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关于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7) 语录(3) 说说(100) 名言(16k+) 诗词(65) 祝福(1) 心语(20k+)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 年龄,古代,文学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拓展知识】

      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阅读全文]...

2022-05-03 21:45:02
  • 古代年龄的雅称

  • 年龄,古代,文学
  • 古代年龄的雅称

      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年龄的雅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年龄雅称

      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阅读全文]...

2021-12-24 10:51:53
  •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 年龄,古代,语文
  •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代的年龄称谓,欢迎查看!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1.初度: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如《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2.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3.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4.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5.龆龀:儿童换齿年龄。《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6.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7.幼学: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8.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9.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

      10.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11.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12.舞勺之年:男孩子十三到十五岁期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勺舞。

      13.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14.志学之年:十五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15.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6.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到二十岁。原本是古武舞名,后也是成童的代名词。

      17.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8.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男子满二十岁。

      19.结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束发而冠,女子十五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20.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也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

    [阅读全文]...

2022-04-24 14:26:59
  • 学古筝的最佳年龄

  • 年龄,古筝,体育
  • 学古筝的最佳年龄

      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那么孩子学*古筝最佳年龄是多少岁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相关知识,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古筝的最佳年龄

      对于幼儿来说,从以前的教学实践看,五六岁的幼儿便可以接受古筝的弹奏训练,十岁左右接受能力明显增强,十二岁左右为最强。由于说来,十岁左右是学弹古筝的最佳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接受能力较强,弹奏的进展速度会很快。十指连心,幼儿学*古筝,对于大脑的发育、智力开发会起到重要影响,还会使弹奏者的性格趋向稳定、温和,优美的音乐熏陶,使儿童的外在形象更加曲雅、高贵。 另外,这个时候小孩子的业余时间相对比较多点。从6,7岁到小学5,6年级,这段时间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十级或更专业,所以说小学阶段是少儿学*古筝的主要时期。

      2.学古筝的年龄,是否越小越好

      龄小有利于及早训练发展手指的独立、灵活,手腕的柔软、弹性以及人的整个肌体与弹奏动作的协调配合;利于及早培养熟练的识谱能力;利于及早发展多声听觉能力,能够敏锐地感受、辨别不同段的音色。 年龄大的学生,也有长处,自觉性、理解力、持久的耐力和毅力都要强些。在正确的指导下,通过努力可达到一定的艺术目标。 学生学古筝的年龄要因人而异(五至九岁),少年、青年及中老年来说。则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古筝。

      3.学古筝之前必须确定的几点

      A.首先要有一台适合自己的好古筝,一台好的古筝可以激发自己的学*古筝的兴趣,初学的话买个3000左右的足以,建议不要买杂牌筝,买回来音色越弹越差,严重影响学*兴趣。古筝中有口皆碑的好牌子:敦煌,音美尔,朱雀。敦煌名气大,假冒的比较多,琴弦比较硬适合弹奏节奏快的曲目。音美尔琴弦软硬适中,声音润,有韵味,不同风格的曲目都可以演绎。朱雀北方筝,产量低价格偏贵;

      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兴趣才会激发自己进一步的去学*,想把它更好的学会。

      一般咱们现在学古筝的孩子,通常从5岁就开始学古筝了。5岁这个年龄,从孩子的发育、手指的条件,和整个的记忆,学*古筝的音乐感受能力来说他都具备了学*音乐的基本条件,所以现在5岁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学古筝,是比较适宜的。五六岁的幼儿完全可以接受古筝的弹奏训练,十岁左右接受能力明显增强,十二岁左右为最强。由此说来,五岁左右的年龄是学*弹古筝的最佳年龄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接受能力较强,弹奏的进展速度很快会十指连心,幼儿学*古筝对于大脑的发育、智力开发会起到重要影响作用,还会使弹奏者的性格趋向稳定、温和,优美的音乐熏陶,使儿童的外在形象更加优雅、高贵。学*古筝不仅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更是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 孩子练*古筝必须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老师上完课,家长在家每天要保证孩子的有效练琴时间达到1小时,更希望家长随时能和教师取得联系。

      幼儿在演奏时,眼要看乐谱,耳要听音乐,手指要在古筝上准确的移动,手臂要支持手指运动,身体要配合手臂的运动。在整个的过程中,儿童必须集中注意力,否则演奏就会失败。

      在古筝乐曲中,至少包含两个*行发展的部分,分别由左右手来弹奏,这两部分既有联系又互不干扰,幼儿必须先分清各部分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结构图才能很好地弹奏乐曲。

      无论技巧、旋律多么简单,一首乐曲的演奏不是机械的手指运动或单纯模仿教师的演奏,它应该是演奏者对作品的再创造,必须建立在理解、内化乐曲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未曾有声先有情。”同样是旋律,每个孩子的个人理解不同,想象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儿童必然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现象,发展了想象力。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古筝,初学不用买太高的价格,但一定要相信品牌, 敦煌、鼎韵、宏声、东韵、龙凤都是不错的品牌,如果经济条件很高,也可以尝试台湾的宏声。

      俗话说:“勤能补拙”。由于勤奋,即使基础稍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而且勤奋的关键在于意志力。古筝学*中技能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一个难点有可能要经过上千次的正确的重复练*才能掌握,因此,学*古筝有利于培养儿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良好学**惯。

      古筝选购技巧

      一.什么时候该买古筝?

      有的家长孩子还没有开始学,古筝就已经买好了,然后小孩学了几堂课后,觉得没有兴趣,可怜家长辛辛苦苦挑选的.古筝,放在家里落灰,这里建议可以先跟着老师上4,5节后,如果学生能够坚持学*下去,对古筝有一定的兴趣,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买一台合适的古筝,那么为什么是在4,5节课后?因为一般根据古筝的课程设置,4,5节课后,可能就要深入学*指法,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地练*巩固,根据调查统计,学生能够坚持上完4,5节古筝课,一般都能够坚持学下去,所以就不会存在放台古筝在家里吃灰的情况。

      二.古筝去哪里买放心?

      古筝的购买渠道通常有,琴行,培训班,网购。

      琴行购买古筝的好处就是,可能会有大量的古筝实物,可以进行挑选购买,当然现在有的古筝培训班也有很多古筝展示,这样就可以实实在在看到,古筝的做工、质量、款式,避免了网上图片拍摄的色差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并且售后也会变得很方便,有问题直接找琴行就可以了。第二种就是老师推荐,老师的优势在于专业,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况,进行合理的推荐,再者老师对行业内的品牌口碑比较了解,她们推荐给学生的一般是音色比较不错的品牌,而且从老师那儿买琴,也可以方便调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老师或者琴行价格报的虚高,这就需要我们多长一个心眼,学会上网搜索,对比一下厂家的官网报价,还有淘宝报价,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三种就是网购,优点就是,的确便宜,缺点就是风险太大,好坏参差不齐。有的店铺销量很大,好评很多,但是却都是人为刷出来的,现在淘宝刷单太疯狂,假冒伪劣横行,真是叫人真假难辨,在此提醒即便在网上购买,也要选择值得信任的大品牌。

      三.该买一台什么样的古筝合适各位筝友们?

      初学古筝,对音色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要求,一台好音色的古筝,对初学者对古筝正确声音的认知,以及提高学*古筝的兴趣都大有益处。价位一般都在2、3千左右。

      推荐款式:

      紫檀饰木刻诗筝(鸣筝曲)

      黑胡桃饰木浅雕(回纹)

      黑柚木嵌螺筝(荷花白鹭)

      专业演奏考级,因为随着等级提高,要接触到更多,难度更大的曲目,对古筝的音色要求也就更高,所以这时候可能有些初学古筝的音色就不能满足。价位一般在3、4、5千左右。

      推荐款式:

      楠木刻诗筝(书风琴韵)

      黑檀嵌螺筝(春光烂漫)

      收藏等级,这个等级的古筝,所用材料、工艺档次较高,具有收藏价值,并且能够兼顾良好的音色。价位一般在4、5千以上。

      推荐款式:

      黑檀银丝荷塘月色

      楠木雕筝(九凤闹春)

      四、古筝买回去用不用注意保养?

      1.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损伤,摆放琴码时,不要划伤面板。

      2.注意古筝面板清洁,不需要弹奏的时候可以用琴罩盖上,有灰尘的时候可以用清洁刷擦拭,注意不要用带水的湿抹布。

      3.北方暖气很容易造成古筝开裂,要保持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可以在古筝周边放一桶水,保持湿度。

      4.南方梅雨季节比较潮湿,古筝容易发霉,要将古筝放置在窗户通风处。

    [阅读全文]...

2022-07-03 16:13:34
  • 有关年龄的诗句134句

  • 年龄,经典
  • 古代年龄的雅称

      在我国,每个年龄层都有独特的雅称。它们都分别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九龄:为9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二八:为16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阅读全文]...

2022-05-16 12:22:40
  • 曹植写七步诗的年龄

  • 年龄
  • 曹植写七步诗的年龄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那么,有人知道曹植写七步诗的年龄吗?想知道答案的请继续阅读下文。

      问:曹植在几岁时写了七步诗?

      最佳答案:29岁。

      曹植(192-232),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严加防范(七步诗就是写于此时期)。后来,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曹操晚年时,对于继承人的事情很头疼,在儿子曹丕和曹植之间难以取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丕是兄长,具有年龄上的优势,而曹植才华横溢,更得曹操的喜爱。曹操去世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就要处死他。曹植当即“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七步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无论是它所表达的主题,还是作诗的形式,常被后世津津乐道。

    [阅读全文]...

2022-02-24 15:48:28
  • 年龄越大越感性的说说

  • 年龄,感性
  • 1、哇!我越来越感性了怎么办,代入感太强了……今晚的泪简直不受控制

    2、纪大了,越来越感性了,不能再看这些了,不然迟早有一天哭死在屏幕前……

    4、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感性了,看到一些文章,一些感人的瞬间总是会不自觉的流下眼泪,以前的自己不是这样啊……

    5、我是一个理性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感性,而在感性的时候理性地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6、越来越感性,下午都伤心ku了,然后睡了一觉,梦见我去了。醒了我就好了。明天哪里过我都快乐。

    7、好像是越来越感性了,看到这些,也会忍不住的流眼泪。

    8、总以为经历越多就会变得麻木,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感性,原本柔软的心更加柔软。爱我的人会为我担心,担心这样的我会受到伤害。

    9、理性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感性,而在感性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10、年纪大了,看电视剧开始带脑了,然后发现想不通或是神奇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果然是太过理性不够感性啊。。。

    11、千万不要在晚上想事情和做决定,觉得晚上的自己都是太感性的。

    12、最*不知怎么变得越来越感性,越来越脆弱,珍惜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段缘分。

    13、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14、在感情中,女人总是比男人感性的,一旦爱上了,她就会比男人牺牲得更多。

    15、同事升职搬走了,每次看到光秃秃的办公桌就特别伤感,年龄大了,越来越感性了

    16、年纪越来越大,理性越来越大于感性,想让自己变得强大一点,但是总是瞻前顾后,讨厌自己

    17、我还是很喜欢你,像狗改不了吃屎,不能自已。感性的说说心情随笔

    18、得不到安全感,所以我把自由还给你。感性点的说说

    19、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德国康德

    20、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人太早看透,有人又觉悟太晚,到最后,都会回归到终点。感性的人说,先有开始才有结局,豁达的人说,先有结局才有开始。

    21、不是我变了,而是这社会有太多太多人活得太理性,计较着得失,我也就只好与世无争的越来越感性了。

    22、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年龄越来越大,心越来越空。忙碌真好,少点时间感性!

    23、总以为自己会越来越无情,却偏偏变得越来越感性

    24、含着泪从头至尾看完,最*越来越感性,越来越爱哭。

    25、我还是很喜欢你,像狗改不了吃屎,不能自已。感性的说说心情随笔。

    26、能伤我最深的人,偏得我心。比较感性的句子说说{推荐}

    27、总有一些理性赢不过感性的瞬间,总有一些拿不起放不下的情绪。

    28、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善良得有原则,感性得有底线。

    29、我太感性了。别人两个曾经在一起的甜蜜被我一一目睹了,之后女的结婚了,男的单着。我怎么心里一阵酸酸的!

    30、最*越来越感性了,听着歌莫名其妙地掉了三两眼泪,心态太不好了

    [阅读全文]...

2021-12-10 12:21:13
  • 对年龄大的男朋友的称呼

  • 男朋友,年龄,情感
  • 对年龄大的男朋友的称呼

      对年龄大的男朋友的称呼,情侣之间总是喜欢起一些各种各样的昵称给对方,有的昵称甜甜的,有的昵称坏坏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年龄大的男朋友的称呼,希望能帮到大家!

      1、叫对方亲爱的,简单直白,感情真挚。

      大多数男生都喜欢自己的女朋友称呼自己为亲爱的。这样的称呼非常原始,而且简单直白,属于直抒胸臆的一种称呼。用亲爱的来称呼自己的男朋友,每称呼他一次就相当于跟他做了一次表白,并且表明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试问,那个男人会不喜欢自己的女友跟自己一次次表白呢?所以,用这样的称呼来称呼自己的男朋友是非常合适的,能够软化他的内心,让他更爱你。

      2、称呼对方为老公,给他一个爱的承诺。

      恋爱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非常在意承诺。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承诺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感情中没有什么比两情相悦更让人欢喜。

      称呼自己的男朋友为老公,不仅是给自己的男朋友一个爱的承诺,让他觉得和你的爱情是会开花结果的,而且这种老夫老妻式的称呼非常的甜蜜,能够让你们的感情越来越稳定,让你们坚信你们的爱情会持续到结婚,并不是儿戏。

      3、称呼对方的乳名,让对方觉得你非常亲切。

      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很多的称呼,幼年时会有乳名,成年以后会有完整的名字。人在不同阶段的名字所具有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想拉*你和你男朋友的距离,那么,在选择称呼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叫对方的乳名,让他觉得你就像是少时的玩伴,异常的亲切。

      年幼时候人的内心是很纯净的,没有杂质,以这个为基础的恋爱会更加持久,因为纯洁所以能走得更远。

      4、对男朋友的称呼应该注意些什么。

      以上说到的几种对男朋友的称呼都是非常常见的,但也是热度比较高的几种称呼。除了以上所说到的称呼,还有很多称呼都是不错的。给男朋友拟定称呼并不是信口开河随便对待,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注意的。首先你应该了解男朋友的性格,了解他不喜欢或者抵触的字眼,在让他高兴的情况下拟定适合他的称呼才能一举俘获他的心,让他更爱你。

      1、心肝儿。乍听这个昵称,以为是取给女人的,其实是女人专门用来挑逗男人的。男人通常是硬汉形象,配上这个昵称很有冲突感。他起初听到可能会皱眉,但是越听越觉得甜蜜,会忍不住将你抱进怀里,好好拥吻一番。

      2、我家汉子。这个昵称很粗俗,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但是越粗鲁的昵称,越能激起对方的征服欲。他会非常喜欢这个称谓,然后满屋子追着你跑,只为了将你扛在肩上,显示自己的强壮和威望。

      3、相公。这样的昵称,一般是小夫妻之间。小夫妻喜欢逗趣,时不时还玩穿越时空,来一场角色扮演。女孩子娇滴滴的喊着“相公”,男人立刻就会笑容满面,连骨头都酥软了,会更加疼你宠你。

      4、猪。很多女孩为了调侃老公偷懒,不起床,不洗臭袜子,所以会故作嫌弃的喊他“猪”,男人嘚嘚瑟瑟的颠着脚,喊一声“猪婆”,于是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5、老公公。这个昵称并不新鲜,但是很多人都会用。关键取决于语调区别。如果你正经的叫,那就是有事吩咐。如果你拉长尾音,娇滴滴的叫,那就是在撒娇。男人多听几遍,就知道你们之间的暗语了。

      6、老大。这个昵称有种江湖气,却能表达无尽崇拜之情。男人需要哄,需要劝,你叫一声老大,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你。

      六种昵称,各种风情。可以根据情人的性格,挑选喜欢的来用。希望能让你们爱意满满,无限甜蜜。

    [阅读全文]...

2021-11-28 04:57:23
  •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参阅

  • 年龄,古代,写作
  •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参阅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参阅,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有哪些?

      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知命60花甲70古稀80耄耋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表示年龄的词语(含年龄大小)

      不满周岁——襁褓;

      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拓展内容:形容年龄的词语

      舞象之年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金钗之年

      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阅读全文]...

2022-03-17 20:58:07
  • 感慨年龄大了的一句话 关于年龄大了的感慨的说说(精选58句)

  • 年龄,感慨
  • 1、年纪大了后,听到亲戚朋友说,有事要和我说时,第一反应就会觉得不会是好事。哎。

    2、美是一种态度,与年龄无关。

    3、大年初一家里来客,一大早爬起来,一个人厨房忙碌,走亲戚的几天,亲戚年龄都大了,我也是走到哪忙到哪。

    4、位成功人士对我说,钱包里应该总有“年龄X50”块的现金。这么算来今天我才四岁。

    5、因为我和你年龄相差太大,所以我忍着痛帮你追她。

    6、谢谢时光,让我在最美的年龄遇到最美的你。

    7、现在这个年龄段的没有永恒的爱情,只有刻骨铭心的爱情。

    8、结了婚不是指有性生活,而是指年龄大了,而且年龄越大青春痘就越少。

    9、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

    10、我已经忘却没有你的世界是否安谧得如一片弦音。我已经记不起曾经是否有那与年龄不符的忧伤萦绕我。

    11、年纪大了后,就开始喜欢温柔的人,对我温柔,对全世界温柔。

    12、我开心就笑难过就哭、我年龄还小不懂人情事故。

    13、年纪大了后,大概想做一个对身边人对世界温柔的人,怀有柔软的善意,褪去执拗与莽撞。

    14、年纪大了后,娃还没有生,发际线就往上长,生了娃之后估计要谢顶。

    15、年龄大了,电话也不响了,微信也没人聊了,好友越来越少了,信息也只有10086了,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清净了。

    16、年纪大了后,想像蔡澜先生一样,酒色财气,专注于人间烟火。人身为人,要有人样,食人间烟火。

    17、年纪大了后,抵抗力越来越弱,冬天的号角还没正式开始吹响就感冒二次,北方的冬天明明挺暖。

    18、我有时候会想要在你想要结婚的年龄遇见你并与你相爱可我却偏偏在十开头的年龄遇见了你。

    19、岁 一个为了生存不停奔波的年龄。

    20、是因为年龄大了吗?越来越不爱回微信,是呢种我看了微信,然后我心里知道了,然后就没下文了。

    21、依然记得盼望快点过年的那个年龄,现在呢,叹下吧!又 该过年。

    22、姓名父母取的,性别天注定,相貌别无他选啊,身高不敢量啊,年龄看我生在哪一年咯,家庭环境没在意。

    23、求工作....俺是无业游民....不限职位..不限年龄...有木有有木有.深圳盐田沙头角滴.............

    24、年纪大了后,看到小鲜肉的照片,第一反应就是,我儿子也要这么帅!(这是母爱啊,朋友们)。

    25、我终于明白大人为什么不让未成年谈恋爱了,因为这个年龄的我们不该承受这些。

    26、在爱闹的年龄遇见爱闹的你

    27、常有压力=工作不差;常去购物=有钱可花;常有约会=年龄不大;常有信息=有人牵挂。

    28、当你真正的爱上某个人,年龄,距离,体重,身高,肤色,都不重要。

    29、其实你明白这个年龄谁都不会是谁的一生.。

    30、别人都说: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你还怕些什么呢?

    31、男朋友"别骂我奶奶,我奶奶年龄大了,骂我爸爸吧"。

    32、可爱与年龄无关。追逐美丽是女人永远的事业。

    33、在我们这个不到该用感情的年龄却一直在浪费感情。

    34、人啊,到了一定年龄,都是带着点心事,带着点难言的痛,每天笑嘻嘻地生活下去的。

    35、我们这个年龄、有爱却没有未来。

    36、月14日,对我而言好像没啥意义了,年龄大了,节日都看淡了。

    37、我们现在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年龄,小朋友叫姐姐不合适,叫阿姨我们不开心。

    38、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做和这个年龄相适应的事,是时候计划起来了,向着新的生活努力前进吧!

    39、你的年龄和你的爱一样都是不懂得珍惜。

    40、年纪大了后对每一个节点都很在乎,要思考很多事情,总结很多事情,都想在节点上有个仪式感。

    41、不管我们的年龄有多大,任何人也剥夺不了我们过六一得权利 、儿童节快乐!

    42、有多少人会选择到了结婚年龄如果还没有找到真爱,就随便找个人结婚。

    43、年龄大了,在家呆不够。每次从家走,老妈都目送直到车走远,心里特别难过。

    44、年纪大了后,就不想用耳朵去判断爱情了,也不会听那些甜言蜜语。

    45、姑娘们 到了该臭美的年龄了 使劲折腾吧。

    46、别太奢求有人会记得你的生日能记得你的年龄就已是最大安慰。

    47、年龄大了咱不远游,也能为旅游业做贡献。

    48、尼玛,准备吃饭才张开大口,起泡的嘴皮就直接炸了冒血……年纪大了后真是活久见

    49、现在我才17岁,本应该是上学、谈恋爱的花季年龄,但是提前踏入了社会,感觉到了社会的压力、现实和残酷。

    50、年轻的时候,心情不好了,可以抽根烟,喝杯酒.年纪大了后,心情再不好,也不想了,因为对身体不好

    51、年龄越来越大了,一个人在家劳动,还记得小时候她抱着我那时一转眼我也长大了她也慢慢老去了。

    [阅读全文]...

2022-06-26 21:51:07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句子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语录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说说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名言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诗词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祝福
形容有年龄大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