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徐的所有古诗

关于姓徐的所有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姓徐的所有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姓徐的所有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姓徐的所有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 语录(2) 说说(1) 名言(543) 诗词(93) 祝福(1k+) 心语(98)

  • 姓名的藏头古诗

  • 姓名的藏头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姓名的'藏头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达

      陈书列阁立身正,

      达溯浙东千年城。

      作画妙笔流新彩,

      品高韵雅存古风。

      温永龙

      温泉碧水藏蛟龙,

      永葆青春赛古松。

      龙吟三声九州颤,

      好似苍雷震晴空。

      王强浩

      王子终究会称王,

      强将手下兵亦强。

      浩月当空春风浩,

      扬眉吐气美名扬。

      陆志良

      陆离纷呈电脑课,

      志为育人效伯乐,

      良园教育出高材,

      师誉名扬网络热。

      程林皓

      程门立雪跪师尊,

      林木成材辅三春,

      皓月心怀明学子,

      敬献诗句表良淳。

      吴仇

      吴地蜀天魏鼎健,

      仇恨爱憎三国演。

      善恶美丑一念悬,

      缘定今生献赤胆!

      刘桐江

      刘府公子正少年,

      桐树载好引凤攀。

      江海波涛炼赤胆,

      学富五车美名传!

      李金泽

      李唐气象威天下,

      金宇玉阁藏奇葩。

      泽被行处路宽广,

      记时程功不须夸。

      李艳霞

      李生商丘锦花璨,

      艳行中原名斐然。

      霞滋云彩七色斑,

      美丽善良赛天仙!

      孙飞白

      孙子当年过楚吴,

      飞扬雄兵身后孤。

      白驹过隙叹身过,

    [阅读全文]...

2022-05-01 11:07:40
  • 徐凝古诗春雨

  • 春雨
  •   一声春雷,那贵如油的春雨也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漫山遍野笼罩在轻纱样的雨雾里,清新,水润,如画一般的美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徐凝春雨,一起来了解下吧。

      《春雨》

      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徐凝人物简介

      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初游长安,因不愿炫耀才华,没有拜谒诸显贵,竟不成名。南归前作诗辞别侍郎韩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抨击了当时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

      至长安,不善干谒,仅游韩愈之门,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愈,有“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之句。唐元和中,举进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归里,优悠诗酒以终。(纪事引郡阁雅谈云:“官至侍郎”,与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传》)凝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任杭州刺史时,尝于杭州开元寺观牡丹,见徐凝题牡丹诗一首,大为赞赏,邀与同饮,尽醉而归。唐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中《钱塘论》记载徐凝(题开元寺牡丹)诗的本事:“致仕尚书白舍人,初到钱塘,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慧澄,*于京师得此花栽,始植于庭,栏围甚密,他亦未知有也。时春景方深,惠澄设油幕以覆其上。牡丹至此分而种之也。会稽徐凝自富春来,未识白公,先题诗曰:‘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唯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白居易、徐凝两人相见,谈起长安牡丹和往事,甚感相见恨晚,说笑甚欢。更为奇巧的是,就在此时寺僧忽报诗人张祐来了。后徐与颇负诗名的张祜较量诗艺,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优胜题牡丹诗,为白居易所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

      徐凝作品风格编辑 徐凝意境(7张) 诗朴实无华,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题处湖》州缙云鼎:“黄帝旌旗去不回,空携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青天雨点来。”被奉为绝唱,后来竟无敢题者。

      徐凝的书法著称于时。据《宣和书谱》载:“徐凝,书有行法,其笔意自具儒家风范,非规规于书者。”其《黄鹤楼》、《荆巫梦思》两诗的墨宝,为宋代宫廷所收藏。

      徐凝代表作

      《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寄白司马》

      三条九陌花时节,

      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

      五年风景忆长安。

      《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

      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

      羞杀玫瑰不敢开。

      唯有数苞红萼在,

      含芳只待舍人来。

    [徐凝古诗春雨]

    [阅读全文]...

2022-03-31 05:39:38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电影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特别是学*《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二、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二)朗读感悟

      低年级的研讨教学要避免逐字逐句讲解。教学这两首古诗,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大概了解诗意。

      1.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由教师简单介绍),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师范读或配乐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4.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阅读全文]...

2022-07-29 12:55:04
  • 诗名含有姓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姓字的诗词

  •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苏轼〔宋代〕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使至三姓咽面

    张宣明〔唐代〕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赠少年甄姓

    欧阳建〔魏晋〕

    五百年来住此村,梅花妆点雪芳芬。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

    博昌人为蒋任二姓语

    佚名〔魏晋〕

    蒋氏翁。任氏童。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

    苏轼〔宋代〕

    玉笋纤纤揭绣帘,一心偷看绿萝尖。使君三尺球头帽,须信从来只有檐。

    联句(光、威、裒,姊妹三人,失其姓)

    佚名〔唐代〕

    朱楼影直日当午,玉树阴低月已三。 ——光

    腻粉暗销银镂合,错刀闲剪泥金衫。 ——威

    绣床怕引乌龙吠,锦字愁教青鸟衔。 ——裒

    百味炼来怜益母,千花开处斗宜男。 ——光

    鸳鸯有伴谁能羡,鹦鹉无言我自惭。 ——威

    浪喜游蜂飞扑扑,佯惊孤燕语喃喃。 ——裒

    偏怜爱数螆蛦掌,每忆光抽玳瑁簪。 ——光

    烟洞几年悲尚在,星桥一夕帐空含。 ——威

    窗前时节羞虚掷,世上风流笑苦谙。 ——裒

    独结香绡偷饷送,暗垂檀袖学通参。 ——光

    须知化石心难定,却是为云分易甘。 ——威

    看见风光零落尽,弦声犹逐望江南。 ——裒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

    汤舜民〔元代〕

    晚妆楼上醉离觞,月色苍苍。来时何暮去何忙,空惆怅,无计锁鸳鸯。【幺

    】残云剩雨阳台上,空赢得两袖余香。则恐怕春夜长,东风壮,桃花飘荡,何处

    觅刘郎? 九日渡江二首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清思满沧浪。【幺】东

    篱载酒陶元亮,等档间过了重阳。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扬子江阻风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鸿鳞至,把酒问篙师。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

    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代人寄情

      花下清歌月下弹,意惹情关。颠鸾倒凤数十番,从分散,情意便阑珊。【幺

    】我家私虽不比王十万,论声名索另眼儿相看。更做道姐姐奸,恁须是婆婆惯,

    少甚么南来鱼雁,直不得两字问*安。 上已日登姚江龙泉寺分韵得暗字

      天风吹我上岩,正值春三。残红飞絮点松杉,轻摇撼,无数落青衫。【幺

    】登临未了斜阳暗,借白云半榻禅龛。发笑谈,论经谶,老龙惊惮,拖雨过江南。 咏雪效苏禁体作

    [阅读全文]...

2022-05-02 18:34:22
  • 湖上徐元杰古诗意思(湖上宋徐元杰古诗拼音)

  • 这首宋代诗人徐元杰的《湖上》诗,写了诗人泛舟杭州西湖上,为*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景。“花开红树乱莺啼”说的是成群的黄莺鸟在开满红花的树上婉转啼鸣,烘托出了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草长*湖白鹭飞”则写的是极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泛青繁茂,*处湖水碧波潋滟,沙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飞翔嬉戏,意境非常优美。

    诗的后两句则着重抒情。“风日晴和人意好”,是说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伴着红树、黄莺、青草、白鹭,那一叶扁舟、一湖绿水,无处不荡漾着春意,自然会使人心旷神怡,“人意好”则是贯穿全诗的一条总线。末句“夕阳箫鼓几船归”是说游人赏春流连忘返已经延长到了傍晚,伴着夕阳,箫鼓的乐声仍在湖面上回荡,表明船上游人余兴未尽。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西湖游春图啊!

    我写这幅书法时,也受到诗情画意的感染,一改隶书那种*稳端庄的写法,添加进了“行书”的元素,似乎使每个字也变得“活泼灵动”起来,使整幅书法增添了几分“动感”,应该说较好地表达了诗的意境!(这幅书法用四尺条蓝宣金字书写。)

    ——武锋(一峰)

    [阅读全文]...

2022-06-04 15:55:50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黄蝶:电影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

      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电影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

      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电影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的蝴蝶。*蝴蝶飞进*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阅读全文]...

2022-01-15 07:07:02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 古诗文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

      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

      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阅读全文]...

2022-02-21 12:57:31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赏析

  • 文学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译文二

      暮春四月,已是春末夏初、鸟语花香之时,我怎么抵制得了春天美好的诱惑!沐着晚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新市。哦,累了,就在这家徐公开的店住下吧! 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那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应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注释

      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作者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一径:一条小的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花落:花落下。

      未:没有。

      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着、快追。

      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找寻。

      《宿新市徐公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阅读全文]...

2021-12-09 03:26:07
  • 含有徐字的古诗词 带徐字的诗词名句

  •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传*录·卷上·徐爱录》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后汉书·列传·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年》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庄子·杂篇·徐无鬼》

    霜降水痕收。——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破帽多情却恋头。——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不扶自直,不镂自雕。——《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未有知而不行者。——《传*录·卷上·徐爱录》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录·卷上·徐爱录》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萧绎《采莲赋》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传*录·卷上·徐爱录》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山中》

    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传*录·卷上·徐爱录》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屈原《远游》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传*录·卷上·徐爱录》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录·卷上·徐爱录》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庄子·杂篇·徐无鬼》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苏轼《浣溪沙·徐州*园中》

    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吴文英《荔枝香*·送人游南徐》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苏轼《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浮云连海岱,*野入青徐。——杜甫《登兖州城楼》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送人游南徐》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阅读全文]...

2022-01-12 15:30:55
  • 所见古诗_所见袁枚

  •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阅读全文]...

2022-01-02 10:08:28
姓徐的所有古诗 - 句子
姓徐的所有古诗 - 语录
姓徐的所有古诗 - 说说
姓徐的所有古诗 - 名言
姓徐的所有古诗 - 诗词
姓徐的所有古诗 - 祝福
姓徐的所有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