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关于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0) 语录(109) 说说(45) 名言(17) 诗词(402) 祝福(71) 心语(8)

  • 关于贾岛《古诗两首》作者简介

  • 关于贾岛《古诗两首》作者简介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贾岛《古诗两首》作者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的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古吟诗人的典型。

      有一次,贾岛骑驴横过长安大街,时适秋风正劲,落叶遍地,贾岛诗兴大作,即景吟“落叶满长安”。贾岛更思属联,杳不可得。忽然,他想到“秋风吹渭水”,喜不自胜。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时,京兆尹刘栖楚“驾到”,贾岛闪避不及,唐突了京兆尹的仪仗队,结果被抓去关了一晚。

      又有一次,贾岛骑蹇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又无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于是乎贾岛便被众卫士拥至韩愈跟前,贾岛具实禀报事情原委后,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议他改“僧推月下门”为“僧敲月下门”。于是二人又并辔而行,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之交,后来韩愈又劝他还俗应举,并赠诗“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贾岛为此名声大著。又传说贾岛进士及弟后寓居僧法乾的精舍,与姚合、王建、张籍、雍陶等,为琴樽之好。有一天,唐宣宗微服初访,行至寺前,闻钟楼上有吟声,便上楼于贾岛案上拿起诗篇便读,贾岛不识宣宗,又一把抢过来,责怪道:郎君惯于鲜肉美酒,何能吟诗。宣宗不露声色,默然下楼而去。事后贾岛得知是唐宣宗,便到朝廷请罪。没几天,贾岛便被贬为遂州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西)主簿。

      以上传说很有传奇色彩,虽不尽可信,但仍反映了贾岛的特殊性格。据后人考证,韩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是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第二年便因病去世。而贾岛与韩愈的结交,却在此前10多年。早在唐

      宪宗元和六年(811年),韩愈任河南县令时,贾岛便与韩愈拉上关系。韩愈对这个僻处幽燕的诗僧非常赏识,在其《送无本师归范阳》诗中,就把贾岛引为朋友,说贾岛虽“家居幽都远”,韩愈他还是“未识气先感”。可能就在这一年,韩愈出于爱惜人才、培养后进,劝贾岛还俗应举。贾岛对科举本来并未死心,便听从韩愈劝告,回范阳办理还俗手续。第二年,韩愈奉调入京为职方员外郎。不久,贾岛也到了长安,并结识了孟郊、张籍等人。从此,贾岛与韩、孟等诗人时常来往,彼此唱和。

      贾岛是否唐突刘栖楚?是否中进士?哪一年中进士?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却是真的。贾岛多次赴考,都名落孙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更使他悲伤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814年)突发急病而死。至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又病逝。而此时之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直到贾岛垂老之年,贾岛才出任长江县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今四安岳安县)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贾岛就染疾卒于任上。

      贾岛在长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树,史书不载。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看来,贾岛仕宦后,读书吟诗的癖好依然不改。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之地,并留下许多佳作。如他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全诗骨气开张,诗情宛转。特别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对仗自然,妙语天成,灏气流注,意境苍凉,形象饱满地传达出诗人忆念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愧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又如他的《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写尽贾岛对韩愈的悬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韩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阔,音节高朗,情韵悠长,足见贾岛于*淡处见隽永的笔力。

      再如他的《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孤棹负三湘。”沉重地抒写了自己落第后的痛苦心情。贾岛一生很不得志,孤贫潦倒,宦途极艰,所以,他的.诗作也以描写孤峭幽静的境界为主。但有时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鹘吟》:“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露凌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击的机会。他的思想中的这种激烈奋发的因素,还常常借助于旧将、老将的形象宣泄出来。如他的《代旧将》:“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他的《代边将》:“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虏仇。”他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他的《逢旧识》:“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这几首诗无不是豪气满纸,风骨凛凛。只可惜贾岛有此壮志而无此机遇,致使他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后留下的只是他的诗作《长江集》。

      贾岛的诗作与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还是很有影响的。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戴之巾中。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又如南唐孙晟,也画了贾岛的像挂在壁上,朝夕礼拜。贾岛生前虽然信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后竟有人因他的诗作而奉他为佛。倘若他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他死后“成佛”而心满意足吧!

    [阅读全文]...

2022-07-30 05:11:40
  • 15首最简单的古诗

  • 优美,诗歌
  • 导语:用最简单的文字,写最精美的诗词。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思维,惊诧今人!以下是15首最简单的古诗 画面跃然纸上:1一去二三里2画3春晓4.夏日绝句5梅 花 6静 夜 思 7寻隐者不遇 8江 雪 9独坐敬亭山10忆江南11悯 农 12鹿柴 13秋浦歌14鹅15红豆……真美,真经典!15、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首最简单的古诗

    1一去二三里 (北宋)康节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2画 (唐)王维 远 看 山 有 色, *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3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阅读全文]...

2022-07-24 00:46:39
  • 关于贾岛的古诗欣赏

  •   1、《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送别》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

      高楼直上百余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3、《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4、《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5、《夜坐》

      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

      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

      6、《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7、《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8、《咏怀》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

      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9、《早行》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主人灯下别,羸马暗中行。

      蹋石新霜滑,穿林宿鸟惊。远山钟动后,曙色渐分明。

      10、《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11、《送僧》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12、《送僧》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13、《送饶州张使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14、《斋中》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15、《感秋》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阅读全文]...

2022-07-29 22:52:53
  •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

  • 端午节
  •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阅读全文]...

2022-01-16 22:42:17
  • 贾岛的诗全集四字诗句(值得收藏贾岛的42首古诗)

  • 值得,收藏
  •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自号”碣石山人”。

    贾岛的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1、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3、新年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此恨,岂是北宗人。

    4、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5、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7、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8、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9、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10、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11、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篇。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2、客喜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

    [阅读全文]...

2022-06-08 22:41:16
  • 最简单的桂花诗句古诗词

  • 桂花
  • 最简单的桂花诗句古诗词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1、雾密前山桂。

      2、沛吾乘兮桂舟。

      3、奠桂酒兮椒浆。

      4、山云漠漠桂花湿。

      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6、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7、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11、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1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3、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4、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1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17、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8、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19、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20、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21、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3、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24、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25、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26、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2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8、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29、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30、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31、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32、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33、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34、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35、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36、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37、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凝露堂木犀 宋·杨万里

      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浣溪沙 宋 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鹧鸪天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摊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阅读全文]...

2022-07-05 09:34:53
  • 题李凝幽居贾岛古诗(题李凝幽居原文及翻译)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边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

    邻并:邻居。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宿:休憩。分:*分。负言:失言。

    译文:

    隐居的地方邻居很少,长有野草的小路通向废弃的园子。小鸟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月光下一个僧人轻敲寺门。桥那头是色彩缤纷的原野,云雾随风飘荡好像山石也跟着移动。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定好的日期绝不食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其具体创作时间难考证。据诗意可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达李凝居所时,已经天黑。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阅读全文]...

2022-07-04 18:42:12
  • 关于冬天的古诗大全(最简单的冬天古诗)

  • 冬天
  • 作者:洞见Neo

    人间不值得,人生值得。

    有人说冬天是生命的*,片片枯叶蝶,处处荒草地,大雪一来,便是白茫茫一派。

    但我觉得,天地愈是凉薄,你愈是能够发现人间的暖意。

    记得《熔炉》中有一句名言:

    “冬天之所以那么冷,是为了告诉大家身边人的温暖有多重要。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的,只能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正如古人留下的这7首诗,写尽冬日之美。融化千年的时光,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古诗。

    鸟兽尽散,人迹全无,唯有一舟一人,一蓑一笠,于皑皑大雪中,独钓寒江,苍凉到极致,也孤寂到极致。

    但是我却在厚厚的积雪下,看到了柳宗元旺盛的生命力。

    明代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并无二异。

    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远离了喧嚣的京城,争斗的名利场,诗人反而看见了世界的广阔,寻找到了属于自己清欢,从而收获了心灵的满足。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或许只有雪野的空旷,冬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人间不值得,人生值得。与其祈求岁月能温柔以待,不若用人心温暖岁月。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公元773年,那年冬天对刘长卿来说,一定非常漫长。

    因为遭人陷害,他被排挤出朝堂,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日风雪大作,旅途中的诗人没能赶到预定的地点,荒郊野外,只能看见一座简陋的小院。

    但是,对于他这个陌生的深夜闯入者,小院的主人不仅没有闭门谢客,还热情地将其邀请进屋。

    生命总是如此的曼妙,人生似乎也总是心酸伴着喜乐。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陌生人的善意更容易温暖人心?”

    网友@屠嘉馨回答道:

    “因为我们对他们从来没有付出过,所以他们给的善意就像是一份突如其来的礼物。没有期待也不会有失望。所以收到这样的善意,我们才会觉得更温暖。”

    很喜严歌苓的那句话:“我们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生活。”

    这世界拥有太多不经意间的感动,即使人生再仓皇,我们也能与温暖不期而遇。

    3.《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曾一直有个疑惑,风雨雷电与雪一样都是老天爷的脾气,为什么唯独雪被诗人那般宠爱。

    直到收到白居易那一句跨越时空的邀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才恍然大悟。

    也许诗人们并非独宠于雪,而是等一场雪来时的相聚。

    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炉火正红,邀上旧日好友,于虚室之中围坐,起炭、生火、扇风、煮酒……围炉夜话。

    雪不停,便可以一直聊下去。

    与朋闲坐,灯火可亲。

    曾经天南地北半零落的那些知交好友们,你有多久没联系了?

    与其说我们期待冬日的雪,不如说我们期待一份家常的温暖,最是*凡,也最是可贵。

    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别董大》风靡大唐的时候,诗中的两位主人公高适和董庭兰,还只是两个落魄的中年大叔。

    [阅读全文]...

2022-05-28 22:20:47
  • 寻隐者不遇古诗_寻隐者不遇贾岛

  •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阅读全文]...

2022-06-26 02:37:07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句子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语录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说说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名言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诗词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祝福
贾岛古诗100首最简单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