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美丽村庄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美丽村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美丽村庄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美丽村庄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村庄 滴血的朝阳拔开暗夜 露出半个脑袋 打量着广袤的土地 无法背弃的命运的掌控者 灵魂,奔波劳碌。是命 犁铧呼啸而过,尖叫声 划破清晨田野的安静 唤醒土,唤醒木 庄稼被青虫蚕食,毫无忌惮 野草丛中,几只羸弱的鸟儿 啄食草木的*和种子 大地用一滴眼泪 穿越苍穹 打磨出一柄刈杀光阴的利刃 泅渡叹息,泅渡弯曲了的背 我的村庄,在叹息声里 荒芜起来 ◎印象 夕阳拉成一条柔美的线 暮光中 撅着胡子的老爷爷 总是放牧着成群的山羊 田野,小河 清澈的流水 养育*的青葱 小桥,柳荫 泛起的水草,苏醒 在被冷落的细胞里 炊烟的香 四处弥漫的时候 妈妈的味道 就会撒满村庄
编辑点评:
乡村是安放我们灵魂的地方,保留着我们的过往。关于乡愁,这种情愫,总是剪不断理还乱。推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
1、乡间的田间,格外的宁静,夕阳即将西下,将暮未暮,一抹暖阳,给大地、树木、庄稼和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质地分明,熠熠生辉。
2、走进田园,印象最深的还是田野,草坪。那里大片大片的梯田绿油油的。种的花色豆给梯田戴上了一顶七彩帽。
3、辽阔的田野虽比不上大草原,但呼吸着带有土壤的春风,给人一种强烈的田园气息。
4、一阵风吹来,稻子波浪般刷拉刷拉的起伏声像是小孩在鼓掌,久久的回荡在这一大片美丽的田野上。
5、走过田间的小路。展现在眼前的这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稻杠压弯了腰,总是直不起来。
6、整个稻田就像是一张美丽的绿色地毯,突然一阵强风吹过,稻穗被吹得左右摇摆,就像蔚蓝色的大海中翻起的波浪,一浪推着一浪,此起佊伏,非常壮观。
7、麦田绿油油的一片,望上去像人工织成的精美地毯,它的嫩叶垂露盈盈欲滴,像一颗颗晶亮的珍珠
8、沿着田埂漫步,脚下绿茸茸的草,草上还沾着未消退的露珠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9、田野中特有的泥土芳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感觉就好像步入了奇妙的仙境。
10、啊!徜徉在田园里时那种美妙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无可挑剔,太美妙了!
11、秋日,随着一群大雁们在空中的回音,两旁的稻谷点点头
12、田间大豆的胳膊下面藏着麦粒似的小花,有白的、粉的、淡紫色的,可漂亮啦,用鼻子嗅一嗅,有股淡淡的清香。
13、田间的玉米都当上了妈妈,一个个都抱起了可爱的小娃娃,娃娃们的头上都戴着红缨帽,嫩嫩的红缨迎风摆动
14、十月的田野景色多么迷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15、清晨,白蒙蒙一片,似薄纱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了,眼前金黄一片,饱满的稻穗低着头,把稻秆都压弯了
16、柔丽若水,景象如幻,银色下的田园像绿海波涛中的舞台,欢迎所有的生命动情歌唱。
17、紫烟锁谷,褐岚绕峰,等待娇阳拉幕;暖风醉情,柔光添彩,惹得万鸟齐鸣。
18、田野上到处是春播的人影,林子里到处是追戏的鸟群,杏李梨桃鲜花展放,喷香吐瑞。
19、走进田园里只见油菜个个挺直了腰杆,一开满了黄灿灿的花儿。
20、田野里长满了鹅黄嫩绿的禾苗,看上去,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田野一片绿色,就像一片大草原。
意境最美村庄的古诗词
一个春日的清晨,鸟啼声惊醒梦中人。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心中的诗情;一方仲夏的.荷塘,莲花香迷住了将要远行的林子方。更多的古诗词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画堂春
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系腰裙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钗头凤
陆游
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避暑的日子。那时爷爷奶奶都在,小伙伴们吃西瓜、做农活,不亦乐乎。
最回忆的还是在乡村的日子,惬意、舒适,有亲人,有朋友。如今,我们在夏天,怀念那村居的日子,怀念那最美的田园生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三月间,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遍地姹紫嫣红,而村野田间,万物欣欣向荣。
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记忆中的乡村生活,不能没有可爱的小伙伴。
《村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诗人本身是一位画家,这首诗也颇具画意,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静穆的气氛。
《村居》
清·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夜雨初晴后的早霞、远处的树丛、树上翻飞的群鸦、*处嫩绿的春草、带有雨滴的春花、江中的小舟、傍河围着篱笆的酒家,一切景物都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雾之中,是那么的静谧、那么的祥和,仿佛一幅淡雅的村居水墨画。
这首诗描写了江村的祥和、富庶的田园风情。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其实,乡村的生活,哪有那么复杂,恬淡、祥和就是最真切的感受。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小溪、青草,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是一片生机勃勃和*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印象中最美的村居生活莫过于此了吧。岁月静好,亲人在旁。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容若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全词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村野田园的风光情趣,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远及*,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
面对恬淡的乡村生活,伤感多情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欣喜不已。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
“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一幅多么祥和的村居画卷。
《村居即事》
唐·王建
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
籽实是村庄的隐秘
疼痛一样的呵护
仓廪和宗祠
包裹着天高地远的神情
播种,村庄崇高的仪式
附带把春天*铺在土地和河流上
揉成云和昂首阔步的阳光
那些急待的成长
农人和他的耕牛和季节一起徜徉
喧嚣的盛夏和雨水
粮食拔节的声响
繁衍一场舍我其谁的欲望
反刍牛羊,栅栏里的急促
小跑的雏丫,树杈上排列的鸟窝
等待金秋,一声令下
村庄开始突围,一圈又一圈
满天下黄籿籿的香
以乳汁一样高贵的形态,开始浇灌
肃穆的章节 在渐远的云朵下
莞尔饕餮的涵养
农人*惯放弃一些籽实
在灌浆的田野,没有戴草帽的草人
在麦茬的空隙,留几穗肥硕的颗粒
在庄稼集合的时空,遗忘一段时日
在打谷场上,叫粮食睡上几晌
地鼠、喜鹊、麻雀、黄鼠……
在没有任何打扰的夜
放肆的搬运自己的口粮
光阴充实又繁忙
农人一直信仰天定的规矩
羊头上自有一把草
鼠脚下原有一座仓
慈祥的老人会自豪的注视那些熙熙攘攘的忙碌
不经意的风划过炊烟
一束光亮,照在大地上
村庄肢解了丰收
留下反复轮回的季节和成长的愿望
在五谷飘香的小径
自在天然
滋养着土地,也被土地滋养
被遗忘的村庄组诗
枯井
后山葱郁的衣裳
被机械蛮横剥开
干瘪的乳房
*着道道血印
乳汁再也挤不出半滴
山下的古井
跌倒在杂草中
像个哭干嗓音弃婴
只留下僵硬的嘴型
杂乱的青苔
糊乱地涂满脸上
村民和那些打柴歇脚的饮水人
纷纷换掉柴衣,远走它乡
那位桃花映水的.姑娘
不知嫁在哪个村庄
古井
只是口她无法带走的“嫁妆”
土房子
村民们陆续离去
纷纷抽掉主梁
掏空屋里所有记忆
拆去窗棂的窗户
像被勾去灵魂的眼睛
山下空洞的躯壳
远远看去
更像一幅已经糊牌的麻将
倒与不倒一样
重要的是
换个庄家重新洗牌
几处零落的篱笆
一如断弦的琴
搁在草丛中
随风弹奏
主人也想不起来的记忆
李树
村庄
被主人们自己掏空
留下当初埋下的信念
还在墙外,拔不出来
它们努力挺直佝偻的身躯
像一个个老兵
据守着这片残垣断壁,不离不弃
用虫子噬遍的双手
紧捧千疮百孔的硕果
只为等待
与主人们某年某日的重逢
站在村头看村尾
酷署盛夏、伏旱蒸增
阵雨频频、其贵如金
我握住农业最艰辛紧张的时刻
在绿色诗意的村庄里顶烈日战高温
悠然抚慰绵绵深情的稻穗
柔情似水地亲吻日渐橙黄的瓜果飘香
迎风拔节抽穗的玉米模样
我将倾毕生之爱与之同甘共苦
我从大暑丰腴的体态里
读懂了农作物肆意热情奔放和疯长
坦然灌溉琼浆玉液
让挂满阳光枝头的蕾铃迅猛澎涨秋色
有关一束稻穗的辛勤成长
憨憨的玉米、炫目的瓜果
在我痛苦和欢乐的梦里
在伏旱日高的农业心事里
汹涌澎湃、乘风破浪地、所向无敌
高雅的荷花
静静地等待一轮皓月升起
在炙热的烈日下张显风彩
我的心事随着袅袅荷韵
听风听雨听灼烫阳光梦呓
爱在七月的村庄
爱在一腔热忱抛洒在农业艰辛的繁荣上
在烈日当空的伏旱日子里啊
请让我以绿色的灵魂和伤痕疤茧的诗歌
为七月的农事燃烧成灰烬吧
文字:文庄
七月的月夜
月光如水
把静谧的村庄
洇染成一幅水墨画
一缕天籁的风声
惊飞了画中的莹火虫
稻田草丛中
一闪一闪的
点亮夜的星光舞台
清澈叮咚的山泉乐队
伴着那些夜的歌唱家
虫鸣蛙呱尽情的歌唱
亭亭玉立的水稻
风中摇曳
娓娓讲述着
从春到夏
爱恋土地的情话
太阳下说不出的羞话
也只能
等夜晚含情脉脉的倾述
暗送秋波的星眼闪闪晶亮
村庄的水墨画
在蛙鸣声声中高高的挂起
夜的星光舞台
午夜的梦里挂起了
一串串丰收的梦想
编辑点评:
此文将七月里夜晚的村庄描写的唯美惬意。叮咚的山泉弹奏出动人心弦的乐声。夜晚是情人约会的最好时间,莫非水稻就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依偎在情郎大地的怀中聆听爱的私语?七月里,夜的村庄呀,你让人沉醉,让人痴迷。一幅村庄的水墨画,从作者指尖划过,作者将清秀的文字豁然纸上!把一个又一个美景描绘的如梦如幻。美不胜收!此文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娴熟。感谢赐稿墨香!期待您更多佳作!
海子的诗《两座村庄》解读
摘 要:海子的《两座村庄》不仅是对于故乡村庄的虔诚礼赞,也不仅是对自我与普希金灵魂契合的真切表达,还延续和发展了其诗作中常见的一个主题:海子的诗学理想、创造诗歌王国的抱负,还有他感知到这一梦想似乎遥不可及的孤独与无望——因此,这依旧是以“黑夜”结束的诗。
“村庄”是海子诗歌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在海子的作品中,单是直接以“村庄”为题的诗歌就有五首,包括《村庄》(1984)、《村庄》(1986)、《北斗七星 七座村庄——献给萍水相逢的额济纳姑娘》(1986)、《九首诗的村庄》(1987)以及《两座村庄》(1987)。还有一篇名为《村庄》的散文(《取火》《谷仓》《歌手》《初恋》曾以“村庄”为题发表于1981年第6期的《十月》杂志)。当然,在其他许多作品中,海子也屡次用到“村庄”这一意象以及由“村庄”意象延伸和派生出的诸多意象,比如“麦子”“麦地”“大地”“房屋”“粮食”等。在与顾城的谈话中,海子曾经谈道:“我热爱村庄,村庄*静、和谐,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纯朴。”这种对于“村庄”的“热爱”,一方面源自于他的农村生长经历:25岁的他就有十五年是全部在农村度过的;另一方面源自于他城市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以及内心由此而产生的对于城市的抵触。这成为海子“村庄”意象的基本内涵。
但海子的这首《两座村庄》是别致的。他在其中不仅表达了“村庄”的宝贵与美好,也触到了“村庄”的“黑夜”。这实际上延续了其诗作中常见的一个重要主题:海子的诗歌梦想、对于创造诗歌王国的抱负,以及他感知到这一梦想似乎遥不可及的孤独与无望。最后,海子悲怆地发现:在中国大地之上,依旧黑夜笼罩,而所谓的太阳,遥不可及。
一
和*与情欲的村庄/诗的村庄/村庄母亲昙花一现/村庄母亲美丽绝伦
第一个诗节中,诗人以两组对立的意象产生张力,铺设背景:“和*”与“情欲”是村庄生命的两个方面,既有虚静*和又有动荡不安;有时候那么幸福,“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活在珍贵的人间》)的村庄,有时候又充满着痛苦,“麦地/旁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答复》)。这是“诗”的村庄,是诗歌萌发和生长的地方,是诗歌的母亲,所以是村庄母亲。“昙花一现”与“美丽绝伦”——这是美的两个极端——绚烂然而短暂。这两组意象独立同时又是浑然的一体:村庄与诗是自然安谧的,然而又是生命力最为蓬勃的;她的美摄人魂魄,然而又是瞬间即逝的。它们从自身内部生长出另一种撕裂的力量,它们是完整的,也是对立的,这才是完整的诗以及完整的村庄。
这一诗节,既是诗人对于村庄的抒写,也是诗人对于诗的赞美。村庄是海子走出来和最终要回去的地方(即便在北京求学工作多年,海子的诗歌也极少触及城市生活,是不熟悉还是不愿触及?这是很有意味的)。诗则是海子的语言和生活——骆一禾说:“这就是他的一门心思。”
五月的麦地上 天鹅的村庄/沉默孤独的村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
第二个诗节中,诗人并置了两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麦地”与“天鹅”——“麦地”是海子诗歌中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意象,海子也由此获得了“麦地诗人”的桂冠。“麦子与麦地形象在海子诗歌中不断复现,构成了一个意象系统,寄寓和熔铸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多层面的思考和想象。”“五月的麦地”从词语的表面来看,指代着悸动燥热的丰收,是尘世的、现实的。 而“天鹅”是欧洲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比如叶芝的抒情诗中频繁出现天鹅意象,叶赛宁将少女纤细的手臂比作白天鹅,普希金将幽寂的月亮比作庄严的天鹅。海子也写过一首《天鹅》,将其作为自己渴慕和向往的对象。天鹅在传统意义上通常意味着纯洁、高贵,是理想的、高蹈的。因此,“麦地”与“天鹅”再次形成对立—— 一个是形而下的,关涉生存(粮食与饥饿),这是村庄人们视为生命的东西,“五月”“麦地”,这是燃烧着的词语,麦芒尖锐而汗水灼热;另一个则是形而上的,关涉精神(飞翔与纯洁),这是诗人视为生命的东西。这两者再次构成村庄的两面性,或者是两座村庄。就在似乎相同然而又不同的土地上,普希金和“我”,“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都诞生在这沉默孤独的村庄,诗的村庄。
这一诗节中,诗人发现了自己站立的土地与普希金脚下的一样,沉默、孤独,既是世俗的,也是高蹈的。这两座村庄,是他们共同的营养和故乡。
风吹在村庄/风吹在海子的村庄/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
第三个诗节中,“风”表征历史或者时间,它是摧折一切的强大力量,也是淬炼黄金与尘土的火焰。它吹在村庄,吹在海子的村庄,它抚摸那些喧嚣与静寂的事物,那些生长和死亡的事物。“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是别致的意象的叠加,那些时光尘埃的堆积是对村庄深情的馈赠,也是对村庄无情的剥夺。“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是核心句,再次并置一组对立:新鲜与久远——新与旧,时光的恒久与此在的暂时。所有事物的宿命,诞生是新鲜的绽放,而消逝是久远的命运——其实,村庄也是如此。它们在海子和普希金的身后,也许会生长如同麦子,也许会消逝如同麦子。
前三个诗节实际是一种递进,从村庄的出现,到“我”和普希金的诞生,然后是“风”——历史与时间对于“我”、普希金以及村庄的吹拂。诗人完成了自我位置的归属——“我”和普希金站在一起,像一座村庄与另一座村庄,也像一个村庄的夜晚与白天、和*与情欲,而“风”将如何穿过我们?它将带走什么,又将带来什么?对于自己和普希金作为诗人,作为王,将有怎样的命运,诗人提出了困惑与质疑。
二
北方星光照耀南国星座/村庄母亲怀抱中的普希金和我/闺女和鱼群的诗人 安睡在雨滴中/是雨滴就会死亡!
第四个诗节是对前三个诗节的回答。前两句中,海子将自己与海子并置,普希金为北方星光,而自己作为南国星座,前者“照耀”后者,共同汲取大地的力量,作为诗人,这是海子的荣耀和骄傲。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诗人、作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海子在许多诗篇以及理论文章中自称为“王”——诗歌之“王”,据粗略统计,《海子诗全集》中“王”字就出现了五百多次,“帝”字出现*百次。海子还经常在诗作中自比为“太阳”—— 海子宣称,他只是“物质的短暂情人”,像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一样成为诗歌王国的“太阳”,这才是他人生的最大理想:“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 他从古至今——‘日’——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 太阳是我的一生”(《祖国(或以梦为马)》)。可以说,海子将自己与普希金并列,既是他伟大的诗歌抱负,也是他对于自我命运宿命似的悲观体认。普希金在37岁英年早逝,而海子自己也认识到:“正如悲剧中,最优秀最高贵最有才华的王子往往最先身亡。我所敬佩的王子行列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雪莱、叶塞宁、荷尔德林、坡、马洛、韩波、克兰、狄兰……*勒甚至普希金。”而自己,也难以逃脱这样一种命运——“悲剧式的抗争和抒情”。这些高扬的生命却是短暂的,终于瞬间寂灭——“他们来临,诞生,经历悲剧性生命充盈才华焕发的一生,就匆匆退场,都没有等到谢幕”——所以海子说,诗人“安睡在雨滴中,是雨滴就会死亡!”
那么,“闺女和鱼群的诗人”如何理解?“闺女”可以认为是指代女性意象。普希金的诗篇尤其是很多爱情诗里,出现了很多美好的女性形象,而海子更是不厌其烦地书写那些美丽纯洁的女性。而“鱼”意象更是一个非常传统、意义丰赡的意象。在这里,“闺女”和“鱼群”象征着繁殖和丰收,表征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热烈地“活着,爱着,写着”的诗歌之王终于死亡,更凸显了诗歌之王的生存的悲剧性。
夜里风大 听风吹在村庄/村庄* 像黑漆漆的财宝/两座村庄隔河而睡/海子的村庄睡的更沉
第五节中,“风”意象再次出现,与第三个诗节相互呼应——时光检视之下,丰盈或枯槁一一裸呈,此时村庄*如同珍贵的财宝,然而因为这样的珍贵蒙昧未名,未曾为众人所觉悟和珍惜,所以是“黑漆漆的”。最后一句“海子的村庄睡的更沉”,或许是海子对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未来的一种期许:在睡梦中,一切寂静,一切尚未开始,然而,某些事物在寂静中悄然死灭而同时某些事物悄然生发,在黑暗的睡眠中孕育着无数的方向和可能性。同时,“黑夜”和“睡的更沉”共同组成的意象,更可以认为是海子内心沉痛和悲哀的表达。海子认为,“黑夜是神的伤口”(《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他省悟到:“在伟大、空虚和黑暗中/谁还需要人类?/在太阳的中心谁拥有人类就拥有无限的空虚”(《太阳·诗剧》)。这样幸福与痛苦的纠缠、希望与绝望的撕裂,才是海子的村庄,海子作为王的村庄。
三
首先,在这首短诗中,海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创建诗歌王国的抱负与自信——这是在俗世中的胜利,理想的.胜利,如同太阳升起,朝霞灿烂。
普希金被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海子则自许为“中国的太阳”,普希金被称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海子则表示:“万人都要从我的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祖国(或以梦为马)》】。将普希金与自己并置,这在海子看来,似乎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必然的未来。
海子曾经宣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主体缺乏的时代”,而“当前中国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没有进入语言”,“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于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他的语言要求。”他认为:“这一世纪和下一世纪的交替,在中国,必有一次伟大的诗歌行动和一首伟大的诗篇。这是我,一个中国当代诗人的梦想和愿望。因此必须清算、扫清一下。对从浪漫主义以来丧失诗歌意志力与诗歌一次性行动的清算,尤其要对现代主义酷爱‘元素与变形’这些一大堆原始材料的清算。”
在批判的同时,海子也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诗歌构想:“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的结合。”“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我坚信这一点。”“万人都要将此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他以这样的诗句标举自己对于重塑中国现代诗歌审美范式的决心、信心。
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海子也的确身体力行。他创作了大量抒情短诗,然而他对自己的小诗、短诗并不看重,他认为那仅仅是抒情,而长诗、大诗才是工作。《诗学:一份提纲》开篇即说:“我写长诗总是迫不得已。出于某种巨大的元素对我的召唤,也是因为我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些元素和伟大材料的东西总会胀破我的诗歌外壳。”海子的长诗体现了他重建人类精神的努力。
其次,这首诗中,海子表达了自己正在逐渐上升和蔓延的孤独、无力和绝望——这是产生于内心的寂灭,理想的寂灭,如同夜色弥漫,露水沉重。
海子是孤独的。中国社会长期浸淫于无神状态的世俗层面,而海子诗歌王国所依据的宗教神学的支撑,是许多人不熟悉、不认同和无法感知的。在《太阳·弥赛亚》中,海子这样表达内心的孤独、绝望:“我背负一片不可测量的废墟/四周是深渊 看不见底/我多么期望我的内部有人呼应/又有谁在?/我在天空深处/高声询问/ 谁在?”
海子所说的“王”仅仅只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称呼,正如雪莱所宣称的“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更像是一种堂吉诃德式的豪言壮语。而在现实生活中,海子不是“立法者”,更不是“王”,在现实的经济、地位、爱情生活中,他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失败者——当他要求在一个饭店朗读自己的诗而被拒绝时,这种失败感就愈加强烈。正如海子诗句所写“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的太阳必将胜利”,这其中的骄傲与绝望互相撕扯和纠结交织为浓烈的悲剧感。
现实生活的失败与诗歌世界的孤独,使海子痛苦而绝望,他钟爱“黑夜”意象,“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这是野蛮而悲伤的海子,这是野蛮而复仇的海子——“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在生命的最后,海子提出了彻底的质疑,太阳消逝,而黑夜横亘,至于“曙光”——那究竟是什么意思?《两座村庄》中最后依旧是以黑夜结束。
海子的《两座村庄》延续了海子关于诗歌王国的伟大梦想以及这一伟大构想在现世人生无法实现的失落、孤独与绝望。这一主题在海子诗篇中并不新鲜(在海子诗篇中已经出现了较多重复),普希金也仅仅是海子选择的一座高峰,如同他选择拜伦和叶赛宁。他力图与他们站在一起,作为同样的村庄,却发现自己脚下的土地有着更大的黑洞,而自己身上的石头和光芒,有时候只是尘土:“在这无边的黑暗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空虚还是空虚”(《太阳·诗剧》)。
周玉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骆一禾:《我考虑真正的史诗(海子〈土地〉代序)·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67页。
余慧琴:《论海子诗歌中麦子/麦地意象》,《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2期。
海子:《诗学:一份提纲》,西川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6页,第1046页,第1046页,第1028页,第1048—1049页,第1047页。
转引自陈嘉映《海子的诗歌帝国》,该文称:在北大学生纪念海子的*上演出的《太阳》一剧的节目单上印有海子的这段话。查这段话,未见于西川编的《海子诗全编》中,但在不少评论文章中都有引用。陈文见《新青年》网。
关于美丽梅花的古诗
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关于美丽梅花的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来看看,欢迎阅读。
七律·群芳竞艳之荷花诗人:尧呈
玉姬侍女恋西湖,不染污泥圣洁肤。
叶秀*观清肺腑,花香远送醉村姑。
凌波仙子鸳鸯画,出一水芙蓉沙鸟图。
更有荷痴遗笔墨,清塘情韵大千铺。
注:相传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侍女玉姬的化身。凌波仙子、鸳鸯画、出一水芙蓉、沙鸟图均为荷花名画。*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便是一位典型的“荷痴”,他的荷花作品不枚盛数,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蝶恋花·荷花梦
夜色风雨涤帐幕,古色古香,漫过蓬江雾。一叶秋舟悄欲渡,未出池畔凋荷住。
两阁三宫事已故,一简风霜,唤一起后河戏。若逝韶光留影处,醉入仙景梦里诉。
临江仙·荷花池水影
梦到青云离别处,翩翩恋上知音。只因相抱到天明。荷花池水影,系我一身顷。
田野蜻蜓含笑舞,悄悄烙起香痕。鲜罗红艳更消魂。愿将甜作苦,化蝶醉花阴。
七绝·次韵和蓝竹幽幽《题荷花图》诗人:尧呈
别样红花绽艳时,鸳鸯交一颈醉瑶池。
心如玉洁情如水,地老天荒佛也知。
注:附蓝竹幽幽原玉:南苑红荷正艳时,寻幽双鸟戏莲池。深情相对言心语,惬意今生你我知。
七绝·吟荷花(三首)秋色*玉影
第一首、夏荷旖旎
清风淡月翠香身,淡束红妆拒染尘。
湖水粼粼舟万里,多途风雨梦留痕。
第二首、醉卧清荷
晓风吹沸鸟飞啼,独卧兰溪藕叶依。
一昼青衫眠未湿,万言摇满素荷馜。
第三首、荷塘蝶梦
小窗临水度晨陽,红袖香风碧水长。
彩蝶多情荷梦淡,芙蓉出一水笑池塘。
七绝·咏荷花风之清扬
婷婷玉立吐幽香,
出一水芙蓉淡雅妆。
不愧大家闺秀女,
颜开面叩顶头苍。
七绝·荷花颂
婷婷玉立吐幽香,
出一水芙蓉淡雅妆。
落雁沉鱼羞月貌,
杏坛陶醉圣仙康。
注.圣仙康指诗圣,诗仙及康熙帝。
七律·荷花怨
庚寅七月连下半月大雨,水漫河满,花悲人怨。
乌云半月顶头悬,不见游人心自怜。
靓丽青春蒙暗影,英姿肌骨逝鲜妍。
花凋瓣谢忧中老,玉损香消怨里圆。
1、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人船。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出自于古代的《浦口竹枝》明·袁凯
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出自于古代的《荷花》宋·杨万里
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出自于古代的'《红白莲》宋·杨万里
4、*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出自于古代的《莲花》宋·张文潜
5、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出自于古代的《采莲曲》明·沈野
6、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出自于古代的《四望亭观荷花》宋·姚勉
7、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出自于古代的《莲》唐·温庭筠
赞美村庄美丽的古诗
描写美丽村庄的古诗
村庄变美丽的古诗词
形容村庄美丽的诗句
形容村庄美丽的句子
描写美丽村庄的句子
形容美丽村庄的古诗词
形容村庄美丽的短句子
村庄的古诗
树与村庄的古诗
关于赞美村庄的古诗
村庄在古诗里的
村庄生的古诗
描绘村庄美景的古诗
有关村庄的古诗
赞美村庄的句子
美丽的农庄古诗
雾漫村庄的古诗
村庄的村村夜古诗
村庄的古诗和词
树绕村庄的古诗
村庄的诗句
村庄诗句
夏季的村庄古诗
两个村庄的古诗
古诗村庄的诗歌
古诗村庄里的诗
有村庄有鱼船的古诗
于村庄有关的古诗
早晨村庄的古诗