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丹霞山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丹霞山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丹霞山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丹霞山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阳元石:位于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区,锦江之西、玉女峰旁,高28米,直径7米,酷似男性**的硕大生殖器,孤峰顶立,仰天高耸,直傲苍穹,似要向玉女宣示男根的壮伟。 阴元石:位于锦江之东,长老峰下,遮遮掩掩,藏在幽谷深处,高十多米,阔四米多,形状酷似待字闺中的少女**。这怪石有锦江为屏障,有庄重的长老峰护持,浓荫密林之中,1998年才被砍柴的农夫发现。大概上天怕不规者性骚扰,也怕假道学有意破坏,所以只等盛世方能显现。虽然现在辟为旅游景点,去看这隐密的‘**’,也要泛舟涉水,走到坎坷的林荫小径尽头才能饱览真容。
2.什么是阴阳石丹霞山阴阳石 丹霞山却是既雄又秀,形成阳刚与阴的统一。整个山区保挂着较好的亚热带常绿林,四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秀色可餐。而丹霞之秀,又主要秀在锦江,一江碧绿的玉液,出自于北面万顷林海,在丹霞山群中迂迥南流,一路翠竹夹岸,树木婆娑,*石倒映,远山逶迤,富有岭南调的山村田园掩映其间,古人有诗日:“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其秀丽之美不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
丹霞山阳元石
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阳元石,位于阳元山景区与丹霞山主景区隔江相望。该石高28米,直径7米。由于风化作用,活脱一具男性**直傲苍穹。
关于阳元石的来历,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是个风流道士,虽已成仙,但是色心不改,经常调戏妇女,“吕洞宾三戏白牡丹”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还有个本事,就是会施“飞鸟”之术,即把**变成黄莺飞到漂亮姑娘的身边,让姑娘爱抚,它也可以钻来钻去,占一些便宜。这件事被一些仙女知道了,想惩罚他,就故意透露消息给他,说何时何地有一群少女在河里洗澡,吕洞宾色心大动,到时候“黄莺”又飞出去了,它飞到一个仙女身边,在她裸露的身体边磨磨蹭蹭,没想到这个仙女一手抓住了它,口中念了一声“嘛哞叭”,这个“黄莺”就羽毛纷纷脱落,又还原成了**。正在这时,密林中出现万道金光,托着莲花宝座冉冉升起,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来了,只见观世音把手中的拂尘一挥,口念“着”字,这个**就飞了出去,固定在人迹罕至的细美寨上,这就是今天的阳元石。
丹霞少阴石
被称为天下第一**的奇景的阴元石,该石隐藏于深山幽谷之中。1998年才被发现。石高10.3米,宽4.8米。其形状、比例、颜色简直是一具扩大了的**解剖模型,被示为“母亲石”、“生命之源”。
听说阴元石被发现的时间并不长。原先,这个地方只有阳元石,是个“旷男”,有男岂可无女,所以有人建议这广东丹霞山的阳元石要和江西龙虎山的羞女岩结亲,双方结为“夫妻山”。有人说,不妥,人家龙虎山的羞女岩早已结亲了,不是龙虎山还有金枪峰吗?名花有主,再来一个“男人”不是要争风吃醋,打起来了吗?这时,丹霞山的一个药农说:“我们丹霞山怎么没有‘女人’呢?我前几年上山打猎,发现一个岩洞,活脱脱地像个女人的那个。”原来,他追踪一只受伤的野兔钻进了层层藤蔓,他拨开藤蔓,才发现了这个洞。大家都随他去找,阴元石才被发现。
这个阴元石就在半山腰,约有五六米高,真的很像,洞口还有香烛痕迹。这是性高潮后的阴门,兴奋还没有 完全过去,还在半张半翕状态呢!
“阴阳石”阴阳合体,下阴上阳(“阴阳石”导读效果图)
青山绿水、东山再起、山清水秀、寿比南山、龙飞凤舞、人山人海、负隅顽抗、翻山越岭、悬崖勒马、羊肠小道、悬崖峭壁、草木皆兵、三山五岳、山崩地裂、长途跋涉、中流砥柱、崇山峻岭、排山倒海、重于泰山、巍然屹立、执法如山、山肴野蔌、啸聚山林、调虎离山、乌烟瘴气、重峦叠嶂、功亏一篑、回光返照、海誓山盟、望帝啼鹃钟灵毓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山珍海味、满山遍野、军令如山、峰回路转、气吞山河、恩重如山、愚公移山、湖光山色、放火烧山、依山傍水、天外有天、敲山震虎、泰山北斗、刀山火海、虎落*阳、游山玩水、名落孙山、地动山摇、深山老林、堆积如山、放虎归山、岌岌可危、大好河山、一丘之貉、高山流水千山万水、登峰造极、来龙去脉、泰山压顶、山童石烂、昆山片玉、寿山福海、不忘沟壑、狐死首丘、刃树剑山、钻山塞海、白山黑水、铜山金穴、铁证如山、高山景行、枕山襟海、一叶迷山、冠山戴粒、山复整妆、远山芙蓉、山河表里、寄迹山林、下乔入幽、画沙聚米、水阔山高、山眉水眼、陟岵陟屺、跋履山川、山吟泽唱、山高水低樵村渔浦、水陆毕陈、月落星沉、山溜穿石、泉石膏肓、草头天子、河山之德、千峰万壑、气吞湖海、日薄桑榆、指山说磨、山行海宿、鸿毛泰山、模山范水、排山压卵、山陬海澨、渔阳鼙鼓、不识泰山、众喣漂山、拔地摇山、头童齿豁、坐吃山空、泰山梁木、乘险抵巇、丘山之功、名山大川、巴山蜀水、邈若山河、箕山之志、魑魅罔两。
青山绿水、
东山再起、
山清水秀、
寿比南山、
龙飞凤舞、
人山人海、
负隅顽抗、
翻山越岭、
悬崖勒马、
羊肠小道、
悬崖峭壁、
草木皆兵、
三山五岳、
山崩地裂、
长途跋涉、
中流砥柱、
崇山峻岭、
排山倒海、
重于泰山、
巍然屹立、
执法如山、
山肴野蔌、
啸聚山林、
调虎离山、
乌烟瘴气、
重峦叠嶂、
功亏一篑、
回光返照、
海誓山盟、
望帝啼鹃
丹霞山自助游攻略
丹霞山位于广东韶关市东北郊,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丹霞山自助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
1.一天时间:可选择游览阳元山3小时、加长老峰3小时
阳元石
长老峰
2. 一天半时间:承上、外加丹霞山周边游或者采摘
3.两天以上时间:可逛景区1天。第二天,可去“巴寨”“村”,或周边乡村游,
4.阳元山景区的逛法(观日落在此区):在景区大门乘免费交通车第一站下车。
休闲(1小时):阳元山景区站下车————步行300米到验票口————走步道800米观阳元石————原路返回。
适中(3小时):承上,观完阳元石后————沿左侧道路爬云崖栈道,300米————到顶后右侧走200米逛嘉遁亭———折返往细美寨,九九天梯,玄机台(最佳观日落处)下山,400米————沿公路返回下车,1200米。
云崖栈道
九九天梯
深度(5小时)承上,玄机台下山———通泰桥→狮子岩→混元洞一沿公路返回下车处1200米。
5。长老峰景区的逛法(观日出在此区):在景区大门乘免费交通车终点站下车。
观日休闲(3小时):长老峰站下车一进入验票口后从左边上山→半山亭→别传寺→丹梯铁索(上山)→观日亭→双喜台→福音峡下山乘车返回;或者翔龙湖乘船出来再乘车返回。
丹霞日出
观日出适中(6小时):长老峰站下车一进入验票口后从左边上山→半山亭→别传寺→丹梯铁索(上)→观日亭→双喜台→福音峡→阴元石→翔龙湖(可乘船出来节省1个小时)→仙居岩道观→长老峰票站(不用出站)→再爬,快半山亭前往左一锦石岩寺一返回下山。
观日深度(9小时)长老峰站下车一进入验票口后从左边上山→半山亭→别传寺→丹梯铁索→观日亭→双喜台(下山)→阴元石→卧龙岗→翔龙湖→仙居岩道观→长老峰票站(不要出站)→再爬,快半山亭前往左一锦石寺一返回下山。
不观日出休闲(3小时)长老峰站下车一长老峰票站左边上山→半山亭→别传寺→丹梯铁索→观日亭→双喜台→福音峡→阴元石→福音峡下车乘车返回;或者翔龙湖乘船出来再乘车返回
翔龙湖
水上丹霞
一、不观日出适中(6小时)长老峰站下车一长老峰票站左边上山→锦石岩寺(看完回头)→半山亭→别传寺→丹梯铁索→观日亭→韶音亭(看完返回)→双喜台(下山)→阴元石→翔龙湖(可乘船出来,节省1小时)→仙居岩道观→长老峰票站。
二、 景区免费交通车:景区大门(起点/终点)一阳元山景区(3分钟)一游客中心(1分钟)一长老峰缆车站(2分钟)一长老峰景区(5分钟,终点/起点)(重复往返)
三、 电话、门票:景区免费;门票24小时有售,本市市民30元,本市外全票150元,学生75元,48小时有效,有效时间内无数次进出,还没玩够可在验票入登记申请延长。缆车上40元单程,年轻人不建议坐缆车。翔龙湖船票20元单程,水上丹霞游艇90元,竹筏100元
四、回程交通车时刻:丹霞山客运站一韶关东站(京广线):5:35一19:15 每10分钟一班。
韶关丹霞山旅游攻略
导语:炎炎夏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韶关丹霞山有什么好玩的呢。丹霞山有哪些好看的风景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夏季韶关丹霞山旅游攻略吧。
推荐一:神奇丹霞,地貌奇观之旅
*是世界上丹霞地貌研究最成熟的国家,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是*丹霞地貌研究最深入的地区。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的地貌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景观最奇特,物种最丰富,研究最深入,这里蕴含了重要的地质地理信息和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中生代以来重要的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信息,其地层从老到新,包含了: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时代非常清楚。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地貌博物馆”。这里的赤壁丹崖之雄、阴阳元石之奇、巴寨之险、韶石之韵,无不令人惊叹。
推荐二:原始丹霞,森林生态之旅
丹霞山尚有大部分区域基本是原始生态区,适宜科考和探险之旅。踏进丹霞山,一片清凉扑面而来,在炎炎夏日显得极为难得。徜徉在崎岖的山路上,一片片青翠无限延伸,让人感觉不一样的清凉。游走在丹霞山卧龙岗原始森林里,可观赏到优越的景观资源,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展示物种丰富,地质地貌特征鲜明;沿途有蝴蝶谷、弥勒大佛、大石岩、金城寨、天柱石、黄沙坑、望郎归、东方女神、僧帽峰、宝塔峰、屏风寨等众多景观,突显了丹霞山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心专家桑赛尔先生当年考察卧龙冈山顶时感叹:“这里360度都是风景,非常漂亮”。
推荐三:和谐丹霞,山水田园之旅
夏季的丹霞山,让你丝毫感觉不到夏天的酷热和城市的喧嚣。丹霞奇峰与锦江碧水相辉映,岸边夏富*原农舍掩隐,与古榕、曲径、竹篱、农田构成几十里特色鲜明的田园风光画廊。当下荷塘荷花开得正欢,好像在向游人点头致意,表示欢迎。乘坐竹筏漂流再锦江碧水上,或徒步独行在田间小道,或结伴骑行在竹林幽径,沿途丹峰耸立,竹林婆娑,村庄古朴,炊烟袅袅,阡陌交错,恍然不似在人间。沿途还可以看到姐妹峰、巴寨、朝天龙、观音石等奇异山峰和绝美的岭南田园风情,耳边不时还会回荡着远处到船家歌声。
今夏游丹霞尽享优惠:
今夏游丹霞山,不仅可以享受丹霞山的清凉夏天,天然氧吧,还能尽享诸多优惠政策。
学生半价游丹霞山:全球在校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可以享受丹霞山门票半价优惠。
高考学子特惠游丹霞山:从2013年6月9日至9月9日,凡参加了2013年高考的学生凭本人2013年高考准考证与身份证同时使用,可享受丹霞山门票30元/人次的特价优惠;以及卧龙冈科普游览线、巴寨游览区、水上丹霞、竹筏漂流半价优惠。
描写栖霞山的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栖霞山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首)
枫林又挟小乘风,焰叶层层上故峰。
聚散云天横雁字,轮回石窟响霜钟。
青衫并峙千岩秀,秋兴*分半岭红。
握手名山相一笑,白云仍在故人胸。
(第二首)
漫山枫叶欲燃时,呼伴悠游几欲痴。
明镜湖边枝照影,碧云亭外鸟吟诗。
秋风挥洒青春态,朗日烘托烈焰姿。
回首三番归步缓,恰如醉饮酒千卮!
(第三首)
枫林裹挟小乘风,焰叶层层上故峰。
失落云天横雁字,久违石窟响霜种。
青衫并峙千岩秀,秋兴*分半岭红。
不是名山囚隐客,浣花一剑与谁锋。
(第四首)
久别金陵第一山,重登暗喜识苍颜。
雄峰挺秀披红帔,野涧藏幽挂碧环。
石径僧归松菊静,莲塘客去鱼虾闲。
征途不惧凡躯老,百丈悬崖取次攀。
(第五首)
摄山红叶艳如珠,古寺唐碑纪佛儒。
银杏栾桐陪涧石,修篁乌桕遇丛途。
始皇雄视临江处,枫岭欣闻涌浪舻。
林壑深秋云栈道,抚琅络绎隐身躯。
(第六首)
坡底孤村且住家,不闻喧闹远浮华。
树围屋后藏啼鸟,菜种门前当养花。
偶过*林寻洛水,时登高岭赏烟霞。
随身薄技堪糊口,野味清蔬茉莉茶。
(第七首)
竟是荡然唯帝家,不曾庙宇失豪华。
诚非枫叶荣华物,却胜牡丹富贵花。
紫气莫求单笼阁,红云但见共栖霞。
山高路陡泉无觅,记得下回自备茶。
赞美丹霞山风光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丹霞山风光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首)
有山千丈色如丹,三叠风光一径盘。
云阁凌空人*月,岩流喷雨石生寒。
密林涛阵斜飞鸟,阔水烟波锁画阑。
五岳群峰冬未尽,岭南诗客正吟兰。
(第二首)
残暴朝昏日影斜,景物迤逦映丹霞。
周游中原垂千处,不雅景苦州唯一家。
闲云逸兴山河壮,裕固情歌进梦涯。
(第三首)
一柱峰高元气醺,九天仙女下凡尘。
青山有字谁曾得,绿水无情莫许姻。
乃见关河千万岁,丹霞壁立巧工神。
幽人自爱生身处,造化贻君亦可珍。
(第四首)
诗闻广馥蕴群兰,龙脑竹荪彩石间。
庙立女娲功庇护,仙飞舜帝乐盘桓。
有钦名相张公誉,不朽雄戈薛氏颁。
醉度丹霞光海宇,千秋璀璨一韶关!
(第五首)
丹霞七过南还北,壁立千峰似人刻。
侠者云游僻乡里,清皇避暑*国。
今朝踏至仁人域,一石飞临天地塞。
劝尔还持筇竹杖,长老峰上任君陟。
(第六首)
长老峰旁散云闲,远处雨线似天帘。
一阵急风裹春衫,片刻冷雨湿满脸。
浴水丹霞无红色,沐雨群峰衬绿颜。
峭路不见游人影,雨中飞步趣无边。
(第七首)
青山冉冉翠微堆,绿水悠悠天地开。
一掬仙泥红粉落,几家风景一时颓。
九千里路轻舟去,十万金鳞绿玉苔。
高树清江明影落,幽人游子不须陪。
(第八首)
攀云步雾看前村,疑是仙宫错踏门。
阳峰笔向蓝天梦,碧水横悬绿岭魂。
敢有雄心吞日月,怕无铁臂揽乾坤。
丹霞一片谁装点,笑把山河送子孙。
(第九首)
色渥如丹峣云伸,灿若明霞吐芳芬。
何来秒曲千年奏,层林幽静鸟声闻。
天公民间两作美,阳元山傲显精神。
名山奇绝花欲笑,功在乐善养护人!
(第十首)
丹霞地貌一奇观,赤壁悬崖矗岭南。
迤逦秀峰浮眼底,蜿蜒锦水载舟船。
迷离梦幻烟波渺,造化神工玉宇轩。
甲午新春登峭顶,仙山禅境逸超然。
栖霞山导游词(精选5篇)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栖霞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山呈伞形。因山中产“滋润摄(养)生”的草药,又名摄山。南朝建栖霞寺于此,山又以寺名改称栖霞山。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4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塔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公元620年,隋文帝将“舍利”(佛骨)分送全国八十三州建塔收藏,指定“先往蒋州栖霞寺”。栖霞寺在唐初更名为功德寺,扩建殿宇49所,成为东南巨刹,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此后,该寺几经兴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20年)重建。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
明征君碑在栖霞寺门前北侧,是南京地区惟一的一块唐碑。此碑是为纪念栖霞寺的创始人明僧绍而刻制的,明征君是对明僧绍的尊称。明僧绍,字承烈,号栖霞,*原人(今属山东),南朝刘宋元嘉期间(424~453年)曾中举。他隐居在摄山20余年,宋、齐两朝皇帝曾几次下诏,征他入朝作官,他坚辞不受,人们称其为“征君”。由于他甘心隐居,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隐君”。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明僧绍建“栖霞精舍”于此,后舍宅为寺,发展成栖霞寺。
明僧绍的五世孙明崇俨,因擅长方士之术,受到唐高宗的宠信,为他的先祖争取到一方御碑,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碑阴镌刻“栖霞”两个大字,相传是唐高宗李治亲笔。碑的全文2376字,叙述了刘宋时期明僧绍信佛教,隐居栖霞,皇帝征召他为国子监祭酒等官时,他都婉言谢绝的故事。碑文是行书体,笔力遒劲,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高正臣早年练*羲之书法,后来又吸收了唐初褚遂良的书法,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此碑高4.23米、宽1.31米、厚0.37米,虽经风雨侵蚀,但保存较好,是研究我国唐代历史和文学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之一。
在栖霞山凤翔峰的西南麓,有著名的千佛岩。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法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佛窟。三圣像在西岩壁上,其正中无量寿佛像高10.83米,两侧为各高约10米的观音、势至两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千佛岩中最大的造像。
相传梁大同六年(540年)千佛岩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佛龛大者数丈,小者盈寸,共有佛龛250座,摩崖造像500座,号称千佛。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风景名胜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胜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象征全家红红火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栖霞丹枫堪称金陵一绝,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更兼漫山遍植树十种红叶树种,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宛如堆锦散绮,又如火染血涌,殷红夺目,历来便有“秋栖霞”之誉,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深秋时节,枫红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南京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山并称为*四大赏红胜地。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均气温介于13~16℃,春秋两季较适宜旅游。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四大赏叶胜地之一。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乾隆皇帝与栖霞山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原意未然”。
哼哈殿
哼哈殿位于景区主入口,于2001年9月15日建成。一般寺庙都设有三个门,亦称“山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内两侧通常供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骠悍、露牙睁目,就是“哼哈二将”。他们的俗名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因得名“哼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二人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故称哼哈二将。
“彩虹明镜”与月牙池
过了哼哈殿可见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鼓楼
明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
钟楼
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安幸福。
寂然法师像
在钟楼后方竖有一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
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实为佛门楷模。
白莲池
钟鼓楼向前数步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栖霞寺山门广场左侧即是栖霞一宝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
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碑材为“梅花石”。现此碑经古生物专家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20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20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毕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写晚霞的诗句
红霞照在湛绿的水上,散为金光,而红霞中的欲下沉的日光,也幻成异样的色彩。一层层的光和色,相击相荡,闪闪烁烁的都映现在我眼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晚霞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写晚霞的诗句
1、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2、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3、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4、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5、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6、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7、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9、东方红阳再度起,何时落入青山后。
10、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门前不见归轩至,城上愁看落日斜。
13、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5、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16、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17、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18、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19、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20、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21、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22、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23、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24、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25、河水*秋岸,关门向夕阳。
26、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27、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28、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2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1、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32、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4、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35、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36、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37、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38、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3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0、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41、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42、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43、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44、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45、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4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写晚霞的句子
1、啊,火红色灰蓝色淡粉色交杂在一起,给太阳公公穿上了一件无与伦比的花衣。瞧!像一棵彩色的树,像一朵五彩缤纷的鲜花。彩霞是多么的变化多端啊!猛地,阳光成了远处山脉的影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回首长城卧落霞,云开桂影过昏鸦。——毛滂《和孙守》
枫叶满林凋玉露,落霞影里飞孤鹜。——周巽《锦树行》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飞鹜鸟青山落霞,宿鸳鸯锦浪淘沙。——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吴台。——储光羲《临江亭五咏》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唐寅《题落霞孤骛图》
湖上二首远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渔村横钓槎。——张可久《凭阑人·湖上二首远》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又去南徐作好春,落霞秋水亦眉颦。——杨万里《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落霞沉绿绮,残月坏金枢。——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五年不见西山色,怅望浮云隐落霞。——戴叔伦《寄刘禹锡》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杨炯《送丰城王少府》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皮日休《夜会问答十》
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陆龟蒙《潺湲洞》
落霞澄返照,孤屿隔微烟。——姚合《秋晚江次》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刘翰《种梅》
皓月微红映落霞,试呼樽酒答年华。——方回《观灯小酌十四夜半大风而雨》
独树荒村生处僻,落霞孤鹜去边明。——仇远《初冬郊行·喜闻颍弟与坡兄》
凤凰山上少人家,红叶漫山映落霞。——汪元量《九月九日堂红叶二首·凤凰山上少人家》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韦庄《南昌晚眺》
扫地留疏影,穿池浸落霞。——韦庄《赠武处士》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李咸用《江行》
定知诵向百僚上,不道长江与落霞。——杨万里《送分宁主簿罗宏材秩满入京》
只惊睡起犹残月,不觉皎时巳落霞。——杨万里《出北关门送季舍使虏》
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杨万里《送别吴帅》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
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梅尧臣《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一县署西园》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周廉彦》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苏辙《书郭熙横卷》
孤鹜高飞,落霞相映,远状水乡秋色。——宋无名氏《秋霁·虹影侵阶》
悠悠造化占斜日,草草登临记落霞。——范成大《重九独登赏心亭》
双笔讵能藏藻思,落霞孤鹜向萧辰。——宋祁《送江西转运李定度支》
樵风不动樯乌静,时见孤云伴落霞。——宋祁《东亭·櫺槛馀凉日未斜》
山鸟奏竽籁,落霞展衾裯。——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有时画出几枯木,一片落霞间飞鹜。——白玉蟾《画中众仙歌》
明朝再来看,亦复送落霞。——张镃《简喻叔奇工部沈无隐寺簿》
落霞简介
落霞,汉语词语,读音为luò xiá,意思是晚霞。
牡丹的诗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牡丹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牡丹花》
2、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3、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李商隐《牡丹》
4、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5、更值牡丹开欲遍。酴醿压架清香散。——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6、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7、能歌小妾,轻罗团扇,醉归来牡丹亭院。——乔吉《双调·卖花声》
8、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白居易《买花/牡丹》
9、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薛涛《牡丹》
10、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陈著《捣练子·花影乱》
11、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白居易《牡丹芳》
12、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杨万里《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红锦芙蓉碧牡丹》
13、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14、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王建《宫词一百首》
15、黄金络索珊瑚坠,独立春风看牡丹。——黄庚《闺情效香奁体·懒向妆台对镜鸾》
16、阴崖何限枯松树,望见屏帏尽牡丹。——宗端修《漫书》
17、上已巧当寒食日,春风悭放牡丹枝。——杨万里《次公满秩来归,偶上已、寒食同日,父子小酌》
18、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薛涛《牡丹》
19、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朱庆馀《登玄都阁》
20、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王溥《咏牡丹》
21、把似牡丹酣富贵,洛阳今是几秋风。——熊瑞《芙蓉》
22、小窗对客开新煮。艺罢沈香看牡丹。——刘克庄《寒》
2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4、窃见胡三问牡丹,为言依旧满西栏。——元稹《酬胡三凭人问牡丹》
25、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王建《宫词一百首》
26、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27、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28、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周敦颐《爱莲说》
29、仙裙翡翠薄,宫额鹅黄嫩,牡丹也不敢称尊。——乔吉《双调·沉醉东风·倩人扶观璚》
30、绣闺深培养出牡丹芽,控银钩绣帘不挂。——乔吉《双调·新水令·闺丽绣闺深》
31、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晏殊《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32、牡丹昨夜方开遍。毕竟是、今年春晚。——辛弃疾《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
33、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康海《题王秀才牡丹图》
34、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卢纶《裴给事宅白牡丹》
35、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张祜《京城寓怀》
36、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白居易《移牡丹栽》
37、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李商隐《牡丹》
38、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王维《红牡丹》
39、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齐己《蔷薇》
40、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41、绕西园旋呼花下酒,海棠飞牡丹厮够。——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42、病卧淮阳太昊城,牡丹丛畔过清明。——张耒《寓寺八首·病卧淮阳太昊城》
43、看尽徽苏谱与园,牡丹未见粉丝君。——杨万里《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44、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张祜《杭州开元寺牡丹》
45、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王建《斜路行》
46、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王溥《咏牡丹》
47、阿金自调银字管,按霓裳牡丹花畔。——张可久《落梅风·客金陵台城》
48、前日寒食在绵州,牡丹盛开海棠洛。——文同《深渡》
49、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贾岛《送敡法师》
丹霞山诗句
描写丹霞山的诗句
赞美丹霞山的诗句
形容丹霞山的诗句
关于丹霞山的古诗
关于赞美丹霞山的诗句
描写张掖丹霞山的诗句
描写丹霞山的古诗
形容丹霞山的古诗
赞美张掖丹霞山的诗句
赞美丹霞山的句子
赞美丹霞山的古诗词
关于丹霞山的古诗词
形容丹霞山的古诗词
丹霞诗句
张掖丹霞诗句
七彩丹霞诗句
丹霞地貌诗句
描写张掖丹霞的诗句
描写七彩丹霞的诗句
栖霞山的诗句
栖霞山的古诗句
形容七彩丹霞的诗句
描写丹霞风貌的诗句
张掖七彩丹霞诗句
描写张掖七彩丹霞诗句
描写丹霞貌的古诗
七彩丹霞说说
张掖丹霞说说
栖霞山红叶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