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330) 说说(1k+) 名言(18) 诗词(4k+) 祝福(14k+) 心语(17)

  • 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 中秋节,赏月
  • 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阅读全文]...

2022-07-10 22:30:50
  • 赏月诗词解析(中秋节赏月诗句古诗大全)

  • 赏月,中秋节
  •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赏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俗。月亮,在人们心目中也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仅月亮的别名美称就有“冰镜”、“玉兔”、“金盆”、“玉环”、“冰轮”等十几种。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或歌或咏,借物抒怀,留下了许多妙语佳篇。中秋即至,我们不妨从古人诗篇中摘录一些有关月的佳句以供赏玩。

    家喻户晓而又朗朗上口的要数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幽幽明月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不知自何时起,月亮和故乡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是啊,皎洁如玉的明月将银辉洒向大地,万物沐浴其中,不由得引起人淡淡的遐思和怀想,想必远方的故乡也是另有一番景象吧。

    再看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与月亮、影子共饮,可见诗人孤独、凄凉之处境。而明月,无论何时何地都与人紧密相依,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可谓人类最忠实最可靠的伴侣。

    古诗《望江南》中“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是痴情女子对月亮的倾诉。这里把月亮比成明镜,仿佛事物的见证人。是啊,皓月临空,普照大地,人间万物,世事变迁,它何尝不照个分明,看在眼里?

    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沧海桑田,唯有明月依旧。张若虚的一篇《春江花月夜》情景交融,富含哲理,令人回味不尽。“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畔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抒发了由江、月引起的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千古吟诵不衰。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借明月的有无道出了诗人对宇宙中事物的迷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诗人以自然界月的阴晴圆缺来比喻人生的悲欢离合,寄托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自己对某些事物的感伤和无奈,又显示出其超脱达观的情怀。在这里,是月亮给予了诗人宝贵的人生启迪。

    而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以月亮作比,从月亮的与人相随和盈亏变化两个角度,正反设喻,对月抒怀,望月兴叹,表达了闺中妇人无尽的哀怨和相思,如泣如诉,声声动人。不知月亮怎有如此魅力,引人遐想,让人感伤?

    文中以月作为意境的诗句更是不胜其多,体现了月亮与人类的关系之密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绘了一幅玉盘高悬柳枝摇曳恋人相约卿卿我我的优美浪漫景象。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等,都是借明月来烘托幽雅静谧的氛围。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更是淋漓尽致,绝妙无比。

    可见,文人墨客对月是情有独钟,偏爱颇深。是月亮,给诗人以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给人们以人生的思考和启迪。自古以来,人们爱月咏月,无不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爱慕、希冀和追求。

    关于月亮的传说也是那么的美丽凄婉动人。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个传说,人们赋予月亮一种神秘感、朦胧美以及人生永恒的缺撼美。

    又到中秋,玉盘高悬。仰望明月,思绪万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这佳节倍思亲的时刻,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对自己和天下人的愿望,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团聚,即使不能团聚,只要能够长长久久,也能在不同的地方,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月光。

    [阅读全文]...

2022-02-13 07:50:20
  • 三十首中秋古诗大全(中秋节赏月古诗大全)

  • 中秋,中秋节,赏月
  • 关于明月的古诗,你知道几首呢?少年时的“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成年后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年时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不同的时间情景,诗人借月诉说的情感也有别。今天特意为你分享五十首关于明月的古诗词,中秋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些优美的古诗词,从中体会不同的相思愁绪。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夜玩月》

    [阅读全文]...

2022-01-27 02:36:19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 中秋节,赏月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关诗句内容,一起来看看。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8、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

      9、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12、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1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4、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1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7、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1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对月有怀》——曹雪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月》——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二首》——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和崔中丞中秋月》——张南史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鲍防。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余绣被香。

      《中秋月》——马戴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冷搜俪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陈羽

      镜里秋宵望,湖*月彩深。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33:18
  • 中秋节赏月诗歌

  • 中秋节,赏月,诗歌
  •   导语:秋风秋雨,秋心秋情,一叶知秋,感悟满腔思念的情怀。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欢迎参考!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宋·朱淑真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

      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宋·朱淑真

      积叶冷翻阶,痴云暗海涯。

      楼高劳望眼,天暝苦吟怀。

      宛转愁难遗,团圆事未谐。

      四檐飞急雨,寂寂坐坐齐。

      宋·朱淑真

      冯夷捧出一轮月,河伯吹开万里云。

      寥廓无尘河汉远,水光天影接清芬。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中秋节赏月诗歌]

    [阅读全文]...

2022-02-03 00:08:43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 中秋节,赏月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对月有怀》——曹雪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月》——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二首》——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和崔中丞中秋月》——张南史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鲍防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余绣被香。

      《中秋月》——马戴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冷搜俪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陈羽

      镜里秋宵望,湖*月彩深。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中秋月》——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夜杭州玩月》——张祜

      万古太*,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阅读全文]...

2022-06-20 16:09:58
  • 中秋节赏月的传说

  • 中秋节,赏月
  • 中秋节赏月的传说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要举行一个容重的祭月仪式,那么你知道中秋节拜月是什么意思吗?中秋节为什么祭月呢?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中秋赏月的寓意象征。

      中秋赏月的寓意象征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寓意也有团圆的意思。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浪漫的、温馨的,同时,也是家庭性的。严格说来,*人的结构形态是以家庭、家族、血缘为牢固的社会纽带,这种绵延几千年的社会细胞,十分稳定地积淀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这一点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靠社区生活,社会结构是一个以法律维护、以人性和宗教呵护为主体的个体社会结构,家庭的观念相对淡漠。节日里,西方人更注重与社区、与群体聚在一起,共同欢庆。而*人几千年是靠家庭、家族、血缘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来抵御人生遭遇的各种风险的。所以,节日里,*人更多的是想与家人一起欢乐,呵护家庭的温情,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人的'欢乐观和幸福观。*人过节,几代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的家中度过的,要想“狂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节日里体现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圆,温馨地围坐在一起,共叙家常,这就是*人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人享受到的节日欢乐就是“几代同堂”的幸福,不喜欢外人进入,狂欢会打破节日的温馨,所以不赞成“狂欢”,相反有很多节日的禁忌,这一点小孩子或者青春期的青年男女们会感到有些“闷”,不过瘾,不像西方人那样可以“嗨”。

      但中秋节不是专为年轻人过的,它是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过的。它的核心主题就是寄托*人的期盼团圆的家庭情感和民族情感。

      从时间上看,一年之中,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已经过去了一年中的大半年,夏收完了,秋收也完了,在农业社会中,漫长的一年时光终于到了该歇歇了。这时,恰恰到了一年明月最圆的时候,触月思人,情感油然而生。我没有确切地看到有关典籍里,关于中秋节真正成为*人最重要的节日是源于哪个朝代?有学者说是唐代,也有说宋代,更有说周代的。节日起源的研究十分复杂,节日*俗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节日的热与凉,也和时代的经济与文化风俗时尚有关。不过,中秋节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尤其是在北方,天高云淡、景色怡人,也是一年中月亮最皎洁的季节。

      *人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总觉得,对月亮*人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西方人也喜欢月神,但更喜欢日神和酒神;而我们更喜欢月神和酒神,仰首望月,古代多少文人雅士都对酒当歌,写下了流传万世的名篇佳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太多太多的诗歌是源于中秋佳节创作出来的,中秋节给了文学艺术创造多大的动力啊,同样,这些歌颂中秋节的灿烂诗篇也传承了节日的丰富情感内涵,推动了节日的美誉度传播。

      中秋节为什么祭月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

      《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的满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则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明清时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

      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描述的是中秋节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而后焚毁月光纸,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动在民国期间仍然风行,只是四九年后才因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所以现代人中秋节只知吃月饼而不知祭月。然而,*几年来又重新开始出现由官方或民间组织的祭月活动。

      *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祭祀礼仪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

      中秋节拜月是什么意思

      拜月*俗兴盛于上古之时,源于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周代以后,对日月的随意性跪拜演变为固定时间场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并成为皇权象征。《国语·周语上》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南北朝之后,我国古代岁时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隋唐以后,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为节日游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形成于唐朝初年的中秋节,将皇家垄断的拜月活动,发展为千家万户全民赏月的浪漫节日,聚会、宴饮、拜月、赋诗等*俗随之兴起。

      到了宋代,中秋节更加隆重热闹,少男少女们对月祈福许愿,成为当时京城的流行时尚。据宋代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当时京城赏月聚会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城里十二三岁的孩子都穿上**的服饰,到楼上或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子对月伫立、默默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来,亲人团圆、拜月祈福成为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记载明朝北京风俗的《帝都景物略》一书中,对中秋节祭月有详细的记载。京城之外,全国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团圆、吃月饼等*俗都很兴盛,吟咏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词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苏轼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对月而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阅读全文]...

2022-03-31 17:47:03
  • 婺源中秋节赏月攻略

  • 中秋节,赏月,节日
  • 婺源中秋节赏月攻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做过攻略吧,攻略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攻略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婺源中秋节赏月攻略,欢迎大家分享。

      看点一:这里的空气清新,这里的夜空明朗

      婺源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部分景区达96%),天然形成了高达10万/立方米以上的负离子“天然氧吧”。行走在山水之间,绿草如茵,树叶如花,它们的清香慢慢的、淡淡的浸润着我们,让视觉与呼吸迷醉。

      这里的夜空明朗,月色皎洁。透明的圆月悬挂在静谧的夜空,缕缕轻风酷似铺上了一层纯净的奶油,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我伫立窗前,心踏着月色,仰望星空,黛蓝的天幕上缀满晶莹闪烁的星星,四周都是雪白的,整个世界仿佛染上一层银白。夜色里,有萤火虫的霓虹在闪烁,有小虫在浅唱低吟,此刻,我心静如水,无心睡眠,抛开烦恼与不快,与大自然交谈,与虫鱼对话,倾听来大自然的声音,让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呼吸中。

      看点二:品尝农家自制的麻饼、酥月,回味浓浓的乡情

      在婺源,中秋月饼有两种:麻饼和酥月。麻饼由面粉作的,皮薄薄的,由白糖、白芝麻、猪油作馅,饼的外面裹着白芝麻,小时候,农村妇女都将麻饼用针穿一个洞,用棉线把麻饼穿起来,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现在麻饼已经很少了,只有在“添丁”的时候才能看到麻饼,也只是摆设而已。婺源流传至今的.中秋食品是婺源酥月,是婺源的特色食品。而婺源酥月以李坑酥月、浙源酥月为佳。酥月由黑芝麻、桂花、白糖、猪油、果仁入馅,外酥内甜,香软可口,是婺源人中秋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现在一些在外乡的游子们,吃到这特有的家乡食品,倍添了一种思乡之情。

      看点三:舞草龙灯、堆宝塔等独特*俗趣味十足

      舞草龙灯是婺源乡村庆中秋的古*俗,意在祈福、图吉利。草龙灯是由稻草、木棍扎成的一条龙。中秋之夜,乡亲们会拿出祈福用的香灯,点燃插在草龙上,长长的草龙灯星星点点,与天空的明月对应,煞是壮观。

      堆宝塔,是孩子们中秋最欢乐的时光。这一*俗,在全国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晚饭后,孩子们在家门口、巷子里或在河边,用砖头堆砌起一个个圆形的空心塔,在塔上摆着月饼和食品,塔下面烧着火。当灯塔内的火堆燃起之时,狂欢时刻便拉开帷幕。大家围着火堆赏月、吃月饼、唱歌、跳舞、笑着闹着,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些不知愁滋味的日子。

      看点四:感受民间游艺的璀璨

      中秋到,抬阁闹。在赋春镇甲路村,村民忙开了。大家欢聚一堂,为“金童、玉女”化妆、上架、穿衣、戴帽。这些孩子,一个造型,就是一部戏曲。逢年过节,村民们就会选拔少男少女妆扮成戏曲故事中的优秀人物,立于阁台上。村民们扛着“抬阁”,在鼓乐与鞭炮声中,穿行街巷,巡游乡村,欢*收。甲路抬阁也是甲路村传承千年的民俗,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览线路推荐:

      a、婺源三日游

      d1:抵婺源后游览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徽州古商埠——汪口,观徽派建筑,品徽州文化;住宿在县城。

      d2:游览华夏第一洞天——灵岩洞;森林水世界——卧龙谷,感受最美乡村神奇的山水;卧龙谷中餐;参观被外界媒体誉为*最美廊桥之宋代廊桥——彩虹桥;晚上篝火晚会,品婺源酥月,观婺源特色的舞草龙灯、堆灯塔;

      住宿清华镇或思溪延村

      d3:参观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返程。

      b、婺源、黄山(或三清山)三日游

      d1:前往婺源,游览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伟人故里——江湾,观徽派建筑,品徽州文化;晚上篝火晚会,品婺源酥月,观婺源特色的舞草龙灯、堆灯塔;选择在江湾住宿。

      d2:游览华夏第一洞天——灵岩洞;森林水世界——卧龙谷,感受最美乡村神奇的山水;卧龙谷中餐;返程。选择在县城住宿。

      d3: 游览黄山或三清山风光。住宿黄山或三清山;

      舞草龙灯、堆宝塔地点:(时间:XX年9月8日晚19:00至21:00时)

      东线:李坑(布龙)、江湾、汪口、言坑、江岭、庆源、中村、官坑;

      北线:严田古樟、上严田、清华镇、长溪、岩前等。

    [阅读全文]...

2022-06-28 07:27:49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由来

  • 中秋节,赏月
  •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由来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赏月的由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各地赏月的*俗来源

      1、总的来说,赏月来源于周代。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2、广东赏月的*俗来源: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3、北京赏月的*俗来源: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有像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这种*俗同样起源于周朝,不过当时是上街游玩,看戏比较多。

      江浙赏月的*俗来源:江浙人赏月时候主要以吃东西为主,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是主角。

      二、各地赏月的注意事项

      1、总的来说,赏月无论是在广东,北京还是江浙一带,赏月的时候都是离不开团聚和欢乐两个词,只是不同地方庆祝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2、广东赏月时候,需要注意安全。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因而,登楼赏月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

      2、北京赏月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一个好地方。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有像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最好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3、江浙赏月比较注意寓意,因而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好的寓意的食物,例如苹果寓意*安,月饼寓意人月团圆。江浙人赏月时候主要以吃东西为主,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是主角,所以过中秋的时候选择食物就要细心选择了。

      三、各地赏月*俗的详细介绍

      1、在古代,由于北京,广东和江浙这三个地方相隔比较远,而且各地的信息交流比较不便,导致三地过中秋节的*俗都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但是现在虽然三地的距离没有,但是信息交流比较发达,各地过节的时候都是取长补短,目的就让家人更加开心,所以三个地方过节的系*俗都变得差不多。团聚和欢乐始终是他们的核心。

      2、三地赏月时候,都喜欢登楼吃东西。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3、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最好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4、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有寓意的食物。例如苹果寓意*安,月饼寓意人月团圆。江浙人赏月时候主要以吃东西为主,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是主角,让家人人月团圆。

    [阅读全文]...

2022-01-09 01:38:49
  • 中秋赏月古诗精选

  • 赏月,中秋,文学
  • 中秋赏月古诗精选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赏月古诗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刘方*: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阅读全文]...

2022-04-05 11:21:35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句子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语录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说说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名言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诗词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祝福
中秋节的古诗关于赏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