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关于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91) 说说(120) 名言(1) 诗词(9k+) 祝福(53) 心语(1)

  • 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

  • 古诗文,三年级,文学
  • 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希望大家喜欢。

      1、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兰溪棹歌

    [阅读全文]...

2022-04-29 22:35:31
  • 三峡古诗文朗读(古诗三峡原文朗诵)

  • 三峡,古诗文
  • 《三峡》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三峡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

    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 郦道元的《三峡》只用不到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左山右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阅读全文]...

2022-06-15 19:39:49
  • 诗词四首朗读

  • 诗词四首朗读

      《江月夜》

      一轮圆月透轻纱,

      执笔相思断天涯。

      寒夜独酿两生花,

      此生不乐尽抛下!

      《江题》

      江水清清似我心,

      游子不归非无情。

      愿与群鸟长相伴,

      一路啼飞到天明!

      《琵琶语》

      亭台依旧,轻纱薄袖,半点愁眉半痴笑。

      此前花月夜,此后空杯酒;不知梦中有谁来,醒时泪沾怀。

      俯首作曲,泣若垂涟;往事哪般花中寂,吾为汝一语!

      《丹霞赞》

      日出彩屏红似火,

      仙女醉卧在云端。

      只为留恋人间美,

      最美不过丹霞山!

    [阅读全文]...

2022-06-28 20:57:22
  • 朗朗上口的七夕古诗词_七夕古诗词

  • 七夕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朗朗上口的七夕古诗词。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玉钩斜傍西南挂。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 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 柳恽《七夕穿针》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 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鹤钩空带蛛丝卷。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 王建《七夕曲》

    影照河阳妓,色丽*津闱。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 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 张埜《夺锦标·七夕》

    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 张埜《夺锦标·七夕》

    归家梦向斜阳断。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问别来、解相思否。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高树数声蝉送晚。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1-28 13:26:03
  • 含有朗字的古诗词 带朗字的诗词名句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清风朗月,辄思玄度。——《世说新语·言语》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动失之繁,静失之寡。——《中说·卷十·关朗篇》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古朗月行》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戒骄风清月朗,除躁海阔天空。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陆机《赴洛道中作》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李白《古朗月行》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曹植《洛神赋》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李白《赠裴十四》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佚名《既醉》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潘安《悼亡诗三首》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朗抱蟾宫同照影,良缘鸿案永齐眉。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柳永《夜半乐·艳阳天气》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李白《送杨少府赴选》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宋玉《神女赋》

    若乃三光既清,天地融朗。——木华《海赋》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若乃高轩飞观,广夏闲房,冬夜肃清,朗月垂光,新衣翠粲,缨徽流芳。——嵇康《琴赋》

    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潘岳《秋兴赋》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

    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邓牧《雪窦游志》

    或嵬罍而衤复陆,或黋朗而拓落。——左思《三都赋》

    [阅读全文]...

2022-06-03 03:03:50
  • 寒食古诗唐诗朗读80句

  • 唐诗,经典
  • 唐诗《寒食》

      《寒食》

      年代:唐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臣”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3-21 16:23:12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 方法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主要依据句意及其结构。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 望晚日照城郭。

      “望晚”是“向晚”之义,即“接*黄昏时”。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故应读为:望晚/日照/城郭/。切不可将“望”理解为“眺望”“远望”,读成:“望/日晚/照/城郭/”或“望/晚/日照/城郭”。可见意义对停顿的决定性作用。

      二、语法结构剖析法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2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例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2句主语“寡人”与谓语“易”之间,状语“欲以……地”与谓语“易”之间,例3

      句谓语与补语之间,均应有停顿。这样,既便于节奏和谐朗读,又显示语意的层次性。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4 故/克之。

      加点二字由于动词与宾语(一般为单音节)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生硬。

      例5 缘溪/行,忘/路之远*。

      宾语(加点字)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状语之间虽应有所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停顿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6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4、留心名词作状语现象有助于正确停顿,划分节奏。

      例7 其一/犬坐/于前/;

      例8 山行/六七里。

      为了突出名词性状语对谓语形象性修饰,必须把它与前面音节分开,使其直接修饰形容词谓语。

      三、辨别词语区分法

      1、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以及“夫”“盖”“若夫”“至若”等助词,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9 夫/大国,难测也。

      例10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1l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例12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阅读全文]...

2022-05-29 14:51:48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句子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语录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说说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名言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诗词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祝福
22.古诗词三首的朗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