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儿童古诗的三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儿童古诗的三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儿童古诗的三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儿童古诗的三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6到12岁儿童古诗三百首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到12岁儿童古诗三百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古诗,对儿童启蒙教育很有帮助!小编推荐以下儿童古诗三百首2到6岁,记得要教孩子好好的背诵呦!4岁时一个月背完《唐诗三百首》 半年认完书里全部的字在周翘(qiáo)楚四岁时,姥姥刘力发现了这个孩子惊人的记忆力,刘力唱给她听的所有歌,半下午功夫她就能一字不误的唱出来。刘力便找来一部《唐诗三百首》,念给周翘(qiáo)楚来听诵。一个多月后,周翘(qiáo)楚便能够像今天这样“你随便点了”。
儿童古诗三百首2到6岁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0-3岁的儿童古诗三百首1、春晓 孟浩然2、 绝句 杜甫3、 春夜喜雨 杜甫4、 忆江南 白居易5、 寒食 韩翃6、 江南春 杜牧7、 咏柳 贺知章8、 凉州词 王之涣9、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10、绝句 杜甫11、渔歌子 张志和12、滁州西涧 韦应物13、元日 王安石14、春日 朱熹15、游园不值 叶绍翁16、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17、村居 高鼎18、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0-3岁的儿童古诗三百首
1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1、天空因云朵而美丽,山川因河流而美丽,花朵因绿叶而美丽,生活因为有你而美丽,感谢你我最好的朋友,愿我的友谊地久天长。
2、愿所有的幸福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欢乐都追随着你,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3、朋友放在心上是一种缘分的珍惜;思念藏在心里是一片芳香的记忆;友情存在心中是一曲欢快的旋律;祝福飞出心底是一份温馨的甜蜜。
4、朋友朋友请注意,时常减压放放气。压力过大伤身体,颜老短命易生气。今日健康换财富,明日悔恨不当初。时常出门散散心,工作休闲两不误。
5、没有一宗友情是地久天长的。人们在你的生活里来去如流,有时,友情的过程是短暂的,有限的。
6、谢谢你愿意走进我的生命,扮演朋友的角色,或许你不是唯一最好的,但却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
7、弄不清思绪万千,望*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换,舍不去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挂牵。
8、朋友,最感动的时刻,来自被朋友想起;最美的时刻,源于想起朋友,没有约定,却有默契,一线网络,流淌着我们的心情。
9、朋友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景色,友谊是彼此相连的心弦,让我们用心灵的笔墨,点缀著人生路上的风景。用真诚的付出,收获人世间最感人的真情,祝亲爱的朋友开心快乐,永远幸福。
10、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么些年,谢谢你包容我的坏脾气,包容我的无理取闹。
11、很庆幸有几个好朋友,哪怕我多差劲,也没有离开我。
12、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便会立刻萎颓凋谢。
13、当我在死胡同时,你为我开辟一条新路:当我在困在海中央时,你为我造出一条小船。
14、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15、没错,友谊是一笔财富,同时也丰富了大家的生活。让大家天天快乐,温暖,幸福。让大家沉醉在友谊中成长,在友谊中学*,在友谊中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16、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就是那些该放进心里的人。
17、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18、爱朋友,喜欢朋友,用诚意去对待朋友,但不要依靠朋友,更不要苛求朋友。能做到这几点,你才能够享受到交友的快乐。
19、朋友是无助日子里的无数帮忙,从不让你失去生活的信心。
20、朋友之间感情真诚,敌人就会无隙可乘。
21、我的生活融入了你,你的生活中也蕴涵着我;当我们再次相见的时刻,你我仍然是一个整体。
22、友谊如蝴蝶,我们嬉笑追逐,唤起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友谊是冰雪中纯洁的雪花;友谊是高山上茁壮的常青树;友谊是花园中美丽的花朵;友谊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
23、友谊,就是这样难舍难离,可友谊同样需要精心呵护。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似乎麻木了,友情似乎也成了儿戏,纯真的友情一去不复返,更难寻的是知己。
24、友情不是一堆华丽的辞藻,而是一句热心的问候;友情不是一个敷衍的拥抱,而是一个会心的眼神;友情不是一幕短暂的烟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画卷;友情不是一段长久的相识,而是一份交心的相知。
25、歌悠悠,情悠悠,意也悠悠。你是我最亲爱的朋友,你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似春风吹开了我的心花,如一股清泉流入了我的心头,你打开了我心灵的小窗,我便踏上了友情的绿洲。
26、朋友总是心连心,知心朋友值千金,灯光之下思贤友,小小信息传佳音,望友见讯如见人,时刻勿忘朋友心。
27、最美的相遇,总在不经意间走进心里;最美的缘份,总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徇丽;不为别的,只为友谊的温馨,心灵的相依,朋友的真诚,缘份的珍惜。
28、友谊是音符,我们共同聆听,谱写成一章章动听的乐谱。
29、真挚的友谊,不会因时间的阻隔而冲淡。昔日的承诺,也不会因漫长的岁月而改变。
30、朋友,最感动的时刻,来自被朋友想起;最美的时刻,源于想起朋友,没有约定,却有默契,一线网络,流淌着我们的情绪。
31、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共浴一片太阳。学*上,我们相互激励,生活中我们相互帮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心上。我们应该珍惜友谊,珍惜同学之间的点点滴滴。珍惜美好的童年时光。
32、我的朋友,你的语声飘荡在我的心里,像那海水的低吟之声,缭绕在静听着的松林之间。
1、《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春晓》
《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在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人创造了诗词。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是诗人藏着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几首古诗词吧~看你是否能解读出它们背后不一样的故事。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寄黄几复
北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江南
两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儿童生活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生活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3.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6.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____韦庄《与小女》
7.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9.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10.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11.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2.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1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15.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1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17.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18.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9.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0.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1.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放风筝》
2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3.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24.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25.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26. 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7.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28.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29.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30.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31.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32.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3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34.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__杜甫《百忧集行》
35.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
36.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7.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9. 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0.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牧童》
4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42.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43.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____杜甫《狂夫》
44.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45.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6.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47.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8.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49.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__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作者】 【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合称为“王孟”。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
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干谒张说。登岳阳楼,作《岳阳楼》诗以献。
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四月赴任。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病寄张八》。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浩然与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李白于黄鹤楼作诗送行。
入京不仕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长安作《长安*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然而,科举不中。同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隐居山水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浩然,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次年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孟浩然同年43岁,春,在越州有赠谢甫池诗,表示出对农事的关心。继续在江浙一带会友作诗。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当年浩然回襄阳。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他,孟浩然因考虑到上京干谒张九龄未果,认为作为刺史的韩朝宗也无法让他入仕便没有按照约定赴京。同年李白赴襄阳,和孟浩然游玩。李白走后,浩然入蜀,往游广汉。
幕府入职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浩然在荆州一带多所游览,夏,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当在本年。次年病加重,多有好友探看。
终于南园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描写儿童的古诗
1.《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田家》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8.《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9.《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0.《花影》
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11.《清*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2.《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3.《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5.《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6.《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17.《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三岁儿童的古诗
儿童古诗三百首的
03到三岁的儿童古诗
儿童的三摆手古诗
三岁儿童念的古诗
要三首儿童童趣的古诗
古诗三首儿童的画
儿童读的古诗三百首
三岁儿童四言的古诗
三岁儿童学的古诗都
描写儿童古诗的三首
第三句有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三句
儿童古诗三百首6到7的
儿童古诗三百首好背的
古诗三首儿童的故事
三岁儿童适合的古诗
关于秋的古诗三首儿童
三闾庙古诗的儿童视频
写三句描写儿童的古诗
儿童背古诗的三个方法
背诵三岁儿童听的古诗
播放三岁儿童听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写三句
儿童与春有关的古诗三到八岁
三岁儿童背的简单古诗
适合儿童的古诗三百首
3岁的儿童古诗三百首风
儿童三句半台词
元宵节的古诗三首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