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祝福老人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重阳节的祝福老人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重阳节的祝福老人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重阳节的祝福老人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重阳节祝福老人的古诗句
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6).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8).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1).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2).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 —— 郑谷《菊》
13).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鸿北去,日西匿。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5).倒照秦眉天镜古。 ——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6).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7).红萸佩、空对酒。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8).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 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9).愁不肯、与诗*。 —— 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20).风光政要人酬酢。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1).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22).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3).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4).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5).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 妙信《九日酬诸子》
26).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 妙信《九日酬诸子》
27).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8).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9).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何如今日登黄鹤。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32).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3).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 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3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5).菊花清瘦杜秋娘。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6).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7).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8).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 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9).帽堕笑凭纤手取。 ——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重阳节祝福老人的古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祝福老人的古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6、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1、帽堕笑凭纤手取。——《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2、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13、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5、倒照秦眉天镜古。——《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6、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7、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8、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9、愁不肯、与诗*。——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20、风光政要人酬酢。——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1、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22、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3、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4、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25、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26、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27、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8、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9、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何如今日登黄鹤。——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32、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3、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3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5、菊花清瘦杜秋娘。——《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6、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7、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再过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菊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俗,这些天,京城一些公园已经开始举办菊花文化节,堪称菊舞金秋花满园。
孟浩然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文人们也吟诗赋诗,留下千古佳句。
王维头上插茱萸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更久远的远古时代,最早是作为祭祀活动而存在的仪式。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由远古先民对火的崇拜演变而来,这可以在部分江南地区的重阳祭灶*俗中找到佐证。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千百年间,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坚实厚重的农耕文明。中国国土主*于北温带,这里四季分明。在劳作中,通过对季节、作物生长节律以及月相、星象周详而准确的观察,人们创造出了一种阴阳兼顾、日月并行的独特历法。依照这部历法,九月初九日恰逢仲秋之时,将这个日子定为节日,显然有庆贺收获、放松休憩的意思。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溽热消退、秋高气爽,加之相对闲暇,故多有饮宴。而且“九”这一数字还有特别意义,“九”为阳数,又为“数之极”,双九相叠,其意味愈加彰显。早在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这样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中国古代文人对重阳节异常重视,这从相关文章、诗作数量之多可以印证。其中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为有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
王维出生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十五岁时与兄弟王缙去长安,此诗作于他十七岁时,当时王缙返回蒲州,王维独在异乡,恰逢重阳节,遂有感而发。诗中所说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也不是历史意义上的太行山以东,而是华山以东。山西晋南一带恰在华山的东向偏北,彼时便被王维称作山东。九九登高,时俗是要在头上插戴茱萸,或装在囊中佩戴于身上。茱萸是一种灌木,也是药材,戴在身上可以起到“辟热御寒”的功效。王维二十一岁考中状元,后来做到尚书右丞这样的四品*,一生在异乡生活。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在他的内心很难忘掉家乡、忘掉儿时的小伙伴,这首诗非常准确地描摹了人的思乡之情,而正是这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这首诗成为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的佳作。
王维有“诗佛”之称,且诗书音画俱佳,还是南宗山水画的开山鼻祖。安史之乱中,他曾被安禄山强委伪职。其间他曾私下作《凝碧池》诗一首,因此被朝廷豁免了他的附逆之罪,也算是因“诗”获救吧。
《王原祁艺菊图》卷,清,禹之鼎作,画中描绘王原祁于庭院中茗茶赏菊的情景 藏于故宫博物院
赏菊和饮酒是诗人最爱
唐朝诗人杨衡也有一首诗提到茱萸,诗名《九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杨衡同样也是漂泊在外,他只是随着众人勉强插了茱萸。他的心思是在菊花身上。菊花也是可以戴的,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泡酒。
杜牧有一首《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中杜牧也提到菊花,而且是“须插满头归”的。但人们不难看出,杜牧,包括上面说到的杨衡,他们心不在菊而在酒,他们是要“但将酩酊酬佳节”的。
中国的造酒技艺起源很早,夏朝时的杜康就是传说中的造酒始祖。考古发掘中,更是早在石器时代便有盛酒器具的存在。但在古代,长期以来酒的度数都不是很高,最高也就十几度,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大碗喝酒的豪杰了。不过喝酒却有颇多讲究,比如过年喝的屠苏酒,据说是华佗发明的一种药酒,大人小孩都能喝;端午要喝艾酒和雄黄酒,一种是用艾草泡制的酒,一种是雄黄研末泡制的酒,这些酒都有驱疫辟邪作用;而到了重阳,就要喝菊花酒了。
传说重阳饮菊花酒的风俗源自汉宫。据西汉刘歆所著《西京杂记》载:“戚夫人(刘邦宠妃)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而在南梁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曰,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曰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桓景是东汉时人,由此看来,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完全定型。
民间还有说法,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宋朝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九月》云:“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杜甫有一首七律《九日·其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这首诗是杜甫困苦病痛时的境况写照,既想饮酒又饮不得酒,既想登高也只上得江上台。战乱中弟妹离散,自己又沦落夔州。面对盛开的菊花,心中想,还是别开了吧!
《风雨重阳图》扇页 清 袁江绘
李清照重阳赋心声
唐德宗李适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也能写诗,全唐诗中录有他的作品。他有多首关于重阳节的诗,诗句有诸如“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诗句中全都提到了菊花,可见菊花与重阳节是何等的密不可分。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写菊最出名的诗句。辞官隐居,怡然自得。但终因家贫,重九日只有菊而无酒,于是写下一首《九日闲居·并序》,诗中“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句,写出酒与菊之美妙之处,奈何“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唯写诗寄怀而已。不料江州刺史王弘差人送酒,于是陶渊明开怀畅饮、大醉酩酊。差人身着白衣,便是“白衣送酒”的典故。
李清照有一首重阳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更为有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而后赵明诚外出做官,夫妻分离。第二年重阳节,因思念丈夫,李清照便写下这首词。据说赵明诚收到此词,依样又写了数首,然后将所有词章不做说明,一并拿给好友陆德夫看。陆德夫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代文学家司空图是王维的同乡,他的《诗品》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而到宋朝,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没有一个字写相思情,却又每个字都浸透着离别苦,细细寻味,实有浓浓的思念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均为金石学的代表人物,共三十卷的《金石录》就是他们夫妇共同完成的。《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重阳节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百首古诗(精选100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6、重阳
唐代: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7、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代: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8、重阳日至峡道
唐代: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9、重阳阻雨
唐代: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10、重阳日有作
唐代: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重阳节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作者介绍】
赵嘏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1、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满江红·喜遇重阳
作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3、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龙山饮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五首·其一
作者: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6、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汉*·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作者: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8、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采桑子·九日
作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一)
丰收望,美景到农家。九九攀登邀老友,痴痴而侃赞芳华。陶醉满天霞。
重阳节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闰九月九日独饮》
白居易(唐)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九日作》
王缙(唐)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醉吟》
白居易(唐)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九日》
杨衡(唐)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李郢(唐)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唐)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35首
重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精选35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0、《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重阳节的古诗锦集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锦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年代: 隋 作者: 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6.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年代: 唐 作者: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8.行香子·天与秋光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天与秋光,
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重阳。
薄衣初试,
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凉。
黄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精选50句)
南归,心回飞,重阳团聚不久归,菊花香,枫叶红,团圆时刻情深浓,常思念,盼重逢,佳节携手齐放松,祝福来,寄关怀,祝你重阳笑开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精选5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10、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3、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4、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9、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20、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7、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8、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9、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30、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34、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3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0、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1、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4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3、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4、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45、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4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47、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4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49、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3)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5)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 陆游《汉*•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7)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8)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 杜甫《九日寄岑参》
9)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0)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11)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2)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3)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4)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5)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6)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7)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8)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9)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 —— 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20)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1)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 赵时春《原州九日》
22)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3) 六曲屏山和梦遥。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4)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5)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7)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8)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9)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 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30)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1)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龙山饮》
32)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3)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 韩琦《九日水阁》
34)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 潘希白《大有•九日》
35)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 丘浚《咏菊》
36)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37)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 绿杯红袖趁重阳。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9)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 韩琦《九日水阁》
40) 南雁归时更寂寥。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1)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2)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 文森《九日》
43)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 —— 辛弃疾《踏莎行》
4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45)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重阳节老人祝福
重阳节祝福老师
重阳节祝福老人
祝福重阳节
重阳节敬老祝福
重阳节祝福
重阳节的祝福
重阳节给老人的祝福
重阳节对老人的祝福
重阳节的祝福诗
重阳节的祝福话
重阳节祝福歌
重阳节的祝福歌
重阳节祝福画
重阳节的祝福词
重阳节老人祝福语
重阳节的祝福老人语
99重阳节祝福
重阳节祝福语老人
重阳节祝福老人的话
重阳节祝福谁
重阳节祝福词
重阳节的祝福图
重阳节祝福卡
重阳节祝福句
重阳节节祝福
重阳节对老人的祝福语
重阳节的祝福老人古诗大全
重阳节给老人的祝福语
重阳节敬老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