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关于长安落雪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安落雪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安落雪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安落雪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3) 语录(43) 说说(18) 名言(894) 诗词(939) 祝福(1) 心语(47k+)

  • 描写雪后景色的古诗

  • 景色,文学
  • 描写雪后景色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雪后景色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4、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5、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春雪》

      6、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7、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8、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11、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12、冬宜密雪,有碎玉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13、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14、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5、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16、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7、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18、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19、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20、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21、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佚名《出车》

      22、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23、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屈原《招魂》

      24、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沈约《昭君辞》

      25、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26、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刘向《九叹》

      27、辔摇衔铁。蹴踏*原雪。——张炎《清*乐·*原放马》

      28、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29、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30、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31、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3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3、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米芾《满庭芳·咏茶》

      34、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3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3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3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雪后登楼滕王阁放歌

      清代 邵长蘅

      我携铁笛罗浮回,豫章城头吹落梅。罗浮仙人太狡狯,蜚廉滕六供呵捣。

      乱洒梅花遍原隰,千峰一夜争皑皑。晓披白鹤氅,独上滕王阁。

      九叠屏风失青翠,琼楼十二垂珠箔。长江?渺迷孤篷,渔舟藏浦高桅泊。

    [阅读全文]...

2022-01-29 05:30:45
  • 关于雪后的古诗

  • 关于雪后的古诗

      对于雪,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都难挡喜爱之情,纷纷挥毫写下作品。不同作者在不同情境之下写出来对雪的感受也大不相同。下面是关于雪后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唐代崔道融的《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

      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

      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唐代杜甫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唐代杜甫的《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与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与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唐代李益的《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24:30
  • 形容雪后的古诗句

  • 形容雪后的古诗句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雪后的古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其实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关于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然后是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阅读全文]...

2022-07-14 00:40:07
  • 山中雪后翻译及赏析(山中雪后古诗注音版)

  • 今天来欣赏一首郑燮的诗。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不仅画和字写的好,他的诗写的也很有哲理。比如耳熟能详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等等。

    郑板桥的诗多为题画诗,画犹未尽,题诗一首,让画的意境顿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其实单独把他的诗拿出来看,也是很有韵味的,我们也不难从诗词的字里行间,看到画的影子。用苏轼形容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郑板桥,也是十分恰当的。

    比如今天的这首《山中雪后》,28个字,冬日晴空下的雪山景色跃然眼前,瞬间就感受到了冬天的清冷。

    山中雪后

    郑燮 〔清代〕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冬天的清晨,推开门,门前的山是一片天寒地冻、银装素裹的景色。雪山映着阳光显得格外的白,清冷的空气让刚刚升起的太阳都显得凉飕飕的。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冰冷的空气仿佛连时间都冻住了,屋檐垂下长长的冰溜子,阳光都晒不化。墙角的梅花在这冰天雪地中,冻的缩成一团。可即便是这样,它还仍然坚强的生存着,在一片寒冷中绽放出一点点暖暖的淡*。

    这首诗由远及*,从远处的山川雪景写到了院子里的梅花,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后两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最后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意境升华的作用,作者用“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郑燮从小家境贫寒,一度流浪街头靠卖字画为生,有的时候甚至乞讨度日,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贫寒的出生并没有让卑微,反而养成了他坚韧顽强、铁骨铮铮的骨气。正如他在《竹石》中写到的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的这种精神同样也表现在这首诗歌中,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墙角梅花的坚韧无畏和卓尔不群。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展现了自己坚贞不屈、顽强不屈、傲雪欺霜、不屈不挠的品质。

    [阅读全文]...

2022-05-10 12:08:57
  • 长安秋望古诗(长安秋望翻译)

  • 长安
  •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诗人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表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36:23
  • 长安清明古诗词

  • 长安,清明
  • 长安清明古诗词

      古诗原文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翻译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注释解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太*。

      创作背景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即作于此时。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2-18 03:40:03
  • 长安遇冯著古诗翻译(长安遇冯著翻译及赏析)

  • 长安
  • 【原文】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译文】

    有客来自东方,衣衫沾带着霸陵的雨迹。

    问他为什么来到此地,说是来买开山的斧具。

    绿叶成荫,鲜花开得多么美丽,燕子飞得多么轻盈。

    去年同你别离,如今已是春季,他鬓边的白发,又新添了几缕。

    [阅读全文]...

2021-11-26 20:04:19
  • 关于长安优美的诗句(赞美长安最出名的古诗)

  • 长安,优美,赞美
  • 西安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关于长安的古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下面整理了40句有关长安的诗句。

    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9、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0、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1、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王维《赠吴官》

    12、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13、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刘禹锡《百花行》

    14、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杨万里《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

    15、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

    16、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17、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刘禹锡《戏赠崔千牛》

    18、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卢照邻 《长安古意》

    19、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

    20、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21、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杜甫《秋兴八首》

    2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 《丽人行》

    23、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张籍《沙堤行·呈裴相公》

    24、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 ——李白《寓言三首·其三》

    25、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杨炯《骢马》

    26、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27、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孟郊《送柳淳》

    28、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

    29、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30、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卢纶《裴给事宅白牡丹》

    31、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遍红莲万蕊。——张先《鹊桥仙(般涉调)》

    32、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吴文英《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33、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34、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王建《长安别》

    35、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孟郊《靖安寄居》

    36、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37、逐名利长安日下,望乡关倦客天涯,孤雁南来倍思家。——张可久《【中吕】红绣鞋_次韵剑击西》

    38、从今后不见长安望北斗,生扭作织女牵牛!——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39、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

    40、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阅读全文]...

2022-02-04 08:51:19
  • 写清明的古诗词之《长安清明》

  • 清明,长安
  • 写清明的古诗词之《长安清明》

      《长安清明》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刻画唐末时期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乱世初定*们沉溺于短暂安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清明的古诗词之《长安清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芳草青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宫中把清明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大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眼前风光和昔年相似,心里不禁隐隐快乐。

      注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太*。

      整体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时节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孤独伤春,而朝野众人则是游春、赏春。开头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天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

      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臣的节俗。

      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

      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以看似闲淡的笔调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名家点评

      清代朱三锡《东岩草觉评订唐诗鼓吹》:曰“早是”,曰“可堪”,皆触景感怀口吻也。“内官”、“上相”,皆追忆昔年升*之事;“叱拨”、“踿跹”,皆追忆昔年升*之景:独是升*虽异,而风光不改。曰“暗喜”者,乃游人暗喜耳。

      清代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一起宕漾有神(首句下)。

      清代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伤乱而作此,故佳。若正序承*而为是语,则无味矣。

    [阅读全文]...

2022-07-24 20:43:39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句子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语录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说说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名言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诗词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祝福
长安落雪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