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江路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江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江路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江路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西江月·*山堂》古诗翻译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江月·*山堂》古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译文]
休说死后万事皆空,身未死时也全然是场梦。
[出自]
苏轼《西江月·*山堂》
三过*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注释:
*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舆地纪胜》:“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
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翻译名义集》卷五《时分》:“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又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
壁上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欧阳修《朝中措》:“*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是为“文章太守”、“杨柳春风”所本。
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译文1:
我第三次经过*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时苏轼已四十二岁;“弹指”比喻时间短暂)。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在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最后见欧阳修于汝阳,次年欧阳修即去世。到写此词时整八年,词中说十年是约举整数)。我在*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译文2:
仕途坎坷三过*山堂,弹指之间已过大半生。十年不见恩师老仙翁,看墙上龙蛇遗墨泪纵横。
要想凭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诉衷肠。休说死后万事皆空,身未死时也全然是场梦。
赏析:
*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所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第三次经过*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作者对他的恩师欧阳修怀有深挚的情谊,此刻置身于欧公所建的*山堂,自然思绪万千。“三过*生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此前,熙宁四年(1071)他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经杨州,来*山堂凭吊恩师。“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壁上龙蛇飞动”,是说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山栏槛倚睛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间欧公遗草,只觉龙蛇飞动,令人发扬蹈厉。此句以景衬情,睹物思人,令人为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低徊不已。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作者由过*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比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
赏析二:
此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第三次,是丰二年(1079)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则“三过*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此时四十二岁的苏轼,顿生弹指之间,半生倏忽已过的感慨。*十年的人生跨度中,自己固然已蹉跎岁月,尊敬的恩师欧阳修亦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人心生缅怀之念。
下片道出缅怀之情。“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然深想一层,欧公已去,而树犹青青如此,不由得生出“万事转头空”的叹息。而苏轼还更进一步,谓人生在世,也未尝不是幻梦一场。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又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春江潮水连海*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春天,江,明月
【出处】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一作“只”)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一作“花”)
【译注】
春天的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一泻千里,江水波光荡漾,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说明】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在景物描绘的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每个字抽出来都是一个绝美的意象,每个字单独都能撑起古典诗词的一片领域,五字连在一起,更是一个壮丽多娇的诗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海、明月一起呈现,江潮激荡,波澜壮阔,在朗朗明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鲜活的生命,仿佛每天都是新生的。“何处春江无月明”,由写景转为发问,用反问语气加强肯定的表达效果,即每一处的春江都是在明月的照耀之下。这几句表面写景,其实也是在写情。潮涨潮息,月升月落,本为自然现象,也是人的情感变化。特别是“明月”这一意象的升落,寄寓了诗人感情的起伏。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处】
唐·杜甫《旅夜书怀》。
【意思】
星星垂挂在夜幕上,*坦的原野广阔无垠;月光随着波涛涌动,大江日夜奔流不息。
【鉴赏1】
星点遥挂如垂,*野广阔无边;江中月影随江水流动如涌,大江翻滚,向东流去。此联写景,广阔的*野,漫天的繁星,明亮的月亮,奔腾的江水,境界恢宏,气势雄浑阔大。诗人孤苦伶仃、到处奔波,心情本凄怆无比,他却将自己置于这无限宽广、无限雄浑之境,以乐景衬托哀情,同时,也使得诗人之悲增添了豪壮的成分,情感也变得深厚。“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一联也就成为千古写景名句。
以精炼字句,描绘出壮阔境界。诚如俞陛云《诗境浅说》所云:“盖野阔则天幕四低,用一‘垂’字,见繁星之直垂天尽处。用一‘涌’字,见高浪驾空,挟月光而起伏,练字精警无匹。”
【鉴赏2】
*野一片开阔,星星似乎要垂下天空。大江滚滚奔腾,水中月影好象要涌出水面。诗句描写月下江景。因*野广阔无际,天空显得低*,所以说“星垂”。月映江中,水流奔腾,月影便上下闪烁,所以说“月涌”。上句是江畔*野的静景,渲染一种寂寞的气氛。下句是大江的动景,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垂”、“涌”写星、月恰到好处。“阔”、“流”写野、江,俗中见巧。
【鉴赏3】
寒星垂挂在天边,原野显得非常辽阔。大江奔流不息,月光随江水流动如同漂涌。写出了江夜的壮阔景色。
《唐诗品汇》卷六二引宋刘须溪(辰翁)曰:“等闲星月,著一‘涌’字,夐觉不同。”俞陛云《诗境浅说》甲编:“三四言江干远眺,句极雄挺。……盖野阔则天幕四低,用一‘垂’字,见繁星之直垂天尽处。用一‘涌’字,见高浪驾空,挟月光而起伏,练字精警无匹。”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江岸*坦开阔,江水奔涌不息的星月之夜。[例]满天星斗倒映在水面上,象在绒面上洒满晶莹闪烁的`珍珠。“星垂*野阔,月入大江流”,多么宁静的秋江月夜,多么诱人的稻谷之香。(祁生《大江东去》)
【全诗】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鉴赏】
此诗旧注多编在永泰元年(765),以为杜甫东下经渝州、忠州时作,然景物描写不类;一说为大历三年(768)春寓湖北荆门作,似较旧说为妥。
首联写月色下舟中所见,细草在微风中摇动,桅竿高耸夜空,从诗人对景的感知中,也表现出他夜愁不寐的孤寂和危难之感。次联写江景极为开阔,由于江在*原,故可以看到地*线,闪烁的星星在远处与地接*,是谓之“垂”;月色又使水天浑一,所不同者,天上月色宁静,水中月色动荡,是谓之“涌”。非“垂”字不足以见*野之阔,非“涌”字无以知大江在流也,是谓之炼字。
三联自慨*生,盖唐代士人意识,读书著意在功名与文章之间,两句系倒装,即“文章岂著名耶,老病应休官矣。”盖杜甫在当时虽有诗名,但远没有得到应有的推重,有诗道“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直到死去二十三年后,经过元稹、白居易等的宣传,才为世所重。至于老、病,当然是事实,但并非休官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朝廷忘记了他。言下有无尽感慨。
末联说到眼前,以迟暮之年,携着老妻和一群儿女,居然以舟为家,而且不知道归宿究在何处,诗人的心的深处就永远盘旋着水上白鸥的影子,甚至感到自己也就是天地间一只沙鸥,荒寂、孤独、栖身无所。
诗是随笔,但诗人的诗艺已臻炉火纯青,写景时又完全把自己放进去,故成杰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明·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唐·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临江仙》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5、《北固山看大江》
清·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6、《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7、《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雪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雪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6、《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8、《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0、《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1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2、《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13、《惊雪》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14、《点绛唇》
满清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于栈。
15、《梦江南》
满清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16、《菩萨蛮》
满清纳兰性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7、《梅花》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江南春》便是这类型的代表作。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江南春》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也是唐代中一首杰出的作品,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但它包含内容的丰富,技巧的高超,正如前人所说,“能以简括,胜人多许”,“包罗万象,真天地间惊人语也”。
这首诗开头两句的写景在古代诗歌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特出的一例,作者采用了非常特别的一种漂移的视角,通过语言的韵律、笔致的虚灵仅仅通过简单的组合表现出一种飘然远游的动感,而如果不很仔细地看,非常容易忽略这一点。我也是最*一次仔细地思索这首诗才发现,然后看到一位研究者说它非常象是“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江南大地。确实如此,但比起电影的这种技巧它还要更优美从容自然,因为它的动里还蕴有静,而且动静相宜。这种写法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少见的,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仅仅用十四个字便极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目的。江南秀美明媚繁丽的风景,作者游兴的欣悦飘然从容,都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约瑟夫·布罗茨基曾经说,“诗歌是极端个性化的艺术”,而每一件艺术品“均可理解为作者为自己绘制的肖像”。与此类似的和比较接*的说法应该是不算少的。在杜牧的这首诗里,还有相当多的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作中,或者也能够不同程度地体现这一点。诗人艾略特则说,“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当然,只有
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们才懂得想要脱离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和艾略特差不太多,批评家萨尔达说,诗人在其作品之中固然要显示出其个性,诗人同时是在努力发现某种超个人的东西——或者真理或者美或者生命。同样地,在这首诗里,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中,也可以说同样能够找得到这样的倾向。可能在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中,个人性和非个人性往往会以各种形式交织于一起,难以辨清。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游走于当前以空间作为背景的江南,那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然地转进至漫漫时间长河里的江南,虽然也还在写景,作者的身形也还是那么流动不居,而较之前两句,用笔更是极其的虚灵。既然是在此时的江南,诗人自然会看到许多南朝时留下的寺庙的楼台建筑,于是很自然诗人想到南朝——那个历史上江南开始盛丽繁华的时期,那个佛教开始兴盛并兴盛一时的时期,那个已成为历史渐渐远去只留下眼前这许多陈迹的时期。一时间,该有多少江山如画、人事代谢,浮现于诗人眼前。但是渐渐地诗人发现,所有这些都和远处烟雨之中那些当年留下的寺庙的楼台建筑一样,仿佛是在烟雨迷蒙之中而无法看清;虽然看不清楚,却也知道,总有许多人物许多事情在时光的烟雨中消磨殆尽,就像后来辛弃疾词中所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这些楼台建筑经历了时间的风雨依然还在,“尘事繁堪织”,只有“僧语”才能够“淡如云”。现在呢,会不会将来回首看去,也一样是如此烟雨朦胧?其实就是现在向现在的那些事情看去,真的就看清楚了吗?诗人忽然觉得,都一样地看不清楚,一样地是在烟雨迷蒙之中,“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的楼台啊,而又不止于这些楼台,都是在这样的烟雨之中。原来当他把视界转进时间的浩瀚之海里,无论朝哪一方向远远望去,都是如此地迷蒙而不能够看得清楚。这和的“渡口以上,渡口以下;上游茫茫,下游茫茫;两皆茫茫”,意韵岂非很有些相*。此时杜牧心中,多少迷惘、多少感慨、多少惆怅,他的身形开始变得凝重,渐渐停了下来,终于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再能如先前的欣悦。
诗人的思想情感,总是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时代经历。此时江南美好的春景让往往还是想振作起来的杜牧既感觉*乎无限的美好也感觉到种种迷惘怅恨,一些年后杜牧回忆起江南漫游的生活情景,心中不免怀念,便写下了《念昔游三首》: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侍,分明??羽林枪。
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再过一些年后,另一位著名的晚人韦庄又来对此江南春景,却只能充满了对于人生世事的如同梦幻之感,觉得世事无常,世界不过仿佛如此无情。于是他写下那首著名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江南的景色其实依然的美好,只是这美好的景色根本无法让韦庄的内心产生什么希望,他只想要沉醉其中,醉而忘归:“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
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诗*附会一则传说,说杜牧游湖州时,遇见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而此时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而杜牧感叹其事,作此诗。这故事如此富于传奇色彩,一望可知为好事者附会无疑。有学者可能以为此事大致可信或者受此说影响,于是以为此诗是写男女之情。但仔细体会全诗,似乎并非写男女之情,应该是写文人雅士游赏时一种细致幽微的感情,有些惆怅,有些感叹时光荏苒景物变幻之快,风格清俊明朗。
*江路的诗句
写*江路的古诗
形容*江路的古诗
形容*江路的诗句
形容*江路句子
*江的古诗
路途*坦的古诗
路上*安的古诗
路傍曲古诗的*仄
江阔水*的古诗
日落江路黑的古诗
高*县东私路的古诗
带江字和*字的古诗
*水韵三江的古诗
形容山路不*的古诗
形容道路*坦的古诗
关于路见不*的古诗
形容道路不*的古诗
南水北调*原路的古诗
江水*是哪个古诗里的
*凡之路的句子
江*名言
古诗词中的江东路
*凡之路的说说
*凡之路说说
*凡之路语录
*凡之路句子
江水*诗句
一路*安的诗词
*凡之路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