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的古诗词

关于望字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望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望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望字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14) 名言(561)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对爱情失望的古诗词

  • 失望,爱情,伤感
  • 1、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明月上高楼》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7、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孙光宪《河传·花落》

    8、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9、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0、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1、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1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13、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4、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5、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6、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18、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9、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2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1、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22、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23、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吕碧城《高阳台》

    24、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7、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8、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29、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30、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1、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32、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33、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3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5、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36、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37、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贫女》

    38、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0、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4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42、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乐》

    43、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44、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45、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46、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47、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文廷式《摸鱼儿》

    48、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49、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卜算子·答施》

    5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51、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1-12 11:27:37
  • 表示失望的古诗词

  • 失望,伤感
  • 1、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王维《陇头吟》

    3、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4、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5、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6、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9、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0、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1、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12、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4、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15、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1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7、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18、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9、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0、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旅次江亭》

    21、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22、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5、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

    26、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2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28、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29、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30、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3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3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33、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4、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35、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文廷式《蝶恋花》

    36、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37、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38、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39、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40、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哭刘蕡》

    41、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4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43、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44、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4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

    4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8、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冯延巳《清*乐·雨晴烟晚》

    49、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50、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51、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曹组《蓦山溪·梅》

    [阅读全文]...

2022-02-27 19:51:38
  • 望天门山古诗词

  • 望天门山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天门山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天门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译文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边的青山……

      鉴赏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古诗赏析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 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 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 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 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 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 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 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 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 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 “*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 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 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阅读全文]...

2022-01-21 23:01:31
  •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

  •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五言律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2)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3)“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5)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6)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7)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阅读全文]...

2022-06-21 00:38:52
  • 表达美好愿望的古诗词_表达自己生日的古诗词

  • 愿望,美好,生日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表达美好愿望的古诗词》,愿对您有所启发。

    2、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1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2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2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8、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9、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3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3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32、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3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34、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38、情人眼里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

    3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4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43、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5、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4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4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9、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50、红烛映妾颜,青丝绾君发。愿得一心人,相伴自天涯。

    [阅读全文]...

2022-01-19 19:22:18
  • 早梅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1-12-05 13:29:02
  • 野望古诗翻译与注释(野望古诗词赏析)

  • 作者:王绩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绩性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隐居后躬耕于东皋,故号“东皋子”。

    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王绩诗注》。诗人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县丞。简傲嗜酒,屡被弹劾。时天下大乱,遂拖病还乡,其后浪迹于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太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这首诗作于唐初,诗中流露了诗人避世退隐的意愿。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名句赏析:

    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诗人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知识链接: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子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主题归纳: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阅读全文]...

2021-12-28 01:07:36
  • 水的古诗词

  •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阅读全文]...

2022-05-19 18:54:33
望字的古诗词 - 句子
望字的古诗词 - 语录
望字的古诗词 - 说说
望字的古诗词 - 名言
望字的古诗词 - 诗词
望字的古诗词 - 祝福
望字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