
芳阴:花丛中。
双波:指双目含情。
小语:细语。
争得:怎得。
相守:相伴。
关于赞美海棠花的古诗词
海棠诗 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淡极始知花更艳,【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无痕?【庚辰双行夹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
欲偿白帝宜清洁,【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不语婷婷日又昏。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宝钗所作的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新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赞美白海棠的洁白素雅,洗净了胭脂的艳色,以冰雪为灵魂。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因为淡雅所极,所以才更显骄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了。尾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为报答秋神使白海棠这样雅洁,因此默默无语站立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宝钗是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另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在终不忘黛玉。】
独倚画栏如有意,【庚辰双行夹批:宝玉再细心作,只怕还有好的。只是一心挂着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庚辰双行夹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种得蓝田玉一盆。【庚辰双行夹批:好!"盆"字押得更稳,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庚辰双行夹批:更好!】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庚辰双行夹批:二首真可压卷。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其他赏析:
[说明]
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其一(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鼻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注释]1.寒草——秋草。2.苔翠——青翠的苔色。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销魂,使人迷恋陶醉。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这里的“痕”不是泪痕。李商隐《杏花》诗:“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5.“莫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缟(音搞),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白衣。以“缟仙”说花,承前“雪为肌鼻”来。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为飞鸟,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意:“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其二(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朝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宴清都·连理海棠》宋朝
吴文英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3.《海棠》宋朝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4.《 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 》清朝
纳兰容若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5.《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宋朝
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6.《薛宝钗咏白海棠》清朝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7.《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宋朝
吴文英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
8.《摸鱼儿·海棠》宋朝
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9.《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清朝
顾太清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10.《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宋朝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1.《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清朝
纳兰容若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12.《水龙吟·秋生泽国》宋朝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13.《玉烛新·白海棠》清朝
顾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14.《春寒》宋朝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15.《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宋朝
陆游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
16.《咏白海棠》清朝
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17.《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宋朝
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海棠苏轼的古诗
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棠苏轼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思想感情
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美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最后一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达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苏轼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这首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这首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的感觉,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郑谷海棠古诗翻译
在大自然的百花园里,海棠花素以娇美著称。本文的内容是郑谷海棠古诗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海棠
唐代: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饶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翻译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此时此刻,诗人惊讶地发觉,"新著雨"的海棠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人们知道,海棠未放时呈深红色,开后现淡红色,它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刚着雨珠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明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唐人誉之为"花中神仙"。
作品赏析
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杨万里写海棠的诗词
《海棠四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之一。下面一起去看看杨万里写海棠的诗词吧!
《海棠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竞艳争娇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
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
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
开时悭为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中兴四大家
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问渊博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关心民生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现存诗篇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在*现代
《记者带你去赏花》系列报道之三
走 一起去看看春日里的海棠
阳春三月,大地微暖,清风和煦。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的一些公园和街道发现,红艳艳的海棠花一朵挨着一朵俏丽枝头,娇艳欲滴的花朵,即使沾着点点水滴,依旧在枝头婀娜摇曳,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
海棠花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素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对海棠是吟咏不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道出了一场新雨后海棠的韵味;“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则彰显出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质……
市区种植的海棠花主要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
走,一起去看看春日里海棠“家族”都有谁在争齐斗艳吧。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张立娜 韩立臣 文/图
西府海棠
清晨,不少市民来到达活泉公园走走路、跑跑步,在鸟语花香中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沿着主环路前行,抬头望,只见西府海棠开满枝头。美丽的花儿让游客们陶醉其中,不少人驻足拍照。
出了达活泉北门,顺着幽静的小路往东大概50米,这里*千株的西府海棠形成壮观的花海景观。
历史文化公园内,西府海棠也是这个时期的主打花。位于健身区域南侧有一株*30年的西府海棠,在园内格外鲜艳,满树的海棠花,随风摆动、香气袭人,是园内的一大亮点。
●识花
西府海棠最易辨识的特点就是收拢向上的树势,恰似亭亭少女,风姿绰约。花未开时,花蕾红艳,开后则颜色变浅,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通常4-7朵一簇挂在枝头,开花时如云霞一般,明艳可爱。3月下旬至4月初为盛花期。
●赏花地推荐
公园最佳观赏地:达活泉公园主环路、历史文化公园、园博园知春台附*。
游园最佳观赏地:位于八一大街东头的青年园;位于团结大街与顺德路的交叉口西南角的迎宾园;襄都路人民大街东头的含襄园。
街道最佳观赏地:冶金路达活泉西门;开元路(龙泉大街以南至百泉大道);莲池大街(公园东街以西至太行路);钢铁路(公园西街至泉南大街段)。
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有思乡草之名,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眼下,垂丝海棠进入盛开期,其柔蔓迎风,垂英凫凫,如秀发遮面的淑女,脉脉深情,风姿怜人。
从东门进入历史文化公园园区,走到假山周围,这里种植了20余株垂丝海棠。现场,一片片粉红色花朵簇拥在一起,娇巧迷人的花蕾,如点点胭脂挂满枝头,在嫩绿新叶的陪衬下,娇媚之中又多了几分羞涩之美。
●识花
和西府海棠相比,最容易区分的特点就是垂丝海棠的花柄长而下垂,一般为紫红色。花开时花朵下垂,颇有慵懒之意,故得名“垂丝海棠”。
另外,西府海棠的花朵颜色先艳丽后暗淡,而垂丝海棠始终红润。西府海棠有着收拢并且不断向上的树势,因此分叉窄、树形瘦,而垂丝海棠枝条披散、树形开展。
垂丝海棠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初,开花比西府海棠晚2、3天。
●赏花地推荐
达活泉公园东门口、历史文化公园假山,钢铁路(泉南大街至新兴大街)绿地内。
贴梗海棠
从南门进入达活泉公园,西侧小路边的绿地内,一片红花绿树特别抢眼,虽然它的花朵小,但是花团锦簇,一树千花,令人陶醉。这些颜色艳丽,花姿潇洒的花儿就是贴梗海棠。
火红的贴梗海棠傲然开着,在绿叶的衬托下,像一团团火焰。“红花绿叶,喜庆,刚下完雨,空气也比较新鲜,花也特别艳,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市民李华坤拿着相机对着花儿拍起来。
再走*些,只见红色花朵紧贴在枝干上,就好像花直接从树枝上长出来一样,这应该就是其贴梗之名的由来吧。
●识花
花冠红,花径大,可达7厘米,花瓣圆形,3-4月开花,先花后叶或者花叶同放。
贴梗海棠和上面提到的海棠属于“同家不同门”,所以形态差异也比较大。其枝条直立开展,枝条上有刺,花朵单生或簇生于枝头上,花柄甚短,贴*枝梗,故得名“贴梗海棠”。
●赏花地推荐
达活泉公园南门;位于建设大街与车站路的吟春园;位于中兴东大街与*安路交叉口路北东行100米的维护园。
除此之外市区还种植有北美海棠、王族海棠、八棱海棠等盛装开放。
北美海棠最佳观赏地为兴达路(泉南大街至泉北大街段),王族海棠最佳观赏地为,位于太行路与团结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民本园。八棱海棠最佳观赏地为位于邢州大道与襄都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百泉径流园。
海棠自古以来素有“国艳”之誉,更有“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海棠看作是美好春天,万事吉祥的象征。
清·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唐·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明·董少玉
小楼风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绾落霞。
睡起不堪重秉烛,春来愁杀海棠花。
唐·顾非熊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宋·苏泂
游丝无赖小庭空,梦想君家合树红。
曾向西川亲画得,举家终日看屏风。
宋·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
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以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
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年之季在于春,在这大好春光里,快与友人相约,共赏春光!
海棠 杨万里
小园不到负今晨,
晚唤娇红伴老身。
落日争明那肯暮,
艳女一出更无春。
树间露坐看摇影,
酒底花光并入唇。
银烛不烧渠不睡,
梢头恰恰挂冰轮。
开篇,诗人是有遗憾的:清晨没有到园中赏海棠,觉得辜负了良辰美景。为了弥补,特地在傍晚时候来到小园。“唤”字极妙——是在为自己的迟到道谦,也是相见之后的舒畅。
接下来便是欣赏。
先写抵达小园的第一印象:盛开的海棠明艳娇媚,恰如晚霞的璀璨;而且,她的登场,令千娇百媚的春光黯然失色。
徜徉园中,诗人实在不忍离去,便坐在海棠树下,饮酒赏花:枝头,花影摇曳,清香萦绕;杯中,酒光花色,交相辉映。
苏轼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诗句,诗人却说:月上枝头,点上银烛,海棠才肯睡去。
俗话说阳春三月好风光,桃花历乱李花香。这要看是说阳历还是阴历,如果是阳历,那正是百花齐放、春意正浓的时节。如果是到了阴历三月,那就已到了暮春,像李清照所说的,该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
如果是暮春,那樱花、桃花、辛夷花等的热闹都过去了,已经到了送春的时节。那么此时就该海棠花登场,它接着来把人们的庭院和远处的原野染成深深的胭脂颜色,直到最后和荼蘼花一起把春天送走。
海棠花是美丽妖娆的花,它既大方,又羞涩,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诗人最为钟爱的花种。诗人像吟咏梅花、菊花那样来吟咏海棠花,赋予海棠花以美好的品格。
我们都是爱花的人,同时也是喜欢读诗的人。那么下面就从历来吟咏海棠花的诗歌中选出八首七言绝句,我们一起欣赏,看看古代的诗人们是怎么描写海棠花的。
【唐】薛能 《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家散出墙。
诗人薛能曾经担任嘉州刺史,他对蜀地的海棠尤其喜爱。在成都、乐山等地,到了海棠花开的时候,东风吹拂,满城透香。
在风和日丽的大晴天,花朵就争相开放,像垂丝海棠等因为无力支撑,它们都低下头来。如果此时正赶上一场春雨的滋润,它们又会爬上高高的院墙,把芳香向远处扩散。
【唐】郑谷《蜀中赏海棠》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每到花开时节,蜀地到处都弥漫着海棠花的香气。此时也正是清明雨季,路上行人欲断魂,黄鹂声声更加使人忧伤。
大诗人杜甫曾经在浣花溪畔盖了茅屋,也曾经在江畔寻花。他赞赏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但是他终究还是没有为海棠花写过一首诗,这有点可惜吧。
【唐】何希尧《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诗人不希望海棠花过早地开放,这样会受到风雨的侵蚀,只有含苞欲放不放最妖娆。
他真想像汉武帝金屋藏娇那样,锁住东风藏起海棠花。这样它就永远是个蓓蕾,既然不开放,也就不会凋零。诗人想象独到,表现了深深的爱花之情。
【宋】苏轼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轻轻地吹拂着海棠花,香气在周围弥漫。月儿转过回廊,也洒下一地的银辉来。
在这样慵懒的春夜,很担心海棠花一会就睡着了,所以要把蜡烛点得高高的,照着海棠花。让它产生错觉,以为现在还是白天,还没有到睡觉的时间。
诗中化用了唐玄宗杨贵妃海棠春睡的传说来点题,但又不露痕迹。
【宋】杨万里《海棠坞》
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
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下过小雨之后,海棠的嫩叶更是青翠欲滴,待到太阳出来,那鲜艳的海棠花就一朵一朵地开放了。
有谁懂得东风的用意呢?造物主是最公*的,无论是谁都会有在春天的舞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现在百花凋零,就到了海棠花占尽春光的时候了。
【宋】王淇《 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这时光过得真快,梅花刚洗去脂粉褪去残妆,东风就把新的春色送给了海棠。结果过不了多久海棠花也褪了,又轮到荼蘼花上场。
最后这里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那些天门冬一样的荆棘刺藤趴在了墙头。作者借写花事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有的繁华,最后只剩一堆荆棘。
【宋】陈与义《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初春二月的岳阳城,总是接连不断地刮风下雨,那些花草树木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这个园主人真的是担心啊。
但是海棠花它不怕,它带着满身的胭脂颜色,在烟雨蒙蒙中绽放。这里是赞扬海棠花不怕艰难敢于献身的顽强精神。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浅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花的蓓蕾还只有几点红色,它深藏在那些刚刚长出的枝叶里。这样正好,自己的一片芳心不要轻易吐露,还是让那些喜欢热闹的桃花、李花去争夺春光吧。
这里主要是写了海棠花不随流俗、不求人知、甘于寂寞的品质。
古今诗人吟咏海棠花的诗词很多,这里只是选了八首七绝,还有五言的,还有律诗,还有词类,限于篇幅,都没有去考虑。这里选入的,也仅仅是个人的意见。
写海棠的古诗词名
海棠的古诗词
咏海棠的古诗词
带有海棠的古诗词
有关海棠的古诗词
赏海棠的古诗词
咏海棠的诗词
八菱海棠的古诗词
海棠花的古诗词
含有海棠的古诗词
海棠果的诗词
海棠枯萎的古诗词
写海棠花的古诗词
海棠花溪的古诗词
海棠果实的诗词
含有海棠的诗词
关于贴梗海棠的古诗词
有关海棠的诗词
秋海棠的诗词
有关于海棠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意象海棠
著名的海棠的古诗
赞海棠树的中国古诗词
古诗词当中的海棠的寓意
关于海棠花的古诗词
描写海棠花的古诗词
描写海棠的诗词
描写西府海棠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海棠花意象
写海棠花的四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