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关于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57) 名言(674)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古诗词中容易理解错误的名人名句

  • 理解,错误,名人名句
  •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贫贱夫妻百事哀

      误解: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朱门酒肉臭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横眉冷对千夫指

      误解: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领导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高度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是说流言猛于虎。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著名的诗评家沈德潜认为"诗中互文",即词句可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这种解释很有见地,但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表层意思。事实上,"明月"和"关"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乐府诗里常见的词语,在这两个词语前加上"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顿使诗歌显得新鲜奇妙。这样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以外,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油然而现;而且"人未还"的"人"所指也不仅仅指当时的人们了,而是指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诗的下联"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句写八卦石阵与诸葛亮英名不会被江水所淘尽冲走,必将永留人间,一语双关。对句突接"遗恨",不知是说诸葛亮之憾恨,还是诗人之憾恨,"失吞吴",不知是指诸葛亮生前没有把吴国吞掉,还是指诸葛亮没有能阻止刘备进攻东吴,打破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方针。其实按当时的历史状况,"遗恨失吞吴"真正的意思是指的是诸葛亮没有能阻止刘备进攻东吴,以至于打破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方针。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召见诗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气的高人派头。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要了解这句话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是"散落、零散"之义。而最*从日本的藏本来看,孤鹜的"鹜"是"雾",是由于读音相同而被误写的。

      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惟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雾、鹜音*,正伪难分。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阁诗序》面世不足32年,应最接*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其实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阅读全文]...

2022-01-24 08:31:13
  • 含有误字的古诗词 带误字的诗词名句

  •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格言联璧·从政类》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曹雪芹《终身误》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曹雪芹《终身误》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朱子家训·全文》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苏轼《纵笔三首·其一》

    谗言误国,妒妇乱家。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李益《江南曲》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曹雪芹《终身误》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杜荀鹤《春宫怨》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磨刀不误砍柴工。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汪懋麟《误佳期·闺怨》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魏野《寻隐者不遇》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纳兰性德《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人遇误解休怨恨,事逢得意莫轻狂。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洗儿诗》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崔护《五月水边柳》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佚名《驱车上东门》

    当日佳期鹊误传。——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别严士元》

    [阅读全文]...

2022-01-14 21:16:39
  • 被误解的心情无奈诗句(古人表达被误解的诗词)

  • 心情,无奈,古人
  • 在网上,总能看到很多被误解的“名人名言”。

    就比如这句流传甚广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嘿!这不就是太宰治说的嘛!

    可事实上,这句话原本出自日本诗人寺内寿太郎的诗歌《遗书》,“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只不过后来被太宰治引作《二十世纪旗手》的副标题。

    其实像这种被误解、误读的名句,中外众多经典中都有存在,大家可以接着往下看,有哪些是你也没想到的?

    //////////

    存在即合理

    出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但现实中常被理解成“存在的东西就有它的道理”,以至被部分人用作为不合理事物辩护的依据。

    人生而自由

    出处: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出处:爱迪生

    “The talent is 1% inspiration adds on 99% sweat, certainly, does noth*e that 1% inspiration, in the world all sweat to put or bringtogether also only is the sweat !”

    这句话长期出现在语文教材上,称赞努力的可贵。可爱迪生自己也说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出处:李诞

    这句话也被丧文化奉为圭臬,但人家本来的意思是要劝你开心点,不要在意太多乱七八糟的,而不是活着不值得的意思。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出处:林徽因

    这是林徽因写给儿子的。林徽因死后,金岳霖给她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因此,把这句诗拿去形容爱情,某种程度上也是误用和滥用。

    父母在,不远游

    出处:《论语·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是不可以出游,而是要告知去处和理由。孔子强调子女孝敬父母,但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三思而后行

    出处:《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谨慎多想想,其实两种角度考虑问题就OK了,不要乱七八糟地想太多。

    出处:《佛说十善业道经》

    影视剧中反派角色最爱用的黑化宣言,无疑是自私自利、舍人为己、戕害他人的同义词。

    但古时原文中,“为”是修*的意思,整句话旨在引导人要好好提升修养,不然就是跟天意作对,会被天地所不容。

    出处:《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感天动地的“爱情宣言”,原是歌颂沙场上不离不弃、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纵观《击鼓》一诗,描写的都是战斗场面。

    出处:李白《静夜思》

    千古名句的误解之处主要在“床”字。《辞海》里注释,床是“井上围栏”,古人常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所以我们的大诗仙置身秋夜明月之下的井边,难免生出思乡之情哇。

    出处:杜甫《饮中八仙歌》

    这里的“船”,不是指水上交通工具的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不上船”就是说李白醉酒时衣冠不整跑去见皇帝,并非公然抗旨不肯上船。

    出处: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臭,这里念xiù,指“香味”。整句意思是说贵族家里酒肉的香味不断飘散出来,对比之下穷人们却冻死在街头,令人心痛失望。

    出处:《论语》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郭德纲都说,上来就劝人忍让是要遭雷劈的,孔子更完全不支持没有原则的宽宥!劝人以德报怨当真使不得~

    天涯何处无芳草

    [阅读全文]...

2022-06-16 17:01:45
  • 诗名含有误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误字的诗词

  • 终身误

    曹雪芹〔清代〕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曹雪芹〔清代〕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

    误佳期·闺怨

    汪懋麟〔清代〕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王子一〔元代〕

    第一折

    (冲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云)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奉上帝敕命,遣临下界,纠察人间善恶。有天台山桃源洞二仙子,系是紫霄玉女,只为凡心偶动,降谪尘寰。又见天台县刘晨、阮肇,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向因晋室衰颓,奸谗窃柄,甘分山林之下,修真练药,以度春秋。今日必上天台山采药,不免将白云一道,迷其归路。却化一樵夫,指引他到那桃源洞去,与二仙子相见,成其良缘,多少是好。但可惜刘、阮二人尘缘未断,终有思归之心,那时节我再度他,未为晚也。正是*空舒出拿云手,指引山中采药人。(下)(正末扮刘晨,外扮阮肇,各带砌末上,云)某姓刘名晨,这位兄弟姓阮名肇,俱系天台县人氏。幼攻诗书,长同志趣。因见奸佞当朝,天下将乱,以此潜形林壑之间,无志功名之会。现在天台山下,盖一所茅庵,与兄弟修行办道。岂不闻圣人之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倒大来达时务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啸傲烟霞,寸心休把名牵挂。暗里年华,青镜添白发。

    【混江龙】山间林下,伴药炉经卷老生涯,眼不见车尘马足,梦不到蚁阵蜂衙。闲来时静扫白云寻瑞草,闷来时自锄明月种梅花。不想上书北阙,不想去待漏东华。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怕的是斩身钢剑,愁的是碎脑金瓜。怎学他屈原湘水,怎学他贾谊长沙。情愿做归湖范蠡,情愿做噀酒栾巴。携闲客登山采药,唤村童汲水烹茶。惊战讨,骇征伐;逃尘冗,避纷华;弃富贵,就贫乏。学圣贤洗涤于是非心,共渔樵讲论会兴亡话。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

    (阮肇云)兄长,时当春暮,我和你上天台山去采种药苗。似这景物,真堪玩赏也。(正末唱)

    【油葫芦】一上天台石径滑,践翠霞则见这竹篱茅舍两三家,听得那夕阳杜宇啼声煞,这时节春风桃李花开罢。我虽不伴长沮事耦耕,学严陵理钓槎。常则是杖头三百青钱挂,抵多少坐三日县官衙!

    【天下乐】也算个闲趁东风数落花,荣华,谁恋他?敢则是瓦盆边几场沉醉杀。快清风,袍袖宽,倦红尘路径狭,便休题相逢不下马。

    (云)登高履险,不觉困倦,就此松阴之下,拂石而坐,少憩片时。(做坐科,阮肇云)我和你在山林下修行,不过穷居野处,升高望远。想那朝中为宫的利泽施于天下,声名流于后世,其间孰得孰失,兄长所见若何?(正末云)兄弟,那为官的到底不如我闲居的好。(唱)

    【那吒令】朝廷内,怨煞荐贤的叔牙;林泉下,傲煞操琴的伯牙;磻溪上,老煞钓鱼的子牙。人情似啖马肝,世味如嚼蜂蜡,叹纷纷尘事抟沙。

    【鹊踏枝】远奢华,*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牢拴住心猿意马,急疏开利锁名枷。(阮肇云)这几年天下荒荒,干戈并起,不能勾风尘宁静。若有英雄生于此时,觑事业如拾芥耳。(正末云)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兄弟,还只是我们的见识高得多哩。(唱)

    【寄生草】我情愿弃轩冕离人世,傍泉石度岁华。一任他英雄并起图王霸,烟尘并起兴戈甲,异端并起伤风化。我和你韬光晦迹老山中,煞强如齐家治国*天下。

    (太白扮老人上,云)那刘、阮二人来了,吾先使白云一道,迷其归路,化作樵夫,立于路傍,他二人必来问路,却指引他到桃源洞去借宿,岂不与二仙子相遇?(正末同阮做起行科,云)兄弟,天色渐晚,药苗已采,便可下山回家去罢。(唱)

    【幺篇】去去山无尽,行行路转差。则为那白云渐渐迷高下,不由咱寸心悄悄耽惊怕,见-个村翁远远来迎迓。我这里为迷山路问樵夫,抵多少因过竹院逢僧话。

    (做见科,太白云)贤者何由经此?(正末云)俺兄弟二人上山采药,信步游玩至此。(唱)

    【醉中天】信脚山之下,洗耳水之涯。正失路迷踪没乱煞,(带云)得遇老人呵,(唱)抵多少卖得龟儿卦。(太白云)二位可通个姓名,现居何处?(正末唱)我两个本东庄措大。(太白云)我看你二位生得齐整,像个出仕的人。(正末唱)休认做名题科甲,(太白云)二位可还有甚陪伴的么?(正末云)若问我陪伴的呵,(唱)无非是糜鹿鱼虾。

    (云)小生姓刘名晨,兄弟姓阮名肇,现在天台山下闲居修行。(太白云)二位既是修行,每日在山中,有甚生涯过遣?(正末唱)

    【金盏儿】你问我甚根芽,甚生涯。我那里看家猿鹤年高大,当门松桧树槎枒。常则是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端的个山中闲宰相,林下野人家。(太白云)我看二位都是读书君子,方今圣朝以贤良方正取士,二位不去求名应举,却是隐遁山林,为着何来?(正末云)小生与兄弟慕山林幽雅,遂有终焉之意。那为官的,我怎么学他。(唱)

    【后庭花】并不想有轩车有驷马,我则愿无根椽无片瓦。出来的一品职千钟禄,那里有六韬书三略法,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周公不握发,比陈蕃不下榻。空结实花木瓜,费琢磨水晶塔。斗筲器不足夸,粪土墙容易塌,儿童见惊讶杀。

    【青歌儿】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每日价大纛高牙,冠盖头踏。人物不撑达,服色尽奢华,心行更奸猾。举止少谦洽。纷纷扰扰由他,多多少少欺咱,言言语语参杂。是是非非交加。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

    (太白云)二位,此处到山下,还有数里之遥,天色已晚,若归去恐为狼虎所伤。兀的看山那搭,红轮直下,有个桃源洞人家,可投宿一宵去。(正末举手做谢科,云)多谢指引。(唱)

    【赚煞】投至的山上采芝回,早难道江上踏青罢,眼见得路迢遥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叹明朝回首天涯。谩嗟呀,那里也出入通达,不觉的枯木寒烟噪晚鸦。望青山那搭,红轮直下,兀的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同阮下)

    (太白云)吾指引他二人往桃源洞去了也,别遣青衣小童,报知二仙子,与他成此夙缘。(诗云)寻真不觉路迢遥,蚤见斜阳转树梢。咫尺洞天风景异。碧桃花下凤鸾交。(下)

    第二折

    (二旦扮仙子引侍女上,云)子童二人,乃上界紫霄玉女,偶因有罪,降谪人间,现居天台山桃源洞中。今经日久。有太白星官命青衣童子来报,说目下有天台县刘晨、阮肇二人,与子童有五百年仙契,今来采药,必当相会。不免分付侍女们,安排酒果,亲自出洞迎接去咱。(正末同阮肇上,云)不想入山采药,盘桓日夕,竟被白云迷其归路,遇一樵夫指引,去桃源洞人家寄宿一宵。行来数里,尚未得到。兄弟,似此路径,登高涉险,索受艰苦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风力紧羽衣轻,露华湿乌巾重。我本为厌红尘跳出樊笼,只待要拨开云雾丘陇,身世外无擒纵。

    【滚绣球】香渗渗落松花把山路迷,密匝匝长苔痕将野径封,静巉巉锁烟霞古崖深洞,高耸耸接星河峭壁山赞峰,闹炒炒栖鸦噪暮天,悲切切玄猿啸晚风。絮叨叨鹧鸪啼转行不动,碜磕磕踞虎豹跨上虬龙。白茫茫遍观山下云深处,黄滚滚咫尺人间路不通,眼睁睁难辨西东。

    【倘秀才】我待学炼九转丹砂葛洪,上万丈昆仑赤松,因此上思入风云变态中。(云)兄弟,你看一溪流水,几片落花,这山中必有人家也。(唱)则见一溪流水绿,几片落花红,兀的把春光断送。(云)兄弟,这般景物,畅是宜人,我且题咏几句咱。(阮云)兄长正好题咏几句,小弟拱听。(正末唱)

    【滚绣球】水呵莫不黄河天上来?花呵莫不碧桃天上种?水呵索强如翠岩前三千丈玉泉飞进,花呵干闪下闹西园一队队课蜜游蜂。水呵则是弥漫三月雨,花呵可惜狼藉一夜风。水呵*沧波濯尘缨一溪光莹,花呵性轻薄乱飘零枉费春工。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催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倘秀才】我这里长啸时草木振动,怅望处风涛怒涌,不觉的悄然而悲悚然恐。(阮肇云)咱两个则傍这一道流水寻去,料的前面必有个渔家可以投宿。(正末唱)盼不的渔家春水渡,(阮肇云)这山中敢有个寺儿么?(正末唱)闻不见僧寺夕阳钟,(带去)兄弟呵,(唱)咱两个莫不被樵大调哄?

    【滚绣球】我这里度危桥柱瘦筇,俯清流靠古松,(云)兄弟,你看水上流出一杯饭来了。(唱)见一杯胡麻饭绿波浮动,(做取,分食科)(唱)想行厨只隔云峰。进程途一二里,见楼台三四重,势嵯峨走鸾飞凤,晃分明金碧玲珑。(内做奏乐科,正末云)这是甚么响?(唱)又不是数声仙犬鸣天上,又不是几处樵歌起谷中,(带云)待我听咱,(做听科)(唱)只听的环珮丁冬。

    (二仙子引侍女,将砌末上,云)刘晨、阮肇二人已到了。不免引着侍女,将酒礼乐器出去迎接着。(正末做见科)(诗云)天和树色蔼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窦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碧纱洞里乾坤别,红杏枝头日月长。愿得花间有人出,免教仙犬吠刘郎。兄弟,你看霞光凤驭,羽盖霓旌,笙歌缭绕,珠翠妖娆,这都是那里来的?(阮肇云)是好跷怪!好跷怪!(正末唱)

    【呆骨朵】你便铁石人也惹起凡心动,莫不是驾青鸾天上飞琼?似这般花月神仙,晃动了文章巨公。(做相见科,旦云)刘郎、阮郎,请同到舍下。(正末云)他女娘家怎知我们的名姓,便以刘郎、阮郎呼之?兄弟,我和你莫非是梦中么?(唱)没揣的撞到风流阵,引入花胡同。摆列着金钗十二行,敢则梦上他巫山十二峰。

    (做行到科)(正末云)到这境界,分外幽绝,令人翩翩然有出尘之想。不知生等何缘,得至于此?(唱)

    【脱布衫】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醉太*】注金波碧筒,烧银烛纱笼,笙歌引至画堂中,红遮翠拥。人心此会应相重,人情今夜初相共,人生何处不相逢?早忘却更长漏水。(二旦做意把盏科,云)草草杯盘,不足以待贤者,惶恐!惶恐!(正末谢云)生等不才,多承错爱,何以克当?(唱)

    【倘秀才】则见他喜孜孜幽欢密宠,便一似悄促促私期暗通,怎消得翠袖殷勤捧玉钟?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兀的般受用。

    [阅读全文]...

2022-06-08 05:57:53
  • 含有解字的古诗词 带解字的诗词名句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增广贤文·上集》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生不解*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逸周书·卷九·芮良夫解》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经·第四章》

    太*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朱厚熜《送毛伯温》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论衡·卷二十五·解除篇》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调·其三》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逸周书·卷六·谥法解》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韩非子·解老》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韩非子·解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兵强胜人,人强胜天——《逸周书·卷三·文传解》

    [阅读全文]...

2022-03-03 10:49:14
  • 古诗词解析:出塞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赏析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 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 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 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 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 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古解析:出塞]

    [阅读全文]...

2022-01-30 08:45:02
  • 诗名含有开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开字的诗词

  •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刘因〔元代〕

    未开常探花开未。又恐开时风雨至。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百年枉作千年计。今日不知明日事。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

    南枝开北枝未开

    郑性之〔宋代〕

    山北云衣裹萼红,山南莫恨雪乘风。眼前开谢人心别,醉裹吟哦我辈同。春意收香归鼎实,月梢留影印阶空。诸君行试调羹手,来岁花边独钓翁。

    秋日伍国开有开定国侄过赏五丫兰 其一

    李孙宸〔明代〕

    开关迎二仲,始觉秋声回。落日丛兰里,奇花故故开。

    无人涉湘去,有客援琴来。不作留连赏,零霜恐易催。

    得伍国开书寄答兼讯有开

    李孙宸〔明代〕

    三秋一别各参商,燕去鸿来路渺茫。双鲤见遗中有素,长河欲渡恨无梁。

    竹林妒尔还高卧,宦味怜予已厌尝。闻道惠连诗更好,春来曾几梦池塘。

    赋得广学开书院得开字五言八韵

    石嗣庄〔清代〕

    至治昌明日,文章耀上台。学因施教广,院以育贤开。

    采藻鸾旗振,谈经马帐推。衣冠登俎豆,德行筮云雷。

    讲*春风坐,黉宫夏屋陪。伦明三代共,道尽百年该。

    比户归弦诵,登门起草莱。圣朝恩泽溥,济济集英才。

    秋日伍国开有开定国侄过赏五丫兰 其二

    李孙宸〔明代〕

    九畹传幽况,湘皋夙擅名。几闻开五颖,还得共孤茎。

    浥露金光细,摇风朵佩轻。美人应采撷,投赠不胜情。

    已酉秋杪还山伍国开有开何景言诸子过访

    李孙宸〔明代〕

    归来三径在,寂寞见吾真。谁道无知己,犹能枉故人。

    穷途交有态,秋色暮逾新。已谢尘羁束,青尊肯厌贫。

    人日过伍国开有开与家珍家宝诸从同集

    李孙宸〔明代〕

    竹下招携意转亲,开尊况复是芳辰。百年未老烟霞骨,七日能同海国春。

    共逐香尘群少侠,谁迟芳草待佳人。灯前解惜金花胜,便可同君醉浃旬。

    饮国开有开紫芝园 其三

    何吾驺〔明代〕

    二难名下十年馀,诸从新题似子虚。不是名家高唱和,几翻灯下阻归欤。

    饮国开有开紫芝园 其一

    何吾驺〔明代〕

    幽踪野径旧时游,洞口云深变暮秋。把臂不知天上下,一谈千古惘生愁。

    [阅读全文]...

2022-07-25 20:39:53
  • 含有开字的古诗词 带开字的诗词名句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佚名《残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集醒篇》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围炉夜话·第十六则》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苏轼《陌上花三首》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增广贤文·上集》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开到荼蘼花事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小窗幽记·集醒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阮郎归·初夏》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阅读全文]...

2022-06-27 05:31:25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解析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解析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 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 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 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 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 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 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 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 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 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 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 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 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 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 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 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阅读全文]...

2022-03-10 22:59:03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 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 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 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 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 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 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 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 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7-13 16:45:17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句子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语录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说说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名言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祝福
形容误会解开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