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俗人的诗句

关于形容俗人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俗人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俗人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俗人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k+)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135) 诗词(1) 祝福(1k+) 心语(43)

  • 愤世嫉俗的诗句

  • 凝眸千年的是笑意

    是泪水

    明灭不变的是希望

    是绝望

    命为伊生,愿为伊亡奈何厮守不得既然世不容我,何不我来灭世

    唐伯虎的桃花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有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顺应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那么性情就变得淡然,看什么都看不惯,对社会和*俗充满仇恨,时间久了就有了恶毒的心。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浣溪沙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阅读全文]...

2022-06-04 12:38:17
  • 关于风俗的诗句

  •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王昌龄《寒食即事》

    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程嘉燧《清明舟中》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李绅《宿扬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欧阳修《丰乐亭记》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李白《东海有勇妇》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高适《留上李右相》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苏辙《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皇太后阁六首》

    风俗可怪亦可怜,食无匕箸但用手。——方回《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薛逢《醉春风》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苏辙《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刘莘老》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蛇鼠必夜出》

    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陆游《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在昔祖宗时》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阴阳无疾疠,风俗尽箕颍。——张耒《次韵渊明饮酒诗》

    帝途高荡荡,风俗厚誾誾.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吴筠《览古十四首》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皇甫冉《送李使君赴邵州》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李华《咏史十一首》

    吁嗟风俗日颓败,废尽大义贪黄金。——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重华政垂衣,化俾风俗美。——袁桷《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梅尧臣《寄光化退居李晋卿》

    千里长江旦暮潮,吴都风俗尚纤腰。——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况乃唐昌风俗淳,山深岁稔少争讼。——方回《闽中郑君炎南仲两魁乡赋比自霅教为昌化簿》

    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于成龙《忍字歌》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杜甫《冬至》

    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苏轼《送王伯守虢》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李隆基《途次陕州》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苏辙《蚕市》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杜甫《写怀二首》

    西河偃风俗,东壁挂星躔。——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王昌龄《山行入泾州》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司马光《和君倚日本刀歌》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欧阳修《日本刀歌》

    万古斥卤地,能令风俗淳。——卢楠《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

    黄章白叟息愁叹,自言重见风俗淳。——王洋《赠向扬州》

    欲知风俗家家厚,看取耕桑处处同。——赵蕃《同谢丈签判送赵台州至灵鹫签判丈道中有诗蕃》

    归风俗於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

    省风俗,绵宇县。——曹勋《登山曲》

    况今世道丧,风俗已浇淳。——郭印《次杨拱辰韵兼简冯当可刘韶美》

    风俗简介

    [阅读全文]...

2022-04-17 20:45:17
  • 愤世嫉俗的诗句

  •   1、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其二》

      2、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李商隐《落花》

      3、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4、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5、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李商隐《无题》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7、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

      8、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3、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m.ju.51tietu.net)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14、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李商隐《无题》

      15、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16、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阅读全文]...

2022-01-07 07:35:28
  • 春节*俗的诗句

  • 春节
  • 春节*俗的诗句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它的*俗是非常著名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春节*俗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阅读全文]...

2022-01-11 01:36:37
  • 除夕风俗的诗句

  • 除夕
  • 除夕风俗的诗句

      导语:除夕守岁,是我国传统的*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除夕风俗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1、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唐·来鹄《除夜》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唐·白居易《除夜》

      3、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明·叶颙《已酉新正》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文征明《拜年》

      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8、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清·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9、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景仁《癸已除夕偶成》

      10、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南宋·文天祥《除夜》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作者】:龚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庆宫春》【作者】: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甫、铦①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蝶恋花》【作者】:晏殊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

      偏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

      未免萦方寸。

      腊后花期知渐*,

      寒梅已作东风信。

    [阅读全文]...

2022-04-03 06:35:12
  • 愤世嫉俗的诗句

  • 经典
  • 有没有一些表达愤世嫉俗的诗词…

    凝眸千年的是笑意

    是泪水

    明灭不变的是希望

    是绝望

    命为伊生,愿为伊亡奈何厮守不得既然世不容我,何不我来灭世

    唐伯虎的桃花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有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顺应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那么性情就变得淡然,看什么都看不惯,对社会和*俗充满仇恨,时间久了就有了恶毒的心。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浣溪沙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阅读全文]...

2022-04-29 09:09:24
  • 七夕节的*俗与诗句

  • 七夕节
  • 七夕节的*俗与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夕节的*俗与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俗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俗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俗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俗4、种生求子

      旧时*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俗5、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俗6、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俗7、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俗8、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俗9、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俗。

      *俗10、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阅读全文]...

2022-05-14 01:09:11
  • 有关春节*俗的诗句

  • 春节,文学
  • 有关春节*俗的诗句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它的*俗是非常著名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春节*俗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田家元旦》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阅读全文]...

2022-05-02 05:52:11
  • 端午节风俗的诗句

  • 端午节,文学
  • 端午节风俗的诗句(精选5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5、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6、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7、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8、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9、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1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1、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12、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6、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7、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8、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1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9、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1、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3、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5、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1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7、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1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19、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阅读全文]...

2022-07-25 21:15:05
  • 关于黄河的俗语及诗句

  • 黄河
  •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黄河的俗语及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黄河的俗语

      1、鲤鱼跳龙门。

      2、九曲黄河十八湾。

      3、说尽黄河只为水。

      4、黄河清,圣人出。

      5、天下黄河富宁夏。

      6、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10、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11、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12、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13、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1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15、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16、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17、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18、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1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有关于黄河的诗句

      1、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李白《古风》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1、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

      12、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13、“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4、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李白《寄远》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1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9、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李东阳《过黄河》

      20、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22、山随*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25、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26、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阅读全文]...

2022-04-20 09:10:07
形容俗人的诗句 - 句子
形容俗人的诗句 - 语录
形容俗人的诗句 - 说说
形容俗人的诗句 - 名言
形容俗人的诗句 - 诗词
形容俗人的诗句 - 祝福
形容俗人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