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关于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6) 语录(51) 说说(140) 名言(2) 诗词(1k+) 祝福(3) 心语(1k+)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解析

  • 日出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解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翻译: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两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了形容了花红水绿的春景: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迷人醉人.

      二、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赏析

      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

      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三、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物生*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阅读全文]...

2021-12-04 04:52:48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解析

  • 日出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解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堪称千古名句,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翻译: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两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了形容了花红水绿的春景: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迷人醉人。

      二、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赏析

      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

      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三、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物生*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

      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阅读全文]...

2022-03-13 11:52:47
  • 雪的诗句古诗完整

  • 雪的诗句古诗完整

      引导语:雪是纯洁的,洁白的,美丽的,也是一种令人欣喜的东西。我们一起阅读与学*下面的雪的完整诗句古诗。

      1、《白雪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李花二首》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南秦雪》

      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5、《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苦寒吟》

      唐·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喜祖三至留宿》

      唐·王维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

      不枉故人驾,*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

      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9、《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0、《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阅读全文]...

2022-02-04 06:34:32
  • 日出江花红似火全诗是什么(忆江南原文赏析和解释)

  • 日出,解释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就的名句,更被后世传唱至今。曾经的白居易,在江南苏杭一带生活、做官,对他来说,江南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他的一生漂泊,但是在他的心中,江南,特别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杭州,有一种摆脱不了的情怀,他的忆江南,或许只是忆杭州罢了。

    一、山西才子,情留杭州

    白居易是山西人,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但是他与杭州结缘却是在小时候,他的父亲在浙江萧山担任县尉,离杭州并没有太远,所以白居易的父亲在任职期间,曾经多次将白居易送到杭州,白居易也因此在杭州断断续续的生活了将*七年的时间。

    一个北方人来到江南会怎么样,白居易给了我们答案。他对这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充满着好奇,这里好山好水,与水资源缺乏的西北地区完全不同。这里的文人学*经常纵情山水之间,饮酒饮食,好不欢乐。当时的白居易看到这样的光景,就非常的向往,因此在苏杭做官就成了少年白居易的理想,从此情留杭州。

    二、官场失意,属意杭州

    要说老天可能听到了白居易的念想,在长庆二年七月,他成功地成为了杭州刺史,那一年的他刚好五十岁。而白居易之所以会成为杭州刺史,更多的原因是他为官之时上述议论军事不当,因此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就是要离开权利的中心,虽然没有编者的意思,但是也属于被踢出了朝堂。

    官场上的失意虽然让白居易觉得有点失落,但是白居易也从此意识到了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在没有能够兼济天下,让自己在权利中心大放异彩,那么回到自己少年时期属意的天堂,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他沿途吟诵的诗歌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对于杭州依然是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三、为官清廉,造福杭州

    对于为官多年的白居易来说,管理一个州郡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他早上打理工作,下午就开始游山玩水,好不潇洒自在。而杭州西湖也是白居易喜欢去的地方,但是当时,杭州西湖除了美以外,还会经常出现水患,为祸一方百姓。

    白居易对杭州的感情绝对不会简单停留在游山玩水之中,他想要这一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得到幸福。于是白居易想尽一切办法,经过不懈的努力,起于断桥,止于*湖秋月的长堤顺利筑城,这解决了西湖水患问题,百姓为了纪念白居易的举动,将堤坝命名为白堤。

    四、千里情缘,终须一别

    白居易总不可能长期驻守杭州,他终究还是会离开,他的离开带着不舍,但是在他后续编制的诗歌中,无不在告诉众人,杭州依然是他最爱的地方,是他永远忘不掉的第二故乡。离开了杭州以后,他的创作灵感似乎被掏空,再也难以有当年思如泉涌的感觉。他的朋友曾经邀请他到越州游玩,他反问道别的地方再好,能比杭州好吗?

    白居易对杭州的感情显而易见,在杭州的三年里,他不认为自己是朝廷下派杭州作为管理者的,而更多的是将自己作为杭州人看待。在他看来,他为百姓做的事情是应该的,但是他最自豪的还是在杭州创作的众多精品。所以说,白居易的忆江南,更多的是对杭州的思忆。

    [阅读全文]...

2022-03-03 15:45:51
  • 写夏天的古诗 完整

  • 夏天
  •   夏天来了,洁白无暇的荷花,它们在池塘里竞相开放,它们坐在绿色的荷叶船是在池塘里轻轻地游荡,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1、《初夏绝句》

      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7-23 02:58:29
  • 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古诗 李白与酒有关的完整狂放诗句

  • 李白
  •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杜甫《登高》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6.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0.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

    1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13.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

    14.酒,让我想起了你,而你却忘记了我。

    15.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6.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

    17.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18.绿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怀无?

    19.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以。

    20.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21.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22.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23.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2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5.装作无动于衷,随着酒意的麻痹,让自己看起来像是麻木了一样。

    26.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2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28.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

    29.若得知己续酒话,只愿长醉不愿醒。

    30.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

    31.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3.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34.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遣怀》

    3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39.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晏几道《醉落魄》

    40.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曲》

    4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45.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46.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王实甫

    4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

    4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5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阅读全文]...

2022-01-30 21:34:38
  • 有关于读书的完整古诗词

  • 读书,古诗文
  • 有关于读书的完整古诗词

      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书的海洋里漫游,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更使我的知识面也宽广了不少,在生活中,书还帮了我不少的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有关于读书的'古诗词 ,欢迎阅读。

      观

      明·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随园诗话补遗

      清·袁 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 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寒夜读书

      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劝学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阅读全文]...

2021-12-17 20:46:37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句子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语录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说说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名言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诗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祝福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古诗完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