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中的复杂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的复杂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的复杂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的复杂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形容心情复杂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心情复杂诗词,快来看看吧。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5、鼎湖当曰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6、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7、多情自古伤离别。
8、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1、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
1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5、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1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17、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18、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9、衣带渐宽人终不悔,为尹消得人憔悴!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1、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23、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25、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27、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2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1、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傍晚,不道人世犹有未招魂。
1、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
3、长空无际*青,太阳月亮放光明、
4、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9、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
12、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难过销魂误、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十人堪有九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7、*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杂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解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形容心情复杂的诗词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古诗中形容心情复杂的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心情复杂的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形容心情复杂的诗词
1、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4、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5、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严仁《鹧鸪天·惜别》
6、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7、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8、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9、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0、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3、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14、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15、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16、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7、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1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9、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20、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21、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2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23、不枉东风吹客泪。——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24、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25、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26、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李商隐《风雨》
27、故园目断伤心切。——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28、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2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30、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3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32、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33、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34、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35、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36、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7、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楚宫》
38、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9、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40、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41、教人怎不伤情。——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42、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43、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44、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4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4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47、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48、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苑·杂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杂篇·盗跖》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杂诗》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佚名《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湖上杂诗》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礼记·杂记下》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杂篇·天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杂说四·马说》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格言联璧·学问类》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鸣。——黄景仁《杂感》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说苑·杂言》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无名氏《杂诗》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高珩《春日杂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庄子·杂篇·外物》
*见善则安于为 善,*见恶则安于为恶。——《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九》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庄子·杂篇·徐无鬼》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杂诗三首·其三古诗词
古诗原文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译文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注释解释
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诗文赏析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
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见月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而这里只写月不写人,意象反而更丰富生动。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又有思妇心神飞度,想见征人之意。诗意双关,征夫、思妇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显得清新别致。
颈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不禁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虽是互文对举,却可以作为“夜夜”来读。可是细味“今春意”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昨夜情”,也对得十分工巧,不仅表现出良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而且还表现出思念之切。他回忆往日夫妻的恩爱,觉得恍如昨夜事一般,不因经久分离而淡薄。可见他们的情意是多么美好、真挚、深厚而动人。
尾联“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的痛苦。但诗以问句的形式,倍增感慨深沉的意味。这里照应首联回答了“频年不解兵”的问题,表明是将领无能,指挥不得力以致连年征战,这是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意思。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
《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初中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15、《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于中秋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秋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古诗词1
001.《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00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00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05.《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00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00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08.《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初中古诗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登飞来峰》
王安石
古诗词中的复杂字
复杂的古诗词
最复杂的古诗词
复杂的古诗词配画
史上最复杂的古诗词
心情复杂的诗词
形容家庭复杂的古诗词
描写心情复杂的古诗词
现实人心复杂的古诗词
形容心情复杂的古诗词
形容社会复杂的古诗词
世界上最复杂的古诗词
古诗复杂的诗
古诗词关于人性复杂的名言
形容心情复杂的诗词
最复杂的古诗题
有关复杂的古诗
表达复杂心情的诗词
古诗配画复杂的
形容社会人心复杂的古诗词
古诗复杂的诗句
人心复杂的古诗
心情复杂的古诗
复杂短语
复杂的句子
复杂的说说
暮春古诗复杂的
文字复杂的古诗
笔画复杂的古诗
复杂的心情古诗
描写他乡思念故乡的古诗
古诗七巧的含义
形容能干的女人的古诗
小班幼儿背的古诗
乞巧林杰的古诗
父母关心孩子的古诗词
樊旬的仲夏古诗配图片
关于儿童友谊的古诗词
中国古诗词中的象征意象
形容读书多的古诗词
适合职场的古诗文
夕阳西下场景的古诗
形容树木和流水的古诗
萍果树上的外婆的古诗
描述荷花景色的知名古诗
有关鸡肉的古诗词
现在就是最好的年纪古诗
严肃执法的古诗词
赞美老师的现代古诗词
古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关于望岳的古诗题
*安快乐的古诗词
适合毕业生晚会主题的古诗词
给长辈的生日祝福古诗
形容北京传统的古诗
小池和池上古诗的共同特点
赞美赵子龙的古诗词
春天里的颜色古诗
幼儿园登鹤雀楼的古诗教案
写男女的古诗
描写绽放荷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