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关于赠李白古诗的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赠李白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赠李白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赠李白古诗的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0) 说说(27) 名言(12)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213)

  • 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

  • 欣赏,李白
  • 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欣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古诗长干行李白带拼音版

      cháng gān xíng

      长干行

      lǐ bái

      李白

      qiè fā chū fù é , zhē huā mén qián jù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láng qí zhú mǎ lái , rào chuáng nòng qīng méi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tóng jū cháng gān lǐ , liǎng xiǎo wú xián cāi 。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shí sì wéi jūn fù , xiū yán wèi cháng kāi 。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dī tóu xiàng àn bì , qiān huàn bù yī huí 。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shí wǔ shǐ zhǎn méi , yuàn tóng chén yǔ huī 。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cháng cún bào zhù xìn , qǐ shàng wàng fū tái 。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shí liù jūn yuǎn xíng , qú táng yàn yù duī 。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wǔ yuè bù kě chù , yuán shēng tiān shàng āi 。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mén qián chí xíng jì , yī yī shēng lǜ tái 。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tái shēn bù néng sǎo , luò yè qiū fēng zǎo 。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bā yuè hú dié lái , shuāng fēi xī yuán cǎo 。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gǎn cǐ shāng qiè xīn , zuò chóu hóng yán lǎo 。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zǎo wǎn xià sān bā , yù jiāng shū bào jiā 。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xiāng yíng bù dào yuǎn , zhí zhì cháng fēng shā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古诗长干行李白翻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阅读全文]...

2022-01-02 23:06:25
  • 小学李白的诗带拼音版

  • 李白,小学,语文
  • 小学李白的诗带拼音版(通用6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李白的诗带拼音有哪些吧!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wàng lú shān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zèng wāng lún

      赠汪伦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 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 líng

      送孟浩然之广陵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jìng yè sī

      静夜思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wàng tiān mén shān

      望天门山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 gū fān yī piàn rì biān lái 。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dú zuò jìng tíng shān

      独坐敬亭山

      táng lǐ bái

    [阅读全文]...

2022-04-01 00:50:17
  • 赠汪伦古诗带拼音的全诗(赠李白古诗带拼音正版)

  • 李白
  • zèng wāng lún

    赠汪伦

    táng lǐ bái

    唐·李白

    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古诗大意】

    李白乘船正要远行,忽然听到岸边传来送别的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诗人乘船将要离开,汪伦赶来送行的情景,写出了一个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走水路。“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 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 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 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 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 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 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将要离开。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池名,在现在的安徽省泾县西南。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

    [阅读全文]...

2022-06-03 03:25:01
  • 李白的古诗《赠汪伦》

  • 李白
  • 李白的古诗《赠汪伦》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的古诗《赠汪伦》,欢迎阅览。

      《赠汪伦》

      作者:李白【唐代】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赠汪伦》意思: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赠汪伦》写作背景: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鉴赏: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阅读全文]...

2021-12-26 11:23:54
  • 赠刘景文古诗拼音版(赠刘景文古诗全解)

  •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阅读流程】

    一、 导入新课,解读诗题:

    今天,我们阅读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赠刘景文》,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生字。

    请用“赠”组词或说一句话,汇报交流。

    总结:是呀,别人赠送我们一本本子或一本相册,上面还会写上赠言,勉励我们,激励我们。古代文人经常会写诗赠送给别人表达心意,如李白写的《赠孟浩然》,主要表达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再如李白写的《赠汪伦》,则是表达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他们交谊颇深,诗酒往还,那么苏轼以诗相赠刘景文有什么深意呢?我们通过学*深入体会。

    二、自主学*,说出大意:

    1、出示生字词,认读:

    赠(zèng) 刘景文(liú) 宋(sòng) 苏轼(sūshì) 擎(qíng)

    雨盖(gài) 菊残(júcán) 犹有(yóu) 傲(ào) 君(jūn)

    橙(chéng)黄橘(jú)绿

    2、读《赠刘景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注释:

    ①[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4、看课文插图,描述图意。

    5、“查字典,查词典”汇报:

    (1)、查字典 擎qíng向上托,举:擎天柱,众擎易举。

    (2)、查字典 盖gài②伞:华盖(古代车上像伞的篷子)

    查《现代汉语词典》 盖gài③古时把伞叫盖(现在方言还有把伞叫雨盖的):华盖(古代车上像伞的篷子)

    强调:“雨盖”的解读这里要明确是指“遮挡风雨的伞”,而不是“遮挡风雨的盖子”,不能闹笑话,这也表明查字典、查词典的重要,不能想当然。

    思考:诗中的“雨盖”指什么?指荷叶,荷叶像伞一样遮风挡雨。

    想象荷叶保护红莲的场景:

    散文《往事(一)之七》中,冰心用清新、绢丽的笔墨细致描写了荷叶保护红莲的场景“这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慢慢的倾倒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6、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解读,想象描绘:

    (一)、想象“荷尽菊残”:

    (1)、品读“尽”:

    “荷尽”你想象到的是什么情景?深秋季节,荷花落尽,荷叶枯萎,已经没有向上托起的一片片莲叶,请看教材的插图,仔细观察。

    想象“荷盛”的情景:荷叶像伞,荷叶圆圆的,叶柄向上托举着,像能遮风挡雨的绿伞。“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些诗句就是描写水面上盖着一片片青青的荷叶,荷叶上盛开着一朵朵粉红鲜嫩的荷花。荷叶茂盛时像能遮风挡雨的绿伞,叶柄向上托举着,就是“擎”的意思,所以诗中称“擎雨盖”,这是荷叶盛夏长得茂盛时。

    可是现在深秋寒冷季节,叶子已经枯萎了,再无盛夏时的盛景!

    (2)、品读“残”:

    “菊残”你想象到的是什么情景?随着深秋初冬季节的来临,菊花也由茂盛走向暗淡,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

    解读“傲”:“傲”字凸显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精神品格,“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傲”字凸显还有菊花敢于斗风傲霜,在百花中最后凋谢。

    在这百花凋零时,诗人指点关注“橙黄橘绿”这一胜景,自然引出下文。

    (二)、想象“橙黄橘绿”:

    “橙黄橘绿”你想象到的是什么情景?秋天生机勃勃,瓜果飘香,果实累累,黄的橙绿的橘挂满枝头,沉甸甸的,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补充阅读想象:苏轼的词《咏橘》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xùn*)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qiè胆小,没勇气)初尝。吴姬(jī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三日手犹香。

    “菊暗荷枯“和”菊残荷尽“意思一样。“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新橘是青的以后慢慢变黄,橘树常绿,叶子绿得发亮,整个橘林郁郁葱葱,富于生机。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

    (三)、体会诗人写诗用意:

    诗人写这首诗赠给刘景文用意是什么?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然后汇报交流。也许是借物赞人,赞扬刘景文像菊花一样傲立风霜中,像橙橘那样点亮深秋初冬。也许是勉励刘景文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看到力量!……

    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2-09 00:49:24
  • 李白行路难其一拼音注音(古诗行路难李白翻译)

  • 李白
  • 行路难

    【其一】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háng)雪满山。(一说: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qí)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1]

    译文

    【其一】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阅读全文]...

2022-01-03 00:44:36
  • 赠汪伦李白古诗意思

  • 李白,阅读
  • 赠汪伦李白古诗意思

      汪伦和桃花潭这个地方,能够代代相传,能够万世留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赠汪伦李白古诗意思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意思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延伸阅读:赠汪伦是一首“相和诗”

      关于汪伦是比较富有且有文化的豪士,这种说法源于袁枚《随园诗话》。袁枚书中记载:汪伦者,豪士也。何谓“豪”?意为慷慨义气。如果汪伦比较穷,连自己吃饭都发愁,恐怕汪伦无法“豪”。没有经济实力,汪伦大概不会主动去请李白,即便请了,李白可能也不会来。李白一生是蹭过很多人的饭,但都是有钱人,都是非常仰慕他敬佩他的大户人家。李白是个“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慷慨人,是个仗剑行天下的豪侠人,是个才华卓越的超凡人,一个这样的人,要是有请便吃,要是连穷人的便宜都沾,简直让人大跌眼睛。

      至于汪伦有文化,从《赠汪伦》“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可以分析出来。什么叫“踏歌”? “踏歌”就是和着走路的节拍,走一步唱一句。“踏歌”不是什么人都能“踏”的.,如果汪伦没有相当的文化底蕴,是没办法“踏歌”的,即使“踏”了,恐怕也很难打动有着极高审美水*,堪称华夏第一诗人的李白。

      另外,我在一本民国版的唐诗选中,看到关于《赠汪伦》的另一种注解,那本书认为《赠汪伦》是首“相和诗”,是李白听到汪伦在岸上踏歌的原韵,而唱和赠给汪伦的,也就是说,那天汪伦在岸上的“踏歌”,应该与《赠汪伦》的节奏和韵律相同,这也可以证明,汪伦绝对不是只有“打油诗”的文化水*。

      拓展:【关于李白的《赠汪伦》有关简介】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

      (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

      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赠汪伦》重点字词解析】

      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②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赠汪伦》赏析鉴赏】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甸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阅读全文]...

2022-01-21 03:47:03
  • 李白子夜拼音版和详细解析

  • 李白
  • 李白子夜拼音版和详细解析

      《子夜四时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分别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棉衣之事。四首诗连起来则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组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子夜拼音版和详细解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子夜吴歌李白版

      zǐ yè wú gē qiū gē

      子夜吴歌秋歌

      lǐ bái

      李白

      cháng ān yī piàn yuè , wàn hù dǎo yī shēng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qiū fēng chuī bù jìn , 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hé rì píng hú lǔ , liáng rén bà yuǎn zh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26-329

      2、詹福瑞 等.李白诗歌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9-231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阅读全文]...

2022-03-04 02:54:10
  • 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

  • 诗意,文学
  • 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

      《小池》,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 ,欢迎阅读。

      小池

      宋·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 荫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cǎo yǒu qīng ting lì shàng tóu

      早 有 蜻 蜒 立 上 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处。

      惜:珍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映照在水里。

      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

      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

      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译诗、诗意]

      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

      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阅读全文]...

2022-02-25 11:21:46
  • 赠花卿古诗带拼音(赠花卿古诗意思解释)

  • 解释
  •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卿:对古人的尊称。锦城:今四川省成都市。几回闻:听到几次。

    锦城的管弦乐器吹奏出悠扬悦耳的音乐,那乐声随着风飘荡在锦江上,冉冉地融入蓝天白云间。这样美妙的音乐只能在天上的仙宫里弹奏,在人间能听到几回呢?

    [阅读全文]...

2022-01-02 08:30:05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句子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语录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说说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名言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诗词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祝福
赠李白古诗的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