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的事物形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的事物形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的事物形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的事物形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类:
一、怀才不遇、豪放洒脱的形象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了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旷世情怀。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三、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四、爱民惜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五、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抒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六、奋发进取的形象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充分表达了年轻时杜甫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是一种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表现了李白傲视权贵、豪放不羁的性格。除了李白之外,唐代的罗隐、宋代的朱敦儒等,有时也表现出这种性格特征。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种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除杜甫外,代表性的诗人还有宋代的范仲淹、陆游,清代的郑板桥等。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是一种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这句诗展现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代表性的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是一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一诗中,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了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泪来,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形象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罗隐、辛弃疾、陆游等。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一种矢志报国、愤慨愤世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时期,在以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文人笔**现得特别明显。他们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非常鲜明。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反映的是友人送别、珍惜友谊的形象。这在古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都是这一形象的写照。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一种羁旅天涯、思念故乡的形象。思乡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写思乡的诗词,俯拾皆是。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李靓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都是塑造思乡形象的名篇。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这是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很多边塞诗人的作品,都塑造了这一形象。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就是这一形象的代表。
9.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除曹操的诗外,杜甫的《兵车行》也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这是一种爱恨情长的形象。以柳永、晏几道为代表,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或离别后的无限忧伤和绵绵情意,塑造爱恨情长的形象。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十种形象外,常见的还有一些闺怨诗中塑造的孤寂落寞、愁苦幽怨的形象,一些豪放作品中塑造的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等。中学生掌握了这些形象,也就基本掌握了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全部。相信再遇到相关题目,定会游刃有余,手到擒来,捷报飞传。
《赠母亲的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父尊母亲》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燕我翼子,景命有仆。
得名得寿,如金如玉。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三》
堂上慈亲鹤发垂,几回空负倚门思。
定因说向孙儿道,知在京师在下邳。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二》
去岁还家逼岁除,厨人灯火祭更初。
悬知今夜团栾说,说著邳州不得书。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一》
云白星稀夜气清,家家祠灶学阴生。
我方寄食公厨饭,却忆慈亲坐到明。
形容事物美的诗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容事物美的`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5.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6.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7.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2.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3.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4.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5.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7.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20.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26.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形容事物变化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事物变化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形容事物变化的诗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3、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4、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5、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滥外长江空自流。
9、青山依旧在,
10、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2、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1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4、人面不知何处去,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容事物变化的词
1.变幻莫测:是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2.风云突变:风和云一下子变了模样, 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3.波谲云诡:意思是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出自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
4.白往黑来:意思是比喻变化极大。
5.白云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6.苍黄翻复: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7.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8.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高考古诗词分析形象题型解题技巧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形容新鲜事物的诗词
大家都知道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形容新鲜事物的诗词 ,欢迎阅读。
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9、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怨》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1、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15、软草*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苏轼《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1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1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19、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20、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2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2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7、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0、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3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4、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3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7、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38、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3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4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43、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4、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4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8、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传·象传上·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传上·坤》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吴庆坻《题三十计小象》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格言联璧·持躬类》
人心不足蛇吞象。——《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传·象传下·既济》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易传·象传上·讼》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宋史·志·卷五十二》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虚实篇》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来鹄《云》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周易·象传上·谦》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易传·象传上·屯》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易传·象传上·蒙》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易传·象传下·遯》
君子以同而异。——《易传·象传下·睽》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易传·象传上·同人》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施。——《易传·象传上·谦》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格言联璧·学问类》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易传·象传上·小畜》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易传·象传下·震》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象传上·否》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太*御览·礼仪部·卷二十四》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象传上·大有》
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唐才子传·卷四》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曹植《泰山梁甫行》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格言联璧·接物类》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易传·象传上·履》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许浑《汴河亭》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珣《南乡子·相见处》
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杳杳无音信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形容百合花的诗句
当春天再来的时候/遗忘了的野百合花/仍然会在同一个山谷里生长/在羊齿的浓荫处/仍然会有昔日的謦香/可是没有人/没有人会记得我们/和我们曾有过的欢乐和悲伤/而时光越去越远终于/只剩下几首佚名的诗和/一抹/淡淡的斜阳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腼腆的玫瑰花刺儿多得很,温驯的羊儿常拿角来吓人;百合花却一味在爱情里陶醉,没有刺也没有角损坏她的美。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描写梅花精神的诗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描写植物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植物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音。——曾几《苏秀道中》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陆游《落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一)“只留清气满乾坤”——高风亮节的梅花形象
王安石《梅花》诗中“凌寒独自开”一句,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王冕《墨梅》诗“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赞美了梅花的秀雅气质。另外,南宋陈亮的“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赞扬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元代杨维祯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歌颂了梅花凛然特立的气节;清代宋匡业的“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
(二)“零落成泥碾作尘”——不遇于时的梅花形象
刘克庄的《落梅》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表面上是在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惋,以及对那些屡遭贬谪却坚贞不改的“迁客”“骚人”的由衷赞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力主抗金,却屡遭打击,最后被排挤出朝。“零落成泥碾作尘”,是他不遇于时的最后结局。
(三)“一树梅花一放翁”——人梅合一的梅花形象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题虽为“咏梅”,但词人着力表现的不是眼中之梅而是心中之梅,梅花形象是词人自我的一种折射。词中,词人和梅花已经合二为一了。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语意双关,它不仅是梅花幽姿绝尘的写照,也是诗人神韵仙骨的化身。
总之,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可以说: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是亘古至今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客观对应物。
古诗词的事物形象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形容古诗事物形象的成语
鉴赏古诗的事物形象教案
古诗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
古诗歌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把事物抽象化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教案
古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古诗词中事物的志
美的事物的古诗词
形容事物珍贵的古诗词
古诗词看过的事物
古诗词狼的形象
雨在古诗词的形象
描写人物形象的古诗词文
古诗词鹤的形象
古诗词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古诗词的一些事物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形容美好的事物
形容事物有好有坏的古诗词
古诗词形容事物的特点
古诗词的事物意向
事物重塑的古诗词
赞扬事物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借指的事物
事物曲折的古诗词
学*事物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古诗词中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